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在《五千年》版面发了一个主题帖 -- 本嘉明

共:💬81 🌺437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赞!又多了一个面对海华青少年讲中华史的河友

        希望多多交流!

        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讲中华历史,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爱好者那种天马行空,也不同于中美教育体制内的潜规则之约下的“研究”。

        这是一种蓝天、明媚的工作。想让孩子对中华文化感兴趣,从中华历史着手,将上下五千年、环球八万里融为1-2年的学习内容,从中也让我们做家长的重新反思。感觉很好。

        除了兴趣之外,还要让孩子们对中华族裔、中华文化产生自信,避免自卑、避免自大。

        在海外,教育部分没有义务和兴趣教育华裔孩子学习中华历史。反而孩子们在学校、图书馆、影视等处常见的是“黑中国从娃娃抓起”。

        我们对海华青少年的中华历史教育,免不了要不断面对对中华历史的黑。比如“大一统”“专制”“守旧”什么的,确实需要做一些工作才能应对。

        国内的教材,之所以不适于直接拿来用,就是因为它们没有针对海外“黑中国从娃娃抓起”的这些具体题目。

        后面是一些关于这些问题的想法,希望和本兄及其它河友深入交流。

        通宝推:秦波仁者,
      • 家园 清末识字人口肯定不止1%

        “中国社会,直到清朝末期(1900年前后),识字人口,也只占总人口的1%,也就是只占男性的2%左右”

        清末识字人口肯定不止1%

        战乱的民国初期也远超这个数

        那时候私塾是半公益性质,只要村里有,至少男孩子读2-3年问题不大

        • 家园 这要看划分标准

          我说的“识字人口”标准,是:苦读相当年数,有把握去参加科举,参加了侥幸一下(比如押对试题)就可能中的。凡识字在300字以下,一路降低标准到只能写自己名字的,都不在此列。你说的读两三年而且没有学期考试压力的,基本都不能算。我奶奶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这就不能算。我爷爷大概是高小毕业吧,他就可以算了。

          按这个标准,民国初期,北洋政府统计,全国识字人口大约300多万(总人数比清朝盛世时要退步)。由于多数行脚商人都需要粗通文墨(能读写合同,不会被骗),官吏也需要有文化,这些刨掉,还剩下多少人是兼具理工知识的?民国的工业/教育/医疗产业的规模一看可知。

      • 家园 最好

        再好好思考下,最好再和其他文明区比较下,最好以自然地理因素为主轴来考虑整个历史的演进。

        中国隋唐和宋之间有个巨大变化,从政治结构上来说,门阀被彻底消灭了,科举上台的士大夫开始坐天下。而且宋对商业的倚重不是其他朝代能比的,也由于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识字率达到20%-25%。

        明朝又是一个重要的时代。明朝重新野蛮化,又重新文明化。明军从头至尾都能打,而且民间的海盗武装可以和朝廷叫板,最后的残余还能拿下台湾,武术也是在明朝发展到高峰的,明军招兵还特别强调个人的勇武好斗。这并不是个民间文弱的时代。

        清有其高明处,但是中国发生了智力退化。由于番薯玉米等的推广,人口爆炸,中国内卷化达到高峰,加上统治者是外来民族,因此中国人被驯化成白痴,即使精英在应对欧洲人时,表现也很弱智。比如林则徐认为洋人腿不会弯,叶明琛用马桶阵对付火枪火炮,到大臣相信义和团的刀枪不入,这在其他任何朝代都不会发生。

        • 最好
          家园 你说这话,明显不知道清比明的先进;

          清比明更重视火器的使用,而且火器的研究比明更好,比如廓尔喀之战,黑水营之战;清的政治组织能力也比明高明的多;至于你最后的几句话只是说明中华文明是基于农业文明发展而来的。对现代事务的认识比较浅显,闹笑话而已;清的火器再先进也比不上西方国家的基于工业社会的组织方式;为啥新中国的军队暴打西方17国联军呢?不就是在火器差别不是特别悬殊的情况下,使用现代组织方式吊打英法的前资本主义时期组织方式;

          • 家园 哪里

            这不是火器先进与否的问题,这是人脑子的问题。

            满清是胡人坐了天下,它还选择自外于中国人,结果必然是主体民族进行愚化奴化,这个和雅利安人征服印度,英国人在各地搞殖民地没有本质区别。

            英国人见乾隆,关于下跪与否争执了半天吧。也就百年后,林则徐就认为洋人腿不会弯,用竹竿一捅就倒,站不起来。这个和火器先进与否无关,就是闭关锁国,愚民洗脑之后人脑子不行了。

            不但汉人思维退化,蒙古人也退化了,满人也退化了,全退化了。

            也别和西洋人比了,就日本都干不过,其实那时候日本并未工业化,日本军队也就是装备了洋枪的封建军队。

            • 哪里
              家园 你这是大汉族注意作祟;

              你这胡人一说更不对。按照你那说法。刘邦是沛县人,楚人也;在中原列国眼里,楚国人就是蛮夷,看来汉朝也是胡人创建的。老秦人也是蛮夷出身,秦也是胡人;再往前,姬发可是商的一个部落,是岐水发源的,也是胡人,周的800年也是胡人王朝,商肯定是胡人,因为是东夷人创建的,周给定义的。对了关陇贵族出身的李世民也是蛮夷鲜卑族,唐也是胡人王朝;元肯定是胡人,清也是胡人,更不用说更遑论辽,金了;你的正统非胡人王朝,估计是司马晋,刘宋,萧齐,萧梁,陈,赵宋,明,北洋民国,蒋记民国;不过我看了下这些正统非胡人王朝,基本都是垃圾。也就明还好一些,也就加强版的赵宋而已;不过明太祖实录中很佩服忽必烈,觉得元是正统王朝,非胡人一说;我现在明白鲁迅先生说阿Q你也配姓赵的意思了;正儿八经从非胡人王朝赵宋开始啊;

        • 最好
          家园 靖康之耻的六甲神兵
      • 家园 浓郁的狼图腾的味道
      • 家园 神农不是一个人,其实是个氏族部落。

        神农氏因为首先掌握了农业种植技术,实力强盛,才会成为部落长,被称为炎帝。

        黄帝是游牧民族,从轩辕氏这几个字,就能联想到蒙古包迁徙的那种大车。炎黄之间的战争在蚩尤之前,炎帝部落在西边,离黄帝比较近,蚩尤还远在河北呢。炎帝被黄帝打败,但是实力犹在。

        黄帝凭借高超的政治眼光和手腕,没有一味打下去,落入消耗战的陷阱,而是很快就与之缔结军事政治联盟。华夏文明擅于融合的基因最早应当就始于此了,炎帝提供粮食后勤支持,黄帝拥有不凡的武力,两家相得益彰,向北扩张,就不可避免的与蚩尤干上了。

        炎黄联盟扩张过程中,打败和融合的氏族到底有多少,现在也不知道了,蚩尤应该是抵抗最激烈的那个,不然也不会名传至今。

        通宝推:ccceee,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