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人民币升值与通胀 -- Urey

共:💬24 🌺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人民币升值与通胀

    上了英国《金融时报》的网站看了看,认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美国压力,一个是外汇储备过大有风险。会不会也有通胀方面的考虑呢?

    经济一直高增长,通胀剔除了粮食、房地产之类的也很温和。而同时对原材料和能源的进口需求很大。特别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直走高,铁矿石也大涨了一把。恐怕会有成本推进型通胀的危险。这种通胀,用加息的方法是很难见效的,反而会造成滞胀。汇率升值,倒是比较见效。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因素。

    不过话说回来,人民币升值以后,购买力上升,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就更下不来了。另外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也会减弱。到时候美国的通胀和财政预算恐怕都会有点问题。

    • 家园 还是拳头大的话管事.
    • 家园 说说通胀

      我是在别的地方看到有人在喊:“人民币升值了,又要通货膨胀,民不聊生了……(以下省略破口大骂政府五百字)”。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才写的这篇帖子。

      其实我当年学的政经和西经,都是囫囵吞枣式的。河里一捆捆的高人,肯定都比我搞得清楚。这不,我的帖子里面就有个错误,“外汇储备激增的风险”,我给写成了“外汇储备过大的风险”。

      (参见zhongwen.ft.com/zhongwen/china)

      我就讲讲通胀的问题吧。话说在头里,水平有限,很多东西和史实只是凭印象,肯定有不对的地方。觉得我有骗字数之嫌的,丢个蛋就是了。

      通胀,就是钱多了,东西不够多,结果每个东西的价格就上去了。细分一下,有内需过旺型的,弥补赤字型的(也叫政府耍赖型),外汇激增型的(也叫美国耍赖型),成本推进型的(也叫厂家耍赖型)。

      内需过旺型的,大家手里有钱,都想买鱼,五百斤打不住,可市场上拼死拼活一天也就那么三百斤鱼。那肯定价格就要哗哗地往上涨了。计划经济时代,是肯定没这个问题的,政府控制着价格,仍然是大家手里有钱,都想买货,货就那么多,怎么办呢?先到先得呗。什么是先到先得?临晨三点起来去排队买鱼就是了。也不光是改革前的中国,二战时候的英国搞配给制,一样如此。刚才说的是老百姓手里有钱想消费,厂家手里有钱想增加采购扩大生产规模(多买条大船多买些网,好去远洋捕鱼),也是一样,不过那是生产消费。

      怎么治?价格控制是很猛的药,轻易不能动。对于生产消费过旺,可以搞信贷控制。告诉各地银行,别没事乱贷款。中国大陆现阶段比较喜欢搞这个。一般的就是加息,一加息,老百姓(包括资金充裕的厂家)觉得,钱这东西还是存起来收利息更过瘾。资金短缺的厂家,想要通过贷款去扩大生产,成本就高了。这么下来,生活和生产消费都降了温了,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拿着大把的钱到处买东西,价格也就下来了。

      弥补赤字型的(也叫政府耍赖型),刚才说的是老百姓和企业。可是政府干事也是要花钱(买东西买服务)的,如果收上来的税不够花,就只好发行国债来借,借多了到期该还了怎么办?有的政府顾头不顾腚了,印钞票!抗日战争以后,百废待兴,蒋光头以内战为先,军费猛增。财政快破产了。怎么办?印钞票!就有了“前年还值一头牛,今年只当三粒米”的法币和金圆券了。怎么治?紧缩财政支出,用新币值的钞票取代老钞票。金圆券其实就是后一种措施,可是不紧缩财政支出,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有些比较天真的人说,政府随便印钞票,搞得民不聊生,所以大家还是回到金本位制上去算了。要么用金币,要么用有黄金保证的钞票。就不会有通胀了。其实仍然会有。比如当年西班牙人跑到南美洲,把印加帝国给灭了,把人家多少年攒下的金子,都给搬回欧洲了。结果呢,通胀了。还是钱多东西少。再比如说,政府把金矿给控制起来,需要的时候,就多挖点金子……

      外汇激增型的(也叫美国耍赖型)。河里的高人,其实已经分析过这种通胀。简单来说,外国人拿着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到中国来,要买货、投资、炒房。其实仍是钱多东西少。打个比方,一个小山村,盛产柿子,质量不错。如果山路不通,运不出去,吃不了的,就只能烂在地里了(别跟我说做成罐头,做成罐头你也运不出去),那柿子肯定便宜得要死。但如果交通方便,外地、外省、外国人都来买,都要买,那价格肯定不低。这种通胀,在中国这种货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的国家,就会伴随有外汇储备激增、央行对冲放款激增的特征。但是有羽毛有翅膀会游水不一定都是鸭子。外汇储备激增并不必然和通胀一起到来。虽然很多人来买东西,连外国人都来买了,但如果生产得够快,供给赶得上需求的增长,价格也不一定上涨得厉害,甚至可能下跌。日本就有一点这种意思(但不完全是这个原因,后面还会讲到)怎么治?对进出口贸易和跨国资金流动加限制,这是一种办法。本币汇率升值,也是一种办法,这就会在别的国家引起通胀了。为什么也叫美国耍赖型?因为美国买你的东西多了,出现贸易赤字了,可以仗着美元是世界通用的储备货币,多印点出来给你就是了。钱就是这么随着美国印钞机轰隆作响,而多起来的。

      以上说的都是有购买力的需求比供给上涨得快所导致的。还有一种通胀,则是来自于供给方的,就是成本推进型的(也叫厂家耍赖型)。石油危机就是典型,原来几美元一桶的石油,一下子升到要卖几十美元一桶。然后所有要用到石油的下游产业都因为成本上升而跟着涨价,最后形成蔓延到整个国民经济的通胀。由于一些基本的原材料、能源发生大幅涨价,而导致的通胀,就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胀。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在这些原材料、能源上存在着垄断,垄断者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肆意涨价。比如第一、二次石油危机,比如前一段时间的国际铁矿石大涨价。海湾国家就是先搞起欧佩克这个国际垄断组织,垄断了当时国际上大部分石油控制,才搞起来石油涨价的。不过最近的石油涨价,好像还是因为国际市场上投机严重的结果。怎么治?如果有关原材料、能源主要是依靠进口的话。就可以考虑本币汇率升值了。虽然石油涨到几十美元一桶了,但如果你的货币也相应涨他个十倍八倍的,那石油涨价对你就没有直接影响了。但是你卖给别人的东西也想变贵了,而且其他的进口货也便宜了,国内厂商就只好杀价销售了。结果就是你在别的国家那里造成通货膨胀,在自己家里造成通货紧缩了!比如日本,自从广场协议日元升值以来,虽然长期执行低利率、零利率政策,国内经济连着年的通缩。一方面是日本厂商的供应能力太强了,国内市场那点需求一下子就给填满了。更重要的还是日元升值,紧缩的汇率政策,把宽松的利率政策给抵消了大半。

      不用本币升值,用加息来治行吗?这样做,可能有问题。前面说了,加息会导致国内生活和生产消费的双降,抑制国内需求。大家都不买车了,当然对钢铁的需求就少了。可是那些本身受钢铁涨价影响小的行业,比如家具业,也跟着遭了殃。特别是如果这时候本来国内的需求就不旺盛,经济低迷,你再拼命加息。那就会造成“滞胀”。美国七十年代的“滞胀”就是这么回事。外部的石油危机造成通货膨胀和内部的经济低迷一起到来。换了是阿西莫夫《基地》中的韩定,他肯定会说:“外部危机和内部危机同时到来,嗯,这一定是一次谢东危机”。可七十年代的美国,没有韩定这样的天才官员,来挽狂澜于既倒,就只好“滞胀”着。

      说几句美国的题外话。美国是一个极难伺候的主。如果说日本是偏执狂,纳粹德国是集体癔症的话,美国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美国的政治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斗争的政治,就像《蝙蝠侠》里面汤姆李琼斯演的“双面人”。不管你怎么对他,都只能让他半边痛快,另外半边痛而不快。你卖他东西便宜了,消费者高兴了,可厂家和工会不干了,说你抢了饭碗。你卖他东西贵了,说不定他开着军舰就过来抢了,或者指使你的邻居或者家里的忤逆儿子来推翻你。如果这样的国家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国倒也罢了,可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这就要命了。克莱顿的《金球之谜》中的心理学家说:“金球既强大无比,又有感情,这就麻烦了。万一它发疯了,这可不是玩的”。美国就象个“桑拿天”里睡在席子上的胖子,怎么躺等都只是半边舒服,半边不舒服,就在那里翻来覆去。可是美国是睡在那张床上最重的,他在那里翻,累得世界经济、政治也跟着动荡不已。

      元宝推荐:四月一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