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2024冬春看雨之一 -- 夜如何其

共:💬105 🌺480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理中客之5 反常识的未来

      按照普通人的正常思维,以及各种自媒体以制造焦虑夺眼球的操作宣传,

      未来似乎是一片黑暗.

      但实际上,未来,特别是不远的未来,是有点反常识的.

      比如公务员朋友和吃财政的,是根本不需要考虑会降薪失业的.

      理性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根本原因:相信后人的智慧比我们强.

      换句人话: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当然干啥事都离不开钱.

      经济上的原因,是生产力还是发展了.

      以前30人的结余才能养活一个吃财政饭的.

      现在5,6个人,也就可以了.

      横向对比,现代封闭经济体内,公务员(吃财政饭)的,人口比例不超过10%,就业人口不超过20%,是能长期维持的.

      社会矛盾肯定会有.

      就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太好解决,这么大人口基数,公务员群体不就成了独立的统治阶级了,代表先进生产力,这不就动摇国本了吗?

      总不能真的用"婆罗门"这种印度语境来描述吧.

      • 家园 有个小问题,供养人数比例为啥不能换成工休时间比例

        比如之前30个人工作,养1个人,换算成一个人,就是工作30天、休息1天,约等于每个月休息1天;

        现在5、6个人工作,养1个人,换算成一个人,就是工作30天、休息1天,约等于每个周休息1、2天;

        看似和现在作息时间差不多,但是这是在省去所有政府公务员雇佣成本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达到的情况。如果真的能把这块资源分掉,每个人应该会轻松不少。比如把明面上交的税负,以及被剥削掉的价值,都留存下来。

        但现实不是这样,那肯定还有具体的原因没有考虑到。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社会总能量摄入量一定的情况下,不能够分配给每个人足够的能量去掌握管理所需要的技能。但是,能量的利用效率是可以提升的,文字就是通过加速信息交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发明。现在的电脑、机器人、未来的AI也会是这样的工具。或许,当能量的利用效率高到一定水平以后,大部分都是实现自我管理、甚至参政议政、皆为尧舜。

        这么想的话,三体里面的一个小bug,就是三体人思维交互效率太快,天生的思维超导体。尤其是在接触地球的文学作品以后,本应该在思维的广度深度碾压地球人的,不太可能被地球落魄男青年的蹩脚故事骗到。

    • 家园 理中客之5 扫码,刷卡和莫言,方芳

      南河友回国,讨论了一段支付问题。

      这个支付问题,是与VISA和银联关系破裂有关,不过都是老黄历了。

      也就不翻了。

      你要是给国内的人,说刷卡更方便?

      大概率看你就像个白痴。

      原因就是国内刷卡的历史短,跳过去了,没啥感觉。

      莫言,方芳的作品,为什么让人感到极其别扭呢?

      这是由于三个问题导致的。

      第一,作家本身,自带公知特点,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有情怀。

      他们要思想升华,要反思,要反抗。

      第二,中国近代历史,跃进太快,不是不分阶段的,而是时间不够。

      就像刷银行卡消费,为来得及成为国民习惯。

      第三,由于中国是后进国家,抄作业,模仿(有的不是模仿,就是时候到了),是各行业的常规行为,文学家也不例外。

      可这三点,合在一起,怪异的事情就发生了。

      当莫言,方芳等现代作家出来的时候,土工已经完成社会革命了。

      他们要反思的时候,找不到有普遍意义的合适坏蛋了,只能拿土工来凑数。

      土共不是不能批判,而是他们要反思的这段,土工是先进的代表。

      具体层面的错误是真实的,但不具备的,是适合文学批判的普遍性。

      当然改开后,出现一些适合文学批判的具备普遍性的材料。

      但是能否出经典,还不好说,还得再等20年才知道。

      扯远了。

      莫言和方芳的写作,他们技术和思维,还停留在民国的鲁迅写《狂人日记》,巴金写《家春秋》,曹禺写《雷雨》的那个时期。

      国内人看他们,就是他们在宣传,刷卡比扫码好!

      国外的人看:对啊!刷卡就是好啊!

      从创作者的本身来看,是底蕴差,文学水平低。

      初唐时代的诗歌水平。

      类似于中国男足同样,只不过问题在国内而已。

      文学家以张爱玲为例,她一开始留在内地,大佬夏衍也是尽力保护。

      适应不了,仓皇出走海外。

      出海之后,拜访胡适。

      极其绝望。

      那时候,无论是在大陆还是海外,

      她的文学生涯和整个民国文学时代就结束了。

      而莫言方芳他们还在试图回到那个时代的文学幻境里去创作。

      这就是他们的作品为什么很别扭的原因。

      这也决定了从长期来看,他们作品的文学性评价不会太高。

      通宝推:何求,菜根谭,桥上,西安笨老虎,起于青萍之末,
    • 家园 冬春看雨30 理中客之4 复杂的启蒙问题

      公知的著名哀鸣,就是启蒙失败。

      一般的文科界人士,至少也认为,启蒙始终未能在中国完成。

      启蒙是个什么东西?

      简单捋一下历史。

      启蒙是个西方化属性很强的东西。

      最早是文化复兴运动,幸运地和西方历史机遇重合。

      两者的关系到底算什么?

      是历史偶然,还是必然?

      不管是啥,它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

      理中客的内核上来了:“理性!”

      其后西欧各国各有贡献,并由于国情不同,产生了认识分歧。

      马老爷在这些基础上,发展了影响深远,并实践的理论。

      也就是说,也是启蒙运动产物之一。

      说完国外,说中国国内。

      没有异议的启蒙第一段,是五四运动时期。

      没有异议的原因,是后来分道扬镳的敌人们,这个时期是同行者。

      大家分道扬镳后,也没有停下。

      这段历史不讨所有人喜欢。

      老蒋开展了“新生活运动”

      末代皇帝的满洲国也推进了启蒙工作。

      1940年主席拿到了中国国内的启蒙运动的主导地位。

      延安成了国统区进步人群的向往之地。

      主席的理论叫做“新民主主义”

      然后就没有了。

      面对民族存亡和激烈阶级斗争,启蒙这种事已经无关紧要了。

      这点就是再推崇启蒙的文化大家,都一致表示理解,只能这样选择。

      从理中客的解读来看:

      新民主主义论是最适合现代中国的。

      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推进,超过生产力的发展。

      邓公只不过是承认事实,返回到建国初的状态。

      当然,还是从理中客的角度看:

      改开后生产力的巨大跃进,意味过去都能提前推进的行为,现在应该条件具备了。

      理中客的可恶之处就在这里,咋说他都有理!

      比如文革这个事。

      从初衷来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从权力斗争角度上看过程,事实已经发生,事实就是事实。

      从发动时机来看,这可就两说了。

      第一,从经济情况和群众文化基础来看,发动文革的条件是不具备的。

      第二,从主席的年龄来看,这么伟大的国家实践,只能和必须由这么伟大的领袖来推动。再不发动,就永远没机会了。

      从后果来看,文革成功了,也失败了。

      影响深远。

      也是“大启蒙”的一部分,只不过文化圈说的“小启蒙”是另外一回事而已。

    • 家园 冬春看雨29 理中客之三,为什么要统战和公知

      这一段为了后面作为铺垫。

      土共三大法宝,让普通人最难接受的就是“统战”。

      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用主席的话(大意):

      革命的首要事情,就是要搞清楚,谁是我们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小小的。

      承担统战工作最多的周公有言(大意):只要不是我们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周公做这个工作,深受内部人极端厌恶。

      东欧某个国家兄弟党当年是这么说的:谁不是我的们朋友,那就是我们的敌人!

      对统战最大的误解,就是优待外人,让自己人吃亏。

      五等汉的说法,也是这种反应。

      其实统战优待的人很少。

      主要分两种。

      第一种,上层人士。为了减少对抗损失,愿意付出的代价。

      但以善男信女的心理,想这些人和土共,那就真是傻了。

      一般而言,过去是优待首脑,基层宽大,但是杀光或者严惩中坚力量。

      这些上层人都是被拔了爪子和牙齿的狮虎,看着很象样,其实放在动物园展览用的。

      你说,这些人真实的想法是啥?

      大鱼大肉吃着,你有啥意见?我想进笼子,都进不去啊。

      然而,这些都是人杰啊!

      第二种,叫人才。各式各样的人才。

      其实这个倒是没啥可说的,符合整体利益,本来就应该的。

      2000年前李斯就说清楚了。

      ----------------

      但是统战作为政策,必须有章可循。

      统战工作一定程度上是给人看的。

      统战又太复杂,所以政策漏洞极多。

      刚才说到,统战是优待少数人的,毕竟要考虑成本问题;五等汉普通人作为最大群体,是绝对享受不到的。

      按道理说,前四等的大多数也不是优待对象。比如说考大学,至少我这代人,除了朝鲜族外(延吉有大学),少数名族包括满蒙回,上大学的比例是低于汉族的。

      但是有政策漏洞,人心活了以后,很多非目标人群就想把它变现。

      在某些少数民族的极少数人身上,显得很明显,闹事乃至碰瓷是为了好处。

      闹事后,上层人士的统战价值也会增值。

      统战理念的认知扩大化,与维稳也有关。

      作为最大众的一员,你想要点好处,你就得提高你的”统战价值“

      其实这个就不属于统战范畴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说这么多,稍微回到“理中客”的角度来。

      理中客的“上层代表”,想要进笼子,吃鱼吃肉。

      这批人就是“公知”。

      公知全称:公共知识分子,代表公共利益发言。

      这词真是太天才了。

      是小圈子互相吹捧的。

      它既不是知识分子的代表,也不代表公共利益。

      但是把握了话语权,也必须死死抓住话语权这个软刀子,得干点真事。

      这就是为啥新闻传媒界公知特别多的原因,就算以前不是,利益驱动也得向这方面转化。

      但按“理中客”的分析逻辑:说人家是汉奸,真是冤枉人了。

      最多也就是携洋自重。

      和“养寇自重”一个道理,不是自己想去当土匪。

      “理中客”呢,和他们有交集,大家都喜欢胡说八道,专说不中听的话。

      但他们真的不是“理中客”的代表。

      理中客是250,理科生多;公知他们是人精,文科生多。

      通宝推:菜根谭,
    • 家园 冬春看雨28 理中客解构之二

      人有万种,表现在外,你才能知道。

      理中客能被大家见识到,或者驱动理中客的,可以简单归结为:

      第一,优越感。

      第二,表现欲。

      人类的特点有共性,但天生不平等。

      人性的特点是,你的泪水,就是我快乐的源泉。

      物伤其类,共情是由于大家是同一类人。

      优越感就是双方至少一方不认为如此了。大多数时候,双方也达成共识。

      理中客的优越感就是:我比你高,但我可怜你。

      我可怜你的境遇,我要替你说话。

      我可怜你的愚蠢,我要告诉你,为什么。

      其实这里有个问题,理中客的实际境遇,并不一定和他现实境遇吻合。

      丫鬟的身份,小姐的心思。优越感是虚妄的。

      自我认知,特别是野生的,更是混乱的。

      但是按理中客逻辑:精神病病人参加高考,也是可以考高分的,和他是不是精神病没关系。

      这就回到反复要说的核心:理中客很讨厌,但他说的往往没错。

      第二点,表现欲。

      理中客,特别是野生的,一般就是半瓶醋。

      还是按理中客的逻辑:半瓶醋也是醋,够吃顿饺子的了。

      越是半瓶醋,他越爱表现。

      当然有的人就是闲的。

      比如早期的网络,很多年纪大的人上网,找不到同龄人沟通。

      就以逗弄小狗小猫的心态,参与讨论。

      继续引用理中客的逻辑,按蟑螂定律,你看到一个理中客,其实默不作声的同类不是一百个,而是更多。

      因为按照理中客的逻辑:招摇,在理性上来考虑,是有风险的。

      本篇综论:理中客就是个250.

      至于250都看不起的人,算什么?

      有的人就笑笑,有的人就很激动。

      河里讲过个故事,有个官二代上网对战,被人骂到闭气。

      恨极了,找关系,物理寻找。

      然后发现是个现实生活中,很懦弱老实的人。

      只好放下了。

      你说这算是释怀了?还是更生气?

      反正拉黑他,那是必须赶紧做的。

      你要不喜欢理中客,你就该拉黑他。

      你无能狂怒,只能削弱你的发言力量。

      你水平高点,你就该走他的路,让他无路可走。

      当然按理中客的理论,你走了这条路,增加了对现实逻辑的认知深度后,可能心里更痛苦。

      ---------------

      人的精神寄托,除去另外两条路,最后和最大的可能,还是宗教的安慰。

      放过自己吧!

    • 家园 冬春看雨27 解构"理中客"之一

      我是一直自称"理中客"的, 偏白左.

      我还主张,伪君子胜过真小人.

      我的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不管是历史和现实.

      我偶尔也心理阴暗,或者张狂胡说八道.

      以上综合评价,除了被人诟病"一听理性二字,就知道你要喂私",我倒不太符合理中客的标准.

      理中客的口头禅:我来说句公道话!"

      大家只要有社会经验,都知道现实中这个人跳出来,绝对是过来拉偏架的.

      但是有一点还是得说明啊,这个人是有立场的.但他的话,倒不一定不是公道话.

      因为见义勇为,说句真正的公道话,也是拉偏架的.

      对于恶霸坏蛋而言:尼玛就是个理中客!

      对于弱势群体,理中客也不是好人.

      因为大部分时候,理中客能站到客观立场,说"公道话",是说明他在岸上.

      看着你在水深火热之中,说:蛙泳的姿势游得比狗刨快!

      他全然不管你,不会蛙泳.

      你要是玩了命,他又说:泳裤跟不上了,得慢点.

      他说的都对.

      但是真是令人火大.

      所以你上岸后,第一个想揍的就是他.

      忘记了谁把你推下去的.

      或许你没忘,只是不敢而已.

      -----

      最后一句,有理中客的味道了.

    • 家园 冬春看雨26 “新质”生产力的认识

      产业导向,国内国外都有。

      国内有些理论上的需求,显得有时比较让人迷惑。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现在只是个框架,需要填补。

      所以只讨论这个框架,框架清楚了,就知道如何填补了。

      这个操作在过去,体制内的老笔杆子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干活和报告,在执行层面,实际上是分离的。

      还是分析这个大框架啊。

      第一,原始动力

      A:科技创新。

      B:政府领导。

      你怎么看这个,那是你的事,我只是抄录,做笔记,记录要点。

      第二,对旧产业的影响

      举个比喻,就明白了。

      十几年的”鼠标加水泥“的2.0版。

      你怎么看,取决于你对第一版的认知。

      我个人的浅见,都是消除冗余,提高效率。

      我个人的长期偏见,保留适当的冗余,对整体而言,是有利的。

      第三,创建新型行业和新型业态。

      这个完全取决于,你对世界科技创新的认知和理解。

      我个人比较保守。

      我认为是:

      轮动炒作或者螺旋上升(上升一米,得跑100米的转圈路,但路程会吹嘘为垂直上升100米)。

      至于个人,我口嫌体正。

    • 家园 冬春看雨25 未来的地球变暖还是变冷

      说的几万年,乃至几百年的事情,大概率都是神棍。

      说的短点,立杆为证。

      气候变化,关系到部分产业逻辑,是有利益干扰的。

      我也是胡说八道,基于阴谋论。

      一般而言,大家的共识是:由于太阳因数的影响,地球从2015年左右,就进入一个迷你小冰期。

      按照当时宣传,全世界的降温幅度大约是0.3度左右。

      考虑当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这个数字应该是它的低限。

      至于中限和高限,无法猜测,原因是中国竺可桢总结的物候史,波动很大。

      你说,要是给个高限降温2度,那还推进个屁的气体排放控制啊。

      另外一方面,目前的数据也非常令人迷惑,甚至有可被调整的嫌疑。

      特点是关联系数背离历史趋势。

      解释就是CO2的排放,0.3度的降温可以被抵消掉。

      但是可以反向推测,CO2 增温有惯性,就像夏至之后,气温还会升高,然后才会变冷。

      那未来十年里到底是变冷变暖?

      说这个之前,先说一下稍微变得冷一点,会发生什么?

      低纬度地区会气温会下降,高纬度地区会变得暖和一些。

      有利于热带海水吸收CO2,生物链活跃。

      但是如继续下降,那就是灾难了,符合常规认知了。

      就是如此,我们依然无法判断冷热趋势,这里就要引入不太可靠的中国历史现象了。

      传统的中国如果选择扩张,南下发生在变冷之后,北上西进是由于气候变暖。

      目前来看,南下的可能性更大。

      这意味着变冷这件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揣着明白装糊涂,合谋坑后发国家。

      欧美电动车暂停的可能原因,一是玩不过中国了;二是变冷的反转时间点提前了。原本预计出现在2030-2035年的区间。

      舆论也是有惯性,说了这么久气候变暖,突然掉头,应该会有一段混乱期。

      都是胡说八道,不要当真。

    • 家园 冬春看雨24 汽车油电之争的二极管思维

      二极管思维思维,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现在大家都不说人话,挺简单的道理,专门请高级专家背书,搞出一套复杂逻辑来。

      国内国外都有,我真心钦佩这些专家的脑子。

      反正就是让你彻底糊涂,不明白道理。

      二极管思维真可以理解的。

      以前看别人健身,练习太极推手,转圈有意义吗?

      这玩意一旦变成竞技比赛,练摔跤,举重甚至短跑的外行,立刻改行熟悉,利用瞬间爆发力的优势,搞得很难看了。

      推手给人看,就是要人人看这好看,好像挺像样。

      目的就是磨蹭,混时间注水。

      3秒KO,这不是混帐吗?

      这不是二极管吗?

      油电就是在推手,就是在混时间。

      插播广告这么多了,还有热情争论哪个好?

      真是好观众啊!

      不会是下注了吧?-------

      那就是闲得啊!

      哎!

      我也很闲啊!

    • 家园 冬春看雨23 创新体系的形成大致需要什么条件

      看了大山猫河友一个帖子,才联想到这个问题。

      按美国人的说法,创新体系的条件,中国是全部具备的。

      三个条件:

      一是足够的人口基数,这个肯定不是问题,可能千万就够门槛要求了。

      二是足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

      三是社会安全稳定。

      就这条件,除了非洲之外,达到可是真的不难。

      但有个误区,国家背景不同,老外可能没把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列进去。

      所以,应该补充几条。

      第四,社会价值观多样化,宽容认知混乱。

      第五,低成本运行的原创体系。原创是毫无效率可言的。不压低成本,体系无法长期运行。大山猫河友的“高科技奴隶制体系”,非常形象和深刻。

      马前卒也多次谈过,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的确是他的盲点。

      也可能是生活所迫,被积累的受众绑定,不得不顺着人家说话。

      但是第四和第五是不可分的。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这个不丢掉,就不好办。

      精英汇集,能解决良驽同槽,心里不平横的问题。

      毕竟卖茶叶蛋在搞导弹的那里数钞票,实在不像话。

      让他和卖生鸡蛋的比去。

      所谓精英碰撞,互相启发,就是胡扯和噱头,不能说没用,但真没那么大。

      本质就是降低了成本,公摊了科学公共费用(人工,仪器,知识等等)

      归根结底,都是实用主义思想太重了。

      • 家园 第一的第一要有足够的资源堆金字塔,而且

        第一的第一要有足够的资源堆金字塔,而且这个足够的资源要足够到那些不幸被堆到金字塔最底层的最后也能过上基本体面的生活。天朝前半段差不多了,后半段还颇有些路。一旦后半段走通了,米国不想安乐死的话,就得像日本人二战那样搞基隆港了。

        这是我看友来有趣那个楼的感想,说句大话,态度文化民族性那都是第二位的。可能是我在文山会海里混出来的职业病,听不得有人不谈资源谈态度,

        当然这限于和平安定时期,天地不仁的时候,大家只能赌一把。

        通宝推:史料推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