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黄埔三李 -- 萨苏

共:💬32 🌺2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黄埔三李

    看禅人兄所言黄埔系有“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讲的是在国民党军中,同样出身山东的李仙洲,李玉堂和李延年,虽然都是黄埔一期生,却没有小同乡王耀武更夺目。

    这的确反映了王善战而春风得意的情状,三李之比一王,正如绿叶之比红花,关于王耀武,和尚已经写了很多,我就不再赘叙,且说说作为绿叶的三李吧。其实,三李在当时,也都是相当出色而有特色的将领。

    李仙洲能打仗,更因为待人亲切而深得军心。忻口一战,李以军长之身在前线指挥,被日军狙击手打穿胸部(和林彪差不多的伤),士兵们冒死把他从高地阵地上抬下来抢救。当时忻口前线日军炮兵占据绝对优势,连单身人都很难上下,何况一副担架呢?可见李颇受部下的爱戴。

    但是因为太受部下爱戴,也有些麻烦,那就是李属于胸部贯通伤,应该保持头部略低的姿势,以免血液积蓄于胸腔,当时军医也如此吩咐,可是抬担架的士兵死活不干,始终让李军长头上脚下。军医干涉,负责抬担架的连长差点儿把军医打死,说你头朝下走一个我看看,军长都负伤了还不让他舒服点儿。。。因为当兵的不了解医学知识,差点儿害死了李仙洲,幸亏这段路不算太长。事后证明,李仙洲实在命大,日军一枪打来,他恰好在呼气,肺叶萎缩,子弹从两叶肺之间穿过,所以伤的不重,如果是吸气的时候中弹,那就悬了。

    李仙洲最有名的事情却不是穿胸大战,而是解放后拍摄的电影《南征北战》,里面那个狂叫“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的李军长,原型就是莱芜战役中的李仙洲。莱芜战役李仙洲全军覆没,自己也兵败被俘,而且败的干脆利落,电影中以张灵甫为原型的张军长就骂过“三天六万人,赶鸭子也没这么快!”,要说李仙洲也是老行伍了,不该败得这样惨,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实在有失水准。不过那一仗其实不能全怪李军长,他手下的主力第四十六军军长韩炼成原来是中共地下党员,有他从中做手脚,李仙洲不败也怪。

    值得一提的是李被俘后混在士兵中间,他不知道因为韩早就清楚李在其中,所以根本没有机会混水逃鱼。因为深知李仙洲得军心,为了抓捕他解放军找了个借口把他带走,但是俘虏中还是有李仙洲亲信的官兵觉得担心,所以不顾自己身份跟着走,一路解放军劝阻,到预定逮捕他的地方,还有数十人跟随,后来得知这些人都是常年跟随李征战的将校级军官。说起来,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的溃败,常说败在政治民心上,“非战之罪也”,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再说李玉堂。

    李玉堂和陈明仁一样,也是不太受老蒋赏识的,个人推测是不是和长相有关。李一副长马脸,憨厚木讷之态,远没有老蒋喜欢的那种飞扬神采。所以一有失误,必遭重谴,军中常有不平。

    李玉堂的基本部队是第十军。

    第十军不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但是在抗战中,其打硬仗的次数并不亚于号称虎贲的第七十四军。其地位大体相当于第十八军,第四军,属于国民党军中的基干兵力。第十军特别善于防御作战,因此得名“泰山军”,最出色的一战是三战长沙中担任长沙守备军,岳麓山上重炮齐发,打的日军伤亡惨重,钉子一样守住了长沙,为会战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其实这一仗李玉堂是戴罪出师,第二次长沙会战,第十军表现不佳 – 其实那一战大多数部队表现都不好,蒋杀鸡儆猴,杀七十四军五十八师师长廖龄奇,将第十军军长李玉堂罢官。

    但是第十军上下并不认为此战是李玉堂的责任,纷纷发誓打好长沙之战,“抢回军长”,新委任的军长钟斌见此情况拒不上任。

    这样,重庆的军委会重新审查,李暂时保留军长职务,回到军中,第十军士气大振,欢声雷动。

    守长沙之战,李也确实对得起部下,在日军炮火下指挥若定。当时李在前线一个祠堂指挥战斗,日军已经发现陷入包围,但依然希望打下长沙,击穿中国军队的口袋底,所以攻势凶猛。李在祠堂中一手持馒头,一手持筷子夹大头菜吃,敌弹飞来,将咸菜碗打碎,李不为所动,转眼又一弹飞来,将筷子击折,李即用手抓大头菜吃。部下劝说李更换指挥位置,李认为这是流弹,毫不在意,道:不要不要,就这里很好。

    李因为守长沙之战,获得青天白日勋章,第十军也名声大噪。

    衡宝会战中,第十军死守衡阳四十七天,打出了中国军队在抗战中防御战的巅峰,也打出了第十军悲惨的结局,军长方先觉在死守无援的情况下投降,第十军因此蒙羞,李玉堂也因为和第十军的关系而越发为蒋不爱。奇怪的是蒋可以原谅投向的军长方先觉,却对前军长李玉堂很有恶感,逻辑上未免不通。

    李玉堂的下场十分凄惨,撤退到台湾后,因为其妻陈伯兰与共产党有联系而被捕,审判长钱大钧的报告认为李对此并不知情。但蒋对李素有恶感,几次呈报都被打回,最后,竟下令将李玉堂枪决。李被杀那天为农历除夕,其妻因节日略加化妆,刽子手突然来到将李拉出枪杀。人云李至死犹有将军气概。事后,特务搜捡李之所有,李为将二十年,日常衣物以外,竟别无长物。

    不过也有说李确实和共产党有联系,并有起义的准备,所以一九八三年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李延年是山东三李中位置晋升最高的,一度担任兵团司令兼南京江防司令,不过那已经是渡江战役前夕,风雨飘摇之际,这时候担任南京江防司令可不是什么好职务。他是陈诚系的干将,陈的基本部队称为“土木工程系”,土,就是十一师,木,是十八军,工程,就是指的李延年所部的教导第三师攻城旅。相比于李仙洲和李玉堂两位憨厚的将军,李延年在山东三李中,属于不那么憨厚的一位。在淮海战役,这位老兄和刘汝明在南线指挥两个兵团奉命救援杜聿明,但是李这一仗并没有拼命去打,他知道那正等着吃肉的刘邓大军决不是好惹的,闹不好杜聿明救不出来把自己也搭进去了。因此他和刘汝明都颇有些保存实力,让心急如焚的老蒋火上浇油。老蒋派出了二太子蒋纬国率装甲部队前往李,刘所部,催促攻击,但李,刘百般推搪,二太子也无可奈何。

    当然李延年未必是错的,黄维的前车之鉴,不就是太听话了,没救出黄百韬,还绕进了十二兵团?

    李延年真正精彩的战斗,还是抗日战争中,率领第二军坚守田家镇要塞,担任北岸守备司令,属下第九师,第五十七师都打得非常精彩,并一度和友军配合将日军第十一旅团包围,断绝日军给养,只是因为实在寡不敌众,加上南岸守军一个师长先逃,放弃富池口半壁山阵地,田家镇才被迫撤退,李部下的第九师师长郑作民战死,第五十七师只剩七百多人,五十七师师长施中诚带伤突围,后来担任过七十四军军长,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施将军的前妻,就是在居士林刺杀了孙传芳的侠女施剑翘。

    李延年从抗战结束后就星光日益黯淡,接受济南,他对日军过于宽大,而且不收缴日军的武器即放其离防,一时舆论大哗,深以为耻。内战中李并无好的表现,从南京撤退后,李一路狂奔,希望保全六兵团的实力作为资本,但是这种表现无疑也触怒了蒋介石,在他从平潭岛不战撤回台湾之后,立即被捕,遭到军法审判,最后判处了十年徒刑。出狱后李三餐不继,靠老部下的接济为生,几乎沦为乞丐,竟落到用椒盐水沾馒头充饥的处境,相比他在大陆被俘的老朋友李仙洲,这位黄埔名将还要凄惨些。

    山东三李是黄埔系将领中相当有代表的人物,用这样短短的篇幅描述他们,不免挂一漏万了。

    [完]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 家园 虎贲部队应当指的是74军的57师吧?
    • 家园 补充资料:特赦施剑翘

        1935年11月13日,天津居士林发生一起“血溅佛堂”的特大案件:侠女施剑翘为报其父施从滨被杀之仇将孙传芳击毙。

        施剑翘杀孙自首后,被天津法院判处7年有期徒刑。但入狱不到一年就被南京政府特赦了。

        施剑翘之获特赦,据当时报章所载,是冯玉祥、李烈钧、张继等人向南京政府请求的结果。有的报纸还披露过冯玉祥曾单独向蒋介石请求特赦施剑翘的消息。

        冯玉祥不认识施剑翘,但与施剑翘的四叔施从云烈士是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时的亲密战友,所以才邀集李烈钧、张继等人营救施剑翘。

        蒋介石接受了冯玉祥的请求,以南京政府的名义,将施剑翘特赦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施剑翘被特赦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孙传芳早就是蒋介石要杀掉的人。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正符合蒋介石意愿。蒋介石乐得对冯玉祥卖个人情,将施剑翘特赦了。

        蒋介石为什么要杀孙传芳呢?这还要从1933年军统局刺杀张敬尧说起。

        1933年5月7日,军统局北平站站长陈恭澍、天津站站长王天木伙同军统局北平站工作人员白世维,将曾任湖南督军的张敬尧刺杀于北平东交民巷六国饭店。

        多年后陈恭澍透露:刺杀张敬尧,是执行当时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的制裁令。因张敬尧受坂垣、土肥原的指使潜入北平,策动驻军叛变,制造暴乱。又说和张敬尧一起来北平共同作乱的,还有曾任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孙传芳,后他侥幸逃掉了。

        孙传芳虽然当时幸免一死,但也跟张敬尧一样,入了蒋介石的制裁名册。只是,因为孙传芳深藏于天津租界内,窥伺时机,暂停汉奸活动。再加上蒋介石又下达了对石友三的制裁令,军统局顾此失彼,才使孙传芳又多活了两年。

    • 家园 当年就是靠架在岳麓山顶的大炮威胁日军

      长沙才保无恙,最后一次也是日军先攻下山顶才取下长沙的。如果萨兄所说的祠堂是在岳麓山的话,那就应该是山顶的云麓宫,乃是一个道观,现在湖南省道教协会的所在。

      在云麓宫可以隔湘江俯瞰大半个长沙城。其下有两级石台,内侧的花岗岩石栏壁上密密麻麻刻满了长沙战役阵亡将士的名字。二十年前,这些字迹都非常清楚,好像刚刚刻上去一样。现在已经有些斑驳了,不过辨认还是没有问题。

    • 家园 黄埔姓李的

      除了禅兄和萨说的山东三李,黄埔一期还有个又文又武的李默庵,自诩为既不能文,又不能武。此老长寿,晚年非常安逸,且任黄埔同学会长。

      从前禅人兄还点评过一个黄埔“人渣”李天霞,在台湾居然安然寿终正寝。

      还有哪些姓李的早年黄埔人啊?

      • 家园 哦,送花兄可否说说

        李天霞究竟怎么个寿终正寝法?和尚只知道他后来潦倒,刻了图章准备摆卦摊,下来的结局就不清楚了。

        • 家园 回禅兄,在下亦是泛泛而谈

          比较王耀武,廖耀湘被俘,出狱,又遭遇横祸受批斗被折磨而死;比较邱清泉,张灵甫,黄伯韬等人阵亡(非正常死亡),李天霞其人作恶多端,为人龌龊却能逃到台湾活得许久,到了正常死亡,命运实在难料也。

      • 家园 李默庵此人不提也罢

        能文能武是李的幕僚帮他想出来的

        • 家园 其实李默庵军阀混战时也不是不行, 不过七战七捷以后嘛

          献花也要绿叶相配不是, 这么一比较, 就没办法说啦

      • 家园 李弥呀

        黄埔四期,云南人。

        血战松山,也是条汉子...

        跑到台湾又回到缅甸,跟部下在丛林里共甘苦,不简单...

        • 家园 确实有心机,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是因为个人机警

          淮海战役, 别人突围, 当然如果可能是赶快往南跑,当然检查重点也是在南边, 李弥一路跑到青岛,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是他机警, 记得是首先在哪买通部下还是同乡, 再由他又买通几个, 找个车装作病人, 有当地人配合当然也好混得多。 不过李弥是跑了, 这几个家伙以后没查出可是给严判了

        • 家园 李弥命不该绝

          您看一样逃跑,王耀武没俘虏时出个恭就露馅儿,人家李弥当了俘虏照样化装潜逃就没事儿。那时李弥跑到青岛还说尼,托王耀武的前车之鉴之福,他格外小心,还说王离开山东久了,反不如他这南蛮子了解当地民情。后来在云南,又跑了一次。

    • 家园 李玉堂确实是革命烈士,蒋似没有弄错

      李玉堂和李延年还是一个村的。不知道有没有亲戚关系。

      1983年7月2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理由:1949年,李玉堂任海南防卫副总司令期间,中共通过关系策反李玉堂,李接受中共的条件举行起义。因交通中断,李玉堂未及时接到中共关于起义的指示,即随国民党军队撤往台湾。后因叛徒出卖,1951年2月5日,李玉堂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台北碧潭。

      一般来说,这种追认死在台湾的烈士还是十分慎重的。中共台工委组织部长张志忠和夫人季坛在1954年牺牲,直到1998年中组部才追认他们为革命烈士。李玉堂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这说明李确实和中共有那么一回事。只是弄不明白2004年阿扁为什么给李玉堂平反,照理他们应该知道李玉堂已经是大陆的“革命烈士”了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李玉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