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滴滴事件,与毛文龙被杀 -- ziyun2015

共:💬372 🌺1981 🌵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朱元璋真的立了祖制说不许动诸王的利益么?
                      • 家园 那是自然

                        太子以外的皇子授予亲王,亲王嫡长子世袭亲王,其余儿子都封为郡王;

                        郡王嫡长子世袭郡王,其余儿子都封为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的所有儿子,降一等,都封为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的所有儿子,降一等,都封为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的所有儿子,降一等,都封为镇国中尉;

                        镇国中尉的所有儿子,降一等,封辅国中尉;

                        辅国中尉的所有儿子,都封为奉国中尉;

                        以此爵位 世袭罔替;

                        到了奉国中尉之后,不再递降,奉国中尉的世世代代的所有子孙皆封为奉国中尉。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从洪武三年朱元璋把他的儿子们封为第一批藩王(包括秦王、晋王等九王),到崇祯十四年崇祯帝封他的两个儿子定王和永王,一共有67个亲王。但郡王以下人多啊。明末郡王超过600个,亲王、郡王加上他们的子女至少超过20万人。明末的天启年间,有人给朝廷算了一笔账,当年养藩王及其子女共需支付禄米396万石,但当年全国田赋收入一共才只有257万石,也就是光解决藩王们的吃饭问题,朝廷的财政赤字就会高达43%,所以朝廷实际上是已经养不起这帮人了,拖欠工资那是常事,因此明末的藩王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时候就看皇帝态度了。皇帝会给宠爱的儿子大赏庄田。朱常洵“就藩”,万历下令赐上等良田400万亩。这些田都是侵夺民田或者军户的官田。结果就是李自成到河南才带几十个人,瞬间发展到数万大军

                        • 家园 弘治年间宗禄就一半折钞了,嘉靖年间更是亲王折七分

                          亲王以下折钞8分。

                          这些年一堆专家研究《万历会计录》还是很有成果的。

                          明面上的宗禄数字肯定是不能直接用的。这几百万亩田也是折银给的。

                          明朝折色的算法想到奇特:一石米=20贯钞=0.1疋布=0.3钱=0.03两

                          宗室是:每石准钞十五贯,折银二分。

                          按照《明代“宗禄问题”之研究》的结论,这么算下来,万历初年宗禄折银125万两,到了天启年间折银156万两,然后就永为定额了。

                          宗室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还有亲王大婚,建造府邸,盐引等。

                          至于宗藩占田,清朝入关以后,把明朝宗室庄田收归为官地,换个名字,王毓铨老先生的研究成果是光是清代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五省记载的更名地达到17万顷,确实很多。

                          当然,明朝宗室的占地肯定不止这些,明末有不少地已经给农民军分了。

                          几十万顷的规模确实很大,不过看看张居正清丈田地清出300多万顷的土地,规模远远超过藩王占地,只能说明末吸血的中间商实在太多了。士绅,宗室,军官等等既得利益者都来咬上一大口。

                        • 家园 太祖这是不了解复利的威力还是夸下海口啊?

                          利滚利这个道理他肯定懂啊。

                          我看是后者,桐叶封弟,被人记录下来了,骑虎难下。

                          朱家后人无用,没出一个强悍者能顶住压力改祖制。

                          耿直执拗如海瑞,也不敢提出这个问题。

                          • 家园 建文帝改了

                            被藩王取而代之。

                            指望造反成功的藩王削藩,有点不切实际。

                            • 家园 对,这个理由很合理

                              当时迫切需要拉拢人心。

                              @天空不空,@真离,@狂草,你们错怪我的偶像明太祖了。

                          • 家园 不是,朱标死了之后,朱元璋在洪武28年自己改了一次皇明祖训

                            如果第一次是骑虎难下的话,完全可以在洪武28年改掉,或许人老了,都这样吧,自己出生入死一辈子图个啥,不就是图个子孙后代衣食无忧吗?

                            • 家园 朱元璋虽然是个不错的农民皇帝,但是不是事事都对,更有时代局限
                              • 家园 有关洪武制度,推荐本书《怎样让大明变得透明》

                                作者居然是马伯庸,看这书的时候真没想到一向脑洞大开,满嘴跑火车的马亲王,做起考证来居然能那么一板一眼。

                                看到前面动不动就拿洪武祖制说事的估计连洪武祖制有啥都不知道。

                                最后按惯例加一句:

                                祥瑞御免😁😁😁

                                • 家园 研究历史有四个步骤

                                  第一,收集资料

                                  第二,鉴别资料,划定指标,因为收集得资料有可能是相互矛盾得,也有可能是孤证,也有可能不符合自然科学,还有可能不符合社会风俗,这写都需要整理,论证

                                  第三,提炼逻辑主线,构建逻辑架构,

                                  第四,做出结论

                                  正规历史学者是从第一步开始

                                  大部分历史学者是直接来到第四步。

                                  通宝推:死扛着,
                                  • 家园 应该是

                                    大部分历史学者是直接来到第四步,然后再做三、一、二步

                                    • 家园 没什么好奇怪,自然科学研究也是这么做的

                                      比如大陆漂移学说。

                                      或者在1的阶段,有了启发,就有了4的假说,然后再通过前三步论证四。

                                      又比如刑事案件的侦破,也是先分析动机,锁定可能的嫌疑人,再搜集证据。

                                      只有典型如清代的文人,大概才会1、2、3、4。可能陈寅恪一辈子搞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研究,就是因为这个。

                                      新东林党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知识”优势,也会特别强调1、2、3、4。

                              • 家园 是的,重八的私心太重了
                                • 家园 明朝恢复人殉可以了解下

                                  及(永乐)帝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经而死。韩氏临死,顾谓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

                                  • 家园 关于明代人殉,有无文件证明此意出自元璋? -- 有补充

                                    马皇后下葬时,朱元璋有没有搞人殉?朱棣自己有没有明确的要后宫殉葬的生前旨意?

                                    元璋死因也存疑,存在“该吃药了”的可能。如果没有他生前明确的旨意,则不排除朱允炆及其身边的‘儒臣’包括方孝孺,动机呢?很简单,杀人灭口。灭一切可能知道质疑元璋死因的后宫人员。同时禁止所有的儿子前来祭拜元璋。

                                    朱棣的死因也存疑,如果那几个“三杨”之流真是忠臣,起码他们会阻止人殉,就像他们后来特别惯于玩的前任老皇帝的“罪己诏”。这些士大夫们做了任何阻止人殉的谏书了吗?

                                    有意思的是,跟着继位的两个,都被士大夫吹捧,说是“仁德、孝顺、宽厚”,他们在人殉问题上,找出老爹的旨意了吗?大胖子自己既然“仁德”,为什么还TMD搞人殉呢?

                                    东林党士大夫写的明史,现在看连标点符号都要仔细审一下。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明代的后宫和其它朝代有不同:非士大夫阶层出身 -- 补充帖

                                    元璋是贫苦出身,得到了吴晗等今古士大夫“小流氓”“穷措大”等‘好评’。元璋规定皇家选妻,不准从士大夫阶级中选,只从一起打天下的军功家庭、平民家庭选。元璋对马皇后感情那么好,也没有用人殉马皇后。所以在没有确实的史料、考古证据,证明确实朱元璋生前下过旨意、要后宫殉葬之前,就不能采信士大夫写的明史之观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