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414伊朗反击以色列事件的分析和判断 -- 千里不留行

共:💬241 🌺1302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伊朗是波斯国家,不是阿拉伯国家

      这是很大的区别。大部分逊尼派当家的阿拉伯国家不会听从波斯国家伊朗的领导,最极端的是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约旦还参与拦截伊朗的无人机。

      在巴以冲突中,伊朗和阿拉伯国家确实都在口头或实际行动中支持巴勒斯坦,但是要他们拧成一条绳子很难。

      其实政治很现实,比如阿塞拜疆是什叶派为主的伊斯兰国家,但是由于领土和民族问题,阿塞拜疆和伊朗关系不好,所以阿塞拜疆和以色列的关系很好,有不少针对伊朗的战略合作。具体到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冲突中,什叶派的阿塞拜疆分别和逊尼派的土耳其以及犹太教的以色列合作,东正教的亚美尼亚分别和东正教的俄罗斯以及什叶派的伊朗合作。

      • 家园 约旦王室不是阿里后裔吗?

        怎么信仰逊尼派?伊朗的什叶派不是尊奉阿里后裔的吗?

        • 家园 约旦一直亲美,也是由不得它自己

          约旦是个小国,但它本国的情报系统很厉害,这个机构的大部分经费可是美国给的。

          • 家园 应该是多方面原因

            我在这楼里一贯反对把哈马斯以色列冲突简化成西方支持下的以色列和伊斯兰世界的冲突,国际纷争有很多维度,约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约旦也不是一贯亲美。记得当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尤其海湾国家支持科威特,支持美国领导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但是约旦当时的立场比较中立。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后,萨达姆的女儿也带着家人逃难到了约旦。

            就这次巴以冲突,约旦作为阿拉伯国家当然反对并谴责以色列屠杀加沙地带平民。但是约旦很明显和巴解组织关系比较好,和哈马斯关系比较差。再说和约旦接壤的约旦河西岸在巴解控制下,受这次冲突的影响比较小,对约旦的影响也小。如果巴以冲突升级,战火就可能蔓延到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移民占约旦总人口的一半,约旦一不小心就可能直接卷入战争了。参加过前几次中东战争的约旦很可能并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

        • 家园 阿里后裔很多逊尼派

          而且各种冒称的阿里后裔.....比如摩洛哥国王也是 阿里后裔,当然 主流阿拉伯学者未必相信,可也没人愿意去冒犯他,另外摩洛哥是逊尼派为主

          郑和 还是 阿里后裔呢....(赛典赤瞻斯丁是他祖上,现在的翻译就是舍姆斯丁-赛义德,赛义德表示他是阿里次子伊玛目侯赛因 后人),然后郑和信佛教,有法名(福吉祥)、拜妈祖、印佛经

          但是 印尼很多人都说郑和信绿教,所以只要你牛逼,其实啥都能解释;比如斯堪德培,是 叛教者,那照样是阿尔巴尼亚人民(绿教为主)心目中的英雄、明灯,因为他真的很能打,不仅 扛着 征服者买买提(二世),而且还曾经插手那不勒斯王国内战.....

          • 家园 赛义德支持什叶派,支持阿里传承,哈桑支持阿里家族也就是

            默罕默德直系传给其他家族,主要是其他三个大家族。

            阿里传承是直系,哈希姆家族是让位习惯。哈哈,是不是被迫的就不好说了。

            赛义德和哈桑都是默罕默德传人。

            不过确实如你所说,即便是哈希姆家族,到底是不是真圣裔,估计也稀里哗啦了。

            中东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哈希姆家族,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便来自于此。在当地的语言中,“哈希姆”的意思是“掰开面饼的人”,之所以得此名称,是因为某年麦加大旱时,这个家族将自己的食物尽数拿出用于赈济灾民,民众感恩于他们的善举,才有了口口相传的这句话。

            哈希姆家族中最出名的人物是穆罕默德,他是家族中的遗腹子,不仅如此,在六岁时母亲也离开了人世。最后穆罕默德是由伯父,也就是当时的家族族长艾布·塔利卜将他抚养成人的,在他为传播伊斯兰教事业而奔波时,也是伯父在全力保护着他的安全。

            为了报答伯父对他的养育之恩,成功后的穆罕默德将其独子阿里收作养子,并将幺女法蒂玛许配与他,同时任命其为第四任哈里发,即阿拉伯政教合一政权的领袖。由于穆罕默德的儿子大多早逝,所以一般认为阿里和法蒂玛的后代才算是真正的哈希姆家族后裔。

            阿里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的连襟,然而奥斯曼属于伍麦叶家族,哈希姆家族的死对头。所以在阿里被刺杀后,奥斯曼的姐夫穆阿维叶曾逼迫其长子哈桑让位,由此建立了伊斯兰阿拉伯帝国,开始了第一个世袭制王朝的统治,并为这个王朝命名为伍麦叶王朝。

            哈桑的弟弟侯赛因心有不甘,对不争气的哥哥很是不满,一气之下便到伊拉克将什叶派的成员悉数召集,组成军队,企图发起政变斗争以夺回政权。然而结果很是凄惨,这一支部队在伊拉克境内的卡尔巴拉被伍麦叶王朝的军队惨败,可以说是全军覆没,领队的侯赛因因此丧命于这场战斗中。最终,什叶派将侯赛因的后裔推崇为伊斯兰教和世俗社会的引领者,同时将卡尔巴拉奉为什叶派的圣地之一。

            而哈桑在让位给穆阿维叶后,按约定可以到圣地麦加进行管理,并且获得一个实习的头衔,专职于朝觐相关事务,而其它跟随哈桑的族人同样能获得世袭圣地埃米尔的权利,即世袭当地的行政长官职权。哈桑的后裔,便被归属于逊尼派。

            哈希姆家族曾因为穆罕默德的叔父阿巴斯的后裔消灭了伍麦叶王朝而死灰复燃,建立了阿巴斯王朝。但后来蒙古人的侵犯,导致最后一位哈里发被杀,阿拉伯人开始了长期的分裂局面,直到奥斯曼重新占领统治阿拉伯。

            一战爆发,奥斯曼帝国选择站在了同盟国的阵营中。英国知道哈希姆家族和伍麦叶家族之间的纠葛,于是便找到了当时在中东宗教方面影响力深远的哈希姆家族,希望其能协助以英方为代表的协约国推翻奥斯曼帝国,并答应在战后帮忙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当时哈希姆家族已经轮到第38代族长侯赛因·伊本·阿里进行管理,同时他还担任着麦加谢里夫和地方长官,以及由帝国任命的汉志总督。受身份的影响,哈希姆家族的统治地域仅为汉志地区,即包括麦加、麦地两处圣地的阿拉伯半岛的西部沿海地区。和另一家族沙特的内志地区相去甚远。

            伊本利用伊斯兰教的号召力,发动“阿拉伯大起义”,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的独立。而他的儿子们阿里、阿卜杜拉和费萨尔也响应着父亲的号召,辅佐协助他在1916年成功建立汉志王国,宣称要以此取代奥斯曼,完成阿拉伯的统一。

            而沙特家族也被英国煽动了情绪,也因此建立了内志王国,也一样叫嚷着取代奥斯曼,实现独立。就这样,奥斯曼帝国还没垮台,反倒是这两个家族先开始了厮杀。

            其实,汉志和内志的王国竞争中哈希姆家族一直处于弱势。1924年10月,麦加被内志军队攻陷,侯赛因和阿里父子二人分别流亡到了伊拉克和塞浦路斯,汉志王国最终被占领,沙特便以二国国王自居。1932年,历史地位远不如哈希姆家族的沙特家族,将汉志、内志、季赞、亚西尔等地统一组建成沙特阿拉伯王国,成功上位。

            在战时,侯赛因见战局难改,便派遣阿卜杜拉和费萨尔,分别前往约旦和伊拉克,借英国的帮助,完成了家族政权的建立。然而伴随着1931年侯赛因、1933年伊拉克国王费萨尔、1935年阿里的相继去世,哈希姆家族迅速走向没落。直到1958年,伊拉克王室被推翻,费萨尔二世和家族成员因此遇害,哈希姆家族在伊拉克的统治也宣告结束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