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桄榔叶暗蓼花红――我所喜爱的几首《南乡子》之三 -- 秋雨梧桐

共:💬7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桄榔叶暗蓼花红――我所喜爱的几首《南乡子》之三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欧阳炯《南乡子》

    这首词开篇说“路入南中”,诗人分明是在告诉我们:他一路行过,桄榔树浓荫蔽日,河边淡红的蓼花摇曳生姿。一阵微雨飘过,两岸茂密的相思子枝头,颗颗红豆鲜艳欲滴。比“此物最相思”的红豆更惹人相思的,是那树下采收红豆的女子一双纤纤素手。

    此时情境,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韦庄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同样是这样的纤纤素手,“倾绿蚁,泛红螺”的时候,自然能使天涯游子沉醉千里,“不知何处是他乡”,“白头誓不归”了。

    若是这一双纤纤素手,轻轻拈了一颗艳丽的红豆,连同那一痕潋滟的秋波,抛向树下偶过的行人,又该是怎样一副颠倒众生的景象呢?岂不是要令“巴蜀才子岭南老”了么?

    桄榔,常绿乔木,也是岭南特有的植物。每年4、5月间花开,割开花序便会流出一股浓浓的液汁,可蒸发制成砂糖,因此桄榔树又有“砂糖椰子树”的美称。桄榔茎富含淀粉,可制取桄榔粉,“气味甘平,无毒,作饼炙食腴美,令人不饥,补益虚损赢乏,腰脚无力,久服轻身辟谷”(《本草纲目》),一向是岭南特产之一。我一直想找到这种桄榔粉亲口尝尝滋味,可惜跑了很多大超市都一无所获。

    苏东坡被贬琼州后,就在桄榔林里盖了几间茅屋居住,命名为“桄榔庵”。

    《喻世明言?杨谦之客舫遇侠僧》开篇讲到杨益授贵州安庄县令,“安庄县地接岭表,南通巴蜀,蛮僚错杂”,辞朝之日,向高宗皇帝献诗曰:

    蛮烟寥落在东风,万里天涯迢递中。

    人语殊方相识少,鸟声????听来同。

    桄榔连碧迷征路,象郡南天绝便鸿。

    自愧年来无寸补,还将礼乐俟元功。

    这句“桄榔连碧迷征路”真与“桄榔叶暗蓼花红”有异曲同工之妙。

    水蓼,一年生草木植物,生于湿地、水边或水中,我国南北均有分布。秋季,水蓼在水际滩头秀出淡红的花穗,并不出众。但伴着那衰草芦花,自然入得秋景。“蓼花”在古诗词中,一向是“离愁”的意象,如“蓼花菱叶不胜愁”、“露华凄冷蓼花愁”等。

    诗人一路行来,踏入岭南的红土。那摇曳着异乡风情的桄榔树,惹人愁思的红蓼花,无不牵动游子的丝丝乡情。但红豆树下的一双纤纤素手只漫不经意的一挥,这缕缕乡愁竟如刚才的一场微雨,落在这炽热的红土上,转瞬间了无痕迹。

    红豆,也是岭南的名物。吟咏红豆的诗句,自然是王维的绝句最有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亦名相思子。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红豆本名相思子,其叶如槐,荚如豆,子夏熟,珊瑚色,大若茨实,微扁。……其木本者,树大数围,结子肥硕可玩。”

    红豆还有草本木本之别。“其可以饲鹦鹉者,乃蔬属藤蔓子,细如绿豆,而朱裳黑啄,结实甚繁,乃篱落间物,无足贵也”,原来草本红豆是与丝瓜扁豆牵牛一类生在庭院篱落间的“俗物”,当不起这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意的,只可以拿来喂鹦鹉。俗称红小豆,用做冷饮红豆沙的,就是这种草本红豆。

    红豆寄托相思之意,其缘起有几个版本。其中一个是干宝的《搜神记》:“大夫韩凭妻美,康王夺之,凭自杀,妻投台下死。王怒,令塚相望,宿昔有文梓木生二塚之端,根交于下,枝错其上。宋王哀之,因号其木曰相思树。”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引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故老言,昔有人没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此与韩凭塚上相思树不同,彼乃连梓木也。或云即海红豆之类,未审确否。”

    这两则故事,都是极其惨痛的爱情悲剧。那殷红如血的红豆,简直是相思血泪凝结而成。正如《红楼梦》里贾宝玉的“红豆曲”: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但岭南的红豆却没有那么灰暗凄惨。红豆色泽嫣红,愈加摩挲,色泽愈艳,古代妇女是用它来镶嵌首饰的。红豆一般为一荚一豆,相传若有一荚两豆的,男女各佩带一粒,不仅终生相亲相爱,且生生世世结为夫妻。

    关键词(Tags): #南乡子#桄榔#蓼花#红豆#岭南风物元宝推荐:履虎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