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推测一下当年为啥选择了“分田单干” -- 钛坪樽逾

共:💬451 🌺3017 🌵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怀念“人民”公社?

                  【“共产党没良心了,说的是按劳分配,实际是谁苦战苦了谁”;有的管区有48个人拄上假拐杖不参加劳动;耕地不能及时翻好,致使出现荒地的现象(有的村竟1,500亩地都没耕);同时肥料少,农具缺,水也不足。这与上级想象中的“大跃进”恰恰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摘自晋中地委“关于以算帐为中心的整社试点工作的报告“

                  • 家园 我们一个村只有180亩土地

                    你说晋中有的村有1500亩土地没有耕,想一想吧,究竟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中国人均耕地多少?

                    看历史资料,要带脑子,要思考分析,才能去伪存真。

    • 家园 你自己证明分田单干是拖了八十年代农业增产的后腿

      “八十年代的农民不可能一切重新开始,只能继续使用已有的各种设施、设备。但如果考虑一切其他因素不变,把增产部分大部分归功于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是合理的推测”,这是你说的,对吧?所以说你的理论是“只有一切其他因素不变,才能把增产部分大部分归功于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没歪曲你的原意吧?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其他因素大幅度改善,增产部分就跟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没多大关系了。

      那好,我们看看其他因素在八十年代改善多大:

      年份 耕地面积 #粮食面积 农业机械 有效灌溉 化肥施用量 农村用电量

      总动力 面积

      (千公顷) (千公顷) (万千瓦) (千公顷) (万吨) (亿千瓦小时)

      1970 101134.7 119267.0 2165.3 36000.0 351.2 95.7

      。。。。。。

      1979 99498.0 119262.7 13379.5 45003.1 1086.3 282.7

      ,,,,,,

      1989 95656.0 112204.7 28067.0 44917.2 2357.1 790.5

      由此可见,在70年与79年的生产积极性相差不大的情况下,79年较69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1亿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增加900万公顷,化肥施用量增加650万吨,农村用电量增加近190亿千瓦小时,,再加上良种的普及,由此带来了粮食增产1亿吨的效果.

      那么,89年较79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又增加1亿5千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不变甚至略减,,化肥施用量增加近1300万吨,农村用电量增加近510亿千瓦小时,粮食增产仅7500万吨。

      看见没有,同样十年,在其他农业生产条件不变(水利)甚至大幅度改善的前提下,八十年代粮食增产仅七千五百万吨,不论是速度还是绝对值都远低于七十年代的增产一亿吨,你这不是证明了分田单干拖了八十年代农业增产的后腿又是什么呢?

      关键词(Tags): #粮食面积通宝推:阴霾信仰,四方城,鱼与渔语,潜望镜,陈王奋起,老老狐狸,
      • 家园 分田单干不可能增产,主要是求个心里舒坦

        譬如国宝文物,放在博物馆里,用专业的保护设备,那当然是最理想的。

        但是对于观众来说,不过瘾啊(指《潜伏》里面吴敬中这样的文物爱好者)。最好是一人一件分回家,近距离左看右看,仔细地看,睡觉都要抱在怀里,哪怕哈喇子流了一地。

        虽然这样不利于文物保护,但是心里美啊,揣在怀里才踏实。

        不得不说,还是邓理解小农思维,他本人也是如此,否则顶着骂名,千辛万苦给儿子弄个 “康华” 干什么? 不就求个心里踏实么?

    • 家园 如果斯大林活到80年代,肯定会支持邓小平

      现在有资料表明,斯大林在二战结束之后就开始考虑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问题。长期以来很多人把所谓“苏式指令经济”、“僵化的斯大林体制”来形容斯大林同志时期的苏联经济。实际上真实的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是一种混合模式,国家计委虽然主管计划,但是企业也有自主决策,集体经济和个人经济也广泛存在。反倒是党委部门一直在照抄马列经典,不知道怎么变通。因此晚年的斯大林一直在说我们需要新的社会经济学理论,不然的话我们会灭亡。但是很不幸他突然去世了,之后苏联的计委、党委、政府部门陷入严重的混战,最后来自党委的赫鲁晓夫胜出。结果就是计委实际上失去了做计划的能力,企业和地方都开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民间经济也遭到了党务部门的打压,苏联的体制因此走向全面僵化了。

      以上说法来自Quora上的一些苏联老干部,和知乎上混俄文圈的扬云飞。两者互相吻合,可信度较高。

      因此如果斯大林活着看到邓小平的改革,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我看他会很欣喜的,会认为这正是他所期待的。

      • 家园 老蒋也支持邓,买办事业65年后终于后继有人了
        • 家园 还是先拿下台湾你再嘲笑老蒋吧 -- 有补充

          台湾的存在,打的首先是太祖的脸。存在一天,就可以打一天。这个效果就像燕云十六州之于赵匡胤一样。赵匡胤还可以解释说他死的早,太祖就不行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宋缺骑兵,本朝缺海军,一回事。 -- 补充帖
          • 家园 给您送一棵草

            说话做结论太轻佻

            • 家园 您恐怕是忘记了二十年前的舆论环境

              那时候本朝那就是专修伪苦,四大皆空,与东德相类。

              在自由主义者眼里太专制

              左派眼里太修

              保守主义者眼里是黄俄伪朝,文不如清,武不如宋

              小资眼里日子过得太苦不如港灿4V

              要不是在拉登的帮助下把战略机遇期抓住了在经济军事上全面大翻身,那么上面的说法全部都是真的。

          • 家园 台湾的存在不算打脸太祖

            人力有时而尽,太祖振衣而起,挽3000年败局于既倒,存两弹一星保中国百年,留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何足道哉?古往今来的神仙,从耶稣到默罕默德,都没有见到更强的。

            太祖的一生,以弱胜强,从国内打到国外,从蒋匪到世界头号强国。最后发表三个世界理论,援助越南抗击美国,老美国力耗竭,不得不在未建交的情况下总统登门服软。纵观人类史,没有看到一个哪怕接近的。

            太祖去世的时候,在全世界的粉丝超过10亿人,超过当时人口总数的30%, 耶圣穆圣都不得不服。立功立德立言,这样的人,已经超越人的概念,谁敢打脸?谁打谁死。

            通宝推:雄鹰2005,于同飞,红军迷,老王,我心安处是故乡,qianji,尖石,longpath,四四方方,东方的木头,老调重弹,三笑,海中山,方平,回旋镖,新楼,加东,脚歪不怕鞋正,猪啊猪,真理,acton,柴门夜归,zen,梓童,sasakio,newbird,东海后学,tom,天狼星,老陈70,didae,四时之序,kekepei,舍瓦,夏侯,踢细胞,起于青萍之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