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德才兼备de 新解》 -- Ace

共:💬6 🌺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德才兼备de 新解》

    德才兼备de 新解

    ACE

    才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才”的建设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与实践(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不断积累知识,不断训练自己的大脑,最终让自己大脑里形成一个庞大的“时空观”——遇到问题的时候,你能够在很大的时空尺度里思考问题,寻找规律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和问题的解答都有维度。把一个二维平面的难题放到三维空间里都是小菜一碟——例如,怎么跨越二维世界里的一根直线,这在二维世界是完全无解的,而在三维世界里根本不是问题,解决起来非常轻松。当你的时空观维度大于你所面对的问题的维度时候,解决问题自然不在话下。四万万人在孙中山眼里就是一盘散沙,在东哥眼里就是无坚不摧的大杀器。

    古人为了描述“才”的这种大时空观的抽象概念,给了一个很形象的名词来形容——出世。出世就是描绘一个智慧的人已经修炼到能够将自己的思维高高离开他所在的时间和空间,宛如站在空间站里反过来俯瞰地球那样的感觉。中国传统里说一个人“出世”,就是形容这个人已经获得了大智慧,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

    任何N维空间的难题放到N+1维空间里都是小菜一碟。关键是解决问题的人的思维方式是否能“出世”够达到这N+1维空间。当年高中在暑假的时候到四川大学培训物理竞赛,一个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学习大学《高等数学》里微积分的一部分:微分。我还记得用微分解高中物理竞赛试题的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如果你非要用高中物理和数学知识也可以解体,那基本上就非常难搞了。

    中华文明中“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德就是能够考虑和安排好大多数人的利益。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最牛逼的德就是“上德”,自己追求的利益格局里没有自己的个人私利,所以能够为最多的人安排好利益,就会得到最多人的追随,拥有这样“上德”的人能够无往不利,开天辟地——东哥就是这么一个有“上德”的人。

    才很大,德不足,这种人是人类的巨大威胁。希特勒这个人绝对是有才,能够率领濒于绝境的德国咸鱼翻身,又一次变成欧洲最顶级的强国。但希特勒眼里只有高贵的“雅利安人种群”的利益,希特勒心中没有天下,没有中国儒家所谓海纳百川的“王道乐土”,这种利益格局就狭隘了。对待非“雅利安人”,希特勒甚至是采用惨绝人寰的非人道毁灭手段,这就实在是太极端了,是人类的公敌。

    美国的德也不足。川普当着世界的面高喊“美国人优先”,虽不至于学希特勒去非人道毁灭“非美国人”,但明摆着要不择手段的来积极遏制一切竞争对手,现在这个对手是中国。

    我之前写文章分析过欧美这种狭隘利益格局问题(德不足)的根在《圣经》里。《圣经》是欧美世界的思想发源地,如果你阅读圣经就会发现,尤其是旧约,是一部完完全全立足犹太人这个民族的故事集——内部可以有爱,对待异族就该毫无良心愧疚地屠戮劫掠。犹太人是上帝的宠儿,而所有异教徒都该死。

    从思想层面,你想获得欧美《圣经》体系内人的关爱,你就必须放弃自己的异教徒价值观而去皈依《圣经》。

    儒家才有大爱。求同存异,不顾价值观差异的“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这些“和谐共处”的思想在全世界所有的思想流派里只存在于中国的儒家这一处。

    所以,如果只是论“才”,欧美近代工业革命开始领先世界二百多年,至今依然颇有建树。

    如果论德,则中华文明从两年多年前的孔子开始就已经达到了一个东西方至今无法逾越的巅峰。

    在我眼里,欧美是大才小德。欧美的德这块受制于《圣经》的狭隘,《圣经》一直是块隐形的天花板死死的盖在欧美世界的头顶上。这也不能怪《圣经》,人家原本就是犹太人/以色列民族自己本民族内部专属的经典,如果不是多事儿的罗马人“圣徒保罗”移花接木搞扩大化,整得犹太人以外民族人人都能够皈依入伙,所以原本只是服务一个小民族的思想硬是被整大去适配很多大国家的体格,有点畸形地被撑大了。【话说很多人未必搞得懂为啥德国人也信《圣经》,希特勒却要满世界追杀犹太人。要知道《圣经》新旧两卷里都是犹太人为主角,是犹太人摩西从上帝那里拿到十诫,又是犹太人耶稣现世用牺牲自己来拯救世人。这个以后有时间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中国是历来追求德才兼备。可惜才不足的时候,德再大也么有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国工业革命完成之前不过是句空话。只有到了大大的时代,中国的工业革命完成,中国的GDP上来之后,中国传统智慧的“德”就顺其自然的复兴了。

    中国德才兼备的强势崛起这个趋势被欧美非常明显的感受到了,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主任斯金纳(Kiron Skinner),她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黑人女官员,2019年4月29日晚,斯金纳在华盛顿一安全论坛上谈到与中国的关系时称:“这是与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美国以前从未经历过。”“(美国)与前苏联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西方家庭内部的争斗。这是我们第一次面临一个非白人的强大竞争对手。”

    美国作为世界老大,明显感到了来自中华文明的“才”与“德”的挑战与竞争。

    根据《圣经》一神论思想,美国人不会援助信仰邪神和假神的“异教徒”,所以要想拿美国人的小钱钱,你必须洗心革面地皈依,而中国的“一带一路”不需要附加这些条件,很显然中国的一带一路在亚非拉国家里会更受欢迎。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根本逻辑是儒家超越了各种价值观的“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在“德”这个层面上远远超过了美国必须附加各种政治条件的“援助”。中国儒家价值观里不同价值观的人可以和谐共处一起赚钱,这点在欧美《圣经》思想体系内是大逆不道——异教徒要么皈依、要么都得死,怎么可以一起开心的赚钱呢,上帝他老人家知道了是会发飙的。

    巴尔干是火药桶,就是因为这里天主教、东正教、穆斯林三方势同水火的挤在一起。美国看俄罗斯不对付,以前是因为苏联玩共产党,后来是因为俄罗斯玩东正教,反正俄罗斯一直和美国的天主教/基督教尿不到一壶,所以天主教/基督教的美国一直想要整死苏联/俄罗斯(当然,这个逻辑反过来也成立)。

    近年来周末越来越多的小姐姐穿着汉服在四处拍照发vLog/抖音,大家看多了都感觉毫无违和感,这就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外在表征。大搞基建、修高铁、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等等,每经历一波大事件,中华文明的自信心就增强一轮,反过来又会促使科教文卫与经济军事领域的新一轮强劲增长,如此交替进行。

    大家在“才”的较量上,最终国家之间比拼的是工业化人口总量的竞争。目前工业化人口总量的发展趋势已经明显,中国每年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大概是美国的十倍多一点这个样子。受困于《圣经》,美国人一直不太愿意学理工科,因为理工科处理不好与上帝的关系。

    欧美只有抛弃或者彻底改造《圣经》价值观才能在“德”这个层面与中华文明竞争。我倒是希望能够看到这一天早日到来,毕竟,中华文明一直都认为国家的持续发展需要有力的外部挑战者,我们的古话讲“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当年中国就是因为视线中失去了外部竞争者,结果闭关锁国几百年睡觉,然后错过工业革命被人揍醒的。

    本文写于 从大雨中起飞的CA1331之上

    通宝推:达雅,胡一刀,
    • 家园 自己画个靶子打

      小平为什么在美国名声很好?因为他贱卖了全中国的劳力。中国货,波兰货,便宜好用的就是好货。没有哪个美国人,不管黑人白人,不管虔诚的还是不虔诚的,给自己娃买圣诞礼物的时候,去照顾同信一个上帝的贵的波兰货,而不买便宜的中国货。圣经、上帝都是嘴上说说而已。本站网友说了,跟中国干部说为人民服务一样,不都是假的而已,说是主流就笑话了。

      非洲黑人为啥信圣经,因为信了就去美国一小时八美元,不信在林子里一小时挨酋长一个巴掌。我知道一个大专生不仅信上帝,还跟传播福音的上帝使者上床,就为了留学。如今在北京正经的外企白领,一堆小鲜肉围着,三十而已。

      对于资本,谁给的资本回报率高,谁是亲爹,对于劳动力,谁给的工资高福利好谁是大善人,扯其他的蛋没人信的。包子想让老百姓真爱他,劳保、医疗、养老各种福利走起,这头跟资本家一条裤子要《劳动法》灵活执行,那头说美国来吃人了,只有我才能保护你,傻子才信。网友说得好,你的国有四大银行还有外国董事呢,我去外企丝毫心理负担没有,至少不比你不爱中国。

    • 家园 您的结论呢?竟然没有归纳结论到习总?
    • 家园 我觉得德才兼备的德就是让别人认同自己

      或者说是说服别人的能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