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101带出来的队伍真牛,面对7路日军围攻岿然不动 -- 忘情

共:💬3 🌺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101带出来的队伍真牛,面对7路日军围攻岿然不动

    作者:忘情

    众所周知,南昌起义军余部辗转上井冈山后,被编为红4军28团。林彪虽非该团首任团长,但擅长带兵、练将的他,却在任上为提高指战员军事素养倾注了大量心血。后来他一路高升,仍对这支自己亲手调教出来的团队倍加关注和培养。

    这支战将倍出的团队也着实争气,无论是改编成红1军团2师4团,还是八路军115师343旅385团,虽然期间指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该团战斗力却一直是全军翘楚,立下了无数赫赫战功,而且还涌现出不少能征惯战的将领。开国中将彭明治和吴法宪就是其中之二。

    1938年年底,685团挺进山东。不久,便与山东纵队挺进支队合编为苏鲁豫支队。彭明治任支队长,吴法宪任支队政委。1939年5月,苏鲁豫支队一分为二。副支队长梁兴初率第4大队留在微山湖以西坚持斗争。彭明治和吴法宪率1、2、3大队约6000人奉命南下豫东、皖北,配合彭雪枫部打开局面。

    日军见苏鲁豫支队迅速在皖北萧县、灵壁、泗县、睢宁一带展开,对徐州这个战略要地形成严重威胁,遂于6月初集中徐州、夹沟、宿县、灵壁、睢宁、时村等地日军共计6000余人,在飞机和坦克配合下,兵分7路朝苏鲁豫支队主力扑来,妄图将他们一网打尽。

    此时,苏鲁豫支队刚到这个地区大半个月,发动群众的工作虽然进行得热火朝天,但离建立可靠根据地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鉴于这一带大部分地区是平原和低起伏丘陵,有利于日军摩托化部队迅速机动,因此彭明治、吴法宪当机立断,迅速收拢部队向张山集、褚兰集一带集中,准备反“扫荡”。

    张山集、褚兰集一带算是黄淮海平原的山区了。虽然山不算很高,山势也谈不上险峻,但这已经是当地对我军最为有利的地形了。不过,日军指挥官并不像时下一些抗日神剧里描绘的那么蠢。他们事先也研究过我军战术特点,估计到战事一开,我军大概率会向山区集中,因此7路日军分进合击,一路尾随苏鲁豫支队各大队,合围了张山集和褚兰集一带。

    骄狂的日军不给苏鲁豫支队喘息的机会,并不顾山区难以展开坦克和汽车,在行进间就向我军发起了进攻。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彭明治和吴法宪临危不惧,他们将手中部队展开,住手有利地形顽强抗击。此前认为“八路军只会偷偷摸摸袭击,不能光明正大打正规战”的日军,立刻就吃到了轻敌的苦头。一轮又一轮步兵冲锋被打退后,日军从中午开始改变战术,令步兵把守要道,调集20余门大炮组成火力群,开始疯狂地朝我军阵地倾泻炮弹。

    对于来不及构筑完备工事的苏鲁豫支队来说,这种火力流的打法杀伤力太大。彭明治见状,急令各大队在前沿只留少数人监视日军动向,其他人利用山的反斜面或山洞隐蔽。因地形限制实在难以寻到理想隐蔽处所的,也要尽可能分散配置,以减少伤亡。

    当晚,彭明治、吴法宪下令掩盖烈士遗体,全军轻装,带上伤员,由侦察员开路,悄悄下山,寻隙突围。当真是天佑我军,日军指挥官因为后方遭到游击队骚扰,因此误以为还有我军主力处在合围圈外,因此天黑后便派遣4路日军折回后方拉网“清剿”,只留下3路日军及炮兵部队继续围困张山集、褚兰集一带。日军兵力骤减一半以上,夜间又不敢重新调整部署,因此被苏鲁豫支队及时捕捉到这一突围良机,几千人衔枚疾进,从日军结合部悄然跳出了合围圈。

    突围当晚,彭明治、吴法宪催促部队一刻不停,向西疾进,终于赶在天亮前越过了津浦路。天亮后,不明就里的日军部队,又开始向张山集、褚兰集山区开炮了。

    远远地听见张山集、褚兰集方向炮声隆隆,彭明治觉得再往西不远,就是彭雪枫部的根据地了,指战员们奔波一夜,水米未沾牙,个个疲惫不堪,因此他将部队带到黄藏峪,准备埋锅造饭,让大家稍事歇息再走。

    黄藏峪是一大片山地,林地茂密,便于部队隐蔽。彭明治出于多年军旅生涯养成的习惯,在这个人困马乏,也最容易因跳出合围圈而产生麻痹思想的时候,依然下了一道命令:让2大队卡住黄藏峪山口,掩护支队主力休息。

    这是个挽救了全支队的重要命令。因为几千人马一齐行动,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留下。当地是新区,群众基础也不足以构成“人山、人墙”。因此头天傍晚前撤围折返的4路日军中,有一路发现了苏鲁豫支队的几千人马行动踪迹,遂立即乘卡车尾追而来,与守在山口的2大队发生交火。

    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时,苏鲁豫支队的早饭还没做熟。在众人操家伙准备与这股日军大干一场时,头脑冷静的彭明治却下令2大队在山口硬顶日军,其他人立即整队出发,翻山前往王白楼、洼子口地区。断后的2大队顶着日军猛烈火力,打退了日军数次冲锋。见主力脱离险境后,这才迅速钻山越岭,摆脱了日军纠缠。

    苏鲁豫支队至此才完全脱离了险境。事后统计,在这次反“扫荡”作战中,该支队共伤亡2大队政委蔡元兴以下近600人,几近部队南下时实力的十分之一。损失这么多骨干,这着实让彭明治内疚不已。不过,政委吴法宪却不这么认为,他宽慰彭明治:“还要怎么好法呀?把敌人全部消灭?目前还办不到。我们的伤亡大了一点,但我们把伤兵都一齐带出来了。经过这次战斗,我们知道了日军的大‘扫荡’是怎么个‘扫荡’法,小‘扫荡’是怎么个‘扫荡’法,这对我们今后的反‘扫荡’作战很有帮忙。最重要的是,哪怕是日军主力尽出,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

    听到这番话,彭明治这才放下心头的包袱。此后,这支堪称我军种子之一的部队,在彭明治、吴法宪这对搭档的指挥下,仗越打越好。到1939年年底,苏鲁豫支队已发展到1.3万人马,下辖4个支队,每个支队辖4个营,名副其实的“兵强马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