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震惊!高校逼停市政重点工程?背后原因令人暖心。 -- 121gdi

共:💬40 🌺234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震惊!高校逼停市政重点工程?背后原因令人暖心。 -- 有补充

    兄弟我刚刚看到一个北大书记自首的帖子,因为工作耽误了一下就找不到了😭。

    这马上就下班了,我也不好意思加班,也就不找啦😁

    突然就想问问,我这有一个以前的高校瓜,内容如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一起吃😉?

    兄弟我马上下班了,如果明天有20花,我就贴出来,供大家点评😅。

    --------------我乃国家级高校,你市长才啥级别?------------

    不知道怎么了,没有花就没力气打字😒

    通宝推:白玉老虎,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4)
    家园 【原创】震惊!高校逼停市政重点工程?背后原因令人暖心(续1)

    蚌埠住了,憋不下去了,我要说了,再不说肚子就要涨的不行,要发光发热,要白热化了。

    --------------事件背景---------------

    甲方:武汉市政府

    级别:副部。

    参与人员:设计、规划、市长(副部级)

    乙方:武汉大学

    级别:副部级

    参与人员:路人学生及教授、副校长、校长(正部级)

    莫名其妙被某方盯上的第三方:兄弟我留个悬念先(没错还有后续,可谓一波三折,另我等看热闹的大呼过瘾)。

    记录员:贫道我。

    级别:在华中师范大学门口创业(摆地摊卖U盘,哈哈哈哈)

    事件时间跨度:2005—2008年大约4年。

    消息来源:家人、其他高校领导、路边社热心群众、政府工作人员、在附近高校工作的熟客(在那个没有自媒体概念的年代,可见这个事儿有多火)

    ----------------事件概述-------------

    首先,2005年的时候,武汉市政府有个规划,就是为了缓解主干道A和B路的长期拥堵,决定在A路和B路上大刀阔斧的兴建大型立交桥(配合其他市政重点工程同时开工,2005年—2018年,是武汉道路规划大兴土木的12年。其规模之大,使得后来的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获得绰号“满城挖”。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然后,工程2007年就热热闹闹的开工了,工期预计大约2年。

    接着,在2008年(工程做到一半),武汉大学挺身而出,说你们这工程赶紧停下,不准再建了!

    -------------我把事情说的尽量有趣点哈---------------

    施工单位领导一听说这事儿,当时就奇怪了:堂下何人呐,竟如此猖狂。你不知道这是重点工程,我后面是武汉市政府嘛?耽误了工期,你吃罪的起吗?

    谁知堂下苦主昂首言道:兄弟我生于1983年,姓武汉名大学,我爹是教育部。论辈分,我跟你上官的上官的上官是平级,让管事儿的出来说话!

    施工单位领导当时就慌了:以为来的是个草民,哪知道是穿黄马褂的。于是一遍好茶招待着,一边赶紧喊停工程,同时抓紧时间向上汇报。

    施工单位:请甲方爸爸定夺(兄弟我扛不住);

    中建三局:请区领导定夺(兄弟我没法抗);

    区长:请市领导定夺(兄弟我等级太低,对不过线);

    分管交通城建副市长:请主要负责人定夺(同志,靠你了)

    市长(副部级):哈?这点事儿你搞不定?具体啥情况?

    ------------------继续戏说,但基本情节大差不离----------------

    副市长:武大不让我们继续修桥;

    市长:怼他啊,重点项目能由他胡来?

    副市长:他说他也是副部级,咱管不到他的地面上;

    市长:我们是从他门口架桥,又没有用他的地;

    副市长:他说门口也不行,影响他百年积淀的人文景观;

    市长:。。。之前论证的时候他们怎么不说?

    副市长:他们说没接到规划通知;

    市长:咱(心虚)。。。咱通知了吗?

    副市长:通知了!但他们说他们没接到。

    市长:你说清楚点。

    副市长:咱们论证的时候,做的是市民抽样调查。。。调查了几十个人,其中部分是该校学生。。。

    市长:。。。这算数吗?

    副市长:程序上是没问题的。。。满足了最低限度的“通知”条件。。。

    市长:为啥不直接说?

    副市长:对面级别比我高。。。比规划局更高。。。大家都怕麻烦。。。

    市长:。。。

    副市长:市座,怎么办?老百姓在哪儿天天堵着,看着桥突然不修了,天天骂我,我市长热线电话都换了三部了!

    市长:这事儿你先等等。

    副市长:市座,群众交通不便,不能再等了啊!

    市长:不能等也得等(一脸冷静)。

    副市长:等啥?

    市长:等楼主喝口水,歇会儿再写。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海中山,
    家园 【原创】震惊!高校逼停市政重点工程?背后原因令人暖心(续2)。

    戏说太累了,,,兄弟我长话短说:

    后来市政府和武大沟通,

    --------------第一阶段-----------

    武汉市政府说,叫一声武大啊我的同级好兄弟,你看:

    1、我们前期工作没做到位,我们道歉;

    2、但是大立交涉及民生,主干道总这么堵着也不是个事儿,咱要不想办法把事情协商协商,解决掉?

    武大就说:

    1、我们五岳剑派同气连枝。。。哦。。。不是。。。我们武大和武汉市同气连枝,但是你们搞这么大动作,都不指挥我们一声,做个所谓“调查”就开工,搞得我们很被动啊;

    2、你这个桥修的,搞得我们人文景观都被破坏了;

    3、你这个桥修好,那么多车从我们大学门口过,啊,这个万一出交通事故,车辆飞出,砸坏了历史古迹怎么办?

    4、其他的事我不方便说太细。

    ------------第二轮交涉-----------

    武汉市市长:兄弟,你给我透个底,怎么样才能复工。

    武大校长:兄弟,这里就我俩,我也就实话实说了。你知道我门口那块地吗?

    武汉市市长:啊,我瞅瞅。。。嘶。。。是他们?

    武大校长:没错,就是他们。

    武汉市市长:不好办啊,他们级别。。。

    武大校长:兄弟你别这么说嘛,愚弟我都给你想好了。

    市长:怎么说?

    校长:第一步,你再整一块地,风景好一点的,来个置换。第二步,置换后,我校门口这块地,我出钱买下来。第三步,桥,你继续修。而且你放心,置换地皮你尽管找,这里的钱我也出了,只要对方愿意换就成。事成之后,我校坚决支持政府的一切市政规划!

    市长:可我跟他们搭不上话啊,他不接受我领导的领导。。。

    校长:他也不接受我领导的领导啊!不过你放心,咱们一起找领导,让我们的领导去找他们的领导!

    通宝推:宝特勤,
    家园 【原创】震惊!高校逼停市政重点工程?背后原因令人暖心(完结撒花)

    这一段超级短:

    谜底揭晓,武大门口的三角地是中科院的。

    中科院知道后,就一句话回答:

    不搬,不换,我哪儿也不去。

    我很忙,要做研究,这事儿谈都别谈。

    。。。

    市长和校长执手相望泪眼。

    -----------我继续编,大家当故事听听就好---------

    市长:兄弟,事已至此,咱们各退一步吧。

    校长:好吧。那你规划改改,搞个地下通道从我门口过吧。

    市长:行吧,那我继续修了?

    校长:修吧修吧。

    --------------结果--------------

    原本计划的“大立交”项目,改为了“立交+隧道”(原计划2年,实际搞了4年)。

    -----------路边社消息----------

    挺市政派阴谋论:为啥武大执着于门口那块中科院的地?因为拿到拿块地,武大的小区就连为一体了。。。那时候习大大还没上台,可没有说“企事业高校的内部道路必须允许社会车辆通行”。武大就是想占地盘,把校区那一块搞成自己的成片版图!

    挺武大派阴谋论:为啥市政要把桥修在武大门口?就是因为随着教育产业化之后,各地高校跑马圈地一般的扩张之势已成,如再不遏制,恐市将不市,武汉成为高校附庸!(武汉的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有100来所好像)。

    “真正持理性中立客观的社会评论员”看法:哼,中国执政者就这种水平,怕是药丸啊!贵党能挺过100岁乎?

    我的看法:不过是同一公司内,统属不同的各平级部门为了争夺资源的常规操作和摩擦而已。况且武汉市政在“满城挖”之后,其交通状况确实大为好转。20年前,武汉市总共才几万辆私家车,现在都膨胀百倍了吧。20年前谁能想到武汉乃至全国能发展这么快,城市化和居民消费水平到了“XX家买了辆车”已经不是新闻,“XX家买了辆车,竟然在小区里拉横幅放鞭炮庆祝”才是新闻的水平了(上新闻的原因是违反城市禁鞭政策)。

    -------------个人感想-----------

    兄弟我随口这么一说,诸位看官随便这么一听,大家高兴就好。

    事情经过大致就是这么回事,还请各位有缘人有花的送花,有宝的送宝。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不是吗?

    花和宝留在手中,买不了管帽换不来奔驰,保不齐哪天您手上的花就带着宝跟铁手跑了,还不如送给我呢,您说是吗?

    谁说不是呢😅

    铁手(赶紧把装花和宝的袋子藏在了身后):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

    😄

    通宝推:独立寒秋HK,寒冷未必在冬天,等明天,rentg,happyyuppie,mezhan,大眼,
    家园 【原创】亏惨了

    早知道就不一口气更新这么多。

    每贴的收花数这么少,KPI完成不了。

    亏了亏了。

    我下次一个内容分成上-中-下-后-后续-再续-接着续等等十几个贴。

    每天贴一个。

  • 见前补充 4640608
  • 见前补充 4640588
    • 家园 习大大说“企事业高校的内部道路必须允许社会车辆通行”?

      还有这回事?我家旁边的南林大不要说社会车辆,连外面的人都不准通行。这还是习大大上台后改的。

    • 家园 这种部属学校对抗所在省会的事情以前不是很多吗?

      比如,世纪之交,西电从上到下团结起来对抗西安南环线建设。

      这个恐怕还是得从学校沿革和归属感谈起吧,以前的天之骄子慢慢变成普罗大众,心态是需要一点点改变的,这点西安尤其有意思,西交、西电、西工大等等,没有省油灯的

    • 家园 都是瞎说

      同样一座桥为啥到水果湖就入地成了隧道?武大自以为自己级别高跟武汉市碰,结果就是一地细碎,书记校长下课的下课,吃牢饭的吃牢饭,桥还是照样修了,自己大门都没保住。。。都是些秀才还想跟土匪头子耍横,同城华科就聪明,门口你武汉市想咋挖就咋挖。。。

      • 家园 华科与中科院的项目不一样,设备也是。

        现在百度内容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

        动力大地测量学开放实验室

        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

        • 家园 你说的应该是中科院分院或某所吧

          中科院的所一般是局级,有一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好像也是局级)是大所标配,估计全中科院有八十个左右。分院一般是干点杂事,也是局级。在北京,中科院某个所发言权极低,好像是地球物理所,想让门口公交站用他们所命名,花了不少钱托人买的。不过清华还是很牛的,多次否决北京市的市政修路要求。双清路附近堵成屎,在清华围墙面前,啥修路方案都是完蛋。虽然中科院地位低,但是非常旺地。当初在中关村,本来是太监坟地。结果火了,地价贵了,中科院大量所被撵走(地学口和生物口为主)到荒凉的北郊,洼里乡。结果后来又火了,洼里乡改叫奥运村街道了。然后又有动议让中科院很多部门搬到怀柔。坐等那里房价飙升。

      • 家园 【原创】支持楼主抗铁牛!

        反对没有文化内涵的剧透!

      • 家园 出事是在2年后

        秋后算账嘛。

        至于我是不是“都是瞎说”,我只能讲,这事儿在武汉当时闹得挺大,非常大,大道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等主流媒体都报道了。

        详细过程政府也有公报(解释为什么停工,以及何时停工)。

        实在不信,可以找一些中建三的朋友了解一下(中建系统基本都知道)。

        ------------当然,阁下实在不信,我也没辙,----------

        我当故事写,阁下当故事听就好了,别较真。

        哪天有时间,我再写一个我所知道的双规的事。

        • 家园 文人尽瞎扯,从八十年代开始,都是985

          的大学跪舔市委领导,甚至是秘书。别把校长像得真的是部级干部,随便一市委秘书就能教他们怎么做人!

          • 家园 别说市委秘书,副部级高校连副科级的交警都不见得搞得掂

            我说个亲历的真事。

            读大学期间,90年代中期吧,某天,系里分管学生的副书记(也是当年招我入校的)找我到系里。诚惶诚恐的去了,原来是要给家里长辈带个话:“学校某大门口被封了好久了,校长(副部级)、党委书记进出都不方便,你看看能不能让家里给帮帮忙”。

            系里领导发话,我一个屁学生当然忙得屁爬。先了解了一下情况:学校那个主要进出的大门,归当地交警中队管。某中队长孩子高考,想入本校,被拒,分不够嘛。

            这里说明一下:本校(当年)一向以严守高考分数线著称。我入学那一年,学校的招生办主任,儿子高考过了重点本科线,离本校分数线差几分,被迫去了本市另一所重点大学(当然不是武大、华工)了。

            另一件事,当年在武汉市横着走的武昌站,也是因为本校拒绝降分招收他们的子弟,于是在每年寒假大批异地学生购票返乡时,拒绝来学校设点卖票,逼着成千上万的学生冒着严寒,披着军大衣,带着小马扎(往往一排队就是几宿),坐公交到武昌站露天广场,与几十万的春运中转购票者挤在武昌站抢票(必须得抢啊,否则买不到票是经常的事)。因为插队,经常酿成打架斗殴事件。

            本校既然连横着走的武昌站都不肯轻易让步(后来看到自己的学生实在是冻着可怜,被迫让了点步),当然不会对一个小小的交警中队长屈服嘛。于是,大门口就被人家找个名正言顺的由头封了(无非是修路、绕行之类)。

            一封就是好些天。学校领导最后被逼着没办法,于是让系里副书记找相关学生家里想办法。

            最后这个事解决了,也不是直接解决的,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家中长辈找的是当时的武汉市交管局局长SCX,直接给该交警中队下令,这事才算解决。

            (多说一句:该局长后来升任武汉市局常务副局长,在快接班的时候,被判了死缓)

            所以啊,别看高校这副部级、那正部级的,真不敢得罪当地政府。且不说当地政府每年多少教育经费捏在手里(教育部拨款只是小头),就高校老师尤其是家属的城市户口指标一项,就能把高校捏得跟玩似的。其他的,比如粮油关系、买菜问题、批地问题、用电问题、用水问题、卫生问题。。。任何一个都能让高校尿裤子。

            所以同样是副部级,一般的重点高校校长,在市长面前,是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的。

            再说了,武汉市有个传统,每一届市政府中,至少安排武大、华工一名老师出任副市长(不是正职的市委书记、市长,那个是省委甚至中央决定的)

            我不大了解楼主故事的详情。现实情况中,武汉市委市政府与武大华工的联系是比较和谐的。本系列故事中的满城挖,是在故事中的武大拿的文凭吧,彼此之间多少会互相给面子的。另一个市长唐是华工出来的,更不会为难武大。当时分管武汉市规划的T姓副市长,也跟武大关系很好。这些人都不会跟武大扯皮的。

            至于说中科院,一样啦。都是明白人,除非涉及了自己单位的切身、根本利益,一般不会跟当地政府犯轴的,否则难受的大概率是自己。

            • 家园 真实,现实

              原来华科对武汉市招生一直有共建生,低20分,有时根据实权人物子女的高考成绩低更多,就是向地方实权部门低头的,直到2010后(具体哪年记不起)自招大行齐道才结束;这些年要提高城市竞争力,高校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市政府一般才不做破坏大学校园人文景观的事;现在看武大西门的高架桥应该修吗?如果有必要为啥不像水果湖段入地?武汉市政府就是帮江湖人士掌权,仗着高校资源多反而不重视高校,直到今天高校扎堆的南湖南岸和民族大道不规划地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