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浅谈日本的族群歧视 -- 步亭先生

共:💬14 🌺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浅谈日本的族群歧视

    浅谈日本的族群歧视

    作者:步亭先生

    图文版铰链如下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review=1&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065429489143642582%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曾经看到过一篇《日本的地域歧视是否严重》的博文。作者肯定是一个在日本生活长久,且对日本生活有深刻了解的人。文章举例非常充分,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笔者有一个观点我是赞成的,今天的日本基本消灭了贫富差距,这样就造成了很多传统意义上的歧视差别基本消失。

    但是作者行文给读者一个错误的认识,好像日本人一点没有地域歧视,即使有歧视那也是简单的吐槽。作者可能也知道自己理论不能完全正确,特意在文章最后加了一句,“事实上划分人群的行为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以前对冲绳北海道原住民及社会底层的”部落民“的歧视今天已经不复存在”恰恰是这句话我觉得写这篇文章的人是已大家对日本情况不了解,用特意选择的事实,讽刺当下京沪穗城市里所谓“存在的”,并越发严重的地域族群矛盾。

    首先说文章的题目我就挺不感冒的,日本是个一向讲究派阀,地域,阶级的单一民族国家。地域歧视自古有之,且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公序良俗。类似中国传统相声里,用“怯口”表现农村人的无知,调侃非城市族群的各种落语(单口相声)海了去了。比如“见立”(妓女为了不见农村来见他的土豪,装死),“首提灯”(江户的市民调侃地方出身的武士被杀),“棒鳕”(食客喝醉和地方出身的闹酒打架)。这里面无一不是用特意夸大了的方言特征调侃并表现城市以外来人的特征。上述这些落语今天依然在演,不过其中地域歧视的因素已经大大减低,在日本消失了农村与城镇差别的今天,这些落语已经纯粹被当作一种笑话来听了。

    农村与城市的歧视消失了,但是有一种”地域”歧视依然根深蒂固的存在。

    “部落民”

    部落民又称穢多?非人,是类似印度贱民的一种同种族内的歧视形态。中国也有类似贱民的族群存在,被称为“堕民”,徐文长取笑“堕民”的笑话能在古典笑话集里看到。那和印度和日本的歧视相比实在是小儿科。

    印度的贱民制度历史悠久,日本的也差不多。从公元七世纪就已经立法将贱民定为固有阶层,并将其所从事的职业框定在从事“不洁”的工作,如殡仪业者、屠夫或皮革工人、拾荒者、小丑,牢子等,并传统上居住于对外隔绝的村庄或贫民区。而且在明治前期的历任政权都将其围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允许其和外界通婚。这些地域从源平时期就存在了,到现在依然被日本人称为“同和”地区。

    至于为什么日本会诞生部落民这么一个阶层,说法很多。我个人看过一个上过报纸的说法。日本统治者同志老百姓,有一个不二法门,就是让老百姓半死不活,每天忙于生活,但又不是挣扎在贫困线上,这样老百姓的斗争意识正好处于消亡的状态。部落民制度是这个措施长久且有效的推行下去的一种扶助措施。日本人的阶级制度分的相当清楚,士农工商。武士,农民,工人,商人。各个阶层都有各自的烦恼,武士要维持和自己官阶相符合的排场,农民是地租,工人是各种租税,商人则是随时随地的政策行为(任你再有钱,要抄家就抄家,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

    日本的历朝领导者知道每个阶层都活的很累,但是如果让某个阶层永远看到比自己好的阶层,就会产生穷则思变的风潮。如果在每个阶层的待遇顺次降低一点,当他们看见有人活得比自己更辛苦,更受歧视,人的惰性就会让他们安于现状。日本的历朝领导者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创造出了一个两头冒尖的阶级社会。

    日本的武士和部落民正好是这两个冒尖部分。武士可以有姓名权,可以佩戴武器,可以随便杀人(没有电影里吹嘘的这么厉害,但是法理上可以的)。

    部落民则无名无姓,永远蜗居在小范围内,衣食不洁,

    吃着当时日本人所不肖吃的牲畜内脏,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干着制革等不洁工作,

    伺候罪犯,

    乞丐兼密探等各种最底层的工作。

    因为上述可以的政策歧视,造成了部落民的生活水准地下,犯罪率居高不下,道德水准也随之下降。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千年,随着日本进入皇权立宪社会,维新政府号召四民平等,部落民的生活水准和教育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是日本普通民众对部落民的歧视依然存在。部落民虽然在身份上得到了平等,但是原来由部落民独占的制革行业,不再是部落民独占的行业,而他们在其他行业求生的路径依然被封死,所以造成了他们只能享受勉强的文化教育,从事最低等的劳动工作。即使有人能够依靠学习离开部落地区,但是只要身份一暴露,面临着就是各种歧视,岛崎藤村所著作的《破戒》就是描写这种情况的代表作。

    人总是要活下去,部落民很快就成为了黑社会不法组织的人才后备军,干着杀人放火,鸡鸣狗盗的活计(今天日本最大的山口组里据说70%的人出身是部落民)。部落民还真的从事过盗狗的事。日本作家宫崎学的父亲是京都一个黑社会的头目,朋友圈里有很大一部分是部落民,他的自传里曾经记载过他出入这些部落民家的情景。和他同岁的孩子从事屠狗行业,眼神里的杀气甚至把正在等待屠杀的小狗吓得狂吠不止。孩子的奶奶,一位部落民老太太,为了把尸体装入火化的棺材里,直接把死人的双腿压断。 这位主业为殡葬,副业为盗狗屠狗的老太太,平时还管着一帮小偷。宫崎学回忆过,他家邻居如果遇上“三只手”的事情,一般就委托他父亲找这位老太太,在短时间内总能够找回被盗钱物。

    宫崎学,这是位小学时代就敢背着三八大盖(父亲手下给他的礼物)上学的熊孩子,去部落民家里拜访时也是胆战心惊的。这还是和部落民常亲常近的家系,一般老百姓对部落民抱有何种看法,读者就知道八九不离十了。要知道这已是日本被美军占领的50年代了。

    日本全面投降之后,美国人帮助日本人制定了一部新宪法。这部新宪法,正式规定日本彻底废除了原有的阶级差别,取消了非直系的皇族的特权,原来贵族院改成了参议院。而一直被设置在社会黑暗角落的部落民终于迎来了春天。日本政治界终于将战前未曾执行彻底的部落民解放政策,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了。由于政策性的偏移,同和地区的居民的生活,教育,公共建设的水平逐渐和一般民众达到了一样的水平。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又出现了。

    矫枉过正一向是亚洲国家政府的政策误区,要么极右,要么就是极左。战后日本政府对部落民地区的倾斜政策,结果造成了一个与大众意志相反的现象。原来被压制在最低层的部落民,在政府的政策倾斜下得到了很多实惠。而原来很多从部落民专为黑社会的人士,从这里看到了商机。他们仗着自己曾经的“部落民”身份,倒过来向政府,和普通大众进行敲诈勒索。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尾崎清光,

    当时他以日本同和清光会会长的身份,专门做着各种买空卖空,投机倒把的勾当。他最拿手的就是敲诈政府,而且敲诈起来是相当富有传奇性的。日本的市政规划中经常会划出一块地区,在这个“市街化整理区域”内,任何商业建筑的新建和改建都是不允许的。但如果尾崎从某个渠道这个信息之后,会直接跑到当地政府,单身闯最高长官的办公室,掀桌砸椅的闹。并且大声叫嚣,“我在那块地区里买了一块地,要在那里建设一栋部落民的文化中心,你们要是把这块地区制定为整理区域,就是对我们部落民的歧视,如果你们持续这项政策,我就要上告!”政府为了避免戴上歧视部落民的帽子,尽快息事宁人,就修改自己原定的政策,将未规划建设的区域化为商业开发地域。他就这么空手套白狼弄了很多地皮,然后再转给地产商,一下子就能拿到几亿日币。

    他从1970开始这项敲诈勒索,到了1978年前后进入了黄金时代。尾崎当时被别人评价为“一个非洲部落的酋长,拼了命要变成潮流人士。”他的钱都花得相当的“土豪”。看看当时别人记载他的装扮:左右手各戴着一只当时价值一亿日币的高级手表,但看时间却要拿西服里的怀表。除此之外他身上有八千万的手链,带钻石的领带夹,带钻石的香烟盒,带钻石的名片盒,每天出门都是坐前后两台三千万日元的林肯。新闻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会动的三亿元现金”。他的名片是别人的三倍大,里面印着自己的彩色照片。1982年左右是他巅峰期,他当时在东京举办了一次生日宴会,政商两界数得上号的人就有一千名。而同一天,前任日本总理田中角荣在另外一个地方开酒会,政府方面参加一共才八个人。但是“好花谢得快”。

    过了1982年,尾崎就陷入了各种官司中。熬到1984年,他为了治疗糖尿病住进医院,在病床上被杀手暗杀。杀手闯进病房之前,他正躺在病床上数钱。杀手先用带消音器的手枪击中面部和背部,然后被人用尖刀捅进后背,来了个透心凉。尾崎就这么躺在散乱的钞票和血泊中。

    日本政府对部落民的政策倾斜到2002年已经正式结束,部落民生活区域的生活已经基本消除了,但是日本社会对部落民的歧视已经没有二战之前那么恐怖了。但是由于政策的倾斜,某些部落民反而成为了一种和黑社会,右翼组织同等地位的非法盈利组织了。西西河论坛的大拿俞天任所在的公司,就受过在关西的所谓部落解放组织的“飞鸟会”的勒索,公司非但不敢报警,反而乖乖地端茶送水。可是一等这批人出门,负责端茶送水的前台小姐,听说刚才她接待的是部落民,立马把这些人用过的咖啡杯给砸在地上摔碎了!这并不是她对敲诈勒索的义愤填膺,而是觉得她刚接触了不可触民,收到了玷污,要尽快毁掉被部落民玷污的茶具,保持公司的清洁。

    可见日本对部落民的鄙视依然是根深蒂固。所谓的部落民歧视已经消失其实只是过去那种露骨的差别已经不再那么明显,歧视依然存在。

    直到现在,日本社会对部落民依然保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在普通民众身上表现为,如果任意一方的父母委托兴信所,调查时发现子女的配偶的户籍是部落民聚集区域的话,父母会对婚姻表示反对,因为惧怕自己家的血统被低贱的血统所玷污。在企业方面则会根据一本记载部落民出身的户籍统计单,来甄别前来面试人员,如果发现面试人员的户籍是统计单内的,立即删除不用。上面两种行事,听起来不像民主法制国家所为,但是就是真实存在于今时今日的日本!

    引自

    最后我想说,在日本或中国这种单一民族国家,存在地域歧视,很多原因并不是在民众身上,而是由于历史,风土,及执政者曾经的执政失误和舆论的错误导向。其中固然存在为了发展经济牺牲某一区域,造成的地域经济落后,民风刁薄。但纵容这种歧视并刻意强化这种歧视,并在有意无意间挑拨这种矛盾的人或组织,本质上都是想加剧群众的不安全感,并让大家不能建设和谐社会,这种人或组织都是和当下“和谐社会”社会主流思想抵触的人,是社会的渣滓。他们妄想用自己的小聪明阻碍社会的发展,但总有一天会被历史的车轮给压得粉碎。

    通宝推:梓童,李唐王,一直在看,桥上,伏波将军,燕人,
    • 家园 我看最后一段一点问题都没有

      河里现在某些人极左极右灵活变换的身段令人惊叹。

      中国历史上这种贱民不是没有,军户,匠户,乐户,胥民,只不过伟大领袖的十年玉宇澄清万里埃而已,当然,现在因为某些原因变幻各种形式回潮也是有的。不保持警惕的话,不用多,几十年就面目全非了。

    • 家园 这最后一段结语跟前面的东西没多少实际关联

      虽然我并不否认这两部分各自的正确性,但两者合在一起就很莫名其妙,感觉就好像这前面讲了一大通贫困山区儿童因为路途险峻,上学如何艰难的事实后,最终却是号召大家要保护自然环境

      楼主想反驳开头的那一篇文章,所以就花了大力气去论证,说日本至今依然存在“地域歧视”,这就是跳入了辩论上的陷阱。因为从一开始,把日本那种根深蒂固的血统隔离,和中国目前因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收入地区性分化,导致民众的嫌贫爱富放在一起讲,根本就是在故意混淆

      虽然说中国是单一民族有点不妥,但这并非问题的重点。如果只讨论我们常规思维的这部分传统中国的话,它内部的各种所谓歧视链,用经济上的手段就能解决大半。近几十年各地发展的不同步,而导致当地人地位的或升或降,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而日本的情况却是完全不同,从楼主的描述也看得出,部落民是被整个社会无形地隔离着的,甚至少数人或因个人奋斗,或因政策机遇,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经济状况,但也绝对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种情况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试想,一个贵州或甘肃山区的穷小子,到上海打拼20年成了公司老总,就算他身上有数不清的非议,但在这之中,能有多少是因为他的出生地而产生的呢?

      平心而论,日本这样的情况,在世界上是普遍现象,反而中国其实才是异类。实际上,根本不需要什么故意挑拨或者政策倾斜,人群因为细微差别而逐渐分化是一个必然的现象,什么经济差距、文化冲突、地理分割等等,往往是这个分化所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楼主说歧视的原因不在民众,这种说法多少是在避重就轻,或者说就是乡愿。世界上像中国这样,长时间的强政府治理,从宏观到微观都致力于消除差异化的方式,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反过来说,如果这个强势中心不复存在,甚至仅仅是衰弱,那地区差异导致的族群矛盾很快就会在民间迸发出来,最终的分裂也就是时间问题。

    • 家园 中国不是单一民族国家。

      中国的群体歧视系统性比境外许多国家还是要轻很多。原因是1949革命铲除了阶级社会的许多权力结构的“等级子系统”,包括不限于民族的,宗教的,地区的,宗族的,性别的。

      当然中国确实仍然有歧视链条,且有强化趋势。而根源在于8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再生产了许多“等级系统”。

    • 家园 通篇都是讲日本的事,结尾总结偏偏要带上“中国”两字,可谓画龙

      龙点睛的天外飞仙手。。。。

      。。。

      最后我想说,在日本或中国这种单一民族国家,存在地域歧视,很多原因并不是在民众身上,而是由于历史,风土,及执政者曾经的执政失误和舆论的错误导向。其中固然存在为了发展经济牺牲某一区域,造成的地域经济落后,民风刁薄。但纵容这种歧视并刻意强化这种歧视,并在有意无意间挑拨这种矛盾的人或组织,本质上都是想加剧群众的不安全感,并让大家不能建设和谐社会,这种人或组织都是和当下“和谐社会”社会主流思想抵触的人,是社会的渣滓。他们妄想用自己的小聪明阻碍社会的发展,但总有一天会被历史的车轮给压得粉碎。

      。。。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