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这个国家的实力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 北纬42度

共:💬167 🌺274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座纽约城,半部美国造船史(11) -- 有补充

      当时蒸汽轮机用在军舰上有两大问题,一个是上面提到的需要同时优化高低速性能,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靠加装一个小型汽轮机专门跑低速,被称为巡航汽轮机,增加了系统复杂度。下图显示的是当时四轴驱动的战列舰典型动力配置,可以看出有多么复杂:Turbine就是汽轮机,汽轮机分高低压,H.P.是高压L.P.是低压,锅炉来的高压蒸汽首先进到高压汽轮机做功,出来后变成低压蒸汽,再进低压汽轮机做功一次,Ahead和Astern分别指的是前进的(术语正车)和后退的(术语倒车,这个设备其实更常用来减速),Cruising就是巡航。图上可见四类汽轮机各两个,高压正车、高压倒车、低压正/倒车、和巡航。八个汽轮机驱动四个传动轴,另外图上没有任何变速设备,汽轮机经过传动轴直接驱动螺旋桨。这还不算最复杂,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省燃料,后来有的战舰上出现了中压正车倒车汽轮机。

      点看全图

      汽轮机直接驱动螺旋桨带来了第二个问题:蒸汽轮机的最佳工作状态是每分钟上千转的转速,而轮船螺旋桨最佳转速只有每分钟一两百转,再快会出现气泡严重影响推进效率,并对浆尖造成腐蚀。把蒸汽轮机放大后可以把转速降下来,但是放大汽轮机又会显著增加系统的重量和体积。不过这个问题看起来不算难,只要加个减速器,就能保证蒸汽轮机高速运转的时候螺旋桨仍在低速转动。英美德三国都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但一战前后最重视这个问题的仍是美国,英德两国对于航速的重视高于航程,而汽轮机不经减速器直接带动螺旋桨恰恰最适合飙高速。

      英国帕森斯和美国西屋电气合作,采用最传统的办法 -- 齿轮减速,可是当时齿轮只能传动一两千马力的功率,而战列舰一根驱动轴的功率已经有近万马力,这就成了难点。但因为巡航状态只需要低功率,齿轮传动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亚利桑那号就加装了齿轮减速的巡航汽轮机。

      德国人Föttinger发明了液力传动,试图装在Ersatz Yorck级战列巡洋舰上面,最后因为德国战败无果而终,但至今不少机械仍在采用这个技术。

      这时大佬GE出来宣称,电力传动才是最最理想的传动技术,不管是要实现大功率减速,还是兼顾高低速性能,还是倒车,在电力传动那里都不是问题,改变一下电流电压就轻松搞定了。大家经常听到现在军舰最先进的技术是电力推进或者简称电推,老祖宗其实在这里呢,那可是一百年以前啊……

      通宝推:白玉老虎,心远地自偏,kiyohide,吴用,epimetheus,桥上,心有戚戚,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机械传动还有个缺点是减速时要极为小心 -- 补充帖

      蒸汽轮机都靠娇贵的叶片驱动,正车高速运转时,如果突然需要减速,倒车汽轮机必须缓缓的把压力加上来,否则会损伤叶片。相比之下如果采用电驱动,减速可以迅捷得多。对军舰来说,躲鱼雷时减速性能的好坏是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 家园 一百年以前啥都有了。

        现在都是在吃老本啊。

      • 家园 这个扣下的好

        宛如当年萨苏了

        下篇,估计列克星敦等等闪亮登场了。意想不到的是,当年美国第一艘航母兰利号,之前作为运煤船已经是蒸汽轮机电传了,感觉很错位

      • 家园 原来不知道这么复杂,看来电传确实是大势所趋
        • 家园 电传的应用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传统的机械传动路径是:

          蒸汽-汽轮机-减速箱-大轴-螺旋桨

          如果用电传,路径是:

          蒸汽-汽轮机-发电机-电线-电动机-螺旋桨。

          相当于是将减速箱和大轴换成了一个大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是与主机等功率的,体积和重量都是很大的。

          如果基础工业的水平到不了那么高的话,这个重量和体积对于总体设计而言是难以承受之重。

          70年代,里科夫老爷子硬压,搞了一条电传动的核黑鱼,受当年电机水平限制,最后黑鱼的航速非常感人。

          现如今,电机技术又发展了半个世纪,估计电传的条件成熟了。

          通宝推:北纬42度,吴用,桥上,
          • 家园 大轴省不了 -- 有补充

            现在有推进吊舱,就像747外挂的发动机一样,可以省略大轴,但是军舰似乎不大愿意用。俾斯麦挨了一下不得不打圈,吊舱挨了一下怕是只能飘着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经常就是这样的权衡 -- 补充帖

            同样的重量体积

            是选择更有效但是重量体积更大、价钱更贵、维护更多的机器

            还是这些重量体积干脆拿来多装油

            • 见前补充 4519316
                • 家园 就是所谓的pod推进

                  一些比较先进的拖船上面使用了,某个伊丽莎白豪华游轮用了。拖船回转更灵活范围更大;游轮有助于提升燃油效率,毕竟舵本身首先是阻力。

                  西班牙的两栖攻击舰、法国西北风登陆舰用了,但是西北风是选择民用标准降低成本的选择。这俩,参考60年大庆的海上检阅,是要排在后面的

          • 见前补充 4519071
    • 见前补充 4518824
    • 家园 一座纽约城,半部美国造船史(10)

      点看全图

      但其实这16艘战列舰武装大游行时已经落后,1906年英国服役了划时代的无畏舰(上图),让所有的前无畏舰都变成了废物 -- 老大给暴发户上了一课,离美国变成新老大还远着呢。无畏舰除了在火力和防护上面有革命性的进步,动力系统也改用了帕森斯(Parsons)蒸汽轮机直接驱动螺旋桨 -- 英国人帕森斯就是蒸汽轮机的发明者,下图就是蒸汽动力的两位祖师爷,左詹姆斯·瓦特右查尔斯·帕森斯,蒸汽动力虽然听起来落后,即使在今天无论核电还是火电甚至燃气轮机联合循环都离不开蒸汽,只可惜在它的老家英国渣都不剩了,两位老先生不知在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点看全图

      比起往复式蒸汽机,蒸汽轮机体积小重量轻,可以让船开得更快,并腾出重量和体积装备更多的大炮和更结实的装甲,无畏舰的主炮口径和之前的战列舰相比并没有增加,仍是12英寸,但主炮数量从4门猛增到10门,全舰第一次实现了全面装甲化,而航速第一次超过了20节,无论是火力、防护还是航速当时在战列舰里都是首屈一指。

      美国很快迎头赶上,1910年先后服役了四艘无畏舰,其中三艘仍采用往复式蒸汽机,第四艘北达科他号采用了美国本土制造的柯蒂斯蒸汽轮机(Curtis,跟著名飞机设计师Curtiss不是一个人,为了区分后者翻译成寇蒂斯),可以看出这时美国已经紧跟在英国后面。

      只可惜柯蒂斯蒸汽轮机最初的喷嘴质量不佳,严重影响使用。由布鲁克林船厂建造,于1911年服役的佛罗里达号战列舰,只好采用了进口的英国帕森斯蒸汽轮机。这艘军舰服役后,美国海军又发现帕森斯蒸汽轮机燃料消耗比柯蒂斯的要大,影响航程,对于满世界是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来说不是大问题,但对于美国尤其是缺少基地的太平洋一侧就不太适合了,那时除了夏威夷、关岛、威克岛和菲律宾以外,美国在太平洋上没有别的基地。

      军舰还有个大问题,就是打仗时可劲飙高速,平时要低速巡航省油。为飙高速而优化的蒸汽轮机,低速时的燃料消耗远大于老式的蒸汽机动力。因为美国非常重视航程,于是布鲁克林船厂下一艘建造的,1914年服役的新的纽约号战列舰(也是巧合,该舰开工时间是1911年9月11日),走了回头路,恢复使用蒸汽机。纽约号战列舰在世界上第一次把14英寸大炮搬上船,英国当时是13.5寸大炮,德国还在用12寸炮。虽然动力落后,纽约号的火力创了个世界纪录。

      随着柯蒂斯解决喷嘴问题,布鲁克林船厂再下一艘建造的战列舰又回去使用柯蒂斯蒸汽轮机,这艘战列舰就是亚利桑那号,最后的命运是在珍珠港事件中被炸沉,残骸如今被改作纪念馆(白色的是纪念馆建筑,水下的船才是亚利桑那号)。

      点看全图

      几艘战列舰在技术上不停的摇摆可以看出当时技术还不成熟,却要咬牙造舰搞军备竞赛。美国海军试图扶持柯蒂斯跟英国竞争,背后则反映出需要重金投入的高科技产业出现了垄断,只有重量级选手才有资格参赛,而美国已经是玩家之一。当时美国电力大发展,西屋电气引进了英国帕森斯蒸汽轮机技术发电,柯蒂斯则选择和美国的通用电气(GE)以及德国AEG公司合作。

      其实英国海军也不想看到帕森斯一家独大,于是英国John Brown造船厂引进了柯蒂斯技术,虽然英国军舰以帕森斯为主,但也有少量采用Brown-柯蒂斯的汽轮机,比如被二战中被俾斯麦轻松PK掉的胡德号。德国则在帕森斯,柯蒂斯-AEG,和本土企业之间艰难抉择,第二帝国的倒数第二艘战列舰,1913年12月才开始建造的拜仁号仍然选用了帕森斯汽轮机。为了扬长避短,德国人曾经试图给战列舰装上柴油机,不幸这是一条死路,大功率柴油机太重,主力舰的主机再也没有用过柴油机。

      通宝推:老老狐狸,白玉老虎,吴用,stamilo,领班军机,桥上,kiyohide,心有戚戚,物是人非,
      • 家园 英国还是有很多渣渣的

        当然是字面意思上的渣渣

        各种古董蒸汽机、火车作为历史遗留还是比较受重视的,各种民间的重建、修复活动。

        衍生的文化相关的东西很多,从bbc纪录片回忆当年荣光,到托马斯和朋友们全世界收钱,甚至包括发展的蒸汽朋克亚文化圈子。

        托马斯和朋友们这个“IP”相当不错,这些节目本身历史就十分悠久,且全部都对应了真实存在过的机车,对于大人也有吸引力,而故事本身更注重教化,要比汽车总动员之类的更好些更值得小孩子看。相比之下汽车总动员、飞机总动员等等,十足山寨气息。

        通宝推:北纬42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