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两京梦华老赵家--奇说宋朝十八帝2宋太宗 -- 云横居士

共:💬4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两京梦华老赵家--奇说宋朝十八帝2宋太宗

    说到宋太宗,肯定要说到“金匮之盟”,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皇太后杜氏去世(所以我前面提到专家意见“杯酒释兵权”不太可能发生在次月),临终前,以国赖长君为理由,要求太祖百年后传位给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赵普记录下有关誓言,在文件末尾签上“臣普记”,藏之金匮。

    后人有怀疑这是宋太宗为说明继承皇位的合法性编造的谎言,赵普是通同作伪的同谋。

      但综合持肯定态度的研究者特别是高阳(许晏骈)先生的意见,金匮之盟的真相应该是这样的:

      杜太后可能从老太太溺爱幼子的角度出发(廷美当时14岁,是老太太 47岁生的)要求太祖一传光义(太宗),再传光美(即廷美),三传德昭(太祖子),其崩后一月,太祖任命太宗为开封尹,廷美为开元尹(应为兴元尹,即西京洛阳),这说明上述次序是存在的;12年后的开宝六年(973年),赵普罢相出镇河阳,上表自陈自己没有像“外人谓臣”的那样“轻议皇弟”,称“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太祖“手封其表,藏之金匮”.

    其中原因是赵普建议太祖传子却留下痕迹,被卢多逊借口打击,为撇清自己所以上此表,太祖的行为其实也是为了撇清自己和赵普,君臣之间配合默契。

      太宗即位,以廷美为开封尹,封齐王,将三人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以示一体”,更说明金匮之盟的内容,如果金匮之盟是太宗为了合法化的作伪,何必牵扯廷美,后来还要设法处理并以皇帝之尊亲自造谣诋毁廷美为宣祖与太宗乳母的儿子(大臣表示,宫廷中的事不是领袖亲自说明,俺们如何知道――听着像上海闲话说的搓人)。

      因为卢多逊说赵普没有立太宗的意思,太宗即位后,赵普有阵子非常不得志,后来他要求太宗去看“金匮之盟”的相关文件和前面提到的他自己给太祖上的表(就是太祖放在金匮中的赵普说他没有轻议皇弟的那份表章)。

      在处置廷美之前(之前德昭已经自杀、德芳病死),赵普“老举失匕”在劝说太宗下手时说“太祖已误(未传子),陛下岂容再误”,太宗一开始觉得老赵比较贴心,后来恍然大悟,今日老赵有这话,当初一定“轻议皇弟”,挖自己的台脚。赵普老是犯类似的错误,当初太祖要让天雄节度使符彦卿掌管禁军,赵普劝说不可(也是好心),太祖说我对符彦卿不错,他不会对不起我的。赵普说:“那你怎么会对不起周世宗?”把个太祖给噎的老羞成怒。

      所以太平兴国八年,赵普出为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文武职位都到巅峰但没有实权。太宗赐宴长春殿,作诗饯别,赵普捧着诗说“陛下赐臣诗,当刻石,与臣朽骨同葬泉下。”此中深意,仿佛是求丹书铁券。

      如果赵普是帮助太宗作伪的“功臣”,太宗不会在他死后说赵普虽然曾经和自己有一段时间关系不好,但看在当年同事的份上还是给予他最优厚的待遇。

    赵普对不起的是杜太后和太祖、廷美,他不是伪造了金匮之盟而是协助太宗背弃了金匮之盟,太宗利用了老母的妇人之见接了太祖之位,但不知道金匮之盟有书面文件,后来唯一的见证人被搞定,所以可以为所欲为。太宗子孙知道这事“内疚神明”,所以南渡后高宗认为“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所以收养孝宗将帝系转到太祖后代那里,但“南渡始绝”也被明代的张溥认为“获天过厚”,“当涂典午,死不服也”(当涂出“代汉者当涂高”指魏,“魏者阙名也当涂而高”;典午,即司马也,指晋)。

      太宗才具其实不弱,比起太祖可以说是“皇弟英察,善于将将”,只是太祖比较仁厚大器,经五代残破,人心思治,需要有一种矫正,此太祖历史地位较高的原因。

    但从权谋来看,特别是从整个谋夺天下的策划来看,太宗可能起到更大的作用,陈桥兵变中因为他当时的地位不高,势必“不韪之名,推兄居之”(还是张溥语),太祖的黄袍加身时的比较被动,一大半是做作,一小半也可能是真的,太祖对皇位是喜欢的,但这个人还喜欢立牌坊,前面说过对武成王庙中配享的古代名将,也要考察一番,要所谓“功业始终无瑕”的,有些总工会评先进模范的路子,但不杀柴氏子孙、不杀功臣、不杀上书言事者,算是非常厚道;太宗则不然,疑似杀孟后主,直接杀李后主(还有那个《熙陵幸小周后图》中表现的他的下流无耻),直接逼死德昭,间接(?)杀死幼弟廷美,实在比较政治动物。

    这本身也许没什么,如果最终能像唐太宗,玄武门的血也是能洗去好些的,问题太宗“外战外行”,地势不利,条件也不成熟,遇到的辽的统治者也正好比较牛B,结果给契丹人大败,自己后来的死也和高梁河一役的箭伤发作有关,不免让人揣想那个被后世通俗小说写得比较小市民的柴荣如果多活三十年,是否真会如他所说混一宇内。

      宋皇室从父系而言可能有容易患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基因,加上经常饮酒、吃炙肉、点心也吃用栈熊(人工喂以大量精饲料的熊)肉为馅的包子,所以比较容易中风,可能他们有袁世凯觉得自己家族几代人都活不过58岁的预期;再说杜太后一老太太在那边也就出于私心一说,可能国赖长君等是太宗出的主意做做借口而已,但老太太做的比较细致,还叫人写成了书面文件――太宗起先不知道有这份文件。 如果金匮之盟是伪造的,又何必在其中涉及大量其他的合法继承人,或者只能说太宗阉割了盟约,只强调了其中自己继位的部分,而没有强调二传三传。

      太宗的见识浅薄的一点就是前面说的以所谓“在德不在险”反对迁都,结果首都一直在四战之地的开封,北面燕云又不在手上,这种被动局面确实有些作死。

     太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是淑德尹皇后,早亡;懿德符皇后(是符彦卿的小女儿,周太后的妹妹,自然也就是柴荣的小姨子),周显德中归太宗,开宝八年薨,年三十四;第三个皇后是明德李皇后,就是李处耘的第二女,太平兴国三年始入宫,年十九。

      太宗九子,后传位其子真宗,成为北宋第三个皇帝。

      

      太宗心眼比较小,因为太祖宋皇后一开始把太祖儿子找来所以一直耿耿于怀,对这位开宝皇后一直冷淡不礼遇,后来她去世了也不肯风光大葬。然后吃德昭的醋,甚至吃自己儿子的醋。几次外战大败后,认为“奸邪无状”最可怕,将发端于太祖的“内重外轻”制度发展到了极致,给宋代后来的种种问题埋下很大的隐患。

    元宝推荐:沉睡的天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