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日经快送]电子部品的大企业转变投资集中中国的战略, -- 草纹

共:💬16 🌺7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日经快送]电子部品的大企业转变投资集中中国的战略,

    将越南作为第2生产处点。

    这是今天日经新闻的头版新闻。

    列举的中国投资风险有

    人民币的币值上升,

    劳动者工资的上升

    夏季电力不足的情况要持续到2007年。

    2004年日本对越南投资达1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了50%,而对中投资47亿美元只增加了2%。

    另,今年的反日游行等使一部分工厂停工。

    如果人民币继续坚挺,日商已考虑将投资继续分散到东南亚,印度。

    关键词(Tags): #越南#日经新闻#投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看看投资的基数和增长率的关系,那是偷梁换柱!

      日本企业的投资战略转移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与目前的中国本土企业相比,在传统白色消费类家电市场上日子企业的优势正在一点点丧失,中国成本的确是个市场杀手,而且创新能力也在提高!电脑行业那是台资企业的天下,下一步就是台资变内资;在通信领域,与欧美和本土企业相比,日资企业天生是个弱智。在汽车领域,日系企业早在中国已经措施市场良机。金融行业,日本银行还未在衰退中走出来。总体讲,国内的商业机会对日本人来讲实在不多了。将其他企业运作成本因素以及客观政经环境因素考虑在内,日资企业也缺乏欧美企业良好形象、所以的确需要拓展新兴市场。日资企业撤出对欧美和国内企业都是机会,即使没有人本人存在,难道地球就不装了吗?咱看看东南亚,整个加起来的市场又有多大?!

    • 家园 前一段产经还不断的鼓吹印度,可是……

      德里的大爆炸都不详细报道,政府媒体一付漫无关心状态。

      倒觉得日本的投资探讨等文章是在玩心理战术,有种要挟中国的意思。

      而实际上如果失去了中国市场,日本将会失去未来,看看台商,韩国等对华贸易的重视度就知道了。

      中国特需带动了日本的钢铁,汽车等制造业,而未来日本更需要中国市场。

      而对中国而言更要认识到,未来的发展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企身上。

    • 家园 这也是个很好的结果。让那些比较优势的精英经济学家原形毕露。

      终于有望重新回归独立自主的经济路线。30年的争论,终于初见晓。

      • 家园 让比较优势的精英经济学家原形毕露?
      • 家园 和你说的不相干的,现在是世界分工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是独立的经济体。

        有兴趣可以看看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方面的书。

        • 家园 纹MM,国际分工早就有了,比如印度殖民地产棉花,英国产纺纱机。

          国际分工,任何一本经技书都有,马克思的书也写过。共和国刚解放也做过分工,中国给苏联粮食,苏联给中国机器。但是分工是手段,不是目的。做买卖要看合算不合算。不能总是坐亏本买卖。

          推荐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书,看看落后国家采用什么样的国际分工。看看日本战后走的是不是李斯特的路子。日本是不是“自立为主,外援为辅”。德国、日本当年也是落后国,他们是怎么通过国际分工发展起来的。巴西为什么还是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是该借鉴日本德国还是巴西墨西哥。

          送你李斯特的一段话,想想为什么改革30年而中国不富。

          李斯特以19世纪初法国低价大量进口英国工业品,导致法国工业破产的事例,揭露斯密国际专业分工论的民族自私本质:“英国对工业品出口给予补贴,当时法国人不加考虑地欣然领受了这一礼品。”“法国的消费者固然在几年中以较低价格获得了所需要的消费品,似乎占到了便宜。但法国的工业却一败涂地了。几百万工人由于失业而乞讨流浪。”“英国人以出口补贴形式赠送欧洲的礼物实在不小,但各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更加惊人--他们丧失了发展自己国家工业的机会。”

          以上就是我成为反邓愤愤地原因。

          关键词(Tags): #李斯特#国际分工
          • 家园 从何而言“让那些比较优势的精英经济学家原形毕露”,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是基于比较优势。

            另外现在国际分工的程度不同,阶段不同。被称为全球化。

            中国的经济是需要转型,但转成什么型值得讨论,不会和30年前那种相同。也不可能和日本一样。

            • 家园 李嘉图和李斯特完全两码事。穷国选择李斯特,富国选择李嘉图。

              李嘉图和李斯特完全两码事。简单的说,穷国选择李斯特,富国选择李嘉图。

              成功的例子,战后日德选择李斯特。美国在追赶英国的时候也选择李斯特。他们成功从穷国变为富国。穷国选择李嘉图而失败的例子,最典型的是拉美。现在陷入危机,正在转型。中国从92年开始选择李嘉图,现在也暴露出很深的隐患。

              李嘉图理论是对富国有利的。李斯特是穷国追赶富国必须研究的一个经济学家,尤其对于中国而言。(这里的高手太多,我就不献丑了。不过讨论经济,李斯特的理论还是非常重要的)。

    • 家园 这个是不是该属于 "宏观经济" 版?

      将越南当成中国的 2nd source 投资对象国外企很多, 不只日本. 日本电子部品企业习惯将可自动化生产,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低, 质量要求敏感的部品或部品的原料件留在日本国内, 其它部份转包国外. 过去主要由台湾, 东南亚, 以及开放后的中国大陆承受这些订单. 除了电子部品以外, 更大部份还自于家电等类产品的组装. 除了日本以外, 欧美等国的亚洲投资差不多也是这个方向.

      大致上, 越南是有投资吸引力的.

      1. 所得低. (一般月工资约 USD 40. 听来的, 不保证正确.)

      2. 人力充沛.

      3. 国家政策支持, 国内政局安定.

      4. 设厂成本低. (主要是土地取得成本和建厂成本.)

      5. 民风淳朴勤奋, 顺从性高, 易于管理, 不浮燥.

      6. 高学历者多半具有外语能力.

      除了第六条, 前五条其实也是 20 年前中国吸收外资的主要诱因. 中国还多了一项: 庞大的内需市场. 越南充其量是以来料加工为主, 也就是台湾或泰国的角色. 以全球化企业选择制造基地的决策方式来看, 除了人力依然充沛外, 中国的其它几项并不见得特别有利. 只不过在中国投资多, 相关产业搭配性高, 是个强项. 另一个强项就是庞大的内需市场.

      除了电子部品外, 有些从事系统软件业的也对越南有兴趣. 除了大学教育的平均水平不差之外 (相对上中国算是 "量产型" 的教育模式), 另一方面在产品被仿冒或是员工流动风险的方面也相对较低.

      电力不足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 对投资工厂来说产能确保是关键因素.

      制造业转印度, 感觉上和转马来西亚或墨西哥差不多, 民风似乎不太适当. (懒散...)

      另外, 新的投资减缓并不意谓着日企业从中国逃到越南去, 只不过是此消彼长, 而且差距不大. 不过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 或是警讯.

      每当看到这类消息, 就想到原本不是要以沿海领头, 再幅射到内地去吗? 计较工资的话, 中国幅员广大, 沿海和内地的工资硬就是差上一倍. 低档次的工厂往内地跑, 也都还是在中国以内, 给中国人发工资, 上中国的税. 不知道这个环结怎么老是扣不好, 跑到其它国家去不但没好处, 还制造了竞争对手出来.

      • 家园 有些事情不是主观就可以决定的

        日本政府和企业有一千一万个理由要向东南亚转移生产,而削减在中国的投资,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台湾不是“戒急用忍”了那么多年了吗?不是早就要“南下”了吗?结果呢?

        企业投资的第一条件是回报。中国现在的生产成本不是最低的了,但最低的生产成本不是决定回报的唯一因素,要不然,美国、欧洲、日本的生产早该绝种了,他们的生产成本怎么可能和不发达国家相比呢?回报有两个来源:一是高的生产率(productivity),二是低的生产成本。中国现在的产业集群是生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是东南亚国家无法比拟的。在将来也难以比拟,因为中国的无可比拟的国内市场是这种产业集群的商业基础,纯粹外向的经济很难做到robust,其产业集群必然受到影响。都说日本经济是外向型的,其实日本有一亿多人,日本现在的人均产值和美国相差不多,所以日本的国内市场接近美国的一半,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日本经济不是完全依靠外贸的。除了本田外,日本主要汽车公司都是在国内做大后,才打入欧美市场的。

        回过头来看越南,越南的国内市场不可能和中国、日本相比。越南对日本来说,真是“雁阵”里尾随的好对象,基本永远不可能对日本形成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均势(parity),看起来好像是转移夕阳产业的最好去处。但是,如前所述,越南的生产率不可能达到中国的水平,就像墨西哥的生产率不可能达到美国的水平一样。这不是人懒不懒、聪明不聪明的问题,纯粹是经济上“看不见的手”的关系,是天数。

        日本当然可以牺牲经济效益来培植越南,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

        1、在短期内,日本企业不能期望足够高的回报,只有政府或“有觉悟”的企业自己贴钱

        2、越南在生产率上不可能超过中国,日本在长期也不能期望足够的回报,将难以为继。

        3、以日本现在的经济,还贴得起吗?

        经济的事就算经济帐,这是中国人解放后折腾了几十年总算明白的道理,别人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最后都要回到这条路上来的。

        越南也好,印度也好,作为日本经济的补充是可以的,作为个例也会有成功的例子,但要扶植越南、印度和中国经济作对抗性竞争,已经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了。

        • 家园 该花, 说得不错

          在新高技术产业上, 新的群集会在哪里形成, 会怎么移转, 还是需要观注的. 心态上还要持续增进,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啥都不干躺着赚的好工作, 何况还有许多产业在 value channel 上占的位子还不够好.

      • 家园 没有实现好从中国沿海到内地的转换可能有以下原因,

        对于外商来说,如果条件相当,投资集中于一个国家不如分散到几个国家以减少

        某国政策转换,政治风波等带来的风险。

        中国内地的投资环境一直没有整备好。投资环境不止是硬件,城市建设,政策等。

        更重要的人的意识和素质,城市的文化。不知道义务教育停止的问题是不是有影响。

        具体到日本的投资,

        从日方角度看,前几年主要是日本人对于中国的人际关系网不熟,中国的金融政策多变,很多都投资失败了。现在主要是中日关系前景悲观。

        另外如果员工都把抗日情绪带到工作里,要投资成功也是很难的。

        从中方看,日企本地化意识差,保守,待遇低。

        不过怎么说中日贸易还是在互相适应中急速地成长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