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投票邓氏改开真的让孩子们无书可读吗 -- 老乐

共:💬184 🌺689 🌵68 新: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100 / 0

    老乐的方法更严谨,结论更可靠
    14/0
    flyingcatgm方法更严谨,结论更可靠。
    80/0
    两个都不严谨不可靠
    5/0
    两个都严谨,都可靠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投了flyingcatgm一票

      老乐和flyingcatgm,两位网友的论证大致看了下。

      相比较而言,老乐列出了1234,给出了因果链,采用了合理的归纳方法,同时命题确切、恰当、简明、能概括全篇内容,引人注目,视角独特,具有创新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可靠,结果深刻和有启发性,写作规范,层次分明,文字通顺,表达流畅,无语法错误,易于理解。同时,用语文明,有理有节,有趣有益,确实有助于开阔视野。

      我投flyingcatgm一票。

    • 家园 【整理】整理一下最新进展

      在flyingcatgm的努力下,这个问题又往前进了一步。

      flyingcatgm网友找到了86年的义务教育相关资料。由于义务教育政策的颁布,孩子们上学,特别是小学升初中变成了一种“义务”,也就是说“经济负担不起”和“考不上”这两种可能性被排除了。

      我的主贴,设想了五种可能(不排除其他更多的可能),其中2,4,5三种可能性最能够支持“无书可读”。现在,能够支持“无书可读”的第2和第5,已经被flyingcatgm找到的资料排除了---谢谢你,flyingcatgm网友。

      至于第三种可能---flyingcatgm网友,您觉得您找到的资料是能够确认第三种可能还是能够排除第三种可能?或者还不确定?没什么,我们研究问题,现在不确定就继续努力,你看好不好?

      总之,flyingcatgm网友的新资料,让我们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请大家继续关注。

      flyingcatgm网友,你找到的义务教育资料,在我看来值四朵花,但是不值一个通宝。我送了你一朵,还欠三朵。或者,我再送一个通宝给你,算你欠我12朵如何?

      对了,一朵花几个钱?我知道一个通宝16钱,对吧?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 家园 升学率下降--这个是事实

          这个事实,我一直没否认。也是我主贴提出的初步结论。

          我们一直在讨论的,是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

          你最早说的是“无书可读”,我对你这个说法存在质疑--质疑不是“否定”。在我看来,肯定和否定都是需要证据的。其实,否定在我看来更容易一点,而肯定则艰难。

          回到问题本身:升学率下降了,原因是什么呢?

          你找到了义务教育相关的资料,我认为特别好,因为我认可你说的,你找到的这个资料具备一定的权威性。我尝试分析一下这个资料,只看小学升初中的问题,好吧?因为义务教育是九年,不包括初中升高中

          1)小升初不存在“考不上”的问题。

          2)小升初也不存在收取学费的问题(可能也有一点儿?)总之,小升初的经济支出,应该不大。

          3)义务教育的政策,是想要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而不是“无书可读”。

          您认可我上面三条分析吗?

          至于说,改开后收入“似乎”增加了---我加上“似乎”俩字,表示我认可您原文的说法,收入是否真增加了,看数据不看宣传。您在这个方面比我研究多,您有收入方面的数据吗?

          另外,支持‘无书可读’的可能性,您觉得还有什么?

          不收钱都不读---是否有可能因为“改开造成了更大的贫困”?如果对比75年和85年的家庭收入数据,85年的收入是不是少于75年?您如果有这方面的数据,我愿意了解一下。

          谢谢。

          • 家园 你几岁了,95后还是00后吗?

            你要是95后或00后,我跟你废这话干嘛。你要是有点岁数,不知道85年后农民就开始“收入增长缓慢”吗,不知道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泛滥的“中小学乱收费”吗,不知道198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1元,1997年却只有2091元吗(你不知道这十几年中货币是怎么贬值的吗)?

            • 家园 我不知道没关系,您知道就行了

              我不知道没什么关系,您知道就行了,您一说我就知道了,对吧?这不妨碍你我讨论。

              另外,您以前的帖子说“义务教育”以后学杂费都不收了,现在又说乱收费,洒落也提到了乱收费的问题。

              您给的最早帖子里面给出的数据是85年---我没记错吧?85年的升学率,81年和九七年的人均收入,八十年代后的乱收费等等,这些数据我看有点儿乱。妨碍继续讨论问题。

              要不,您受累在时间上稍微整理的脉络清楚一点儿?我觉得流动人口对于失学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您找到数据了吗?

              • 家园 我没说过乱收费

                无论是学杂费,还是学校建设费,或者是教育附加费,都是有据可查的合法收费,改开后,这些合法的收费极大的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导致了农村学生辍学率大幅升高,进而导致小升初升学率下降。所以,f网友的推论,在一个合理的时间段内是接近事实的,我们可以说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他的推论是合理的。

                如果您是学自然科学的,您就应该知道包括费尔马、黎曼在内的许多大数学家在论文中都写过论证过程从略,这不妨碍他们得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结论。

              • 家园 你这种“学杂费”和“乱收费”都分不清的主

                自然分不清“义务教育以后学杂费都不收了,现在又说乱收费”的区别了。再问一次,你几岁了,说不说啊?

                • 家园 学杂费的问题是你和洒落之间的事是矛盾

                  你说“不收了”,他说“还在收”,要不你俩先商量好?同时洒落好像也说了乱收费的问题。帖子太多了,很多网友表示了各自的态度和观点。很多想法很新颖,大家都在帮助你把这个题目研究好。

                  https://www.ccthere.com/article/4367698

      • 家园 你的论证有很大漏洞

        1986年搞了“义务教育”和“排除了经济负担读不起”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八九十年代,在广大农村,因为经济负担读不起初中还是存在的,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

        正在“排除了经济负担读不起”是2000年以后义务教育免费,说起来还是胡温的德政,跟邓时代没多大关系。

        • 家园 感谢回复

          义务教育,免除了小学升初中的的学杂费---是这样吧?

          义务教育的细则,我不熟悉呀,我说的如果不对,您随时纠正。

          即便是教育不收钱,孩子们依然“负担不起”---这是您的观点,对吧?

          如果您说的“每个班都有”是事实,并且有相应的数据支持,那么事情就更值得深究了。

          不收钱依然负担不起---为什么?

          另外,我这里的一切,都是在根据flyingcatgm网友的资料进行推论,也是想告诉大家,我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您所谓的“负担不起”,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 家园 搞义务教育是1986年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是胡温时期,中间有差不多20年时间,义务教育阶段是收学杂费的,您没在中国上过学?我极度怀疑您不是中国大陆出生的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flyingcatgm说“不收学杂费”你说“收”

              你们两个所陈述的正好相反呀?

              你看,flyingcatgm在4367605贴中说:

              “呵呵了,最基本事实,1986年开始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法,初中是必须上的,不用升学考试,小学,初中不收学杂费。多好的政策啊。”

              ----基本事实,他认为是“不收”的。

              您认为是收的。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 家园 你的阅读理解真有问题。真怀疑你没在中国呆过。

                你举例子的那句,明明人家就是反讽。意思是政策纸面上看上去很好,实际执行全走样的。80到90年代,各种教育收费零零总总多了去了。经历过那个年代都知道。真正义务教育免费是2000年后的事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