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 天空不空

共:💬51 🌺309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论文大师的高论,也是为了一口饭罢了

      科学家可以用发明来促进人类进步,同时让自己富裕。

      文人靠什么?提一些怪论,颠覆常识,来谋求自己的学术地位,好让自己的碗里多几片肉。

      很多文人都是墙头草,写什么都是根据背后势力指出的方向。那个力量的风往哪里吹,他就写什么。至于写得自己信不信,只有天知道。

      论文靠的不是喊口号。看看这位谭大师的最后几段,还有中间的口号就知道,这只不过是一片为某种势力背书的杂文(鲁迅所说的标枪)。

      至于这片土地上原来占99%的人是不是因为它而受损,它是从来不会想的。

      谈历史,谈人民,不讲占99%的主体,就是为了浑水好摸鱼。

      • 家园 谭其骧以此为划分标准

        的中国历史地图,是得到过国务院和外交部同意的,你也可以列出几本你认为谈过99%主体的历史著作,我也学习一下,我个人觉得读历史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是立场,也就是现在谁的立场上说话,现在帝王将相的立场上,当然跃马扬刀,丰功伟绩,站在屁民的角度可能看到的就只是吃人,第二,是代入感,后人读历史,往往会有一种上帝视角,比如我们都知道 1644李自成攻入北京,大清入关了,朱家那群宗室宁肯被抄家,也不肯出钱犒赏军队的做法愚不可及,可是带入宗室的角色,你会发现,宗室不出钱,也有相当的合理性,反贼年年有,如果每遇到一次反贼都要宗室出钱,那我宗室的日子还过不过了,朱家祖祖辈辈不出钱犒赏军队,不也这么过来了吗?另外宗室出钱犒赏军队,结交武将,惹怒了皇上可怎么办,唐王的前车之鉴,还在那里摆着呢,声色犬马,纵情享乐才是正事,毕竟宗室的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日子的

    • 家园 历史只有历史上的意义

      我们的目的是向前看。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满清是最后一次确定“中国”地域的封建王朝,为现代中国打下基础。

      • 家园 古代的中国是文明,现代的中国是主权

        所以没法有结论的。用现代中国去代指古代中国的“天下”,强调政治共同体,而忽略具体的政权,是比较合适的办法。但对仍有正统思想或者强调权力的人来说,不大容易接受。

        通宝推:天空不空,
    • 家园 不能认可蒙元满清中国说,地方还是,统治机构不能承认

      这已经导致了历史混乱,比如范文程和宁完我的说法,他们实在是太恶心了,不堪忍受。

      对于领导人的评价也是恶心和混乱,当然这与文人虚假拍皇帝马屁有关。

      梁伦生网友今天录入了一篇《毛主席与邓小平等研讨教育改革座谈会的——春节指示》(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007/166388.html),并在按语中说,“《春节指示》网上有几个版本,但都没有来源,也没有邓小平、陆定一、林彪的讲话,毛主席说的内容也较本文多得多。有些地方是有意夸大和恶意篡改的。”

      接着,他上贴了一个1967年6月华东工程学院革命造反兵团编著的《毛主席论教育工作》一书中的版本,据说这个版本是同济大学转抄,八三红旗兵翻印的。

      但看了这个版本,却觉得过于简略,不像是全文。在《毛泽东思想万岁》(汉版)中,也有《春节谈话记要》,内容就丰富得多,但其中除毛主席外,其余的人名大部分都用“×××”代替了,让人不知道哪句话是哪个人说的,而且开头介绍的与会人员名单也被删了。

      本人曾在网上见到一个版本,前半部分谈国际国内形势,后半部分谈教育问题,看起来比较完整,能弥补以上几个版本的不足,现把它与《毛泽东思想万岁》(汉版)中的《春节谈话记要》一起贴在下面,供大家参考。

      另外,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出版的《毛主席论教育革命》一书中,有一篇题为《关于教育革命的谈话》,实际上是《春节谈话》的节录。该书注释说,“《毛主席论教育革命》一书,出版前曾经毛泽东审定。”现也将它贴上,可以对照阅读。

      毛主席著作、谈话、批示的版本问题,或者说真实面貌问题,是大家十分关心的。许多同志觉得,只有按照毛主席著作、谈话、批示等等的原貌来学习毛泽东思想,才是真正可靠和有益的,而在目前毛主席的不少文稿被严重歪曲、篡改的情况下,就很可能被引入歧途。但是,想要依靠资改当局来正确地公布和宣传毛泽东思想,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这只能靠我们热爱毛主席、信仰毛泽东思想的网友共同努力,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力求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并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

      --------------------------

      【一】本人见到的一个版本

      1964年春节谈话

      毛泽东1964.02.13

      (一九六四年二月十三日(旧历正月初一)下午三点,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召开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邓小平、彭真、陆定一、康生、郭沫若、蒋南翔等,以及党外人士陈叔通、黄炎培、章士钊、许德珩等十六人。)

      (一开始,毛问章、许、陈、黄。)你们说,我们会不会垮台?苏美合作会不会出兵?会不会占领北京?我们是有准备的,顶多退到延安。那时我们只有一百五十万人,还顶住了。他们原子弹多,会不会把我们打死?(章说:不会)(毛对黄炎培说)是不是上了贼船?你们都上了贼船,下不来了,怎么办?(章说:我们不下来了。)

      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很好。帝国主义的日子不好过,修正主义的日子也不好过。走狗不那么走,美国就要搞掉它。例如南越的吴庭艳。伊拉克有个卡赛姆,也是美国搞掉的。搞掉了吴庭艳,蒋介石很伤心。一月十日台湾开紧急会议,决定与法断交,形式上是蒋与法断交,实际上是法国与蒋断交。

      我最近对外国人员讲话,要印给他们看。许德珩,你是一党之魁,不看还行?

      人就是要挨骂。人挨骂有好处。修正主义公开骂我们,我们就可以公开反击,公开了就好办。一九四○年我们在重庆有个办事处,蒋介石暗中搞了个"限制异党办法",在他们内部发行,比修正主义高明。后来一九四一年搞皖南事变,他们消灭了叶挺九千人,又搞三次反共高潮,教育了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使我们做了准备。抗战胜利后,我到重庆谈判。正在谈判期间,打了上党战役,把阎锡山的几千人消灭了。后来又打了邯郸战役,高树勋起义了,几千人没有跑多少。(康生说:高树勋还是共产党员。)可见人是会变化的。

      我来介绍一下章士钊的历史吧。我们相识可能是一九一八年在北大时。(章说:还早一点。)那时我是个小职员,八块大洋一月,不管衣食住行。章士钊当过黄兴的参谋长。袁世凯想提他当北大校长,就是陆平那个角色,他知道袁要做皇帝,不干,跑到日本。在日本出了个甲寅杂志,又叫老虎杂志,因为寅属虎。在日本出的比后来在国内出的好。回国后,与戴传贤唱对台戏,出了个杂志,封面划了个狗,屁股后面划了两条扛扛,表明"狗屁不通"。后来又当了教育总长,又参加了马厂誓师。(章:我没参加。)黄任老,你是个立宪派的人?(黄炎培:我是革命派,不是立宪派,参加同盟会的。)陈叔老你是研究系。许德珩,你这个水产部,很有前途,海岸线很长。(×××说:可以捕,可以捞,还可以加工养殖,大有可为。)无论是立宪派、革命派、研究系,现在你们都跟我们一起了,在新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康生说:溥仪皇帝来拜年了。)啊,皇帝还给你拜年!(康生说:到政协拜年,我也在。)宣统皇帝应好好团结,听说皇帝只拿一百多元,是否太少了?要长些薪金。光绪、宣统,都是我的顶头上司,我那时是他们治下的公民。(章:他的叔叔载涛,听说生活很困难。)载涛这个人是过去的陆军总长、军机大臣,留学过德国。可由你把稿费多给他一些,使他改善改善生活,不要"食无鱼"。

      我现在不看《古文辞类纂》了,看《昭明文选》。《海赋》写得很好,庄子《秋水篇》很可以看一看。(对章说)你是桐城遗种,我是选学余孳。

      国际形势,当走狗不好当,尼赫鲁太不行了。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反动派输定了。现在还有神气,还张牙舞爪,但是他们脱离群众,苏联修正主义日子不好过,到处碰壁。在罗马尼亚碰了壁。波兰不大听话。古巴是听一半,不听一半。听一半是因为古巴没有石油,不能造武器,无可奈何。美帝国主义日子也不好过。日本是要反美的,不仅日本共产党反美,日本人民反美,日本大资产阶级也要反美。不久前北×制铁所拒绝美国调查。中法建交是戴高乐主动的,戴高乐还不是大资产阶级吗?他也反美。(问章:)你知道沈崇事件吗?(章说:是沈从文吗?)不是,是北大一个女学生,被美军强奸,就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美浪潮。现在美帝到处做坏事,到处遭到反对。

      人是要挨骂的,他们愈是骂我们,我们愈好。帝国主义、修正主义、蒋介石愈是公开骂我们,我们愈好。最近蒋介石不大公开骂了。帝国主义、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说我们讲空话,骂我们宗派主义、假革命。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登我们的讲话?那就是说明我们有些东西。最近,苏共中央给中共中央来信,提出四点:(一)停止公开论战;(二)再派专家来;(三)边界谈判;(四)扩大贸易。来专家,你们敢不敢要呢?(大家说:不敢领教,来了以后再走,反而增加困难。)停止争论吗?他们骂了我们两千多篇,我们才写了七篇。边界谈判可以谈,在北京,二月二十五号就开始。生意也可以做一点,但不能太多,因为他们的机器一贵二笨。(他们一套化肥设备,一千八百吨重,要占三千多亩地,用三千多个工人。意大利的只有一百八十吨重,占三百亩地,用三百个工人就可以。)(××:质量还差。)是呀!质量差,还要留一手。一笨,二贵,三重,四留一手。我们和他们作生意吃亏,不如同法国资产阶级好办,还有点商业道德。

      过去几年缺点主要是两条,一条瞎指挥,一条高征购。现在都改了,可是又走到反面。瞎指挥改了,成了不指挥,下面没有劲了。还是要将他们鼓动起来。所以要学解放军,学石油部大庆。最近石油部大庆油田出了××万吨原油,建立了××万吨炼油厂,只花×年时间,×亿多元,投资少,时间短,效果大。每一个部都应学石油部,学解放军,搞一套好经验。大家不是要学解放军吗?要派人去学。解放军对敌人是战斗队,对人民是工作队,解放军内部官兵关系好,比地方好。大庆文件要发给在座的。(问蒋南翔,大学是否要学解放军?)(蒋南翔:要学,已派人去学。××说:学校成立政治部,看来是肯定的。)大学生也要学解放军。

      今年要把工作搞得比去年好些,错误要少些。要发扬好的,树标兵,多表扬,同时也批评错误,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在我们的事业中,有很多好人,有很多好典型需要表扬。现在高征购,瞎指挥没有了,看老天爷如何?去年北方大水,湖南大旱,(××:还有广东、广西也旱。)本来年成好,下了暴雨,几十亿的粮食就没有了。(××:不是几十亿,而是一百二、三十亿没有了。)可是去年还是增产了××亿斤粮食。(××:河北是十二成年景,几天工夫就搞完了。××:六天。)五天半就搞完了。

      工厂、农村、机关、学校都要学解放军,对犯过的错误都要改掉。今天开座谈会,谈了国际问题。国内问题是根本的。国内不好,国外就不好谈了。现在有几个国家要和我们建交,一个是突尼斯,一个是布拉柴维尔刚果。卢蒙巴的刚果搞起了游击战,他们无枪无炮,用的是张飞的丈八长矛,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邓小平:还有黄忠的箭。)无非是关张赵马黄的武器,没有新式武器。我们过去也是没有的。(康生:最近他们还用箭射到一架直升飞机,射中了油箱,飞机起火。箭有毒,射死一个美国的参谋。)

      中国一开始也没有自己的部队,只有叶挺一个团,南昌起义才搞了两个师,打到广东,搞得光光的。朱德、陈毅、林彪带残部上了井冈山。我那时教小学,教过一年级、二年级、三、四年级,怎样打仗,那时也不知道。

      今年工作要比去年搞得好点,要想法把成绩搞得更好点。不但是中央的希望,也是你们的希望。今年也可能是较好的收成,如果老天爷帮忙。现在工业有了进步,教育也要改一改。

      今天想谈谈教育问题。除中央的几位同志以外,还邀请几位党外人士参加,还有科学院长、教育部长、北大、清华的同志和新华社的同志参加。教育的方针、路线是正确的,但是办法不对。我看教育要改变,现在这样还不行。请邓小平讲一讲。

      (邓:现在教育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负担太重,学制太长。现在七岁上学,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一般五年,好的大学六年,要十七、八年,到二十四、五岁毕业。加上大学毕业后一年劳动实习,一年见习,正式走到工作岗位就已经二十六、七岁,显得年纪太大了。比苏联要迟二、三年或三、四年。苏联中、小学十年,大学四、五年,二十三、四岁进入工作岗位。年龄大了,这对文科的学生问题还不是很大,但对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生,对他们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根据国外在自然科学、特别是原子能等新兴科学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开始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平均是二十四、五岁左右。这个年岁正好是脑子最好使的时候。而在我国的大学生,这时却没有走上工作岗位,这对他们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学制特别长,应该缩短学制。)

      可以缩短。

      (邓:现在中央专门成立了一个学制问题研究小组,准备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由林×负责。林×提议:小学五年,中学四年,十五、六岁毕业就可以就业,也可以中学毕学后再受一、二年职业教育,十七、八岁就业,可以到农村,也可以到工厂。如果升学,可以入大学预科,预科可以文理分科,办得更有特色,便于同大学的课程衔接。大学一般搞四年,一部分的工科五年、医科六年。这样学制可以缩短,二十三、四岁就可以到工作岗位。采取这样的制度来完成国民教育,一般是十五、六岁就可以毕业了。不过有个问题,是当兵,中学毕业生还不到当兵年龄,但可以到军队当预备兵。)

      这不要紧。不够当兵年龄也可以过军事生活,不仅男生,女生也可以当兵,搞娘子军,让十六、七岁的女孩去过半年到一年的军事生活;十七岁(指男的)也可以当兵。

      (邓:这样文科学校问题不大,理工科问题大一些,课本要搞得好。)

      现在课程就是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中小学生近视眼成倍增加,这样不行。

      (×××:课程多而繁重,老师作业留得多,紧张得不得了,没有课外活动和阅读的时间。)

      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要有娱乐、游泳、打球、课外自由阅读时间。孔子教学生只有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教出了颜回、曾参、荀子、孟子四大贤人。颜回二十四岁死了。

      学生只是成天读书,不搞点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不能跑跑跳跳、打球、游泳、看点电影,又不看课外读物,那是不行的。学生不能培养成书呆子。

      (邓:现在学生应付考试紧张得不得了。我在家时,小孩子说门门功课得五分也没有用。)

      历来的状元就很少有真正好学问的。唐朝第一流诗人李白、杜甫,都不是状元,既非进士,又非翰林。韩愈、杜牧、柳宗元是进士出身,但只能算是第二等的。王实甫、关汉卿、施耐庵、罗贯中、蒲松龄都不是状元、进士和翰林。曹雪芹、蒲松龄只是清朝的拔贡。凡是当了进士、翰林的都是不成功的。明朝的皇帝,搞得好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皇帝做得最好,他一字不识,是个文盲。一个是明成祖,皇帝也做得不错,是一个半文盲,识字也不多。但以后万历、嘉靖等都读了很多书,成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专政,反而不行,国家就管不好了。六朝的梁武帝,能文能武,能说会写,最后困死台城。宋徽宗能诗会画,字写得很好,做了俘虏。他们都是"只专不红",亡了国。可见书念多了要害死人。刘秀是个大学士,比较蹩脚。刘邦是个草包,也没有什么文化。我看书要读,读多了,害死人。

      (邓:现在课程繁重,考试方法有问题,学生不能独立思考。)

      现在的考试办法是对付敌人的办法,而不是对人民的办法。实行突然袭击,出一些偏题、古怪题,使学生难以捉摸,还是考八股文章的办法。我看这种考试要彻底改革。我主张公开出考题,向学生公布,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看书去做。譬如,对《红楼梦》的研究,出二十道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解答。有的学生答出一半,但其中有几个题目答得很出色,有创造性见解,这样的试卷可以给一百分。另外有些学生二十道题全部都答了,是照书本上背下来的,按老师讲的答对了,但是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这样的试卷就可以给五十分或六十分。考试我看可以允许交头接耳,甚至冒名顶替。自己不懂,问懂了就有收获。交头接耳、冒名顶替,过去不公开,现在让它公开。这无非是你会我不会,你写了我再抄一遍,也可以,抄会了也是一次学习。总之,考试的方法要改变,要搞得活一些,不要搞得太死,具体如何作法,可以试点。

      还有,先生讲课有的啰啰嗦嗦,要允许学生打瞌睡。你讲的又臭又长,还一定让人家听。与其睁着眼睛听着没味道,不如打瞌睡,可以休息脑筋,养养精神,对身体有好处。

      (邓:学制缩短以后,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参加劳动、当兵。还有一条,应该允许优秀的学生跳班,有的优秀学生跳班以后还是最优秀的,现在总是压在那里。)

      现在我们搞得太死了,课程太多,考得太死,我们不赞成。现在这种作法是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不赞成读那么多书。考试用对待敌人的办法对付学生,害死人,要改变。

      (陆定一:现在教育厅长正在开会,有两个问题要研究:第一是学生负担太重,课程多,教材内容多,作业多,门门都有课外作业。第二是现在的教育方法有三套,学了苏联凯洛夫的一套,英美杜威的一套,孔夫子的一套。)

      孔夫子可不是这样。他只有六门课:礼、乐、射、御、书、数。

      (主席问章士钊:书是书法,还是历史?)

      (章:是书法吧。)

      是历史吧。如书经。

      (陆:现在中小学以升学为唯一目标,毕业后不肯劳动,问题很大,要解决一下。要实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是两条腿走路。河北省去年发大水,很多房屋塌了,办简易学校,结果中小学入学人数反而增加了。)

      这是大水冲垮了教条主义。

      (陆:其他地方学生人数都下降很多,主要是要求正规化,取消复式教学,搞单式教学,贫下中农子女失学的很多。河北省有了好的经验。另外,广东新会县调查了十几所农业中学、普通中学,普通中学培养一个学生,国家一年花一百二十元,农业中学培养一个学生,一年只花六元八角。农业中学毕业生就业没有问题,普通中学毕业生考不上大学,就麻烦得很。看来中小学都要两条腿走路,同时要注意提高质量,这样才能普及教育。从前都只是照抄苏联的一套,五八年冲了一下,劳动多了一些,又忽视了学习,改就是了。文艺也是如此,当时大胆改革,做得比较粗糙,但现在的水平就提高了。没有五八年的革新,也就没有今天的水平。)

      要把演戏的、写诗的、戏剧家、文学家赶出城市去,统统赶下乡去。要分期分批放到农村、工厂,不要总住在机关。你不下去,就不给开饭。住在城里怎么能写得出东西来!

      (陆:还有教师队伍问题,估计中小学百分之二点七的教师是坏分子。现在最坏的学生上师范,好学生进理、工。)

      这不要紧,只有百分之二点七。这些人可以改造,可以转业。

      (陆:现在进师范的学生质量不高。今后可以考虑高等学校的文科、师范,不要直接招高中毕业学生,而招高中毕业后参加过劳动一、二年的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到农村去也有好处。哈尔滨工大有个经验,把教师下放一、二年,原来不好的,回来都不错,成了骨干。)

      应该下去。现在有些人不重视下乡劳动。李时珍长期自己下乡采药,祖冲之是自修的,没有进过什么大学、中学。孔夫子又进过什么大学?他的职业是人死后去吹吹打打,当吹鼓手。这一点是章太炎指出的。他还做过会计,看过牛羊。但是,他却学会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会弹琴、骑马、射箭、驾车子。"书"大概讲的是历史。后来到鲁国做官,官也不大。鲁国只有一百多万人口,相当于现在一个大县。孔夫子自己说,他小时贫穷,受鄙视,经常挨骂,自得仲由以后,才"恶声不入于耳"。大概是子路做了孔子的保镖,谁骂就要揍谁,别人不敢再随便骂他了。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正确的,但是办法不对。课程太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这几方面都要改。

      (陆:小学改五年比较有把握。)

      可以改。高尔基只读了两年小学,学问完全是自学的。美国的富兰克林是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传记文学家,他是卖报童出身。瓦特是一个工人,没有读过多少书,发明了蒸气机。要让学生自学,学会思考,比读死书好,要多给时间。

      (林×:将来二十三、四岁走上工作岗位是可以的,小学入学年龄可以提早一年,允许六岁入学。就是房子有问题。小学改为五年,可以解决一些房子。中学四年,大学预科可以是两年,也可以是一年。)

      (××:入大学前拿一段时间到工厂、农村。)

      还有军队。

      (林×:文科可以,但理科有困难,劳动二年就忘了。)

      (康生:苏联中学毕业后劳动二年,但理工科所学课程不衔接。)

      (林×:学制要结合我国国家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来考虑,要允许多种形式。将来大学可以考虑三种学制,六年主要是医科;五年制理工科;四年制文科、师范,多数大学四年就行了。将来学制要多种多样多轨制。城市中学也有两种,一种升大学,一种是中学毕业,上二年职业学校然后工作。)

      对了,学制要多样化。

      (林×:课程问题主要是不集中,门类要少些,内容要少而精,考试也要少一些。)

      现在一是课多,二是书多,压得太重。

      (林×:现在课程的循环多,如果集中一些,课程的门类就可以减少一些。)

      不要门门课程都考试,上过就完。如中学学一点逻辑、语法,就不要考,真正理解这些课程要到以后工作中去慢慢体会。知道什么是逻辑、什么是语法就行了。

      (彭真:现在是灌输,死念硬背。)

      (陆定一:现在教育思想有二派,一派主张讲深、讲透。一派主张讲总略,学懂、学会,学少一点。现在很多学校想一下子讲透。)

      课程讲得太多,是繁琐哲学。繁琐哲学终究是要灭亡的。我看用这种办法教学生,不论是中国的也好,美国的也好,苏联的也好,都要灭亡,走向自己的反面。无论土教条、洋教条一概不行,都不要。五经、十三经注解那么多,还不是都灭亡了,行不通。佛经那么多,谁能读得完!唐玄奘翻译的解释金刚经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不到一千字,比较好读。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那么长,就很难读完了。

      书不能读得太多。马列主义的书要读,但也不能读得太多,读几十本就行了。读多了就会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或修正主义。

      孔夫子的教学也有问题。孔子没有参加过工、农业劳动,因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不行。这方面我们要想办法。

      洋教条、土教条都要反对,要创自己的路。

      -----------------------------------------

      【二】《毛泽东思想万岁》(汉版)中的版本

      春节谈话记要

      (一九六四年二月十三日)

      主席:今天是春节,开个座谈会,谈谈国际问题,国内问题……

      历史的差距

      通宝推:死扛着,落木千山,
      • 家园 你继承了隔壁老王家,认不认可老王你家说?

        历史、当代史和政治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技术问题,逻辑简单的文科头脑分析不了。简单地说,站在蒙元和满清当时的历史层面,对于当时当地的中国人(就是汉人),出于当时广大中国人的政治利益,就不能承认他们是中国的合法政权,而是入侵者和殖民者,中国人要不断反抗,要么推翻驱逐,要么就地消灭,要么长期同化。而到后来完成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中国人不但重新翻身掌权,而且继承了外来者的土地遗产,人民遗产和文化政治遗产,就必须承认你继承的就是你自己的,甚至是‘自古以来’。否则,难道还要清退切割不成?所以文科书呆子最终是不能解释很多历史问题和文化问题的。

      • 家园 就我知道的说点,完颜氏是肃慎人,阿骨打给自己取的汉姓就是王姓

        从有虞氏开始,肃慎就臣服华夏,进贡弓矢,一直到周朝都是贡使不绝,“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肃慎是西周压制殷商余孽的战略伙伴,其贡品楛矢石砮都是要分发诸侯以示重视的。

        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陈国,有次陈惠公院子里落下一只被楛矢石砮射中的鸟,惠公看这支箭矢不是中原国家的产品,觉得奇怪,就向孔子请教。孔子说这是肃慎进献给周武王的楛矢,周武王也赐给过陈国的,结果惠公果然在祖庙的金匣子里找到了楛矢石砮。

        两汉之际,肃慎诸部落集团的后裔被称为挹娄,挹娄与满语"叶鲁"音近,为岩穴之意。据说是来自扶余的称呼。当时对挹娄的记载,也是根据扶余的转述。

        《后汉书》对挹娄如此描写:“古肃慎之国,在夫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土地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各以豕膏涂身,厚至数分,以御风寒……自汉兴以后,臣属夫余,种众虽少,而多勇力。处山险,又善射,发能入人目。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中人便死……”

        《三国志魏书》记载“ 夫馀责其租赋重,以黄初中叛之。夫馀数伐之,其人众虽少,所在山险,邻国人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按照现在对双鸭山友谊县凤林古城和宝清县炮台山古城的考古,挹娄当时已经进化到国家形态了。

        公元244年(正始五年)和公元245年(正始六年),曹魏两次派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可能就是在那以后,挹娄国知道了有个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的魏国,所以派出使臣联系。挹娄王傉鸡于公元236年遣使朝贡。《晋书卷九十七-肃慎氏》中记载:“魏景元末,来贡楛矢、石砮、弓甲、貂皮之属。魏帝诏归于相府,赐其王傉鸡锦罽、绵帛。”

        傉鸡与勿吉相通,清朝以前的东海女真的三部之一就有窝集部,傉鸡、勿吉、窝集都是同音词。就好像清朝的富察氏其实就是金朝的蒲察氏一样,同音不同字而已。

        北魏孝文帝时,又遣使乙力支入贡。“去延兴(471年八月-476年六月)中,遣使乙力支朝献。太和(477年至499年)初,又贡马五百匹。乙力支称:初发其国,北船溯难河西上,至太沴河,沉船于水,南出陆行,渡洛孤水,从契丹西界达和龙。自云其国先破高句丽十落,密其百济谋从水道并力取高句丽,遣乙力支奉使大国,请其可否。诏敕三国同是藩附,宜共和顺,勿相侵扰。乙力支乃还。从其来道,取得本船,泛达其国。九年,复遣使侯尼支朝献。明年复入贡。”

        五世纪末, 勿吉已经灭了夫余,向高句丽挑战。逐渐形成为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白山、黑水等七大部落集团,史称靺鞨七部。

        公元698年,粟末部利用营州契丹之乱的机会脱颖而出,建立了靺鞨国。公元713年接受了唐玄宗册封的“渤海郡王”,之后便以渤海为号。

        渤海国灭后,北部靺鞨和渤海国遗民的南部靺鞨走向统一,延续了古老的族称肃慎,契丹人称之为jurchen,蒙古人称之为jurchid,汉人称为朱里真、女真。

        完颜氏出自黑水靺鞨。完颜,古肃慎语读为“wangiya或suwangiyan”,汉译是王姓,不仅仅是发音近似于汉语的王字,在女真语中也是“王”的意思,帝王之王。完颜阿骨打的汉名就叫王旻,阿骨打是不是天的意思我不知道,但是能给自己取这么一个含义深刻的汉文名字,就绝不是什么野蛮人部落首领,显然是对汉文化有相当了解的。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等,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一个民族,与中原有着历史悠久和深厚密切的往来纠葛。阿骨打和努尔哈赤也都做过辽国和明朝的地方官员,因此不论从历史意义上考证还是政治逻辑上回溯都可以认为是中国一部分的。

        手头了解蒙古的资料比较少,但是《蒙古秘史》也记载了其是东胡遗种,与鲜卑同一祖源。而说到东胡和鲜卑就很好辨别了,与肃慎女真的情况一样,这就没啥可以多说的了,自古以来真不是假的。

        通宝推:陈王奋起,方恨少,方平,天空不空,empire200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