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商榷】观葡萄钓鱼有感 -- 夜如何其

共:💬62 🌺617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压力减少并不一定是退化的因呀

                      或许说,我觉得,“需求”是进化的因准确一点,可以这么说,对知识的需求,是导致知识演化的因。

                      可以举例说明,建国后的前30年,生存压力大,当时的领导人清楚认识到知识的生要性:(知识)落后就要挨打,导致对社会知识的需求极大,甚至可以部份压制人类对生存的需求,将社会资源都投入到教育(扫盲)、科研(重金挖人、高新酬养科研人员)上;所以前30年新中国的知识承载水平飞跃式发展。

                      改开后的30年,邓逆一派交投名状认了美爹,号称“和平是世界主流”,“没有生存压力”,于是“搞科研不如卖鸡蛋”,刚改开时由于邓逆一派对科研体系的破坏,知识水平有倒退的情形;但由于前30年的建设底子,长期来看,后30年在压力情况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整体知识承载水平还是在缓慢发展的,并没有一直退化。

                      这是因为,人类目前的生存方式,如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以低效但持久的方式转化成了对“知识”的需求。这一部份的需求,虽然比不上“生存压力”+前30年领导人对知识的清醒认识而催生的“知识需求”,但好歹也是能推动知识的发展的。

                      总言而之,我觉得吧,生存压力,必需转化为对知识的需求,才能对知识的进化或退化产生影响。

                      补充一个例子就是,满清末年、民国时期,中华民族的生存压力,够大吧?

                      在“存在巨大生存压力”的情况下,满清、民国并没有能将“生存压力”转换为“知识需求”的领导人及组织机制,所以干脆崩溃了,实际历史上因“生存压力”崩溃而并不是进化了的例子很多。

                      所以啊,我认为,压力可以算是知识演化的间接因素,而不是直接因素。所以,我并不认为,生存压力减少之后,人类所承载的“知识体系”一定就会退化。关键还是得看“知识需求”有没有被激活。

                      通宝推:秦波仁者,
            • 家园 文明汇聚说

              可以带起单点起源说。从宏大叙事的角度看,西人总是关注一事一物的起源确实是太小家子气了,过于局限于一神教叙事下的自我中心建设。文明不仅可以是一点点星火燎原,也可以是众人拱火火焰高。自然的变迁下,文明向几处福地汇聚的结果。

            • 家园 欧亚大陆

              各大文明

              如满天星辰

              或者汇聚于两河中东,或者沉淀在东方

              马斯克韦伯在新教伦理一书开宗明义,说除了新教是西欧原创的,其他构建西方文明基石的关键,有来自中东阿拉伯的有来自印度的更有来自中国的。但是他们最终在欧洲的积累成就了新教文明。

              如今到今天变局里的中国,看似极乱也是在一个沉淀中开始萌发新生的阶段。何去何从,不只是一个从何以中国重新构建中国认同的命题。也是天与否取,非吉的当下写照。

              通宝推:潇潇夜雨,back,心有戚戚,拈花虎,
          • 3
            家园 神都俗人根据天文星象推算,夏历已有9000年

            还有人根据天文推算12星象最初成型的年代,可能要比所谓的十二宫要早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文科曾经最大的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

      我记得当年有这么一个项目,国内历史相关的学术期刊,几乎半数都是这个工程的产品。当时就争议不断。

      • 家园 这个项目意义巨大

        第一、项目的结果,目前来看,很多结论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第二、但是,这个项目开创了一个多学科联合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新模式。就像造了一个兵工厂,也许早期产品不合格,但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源源不断的造武器

        第三、以此为开端,后续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成果斐然。可以这样讲,中国三代及以前的面貌,终于超脱史籍的记载,逐渐清晰起来。

        以我个人的观点,最新的考古结果,印证了一个道理,只有持续和外界交流,碰撞、融汇的文明,才能逐步发展壮大,封闭的文明会逐渐落后,从史前到清末,概莫能外。

        三代之时,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目前看,司马迁的记载是准确的。

        再往前,最近韩建业提了一个观点,陇山古国、崤山古国、河洛古国,自西而东,一字排开,很有意思。甘肃庆阳南佐那边,可能是石峁时候最大的看点。

      • 家园 考古线索不具备,强行上马的产物,历史研究不能急功近利化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考古线索不具备,强行上马的产物,结果结题十几年来,出了很多满天星斗的考古成果,很多又要重新诠释。线索不够,就不要强行断代,等考古线索具备了,自然就可以断代。

        历史研究不能急功近利化,以为象工程一样可以项目管理,进度控制?这个工程是宋健搞的,从理工科跨界到文科。当然他也不止跨界一次,一胎化就是他搞的,研究火箭的顺利跨界到复杂社会科学。真是理工文史的创世纪综合性人才。

        • 家园 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延续了火种

          没有把啥问题都等以后,先干起来,不错了,也不要太苛求了

        • 家园 这个在当时也算是抢占话语权

          八十年代之后我国社科界几乎全面向西方投降,以西方作为标准,那么首先西方不接受夏的存在。

          当时日韩都在拼命搞历史发明,把自己上推至少一千年。我们当时必须要发出一点声音来。九十年代后期是思想极其混乱的岁月,应该说推出这么个拳头产品,还是有点振奋人心效果的。

          虽然不少观点经不起推敲,但是作为仓促上马的产品,总比没有好。哪怕三条腿的凳子不能坐人,也比没有凳子好。先把大概形状定了,后面再慢工出细活。

    • 家园 科学研究的组织,就是组织的科学化

      不可能只在科研中运用,套用到社会制度,天翻地覆。

      天翻地覆是结果,过程,慢慢熬吧。

      单体无法反潮流时,还是会合力的。它们的下一次妥协是必然,也不妨碍眼前的争斗。

      个人的升级暂时看不到,借助机器可以有。依附机器,也可以吧。

      通宝推:轻松,
    • 家园 还是祀与戎

      如果把夏的历史定下来,那就可是大事了,因为从夏把历史定下来,那欧洲史估计得改写,这可不是靠嘴说的事。

      第二个科研的事,跟供销社一样,想法是好的,但是做成了上海乓乓响公司那样,就是适得其反了。这方面我以为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虚心向美国人学习,不管是苹果公司的再辉煌还是马斯克那几个公司的运作,都是美国人高度计划的产物。相反,我们还处在资本主义最血腥最下三滥的积累阶段。

      上面两个问题,没有啥新鲜的,只是中国这个世界上精英人口最多的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到了必须进行生产关系革命的前夜。我们已经了铁路和机车、车厢,但是非要用马拉着走。姜文的民国三部曲很有看头,难怪当年江核心亲自到了拍摄现场。

      对于这两个大问题,全世界都到了要革命的时间,不管是美国特朗普有意无意上台后,被全世界的所谓建制派各种操作搞下去。但是无论全世界的建制派多么拼命地维护自己的位置,都改变不了生产力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作为领袖人物,应该是顺应世界潮流,带领人民群众做最正确的事,为人类社会的大同做贡献。

      通宝推:五峰,潜望镜,
      • 家园 关中到河南之间的平原,各个部落联盟不太可能有固定的国境

        各部落之间的迁移,攻守讨伐,几百年间不会少。后来的周,楚都迁都几次。更早的大型部落定居点,更不太会几百年不变。这和多数当年西域诸国的国都后来都找不到一样。中东,伊朗在一神教统一之前,也不是没人的地方,各城邦传承也未必没有千年以上的。 但诸国都归于一祖的概率,恐怕只有神话。

    • 家园 国内外的科研确实遇到问题了,表面上是腐败问题

      实际上是代际更替(战后婴儿潮一代与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更替)与自由金融资本主义导致经济剩余不足以致于智力剩余不足的问题。

      通宝推:天堂,
    • 家园 西邑夏,大邑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