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为“十部委”洗地 -- 多余6569

共:💬98 🌺502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河里的三观还是比较正的

                  这也是西西河吸引我的原因。便说这个楼吧,不管批评的对不对,众口一词的对“公立”有着强烈的推崇与信任。

                  不过有些问题,想深入讨论必须是业内的专家。不然就是瞎起哄了。

                  国家医改的方向,明显的在于“保基层,稳高层”。希望通过患者分流、分级诊疗,实现“防重于治”、控费增效的目的。公立属性医疗机构,重点在于“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其余医疗服务则市场化。

                  这个思路并没有明显的槽点。毕竟,你不可能全部指望“三甲医院”包办一切,这不现实。而且,医院一旦大了以后,管理上面的难度指数性增加,可不是许多人简单描述的“加强监管”四个字就可以的。

                  楼里的文字中,“十部委并不是傻子”这个标题,说得其实是对的。超大型的公立医院,譬如郑大一附院,在当地有个笑话说:XX土豪刚到郑州,对出租车司机说,拉我到你们这里人最多,最贵的地方去。司机想了想,把他拉到了郑大一附院。类似的笑话在成都华西也是。也就是说,超大型医院,基本也是最贵的。这很正常啊,仪器设备最贵,医生水平最高,材料药品最好,焉能不贵。这些超大型医院,用于解决“基本医疗服务”,未免大材小用了。而他们的虹吸效应,直接导致了当地区医疗生态的失衡,整个马太效应的循环,患者越来越集中,“看病难”“看病贵”根本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回到政策文件本身。限制了目前这种公立三甲医院的数量、床位及规模,鼓励民营机构发展,难道就可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么。不是的,这个政策的出发点,其实是减少国家及政府层面的医疗资本投入,鼓励社会进行资本投入。发展总是要钱的,医疗特别是高端医疗是个重资产行业,医疗需求又在不断增长,总得有利益,才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吧。为什么鼓励民营医院这么多年,民营的高端医院依然屈指可数,资本也不是傻子,这么大的前期投入,回收周期这么长,他们也得慎重啊。

                  • 家园 “民营“资本的定义是什么

                    就说我老家新近几年成立的几家医院,那些个三甲医院都是建在还没完全成型的新城区,而独独一个民营医院把个老公安局的地盘全租下来了(规模还不小,光住院部就二幢十多层的高楼,病房条件和服务态度都比三甲医院好很多,就诊医生一部分是些返聘的专家教授,一部分是三甲医院挖来的业务骨干)。

                    因这家医院地处老城区,住院门槛费用又低于三甲,所以成立三年来,那边新城区有些三甲分院还没开张(开张的也是病员不多),而这家医院已是经常床位爆表。

                    它的医疗费用并不比三甲便宜,我家老父最近一次住院(老人家肺气肿多年,是这家医院的常客),光一个血常规和粪便检查就两仟壹(药费大约三百多一点),那些繁杂的检测项目是列了两张清单。

                    老父亲今年开春以来己入院多次,医疗费用已是上十万(自费部分只有一万多)。

                    所以私下认为,像入股这种民营医院的资产持有人,绝对不会是一般的“民营“资本。

                    • 家园 你提供的数据信息感觉有点问题

                      首先,老城区一般会有老三甲医院的本院区。民营医院开在老城区,哪怕聘请了一些返聘教授,想跟老三甲竞争,个别专科有可能,全科室竞争基本没可能。这也是很多民营医院选址往往开到新城区的原因,竞争不过啊。

                      今年开春以来己入院多次,医疗费用已是上十万(自费部分只有一万多)。想了解下你父亲是老干部么?如果不是老干部,而是普通百姓,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广州市的医保定额是每人每次住院7000元医保上限,超过就要自费了。一年入院次数有严格限制,具体多少要查一下。这个数据没有官方文件,但是我知道是这个规矩。

                      如果你父亲是老干部,那么你父亲在哪住院都可以有这种待遇。当然可以选择环境最好、最便利的地方,而根本不必在意费用。

                      你所举的例子,与我所知的状况很不一样。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譬如联系你的上下文,如果可以将老干部治疗(特需诊疗)弄到一家民营医院来开展,那确实是稳赚的生意,需要有背景才能做到。但是你真觉得卫计委和新成立的医保局是傻子么,这么明显的寻租套医保,一旦被审计,肯定有人是要吃牢饭的。

                      • 家园 应该不会错

                        不是老干部。但父亲说每次自费部分只有10%多一点。

                        三甲医院本部在老城区有三家,这些新城区都是分部。

                        (具体住院费用保销情况,我明日再确认一下。)

                          • 家园 抱歉,是搞错了。

                            刚才打电话问了老父,他是今年住了三次大约二个多月时间,共6万余元,自费部分一万三。

                            我先前搞错是把年前冬天的入院费用也算在内了。

                            别误会了人家医院,特此更正。

                            (不过那些检查费用是真的,我在医院亲眼目睹的。)

                    • 家园 这例子说明什么

                      不妨比较一下:

                      位置:民营比三甲方便。

                      门槛费:民营比三甲低。

                      医疗费用:差不多(“不比三甲便宜”)。

                      医疗水平:差不多(“返聘老教授”,“三甲业务骨干”)。

                      病房条件:民营“好很多”。

                      服务态度:民营“好很多”。

                      那么结论应该是:这是一间好的民营。

                      这样好的民营,还不用国家投资,那又何必在意它是不是“一般的“民营“资本”?

                      • 家园 三甲医院逐渐衰弱,“民营“医院崛起

                        以这种资金回报率和市场稀缺性,你以为这种行业谁都有机会进入?如果是对全社会放开,只怕多少人都会想方设法去融资进入。

                        像我这行,一个二级经销商,二三百万的自有资金,一年累死累活的千多二千万营收,三四个点的毛利润,除去租金人工还不如房东老板一年纯得二十万租金。

                        这两年的经济形势,更别提那些搞实体的。。。

                        如此一个超级地租,一个垄断资本,是吞噬经济发展成果的两大巨魔。

                      • 家园 血常规和粪便化验就2100

                        这个医院倒不是直接喝老百姓血,它喝医保的血,等于间接喝老百姓血。

                        中国有14亿人,每人死的时候花100万,这个医疗费用就是1400万亿,你没有看错,1400万亿,大概是中国社会总财富的3~5倍。

                        大善人不是大善人,其实是吸血鬼。

                          • 家园 医保对每个病种的花费上限是有规定的

                            普通老年人肺气肿验血常规和粪便一般就几十块钱,开到2000多,病人的确还负担得起,但是医保掏钱啊。

                            你是看不懂,还是装不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