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人生总有限 功业总无涯 -- 崂山一道士

共:💬39 🌺314 🌵1 新:
主题内有 1 候选回复 花/囧确定,群落成员优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很多年前某个秋日,我去成都文殊院

        其时文殊院正在修缮,到处是脚手架,所有大殿都闭门,不能进去礼拜。

        院中香炉前有一中年妇女,手持三炷香,惴惴不安地问一旁的一位扫地僧:

        “师傅,我这样拿香好不好?会不会对菩萨不敬?”

        扫地僧停下手中扫帚,点头微笑:

        “你觉得怎样拿好,怎样就好。菩萨不会怪罪的。”

        • 家园 春节期间游览道观

          春节期间在周庄景区内游玩,路过一家道观,我老婆是信耶稣的,说进去对主不敬,就与孩子在观门外等侯。

          我独自信步观里转了一圈,布局与寺庙差不多,但规模上小了很多,显然道教混得不如佛教。

          在外面等不及的老婆孩子进来寻我,看过后问里面为啥跟和尚庙一样?我竟无法解释——僧袍道袍都是棉布做成,染色不同而已;佛像道像皆是土塑木雕,形状不同罢了;《道德经》大致上等同《金刚经》的字数,《清静经》对应《心经》,我猜测这些字数可能与背诵难度相关.....

          游玩归来后,老婆问我啥感受?我说周庄的灵魂其实是乌篷船,就象个古代江南美女的背影,左摇一下右摇一下,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观赏;如果你好财不好色,那还可以去拜首富沈万三;若是不好色也不贪财的小朋友们,还有万三猪蹄,大闸蟹来伺候;无论怎样都让你不虚此行。至于佛道信仰这些,到了遍地流金的江南水乡里,不过都是附庸风雅的世俗玩物罢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崂山一道士,
          • 家园 三教合流源远流长,道教创教之初,理论上便借鉴了佛教不少

            也就是说,在“道法术器”几个层面,越往高层道教借鉴佛教越多,越往底层道教的个性越是明显。比如画符捉妖你在佛家就看不到,什么桃木剑、黑狗血这些法器也是道教特有。

            穿着打扮这个说起来特有意思。别说佛道两家互有借鉴,亚伯拉罕三教之间也互有借鉴,比如犹太教拉拜、天主教主教,和穆斯林阿訇都戴一种贴着头顶的小圆帽。这种小圆帽在犹太教和穆斯林中也不限于神职人员,普通教友也可以戴。

            更有意思的是,儒道两家和基督教的穿着打扮也有相似之处,这个恐怕只能以巧合解释了。比如天主教的这种四角帽:

            点看全图

            像不像东坡巾或者方冠?

            点看全图

            或者道教的庄子巾?

            点看全图

            通宝推:无此人01,
      • 家园 如果原始佛教是铁矿石,禅宗就是百炼精钢。

        你不同意禅宗就算了,何来“轻佻”一说?!你这样说禅宗难道不轻佻吗?!原始佛教成千上万部佛经,里头有很多废话,你从哪里入手,准备读几千几万部佛经?前人大德开辟一条大道,为后人造福,方便后人悟道,你不领情硬要钻入原始森林另辟蹊径,那是你的自由,还要污蔑方便别人的大道是“轻佻”,何其无知,真可谓无知者无畏。

        难道你是北大的?北大一个哲学老师就持和你一样的观点,认为禅宗“轻佻”。中国一直有一种说法: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中国有很多知识分子,满脑子死知识,升华不出活的道理,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主席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还真没错。

        话说回来,禅宗学说和孔老夫子的性命学说,可谓殊途同归,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 家园 禅宗在事实衰落了

          也带动了佛教的堕落。由禅入净是一个客观事实。

          把禅宗一棍子打死固然不妥,但作为佛教中人,重多应该对"禅宗轻佻"进行反思,而不是反感。

          说"禅宗轻佻",是因为它很容易发展成为一个"口头禅",不是真正觉悟,而仅仅是耍嘴皮子。什么"不立文字,当下觉悟"可能是一种境界,也可能是一种掩饰,无论如何都比苦行苦思来的容易,成本更低。

          释伽"顿悟"是在苦行之后,苦行固然不是真正觉悟法门,但没有经历这番痛苦的释伽真能觉悟吗?

          我个人一直认为禅宗就是佛教的信义宗,"因信称义",一念成佛,虽然反抗了传统佛教的繁文褥节,但也释放了分裂、自是自为的魔鬼。路德可以把自己从罪的恐惧中解放岀来,但普通信徒很难达到他这样的境界,反而会走向放纵和极端。路德晚期已无法约束自已的追随者,想必对教皇的感受有所领悟。

          事实上,当代中国几乎没有禅宗,全是净土宗,这是为什么呢?

          俱胝和尚,凡有诘问,惟举一指。后有童子,因外人问:“和尚说何法要?”童子亦竖指头。胝闻,遂以刃断其指,童子负痛号哭而去。胝复召之,童子回首,胝却竖起指头,童子忽然领悟。

          这个公案故事有点残忍,但是在人人都竖起手指的当下,禅宗该怎么办呢?说"禅宗轻佻",不正是想要割掉童子竖起的手指吗?

          通宝推:我还有机会吗,翼德,
          • 家园 禅宗公案只对当事人有效

            禅宗应该也是讲传承的。传承外的人是基本上看不懂的,只能看个热闹,只能瞎猜。童子顿悟了啥?我没有顿悟,所以不知道。“我瞎说的”,童子应该是顿悟了空,放弃了执着。当他再想竖起手指时,已经没有了手指,就无所执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有手指?所以如果我要悟道,必须要有高人看出我执,以雷霆之势断我执,我方能破执而出。悟道之后就成了吗?还要行道,知行合一,以无畏精神而实践之,不惜肉身于红尘中,是以无我。如此才能巩固悟道之果,成就果位。所以谈何容易。悟道之后畏道而放弃者,应该不在少数吧?谁不想好好生活呢?不到万不得已,谁又愿意悟道呢?😉如王阳明者,须于龙场之中方能悟道。

            • 家园 公案当然是个体化的,当下的

              这一点确确实如此。但是人人都想学童子,世上何处觅俱砥呢?

              • 家园 世间之人皆可是俱胝 (非俱砥)

                施主你已经执着于相了😉。禅宗说人人都有佛性,教员说六亿神州皆舜尧,道理是一样的。修炼须在红尘之中,躲在某一角落中苦修是无用的,佛佗也早已明示。生活中处处有高人,虽未必是得道高僧,却也能在机缘巧合中点化我们。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们在红尘中闯荡,正是要寻找这样的有缘人,也会去做别人的有缘人。

                人人都想学童子举指,却无人斩之。这是一个普遍问题,不只是禅宗的问题,任何脱离实证的学说都有这个问题,科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举指千万人,斩得过来吗?其实又何必去斩呢?这其中的人有真心有假意也有模仿,千万人则成其势,圣人则乘势而为。想象一下,万人举指向天,这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威势😉。千万人的信仰就是真正的力量。有时这种信仰却来自于那遥不可及的传说。俱胝之手指向大道,而在传说中可能却是: 大道就是俱胝的手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犹如教员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万千狂热者时的感慨。然佛渡有缘人。反者道之动也。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殊途而同归。只要经历过足够的苦难,就能找到真正的道。

          • 家园 禅宗发扬光大始自六祖惠能

            看看六祖的著作,哪里能看出任何“轻佻”之处?都是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是面向现实世界的。禅宗五祖说过“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禅宗的衰落,主要在于后世禅宗和尚不注重社会实践,没法检验自己掌握的禅宗道理,主要就是靠参话头来检验是否“悟道”。

            六祖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1)你在深山寺院里,静坐冥想,与同门参话头是一种“在世间”;

            (2)你游走社会,为他人排忧解难,传播验证所学的道理也是一种“在世间”。

            (3)你研读佛经,以从禅宗学到的道理对原始佛经去粗取精、解疑释惑,出版专著也是一种“在世间”。

            显然,(1)是没前途的,必然造成禅宗式微,显然后世和尚绝大部分走的是(1)的路子。

            所以你说很多禅宗的后世和尚轻佻,未必不对,但你要说禅宗“轻佻”,就有失公允了。

            @我还有机会吗

            通宝推:崂山一道士,
            • 家园 禅宗是正宗的佛学,继承发展了佛的主旨

              但正如佛教在印度的消亡,禅宗在中国慢慢地式微,这是佛学的正常命运。

              首先说一下,佛学和佛教是不同的东西。佛学可以作为哲学的一种,是一种思考和思想。佛是“觉悟的人”,并非任何怪力乱神,佛主也并未说自己创造宇宙,世界和人类,或者能主导宇宙的运转,佛教的“三法印”,“四法印”,主要是对世界的观察和总结。因此佛学非常接近唯物主义,和中国“敬鬼神而远之”的弱宗教传统冲突不大,弥补了中国传统没有仔细思考死后问题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佛学能被中国接受和传播的主要原因 。其他宗教在世界观,方法论和中国的哲学冲突太大,是很容易受抵制。比如早期的基督教,只许祭拜上帝,不允许祭拜祖先,就几乎是根本性的冲突。让务实的中国知识份子和普通百姓都目瞪口呆,难以接受。

              佛学过于高端和思辨,本质上非常难以推广和流行。和其他宗教不同,佛主本身也并未留有任何经典,因此佛教的典籍(其不同弟子按记忆记录)多有冲突。开始佛学不是主要靠研读经典,而是靠僧团的互相辩经(无遮大会)来继承和发展,玄奘困惑的源头正是如此。后来离开政治人物(比如阿育王)的支持,经济上遇到了困难,佛学难以继续。

              因此佛学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接地气,因而大量地借鉴了印度教的因素。比如立像祭拜(早期佛学是不许的,认为有碍修行),齐天大圣之类的各种神仙,地狱/天堂,靠恐惧/福利来传播(此乃宗教传播之不二法门,新兴之法轮功同样如此),因此佛教和其他宗教在形式上就比较接近起来。但佛教毕竟起源于佛学,其根基还是不错的。

              • 家园 这个还是要好好琢磨

                禅宗是正宗的佛学

                说禅宗是原始佛教的发展结果还是可以的,说禅宗是正宗的佛学还是需要好好琢磨,好好理清。禅宗是佛教的中国化。中国化的过程自觉不自觉地杂糅了大量的混沌因素在里面。加之清朝民国大量的与西藏喇嘛教的交流融合,使得现代佛教与原始佛教已经差别很大。这个是即使是专业的和尚也大量成为口头禅的饭袋子的原因。你说的三法印很重要。心经告诉你行深波罗蜜多的时候你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样子的话,你基本就可以站在门口的边缘,不会离得太远。学佛学还是要从阿含经入手。个人之言,纯属虚构,如有巧合,盖不负责。

            • 家园 禅宗有南北之分

              比起神秀的厚重,惠能无疑是"飘逸"的。用"轻佻"来形容可能会得罪一些人。比起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的"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高则高矣,但是很容易带坏门风,惹来"画虎不成反类犬"之讥吗?!这口锅该不该惠能来背呢?

              禅宗并不只有南宗,五祖以上也不是曹溪禅。

          • 家园 你得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得让爱好者乐不思蜀

            你得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得让爱好者乐不思蜀

            这样,大家都高兴,才是好的。

            禅宗轻佻 口头禅",不是真正觉悟,而仅仅是耍嘴皮子。 不立文字,当下觉悟

            禅宗丛林的建立本来是苦行聚集之地,不立文字可不是不读书,要大读特读,皓首穷经不为过。怎么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阿含书斋余嘉惠 ,四川大学 陈兵教授还是不错的。读到什么程度?要上路,从唯物主义到唯心主义怕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要升天,恐怕得到绝对的唯心主义😂

            书要使劲地读,苦要使劲受。看视频介绍打个禅七要死要活,闭关三年那更是不得了呢,对精神和肉体是极大的考验。

            反正,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就如同你炒的股,或者你的人生路,就是一条。不管你怎么上下偏离。

            当代中国几乎没有禅宗,全是净土宗,这是为什么呢?

            禅宗,净土一样的,都非常好,虚云好,印光好,你好,我好,都好。

            但是在人人都竖起手指的当下,禅宗该怎么办呢?

            老和尚才不看那手指,老和尚甚至都不看那人,老和尚只要自己高兴。

      • 家园 大道至简

        禅宗不是抖机灵就能抖的出来的。真的随便抖,既不可能流传下来,也不可能被当时推崇。

        真的禅宗,还是需要深入到足够的程度,才能用看似简单的东西来概括出其中的精华。这既需要深入的了解,也需要有能力概括。

        好比万有引力的数学公式,好比能量、物质、光速的数学公式,看起来也都很简单,小学学了乘除都能看懂。

        通宝推:凤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