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不该省的不能省啊 -- fakeone

共:💬60 🌺323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保持20多发动机同时工作已经是个奇迹了

        这么多发动机一起运行3分钟才炸,这已经是当代人类火箭技术在这个门类里的天花板了。空叉后边可以把这次同时运行的发动机数量作为下一次飞行的火箭发动机数量。再炸就再减,能逐步摸索出这个路线能稳定运行的发动机数量。一次30亿美元而已,多炸几次能到哪儿,马斯克反正有钱融资能力也有,多炸几次的实力肯定是有的。这么大火箭炸成功了一本万利不是吹的。只要他炸的认真确实是往工程进展上炸而不是盲目的炸,几百亿美元二十发左右炸掉,这负担得起。如果他这么搞还搞成了,那对全世界航天,人类探索太阳系来讲,先手不得了。

        • 家园 拉倒吧,仔细看发射视频

          起飞离地的时候姿态就是偏的,然后从T+29s开始明显是由于应力超出了设计门限箭体开始剧烈振动,估计破坏了结构,后边一边振一边炸,放大之后能看到飞溅的碎片。这次试飞的结果也就比N1稍强点有限,单箭体三十台发动机究竟是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现在还下不了结论。

        • 家园 是一二级分离失败自爆的

          为了防止掉到地面再爆,不知凿到谁,开始自毁程序。

          并不是多发失控爆掉的。。。

      • 家园 应该这么说,能省下的钱就不应该花,我是指这整个项目

        做过管理的大部分听说过核心优势分析,集中优势兵力在你最具领导力的地方,把别人都会做的过程留给那些靠量取胜的二流选手们。

        美国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无以伦比的文宣,振臂一呼万人争出的道德领导力,三言两语让别人甘愿在战场上尸块横飞的罐迷药魔法。有了这些,干嘛浪费钱在那些又花钱又容易出事故的粗大笨重金属块金属管们,那些玩具留给suckers们玩吧。

        至于这个不按剧本走的大忽悠马斯克,仔细想想,他不过重拾过去苏联的靠量取胜的短期策略,一千个星链可以超过几十个高端卫星,二三十个发动机绑一起就是世界领先,顺着这条思路,我说给几千万人发AK47步枪就会完胜对手高超音速导弹也没那么搞笑了。

        • 家园 空叉这大火箭技术含量可不低啊

          发动机是世界第一款能上天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压力世界第一,液氧甲烷燃料里比冲做到了极致。。。现有发动机中仅次于氢氧发动机,但价钱比同推力氢氧便宜一个量级还多。

          推重比也是世界第一

          要能重复使用,造价也会比所有同推力火箭发动机便宜。

          有史以来最大火箭。是土星5一级推力的两倍。。。

    • 家园 美帝还是强,

      也就是在苏联、中国手里,吃过几回亏、栽过几次跟头。

      倚靠美元体系通过股市在全世界随便刮点钱,就可以让几个被推出来轮流坐的"首富"们都去玩玩火箭放放卫星搞搞大炮仗。

      可惜,工业体系已经弃置多年早就残破不全,合格工程技术人员熟练工人都丧失殆尽。

      马斯克等大资本家们要玩航天,通向成功的唯一出路,就是把公司搬到中国海南岛。只有在这里,任何创意都有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工业\人力\物资去实现。

      • 家园 私人企业的利润导向约束的局限性

        与举国体制下如何克服系统性的官僚主义低效化倾向,各有其短。

        私人企业的高效率、技术创新的活力动力机制,举国体制的资源调动组织能力,各有其长。

        对全人类而言,现在现实是两者都有,也可以两者都要。

        苏联的举国体制已经过去。

        美帝的举国体制曾经辉煌一时,但也已经没落。

        马斯克为代表的"全球企业"完成了接棒,站住了脚,打开了局面,成果不小。噱头也不少,广告效果更是突出。

        但是否曇花一现,现在还言之过早。

        中国的新型举国体制稳步前行,根基也更深厚。

        马斯克们遭遇挫折与最终成功的概率,现在已越来越明晰。

        而中国最终失败的概率,比马斯克们最终成功的概率要小得多,这一点现在就几乎可以下定论。

        星链计划已经完成了八分之一,空叉的成功也似乎大有可能,但这一切的基石,却是美元体系继续维持、不崩溃。一旦资本的游戏出现断裂,一切都将半途而废,最终沦为泡影。

        当然,即使马斯克们最终也只是一场资本炒作的空前大剧,但他们的努力、成功之处,也仍然值得人们去学习总结。

        这极可能就是资本主义最后的辉煌。

        通宝推:alane,
    • 家园 看见第二张图片,让我觉得四环某座高楼的脚手架都比这整齐漂亮。

      然后想想火星这个高大上,然后就没然后了。

    • 家园 我数了下第一级29台发动机呀

      合着说33台发动机包括第二级的4台包括进去了。新闻报道说有6台故障,就是说6/29出故障,低于百分之80了。这啥控制软件逆天能保证飞行姿态的稳定,以及保证推力入轨。

      • 家园 这次是第一级33发,上面机6发 -- 有补充

        第一级,

        点看全图

        第二级,6发,3个真空型发动机,三个地面型发动机(用于回收时使用,理论1发就够回收了,开两发更保险,3发进一步备份)

        点看全图

        有人拍到了9发版上面级

        点看全图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那个9发“照片”该是P 图结果 -- 补充帖

        呵呵,眼拙了。

      • 见前补充 4885905
      • 家园 这是某个实验版本

        老马的火箭一直在变。

        这次试射是33发版本。

      • 家园 请教:用这么多发动机没问题吗?

        记得当年网上对比美苏登月的得失,苏联明明是领先的,但是因为登月火箭用的发动机太多,系统可靠性不足导致最终失败;而美国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动机数量少。

        现在,美国人又重走苏联路线了?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现在控制技术远超苏联当初啊

          检测发动机,故障就迅速关断。

          之前重型猎鹰9,核心一级加两个助推级,3X9 =27个发动机,发射5次了,也没问题。。。

          点看全图

          • 家园 3X9和1X27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我估计你没有仔细看过苏联N1火箭4次发射失败的报告,可以思考一下那些意外如果是3X9会不会容易避免或减轻。

            N1的控制系统就有一台发动机故障后自动关闭对称位置另一台发动机的逻辑,这个逻辑简单的很,一个继电器就行,但10米直径里边布置那么多台发动机,管路的密集程度可想而知,如果故障发动机漏出点甚至喷出点东西来顺便破坏了邻近的一堆管路咋办?3X9的结构会简单很多。

            通宝推:alane,唐家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