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此次敌后穿插幸亏早到了三个半小时 -- 忘情

共:💬3 🌺4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原创】此次敌后穿插幸亏早到了三个半小时

    此次敌后穿插幸亏早到了三个半小时

    作者:忘情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113师在14小时内敌后穿插70公里,在三所里、龙源里浴血奋战,阻止了美军南逃和北援,不仅为二次战役西线战场大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为38军赢得了“万岁军”的美誉。

    113师之所以能在敌纵深长驱直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38军在此前歼灭了位于德川的伪7师这个“拦路虎”,打开了战役缺口。伪7师在一天之内几乎被全歼,38军先遣支队敌后穿插武陵桥,掐断了伪7师的退路可谓功不可没。这次穿插虽不像113师三所里穿插那样著名,但在军史上的地位却着实不低。后来的军教片《奇袭武陵桥》和故事片《奇袭》,就是以这个战例为背景拍摄而成的。

    当时,38军被赋予的第一阶段战役任务,是在球场地区一部阻击北上的李伪军,军主力向敌后实施穿插迂回,配合正面攻击部队,歼灭们于德川附近的伪7师。军长梁兴初决心以军侦察连和113师侦察连,加强2个工兵排,携带电台、报话机,配备英语和朝语翻译,组成一支323人的先遣支队,于11月24日夜插入敌纵深,于26日晨8时炸毁位于德川南面的武陵桥,切断伪7师退路,阻敌南逃北援,配合38军主力歼敌。先遣支队支队长由38军侦察科副科长张魁印担任,113师侦察科长周文礼任副支队长。朝鲜平安南道内务署署长吴明珠率各郡内务署负责人共13人,配合先遣支队行动。

    24日14时许,张魁印对先遣支队进行战斗动员。他说:“任务很艰巨,也很光荣!这是军首长对我们的信任,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镇静,听从指挥,跟上队伍,不怕吃苦,不怕危险,争取出色地完成任务!”接下来,大伙儿详细地设想了突入敌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应如何处理的办法,最后决定从339团防守阵地亨谷山出发。这里的两山之间有一条山中小路直通敌方阵地。张魁印请339团发起佯攻,掩护他们沿小道通过去。

    24日22时,先遣支队按计划出发。113师侦察连作为前卫,该连连长率5名战士担任尖兵。他们接近敌前沿时,发现李伪军设置了路障。过了路障,又发现了一道铁丝网。看来敌人对这条路已经有所防范,张魁印当机立断,马上把队伍带回339团3营阵地,改从阵地前沿下去。3营阵地往前伸出一条山腿,山腿前沿是个陡坎,50度的倾斜度。正因为这样,这里成了敌人不注意的死角。坎下有条小河。山上树多草深,土质松软,便于隐蔽。先遣支队从陡坎往下滑,因为站不住脚,滑到坎下一个摞一个,像叠罗汉似的。好在敌人没有发觉他们。

    他们悄悄地接近敌人前沿,开始往山上爬,在半山腰又遇到了铁丝网。借助朦朦月光,周文礼发现一伙敌人正在挖工事,战壕里也有敌人。也许真是“如有神助”吧,正当先遣支队左右为难之际,突然一朵云彩遮住了月光,周文礼忙带着2个通信员和1个联络员,上去用劲往上一拱,把铁丝网顶得高高的,让后面的队伍鱼贯而入,接连通过了敌人三道战壕。然后变一路纵队为五路纵队,迅速钻进茂密的松林。

    先遣支队在松林里穿行6、7里路后,拐上了德川至宁元的公路,变五路纵队为两路纵队,缩短间距,人人倒背着枪,利用月色伪装成李伪军大摇大摆地快速前进,路上遇到李伪军汽车运输队,先遣支队也不予理睬。就这么走了20余里地,接近了大同江边的古城江渡口。

    古城江是个山城,北靠山南靠江,有一条200来户人家的小街。为证实是否为古城江渡口,前卫连派人去找向导。街里,狗叫声,吵闹声,屋内有点着灯的,也有闭灯睡觉的。有个从睡梦中爬起的李伪军,睡眼惺忪地当街小便。朦胧中他也看不清来的是什么人,愣愣地望了一会儿就跑回屋了。113师侦察连3班长跟进屋,见敌人正在忙乱,有穿衣的,有抓枪的,3班长当即用冲锋枪打了几个点射。顿时,整个村庄乱成一团。敌人想抢占北山。先遣支队乘乱毙伤敌数十人,俘虏6人。据俘虏供称,这里确实是古城江渡口,驻有李伪军1个大了300里。附近的莫滩里水电站驻有美军1个团。

    了解情况后,张魁印令前卫连派1个排快速过江,抢占江边小高地掩护部队过江。先遣支队刚到江边时,江边3、4个伪治安队员倒背着枪晃来晃去。4、5个伪李伪军在屋前围成一团赌博。周文礼让联络员故意用朝语说:“休息。脱鞋脱袜,准备过江。”先遣支队就在李伪军们众目睽睽之下,沿着水深1米的徒涉场顺利地渡过了大同江。

    过了大同江,稍事休息,先遣支队按原计划改由38军侦察连担任前卫。当先进到一个有几户人家的居民点时,发现李伪军哨兵死死盯着先遣支队一行人。前卫连担心被他看出破绽,遂在擦肩而过时,故作骄横状,用肩膀将其找下了公路。等这个倒霉蛋骂骂咧咧地重新爬上公路时,先遣支队已经快速通过了。

    不过,接下来,38军侦察连1班长郭运兴进屋找向导时,又与李伪军狭路相逢。郭运兴眼疾手快,连续向屋内投掷5枚手榴弹,并用冲锋枪扫射。李伪军们纷纷窜出屋外,先遣支队各种自动火器一齐怒吼,歼敌大部。郭运兴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当先遣支队进至莫滩里水电站的大堤东侧时,堤头碉堡内的守军向我猛烈射击。眼见强行通过于我不利,张魁印令军侦察连2排就近占领阵地,掩护主力急速登上杨柳峰。此时已是11月25日拂晓。由于涉水过大同江,指战员们下半身衣服都冻了一层冰,加上一夜的行军作战,大家又累又饿,而山上又不能生火做饭,只好含着雪吃点干粮。所谓干粮,其实就是冻得硬邦邦的玉米饼子。指战员们用石头将玉米饼子砸碎,放在太阳下晒,晒化了再塞进嘴里。这顿饭直吃了一个上午。在杨柳峰短暂休整期间,先遣支队指挥员们凑在一起,研究了下一步行动方案。

    25日15时,先遣支队继续向武陵里前进。在既无道路又无向导的情况下,副支队长周文礼走在队伍前面,依靠一张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以他用地图判定方位的丰富经验,掌握支队行动方向和行进路线。一行人时而走山腰,时而走山梁,花了4个小时边开路边行进了20余里。天黑了,北面德川方向传来隆隆炮声,这是我军开始进攻了。

    在后仙游峰山下村子里,随行的朝鲜内务署的同志们诈称自己是李伪军,成功缴了伪治安队的械。在这里,先遣支队找到了一位朝鲜老大爷和一位小姑娘作向导。在他们的引领下,支队连夜翻越海拔1100余米的后仙游峰,于11月26日凌晨4时30分,赶到了武陵里。至此,先遣支队已在敌后穿插了120余里。

    武陵里是个只有30余户人家的村子。村西不远有座公路大桥居于两山之间。钢筋水泥结构的桥长100多米,距沟底很高。因为是枯水季节,桥下已结冰,形成了个险要的山涧。炸桥任务由38军侦察连担任。该连指导员率3排担任警戒,连长率1排、2排(欠6班)负责歼灭守桥之敌。张魁印亲自带着该连6班执行炸药任务。113师侦察连由周文礼指挥,掩护军侦察连炸桥及抗击南逃北援之敌。

    武陵桥北面,公路东侧的一所学校里,驻有守桥的李伪军1个中队约百余人,桥两头都派了哨兵。当时校舍里的李伪军刚起床,正在洗漱。38军侦察连乘敌不备,突然发起攻击。李伪军们乱作一团,大部被歼,少数逃进山里。军侦察连3班在班长刘振率领下迅速过桥,占领了桥南高地。6班副班长姜兴玉率爆破组奔向大桥,安放好炸药,接上导火索。

    6时50分,离上级规定的炸桥时间还有70分钟,先遣支队突然发现桥南公路拐弯处,由南向北开来5辆敌军卡车,一时不能判明车上到底装的啥。张魁印当机立断,立即命令炸桥,同时命令部队向车队猛烈开火。一阵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过后,武陵桥已不复存在。2辆李伪军卡车被我军火力击毁,引发了车上弹药殉爆,将另3辆弹药车掀进了江里。

    此时,由德川方向逃来的伪7师残部已蜂拥而至,装甲车和汽车长龙足有百余辆之多。待其先头部队刚接近武陵桥桥头,38军侦察连2排猛烈开火,打得李伪军们四散奔逃。回过神来的李伪军眼见“天朝军队”从天而降,卡死了自己的逃命之路,顿时急红了眼。他们在几十架美军飞机配合下,企图杀出一条血路。可惜他们碰到的是四野第一主力,面对的是堪称精英的侦察兵,双方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士气更是有天壤之别。伪7师残部不知死活地强攻了一整天,愣是寸步强行。等38军主力围过来,伪7师顿时土崩瓦解。先遣支队安顿好2名重伤员,换上缴获的美式军装和全套美械,取道龙源里直插新安州以南地区,继续执行破袭任务。

    战斗刚结束,消息灵通的美国广播公司第一时间向全世界报丧:“大韩民国军队第2军团被歼灭。在中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在不到24小时内业已完全被消灭,不复存在,再也找不到该部队的痕迹了。”

    通宝推:桥上,黄序,广阔天地,秦波仁者,flycloud,起于青萍之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