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批判“李约瑟难题”》 -- Ace

共:💬97 🌺58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7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认为科学方法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没变过

        简而言之,就是“实践是指导真理的唯一标准”。牛顿也好,爱因斯坦也好,都没有发明新的科学方法。

        作为技术悲观主义论者,我一直反对加大对科学的整体投入,少部分具有很高实践价值的,值得继续追加投入,大部分混个差不多就行了。不要把宝压在技术革命上,实际上以现在的全球交流程度,任何国家的技术创新都不可能有很大的领先优势,根本没必要太投入。

        • 家园 关于科学、技术、创新的理解

          科学是发现,发现世界上固有的一些东西,包括现象和规律;

          技术是发明,是在发现的基础上,发明出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东西;

          创新是给人类带来价值的发明。

          不是所有的发现都能带来发明,不是所有的发明都给人类带来价值,或者说不是所有的发明都是创新。

          假定发现转化为发明的比例为50%,发明的东西50%有价值,则科学与创新就是4:1的关系,也就是说发现了很多,但真正有用的少,所以人类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去瞎捉摸搞科学。

        • 家园 牛顿没有发明新的科学方法?

          不理解你的意思。微积分不算是新的科学方法?

          • 家园 基本上我谈的是科学哲学

            当然首先承认,我不是学科哲的,用词不够严谨请见谅。

            先说微积分,微积分属于数学创新,首先数学基本上不属于“自然科学“。

            其次我说得也不是任何科学创新而是科学方法论的创新。

            科学方法论当然也在不断地创新中,但是其基石基本上没有重大变动。

            这一基石有多种表述方式,我用自己的语言勉强解释一下就是:

            科学理论既需要解释自然,其独创性又必需能够被实验验证。

            当然由于科学方法论的不断演变,这一陈述可能不再严谨,但其核心思想依然是有效的。

    • 家园 你们全部跑偏

      中国近代科技工业落后的原因只有一个:不需要。当认识到需要时,从洋务运动算起,160年,从解放算起,70年,中国科技工业水平几近世界之颠。

      什么人种文化思维方法某项技术的推广,通通没在点子上。就是生活富足安逸,不需要什么淫技奇巧——当然是指人上人。

      啥先进科学高端技术,没有需求就是垃圾。相信各科研机械各高校,一堆堆的垃圾在放着,肯定有黑科技呢。

      所以美国搞华为,我根本不怕,华为不死,美国的先进半导体企业先死。因为目前态势是华为掌握需求,它们没有。终端为王嘛。

      通宝推:猪啊猪,Ace,氵氵,
      • 家园 提到需求想起件事,英国的洋布能取代中国土布

        已经是20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的事了。

        中国人多,土布的成本一直很低,英国人19世纪的时候布匹一直没办法竞争过中国的土布。

        如果要在中国产生工业革命的需求,意味着得连续搞两次工业革命才能赚钱。。。

      • 家园 一语中的

        等到人家的船坚炮利打到头上,腐朽如晚清,也知道搞洋务运动,也知道从欧洲买来让日本人绝望的铁甲舰。

        如果没有需求,你让牛顿生在中国,宅在家里憋出全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那还不是烂在故纸堆里?

        西方的科学大步前进,是因为大航海争夺全球殖民地,不是什么人种文化,都是被逼的。一战二战冷战,各种黑科技井喷。冷战结束,刀枪入库马勒戈壁,西欧不到二十年就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连个像样的互联网都搞不出来。

        最明显的例子是概率论。简单的概率论,伯努利分布,这是连小学生都能学会的内容。但是为什么轮到伯努利(十七世纪)? 因为更早的年代,生产力落后,没有概率论的需求。只有大规模工商业到了一定的水平,才有对概率分析的需求。

        蒋记国民党,命根子是英美控制的上海海关现金流,和(依附前者的)江浙财团的财富。他们缺少科学研究的需求,宋子文名言 ”美国的盘尼西林多得卖不掉,我们自己还造什么?“ 这真是买办的活写真。

        而山沟里的土八路,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所以提倡数理化,甚至一度到了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的地步。这就是需求的力量。

        通宝推:Ace,
    • 家园 元朝占统治地位的出版物是活字印刷

      是蒙古人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带去了中西亚,并经由东罗马被西方学去。文明必须有媒介载体,通过媒介技术的发明与传播路径,可以清晰地看出真伪文明。中华文明是唯一古老文明,因为中华文明的媒介载体演变路径非常清晰,且有出土物证和承传的典籍。从甲骨、青铜、竹简、丝帛、纸、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一路承传,文明历史非常清晰。而其它那些非中华文明的古代媒介除了贝叶、树皮、羊皮纸外,都是后来伪造的,是没有承传的。中华造纸术7世纪阿拉伯人学去以后,就对欧洲垄断封锁近500年,直到12世纪穆斯林占领了西班牙以后,欧洲人才知道如何造纸。但是阿拉伯人从来就对中华文明的印刷术不感兴趣,他们学到了雕版印刷,但只是用来印一些单张的prayers,从来不用印刷术来生产书籍。

    • 家园 李约瑟还是用西方的思维模式看中国

      中国文化源于整体思维,如果产生现代科学,也不会产生西方的分析科学,只能产生复杂科学,也就是研究系统运行的科学。但确实是没有产生,为什么呢?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国文化最初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对天文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河图洛书与八卦及后来的易经,这些都是对系统运行规律的预测与研究。由于太复杂高端,不是一般人能整明白的。所以春秋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系统规律研究进行了分化。儒家就是这次分化中出现的重点研究人与人的关系的一套规则。也就是说儒家不是研究自然世界,而是主要研究人文世界的一套规则。

      如果仔细研究中国古天文史,就会发现在汉代出现了一次分野,之后的文献记载中大量的出现了星占的部分,与此前以观测自然寻求自然规律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不难看出,就是这一次文化领域的变革,使得中国文化从关注系统全局而走向更偏重人文世界。这条分岔把中国带离了主线,从此中国人把对人文社会的研究凌驾于对自然世界的研究之上了。

      这应该就是中国与科学擦肩而过的原因。李约瑟并没有找到这些,他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西方的个体思维层面,只能把道家,儒家等各家文化分析一通,然后说些自己的观点。不过,他能提出这个问题也足够了,起码,是认可中国古代的辉煌文化成就的。

      中国还有巨大的宝库没有被挖掘出来,就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系统性理解与易经这套揭示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论。未来是属于复杂科学的,而对复杂科学的理解,中国文化是有先天优势的。

      通宝推:赵美成,
    • 家园 中国古代之所以用雕版不用活字

      还是在于知识更新太慢。

      对于书商来说,活字需要更多的字模,排版需要雇佣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工匠,这些都会增加成本,活字印刷质量又不如雕版精美,另外雕版本身其实也是一笔财富。活字强于雕版的最大优势是出书速度较快,但是如果畅销的总是四书五经八股文,新书很少,对速度自然也就没有太多要求。而雕版可以反复使用,成本反而低于活字,所以雕版才是合乎经济原则的选择。

      至于中国科技落后,客观说确实是自身的原因,不过并不是文化普及或者人种的问题,而是农业文明固有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取向决定的。简单说就是,中国的农业文明实在太成功,以致于古人的思想一直局限于维持这种成功,任何有可能造成不稳定的因素——比如科技对人力的代替,资本主义商业对传统道德的侵蚀,都会本能的被视为威胁到固有模式的奇技淫巧而加以排斥。

      所以古代中国科技上的停滞直到落后,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约束的,或者可以借用一句古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其实西方之所以努力发展科技,仍然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抵抗奥斯曼帝国的侵略和对商贸的垄断、封锁。更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由于欧洲气候不适合农业生产,海上商贸(或者说海盗抢劫也行)于是成为日耳曼人的传统,远洋航海的需求,促进了天文、地理、造船、火器……全方位的科技发展,然后既是必然也有偶然的引爆了工业革命,完成了对农业文明的超越。

      所以西方的科技进步其实也可以归结到一句话:穷则思变。

      顺便推荐一篇文章:

      大航海时代本质是落后的西方渴望接触先进的亚洲

      通宝推:伏波将军,老老狐狸,任爱杰,唐家山,普鲁托,
      • 家园 很有道理,补充一点

        欧洲气候不适合农业生产,海上商贸(或者说海盗抢劫也行)于是成为日耳曼人的传统,远洋航海的需求,促进了天文、地理、造船、火器……

        欧洲文明发源于地中海,这一圈陆地被山脉、沙漠、海洋切割,宜居、宜耕的土地零零碎碎,适宜大规模粮食生产的土地不多,发展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的地方不少,陆地交通不便,而地中海风浪小,海上交通方便,商贸和抢劫就很发达。

        新冠之后,有过思考:为啥中国人觉得“人命关天”,而西方人信仰“适者生存”。

        思考的结果,发现还是要溯源到老祖宗面临的地理环境做出的发展道路选择上去。

        • 家园 日耳曼人所在的西欧北欧比地中海更不合适农耕

          以下内容引自—— 刘景华:近代欧洲早期农业革命考察-2006

          --------------------------

          中世纪欧洲的农业生产技术起点是非常低的。虽然罗马时代的耕作技术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农业也是罗马最受重视的实用科学之一,但日耳曼人的入侵严重破坏了罗马先进的农业技术文明,而使其落后原始的生产方式保留了下来。

          中世纪早期,农业作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流行的是日耳曼人的粗放耕作制度,而他们只不过在公元前后才由畜牧经济向简单定居农业过渡,农业生产对于他们还谈不上有什么技术。在入主西欧的最初几个世纪里,他们种植粮食作物时,播下一斤种子,收获的谷物常常只多一两倍而已。

          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较,农业要受到自然条件的许多制约。从某种程度上说,各种自然条件规定和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模式、规模以及水平。在生产技术水平极其低下的中世纪欧洲,气候和土壤这两个最基本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并不很有利。

          欧洲地处中高纬度,从气候上可以阿尔卑斯山为线分为南北两个地区。西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比较温暖,但夏季过于凉爽,全年温差较小,降水量在一年中分布均衡。南部作为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区,夏季高温,但受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气流影响而十分干燥;冬季雨水丰沛,但在大西洋气团作用下气候十分阴冷。雨热不同期,是整个西欧气候的典型特点,不利于需要高温高湿的高产淀粉作物如水稻、薯类的生长。

          就土壤而言,西欧的偏北部是混交林带的生草灰化土壤,酸性较重,肥沃程度偏低。其余大部分地区虽属阔叶林带的棕色森林土壤,酸碱度适中,肥力尚可,但由于冬季降水偏多的缘故,使土壤排水性能差,要么沼泽地遍布,要么土地粘性过强而难于翻耕。而在地中海地区,水分蒸发量大,土地过于干燥,耕作层极浅,作物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供应。

          这种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决定了中世纪的西欧农民主要只能种植大麦、燕麦、黑麦等低产粗劣的谷物。营养价值较高的小麦虽然也在各地普遍种植,但产量很低。所以很早就有西方学者论道,欧洲不像亚洲拥有那种可造成“丰富收获”的“肥沃的土地”。

          从历史过程看,公元5世纪后,西欧农业生产一直处在极低的水平上,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几乎不值得一提。即使到查理大帝时代,许多年成的播种量与收获量之比常常为小麦1:1.7;大麦1:1.6;黑麦1:1.1。这或许是歉收之年的情况,但这种歉收在当时要占将近一半年份,丰收年成反而少见。

          10世纪以后,随着新兴封建关系确立和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大进步,作物产量也有很大提高。但在庄园制下,农民所占有的份地土质是比较差的,而且他们每周要为领主服劳役,在自己份地上劳动时只能是抢农时,顾不上琢磨技术上的改进。农奴为领主服劳役,不可能有很大的劳动热情,更不可能对提高生产技术产生兴趣。因此直到10世纪,西欧农业生产技术只是在低水平上缓慢地提高。

          --------------------------

          上文所谓“较高水平”的罗马农业,只是相比中世纪欧洲“极低的水平”高那么一点,甚至11世纪欧洲开始推广“先进”的“三圃制”以后,如果按照中国这样传统农业国的标准来衡量,水平其实也是很低的。

          以下内容引自——缪启愉:一世纪至十六世纪中西农业典籍的比较研究-1998

          --------------------------

          在欧洲,公元前有西奥弗拉斯图的有较高水平的植物学专著,西奥弗斯拉图还知道今波斯湾的红树植物,也提到巴林岛上生长着的罗望子的感夜运动,也描述过榕树和香蕉。但只是如此而已,而且这些知识还是他从同时期亚力山大大帝的随从人员那里得到的。他未身历亚洲南部等地,不可能写出热带亚热带植物的专著。

          公元前的卡图是罗马监察官,所写《论农业》很简略,写作差,编次也没有程序。他和瓦罗都是中小农场主式的奴隶主,所写农书都以经营管理为主,强调怎样管好农奴,怎样榨取最大的利益。一世纪罗马农学家科路美拉著有《农业论》十二篇,主要依据前人瓦罗的《论农业》等书加以本人资料写成,篇幅虽然比瓦罗的书大,但价值要低些。他说土壤有六类,即肥土、瘦土、松土、紧土、湿土、干土,仍囿于直观的形容词,在土壤技术用词方面没有进步。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指出:即使受希腊人推崇的西奥弗拉斯图,也难以在土壤学等方面发现很多东西,对土壤类型问题毫无贡献。

          古罗马人甚至连一个土壤名词也没有发明出来。瓦罗的《论农业》列举了不同土壤可能有的各种石、土,注意各种土壤颜色,但同样仍满足于许多模棱两可的形容词,如壤质的,贫的,富的,薄的,再没有找到比这更好的名词了。以后便没有一本农书对这类原始的直观用词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科路美拉又按照公元前一世纪维吉尔的方法,做了三项土壤试验,即土质粘度试验、碱土过滤试验和土质紧密度试验,不过重复而已,没有提出怎样加以改良。二世纪的伽伦也写有农书,多抄录前人的材料,不如科路美拉的书。

          公元六、七世纪之间,欧洲有P.克雷森厄斯的《农产品薄记》,是参照较早的C.巴苏斯的《农业全书》写成的。此外虽然有些农业文献,主要是大量存留的采地的公文、管理人员的报告,以及收支账目等,根本不是农书。

          直到十三世纪,才有英国亨利的《亨利农书》,讨论了当时封建庄园的管理问题和一些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再后到十六世纪初,有费兹哈柏的《农业全书》,着重讨论了三圃制农业的一些技术措施和经验,透露出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的信息。

          欧洲的二世纪的伽伦农书之后,直到十六世纪以前,农书发展踏步不前,极为贫乏,中间出现了若干世纪的“空白”,断了档,无以为继。欧洲十四至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涌现有著名的诗歌、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的突出专家,弗兹哈柏和凯撒尔平纳斯二人适当其会,他们的两种农书似乎也“复兴”一下,但陈旧平泛,谈不上是有突出贡献的农学专家,比之诗歌文学等差得很远。出现这种现象,和中世纪欧洲社会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分不开。

          欧洲中世纪农业,在封建领主统治下以采地为单位,长期施行“二圃制”和“三圃制”的耕作制,长达十几个世纪之久不变,有的地区延续到十九世纪,耕作经营非常机械、粗放,农作物固定单调,农具粗劣,技术保守。古罗马时期某些奴隶主还采用施肥措施,但在中世纪除耕翻地里的残茬杂草外,很少施肥,只靠休闲的消极方式来恢复地力。

          为了使放牧的牲畜所排出的粪尿能积存在自己的牧地里,领主强迫农奴把他们的牲畜驱赶来放牧。十一世纪之后,施肥在部分领地得到恢复,但家畜少,粪肥不足。这样,实际是土地的自然肥力逐渐被掠夺耗竭。作物一般不中耕,没有条播器(条播器、耧车是十八世纪由中国传进去的),播种方法多采用撒播。作物单调呆板,没有多熟种植,没有轮作复种和间混套作以尽地力,不知道开辟肥源和用地养地结合以保持和提高地力。

          总之,它没有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发展形成的集约经营、精耕细作一整套的优良技术措施。在这样的社会政治、生产背景下,农学专著当然难以出现,即或有,科学水平也很低。

          --------------------------

          另外一个能够体现欧洲农业水平的指标,是铁器的使用:

          “直到1050年,大部分西欧的农民还不曾拥有一把锄头或类似的工具。流传至今的加洛林时代(752-843年)富有庄园的农具清单中,金属工具极为稀少,甚至木制工具亦极为难得,大部分农民只能依靠父母赐予的一双徒手来与自然格斗。”——引自网络

          相比中国,铁制农具最迟汉代就已经普及了,差了将近一千年。

          11世纪以后,通过使用铁制农具大规模拓荒、三圃制、灌溉排涝技术、引进美洲作物等措施,欧洲农业得以持续发展,但是直到工业革命,欧洲农业也没有达到中国的技术水平。

          当然,欧洲的繁荣富强靠的是海洋扩张,以及由此催生的科技进步,对于一个“海上游牧民族”,用农业作比较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通宝推:ziyun2015,桥上,老老狐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7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