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海外中国人的孩子不好做 -- 晨枫

共:💬14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海外中国人的孩子不好做

    那天在一家上海饭店吃饭,老板、老板娘都熟了,一看到我们来,生意也没心思做了,就和我们唠家常。中国人对自己孩子明里数落、暗里炫耀的事,我们也都习惯了,这没有什么。不过这老兄的孩子真把我们震了一把。他们的儿子开学就高三了。问到:

    “暑假了,儿子在家干什么呢?”

    “昨天刚从上海回来。”

    “哦,那上海玩得好吗?”

    “差点没有玩,还延长了两个星期。改签机票还花了我200块钱”

    “延长了两个星期怎么还会没有玩呢?”

    “唉,儿子回去,也不和我们打一个招呼,自说自话进新东方补习SAT一个月,不延期的话,根本没有什么时间在家了。”

    “哦,这不是原来安排好的吗?”

    “不是,他自己的主意。”

    然后是互相谦虚一番,啊呀,你家的孩子多好啊!啊呀,你家的才好哪。一通废话,按下不表。

    想想也是,这孩子大了,自己回上海,竟然没有上街下网泡MM,而是自觉一头钻进补习班一个月。父母还是唠叨,嫌他不够用工,不求上进。成天听到的就是张家的孩子又拿到xxx奖学金,李家的孩子又是yyy全优。这孩子也是难做啊。

    • 家园 国内国外都一样

      俺想这里面有一部分是中国以前光宗耀祖光耀门庭的观念所致

    • 家园 我认识的一家朋友的孩子

      现在有十五六岁了。几年前十二三岁时暑假回中国(北京),在商场里买来零件自己组装电动小跑车,再回到商场的赛道上比赛。他组装的车跑得又快又好,非常吸引人,于是有人和他接洽掏钱买了。这孩子知道有赚头,再接再厉,自行组装了好几部小赛车,全部脱手,高高兴兴地拿钱回到北美。

      更厉害的是,这孩子颇懂经营之道。他的车不是跑得最快的,他自己分析原因是没钱买更贵更高级的电动机,如果暑假再长,他多赚些钱,就能组装更好的车,卖更高的价钱。

      他的技术能力也很高,临近假期末尾,商场售货员都向他保证,如果他手里的自组装赛车来不及脱手,售货员愿意全买下,相信质量,绝对可以加价再卖出去。

      后生可畏啊。

      • 家园 后生可畏

        看来下一代肯定会比我们有出息。等他们走上社会的时候,中国发达了,海外的中国人也出息了,“中国人”这个称呼在海外就有不同含义了。

        • 家园 可他们那样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

          有几个会从骨子里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呢?

          • 家园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他们或许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至少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中国人,但环境常常提醒他们,他们到底还是中国人。即使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华人孩子,在学校里一定是和华人孩子扎堆,不扎堆的是例外。当然,这个堆可以是包容的,那也有洋孩子在里面;也可以是排外的,那就“清一色”了。而且这些亚裔孩子,不管是越南人,菲律宾人,还是韩国人,一律被称为“中国人”。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冒犯,他们都会很敏感。所以,他们要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人,还真不容易。

          • 家园 他们本来就不是中国人,是华裔或者叫华族。

            你这种“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应该从骨子里觉得自己是中国人”的想法和“新加坡人应该爱中国”一样的有意思。

            • 家园 脱了表皮一个样

              不管是否觉得(骨子里也好,表皮上也好)自己是中国人,他们全身都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唉,反正都是人一个,脱了表皮大家都一样。

              • 家园 何为中国人?

                我瞎扯一下:

                1、中国国籍

                2、为中国做出直接贡献,或为此准备。

                海外的ABC,祖国哪里是中国呢?

                除非住在中国城,否则一般第三代移民就完全遗忘故国了。

                不管是否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他们全身都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

                1、这属于种族主义

                2、自己YY也无所谓,用此态度面对ABC们待人接物必然引起麻烦。

                • 家园 蜻蜓点水的一点看法--关于种族

                  即使在外国出世长大,如果有人问我儿子“Are you Chinesse?”我会教他这样回答“Yes, I am Chinese, though I was born in Canada.” 或者说“I am Chinese Canadian。”如果他说“No,I am not Chinese”,我会认为他有心理障碍。

                  承认自己的种族,勇敢面对一个国家存在的种族歧视才是正确的生存态度。种族主义和种族是两码事,前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后者是一个事实。简单得就象性别歧视和性别。

                  这并不是说要按照中国人的那一套来待人接物,入乡随俗从来都是我们所提倡的。尊重自己的文化和尊重别人的文化一样重要。保持自尊自信的人,也比较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

                  当然,再过几代也许会有疑惑,但那时可能没有人会在乎了,因为人类的迁徙越来越容易,世界终将会走向国际化和多元化。

                • 家园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

                  一方面中国的“大人“认为这些华裔孩子还是中国人,另一方面在我所知的范围,中国移民的第二代母语可以说是最差的。我们实验室的学生中,葡萄牙人是生在加拿大的,可以说与读葡语,不能写;日本人是生在加拿大的,在家说日语,可以读,能不能写不清楚;意大利人可以流利地说,读,写。到中国人这里,一个是十一岁出国,一个是十五岁出国,说与听只能片言只字,基本不能读,完全不能写。

                  当然,他们的父母(我们实验室的技术员)的英文可以说非常差,出国十几年,还分不清kick your ass和kick your eyes。

          • 家园 “从骨子里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的实际意义在哪里呢?

            若我是那些孩子,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反问这句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