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用一次个人的真实经历说说我所接触过的“传统武术” -- 老乐

共:💬137 🌺74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解释性的“理论”当然可以提出

                          不过我个人认为,更加重要的是进一步的实证性探索。

                  • 家园 我如果是一个太极高手,我宁可教授“健身操太极”

                    假设有那么一个/一些“隐藏的太极高手”,真的掌握“杀人太极”并且能够轻易毙敌死命,他也很难把这套能耐传下来。道理很简单:杀人太极现在谁还用?谁还敢用?作为徒弟,除了擂台格斗(还要看规则)之外,学徒手杀人的本事出了“助长野性”之外还能做什么?军警宪特的工作不那么好找,擂台格斗也不是那么容易“打出名声和收入”的---需要包装,需要资本运作,水深得很。你一个年轻人学了一身杀人的本事,日后往哪里进一步发展?

                    相反,“健身操太极”市场很大吧?中老年人,不拮据的,想把日子过的更有滋味一点儿,学点健身操太极,自己活动一下老胳膊老腿儿,人畜无害,多好?

                    作为太极师傅,教授健身操太极风险小,收益大,何乐不为呢?

      • 家园 关键是“训练目的”是什么?

        目的其实很重要。因为目的决定了训练的方式和方法。

        我真的不认为传统武术的“套路”训练是针对实战的。实战肯定有实战相应的训练方法。但是,在热兵器逐渐普及以后,武术的实战训练方式还能否“卖得出去”---穷文富武,想要学成一身杀人的本事,要有天赋,也要有好师傅,还要有足够的钱孝敬师傅。

        但是这些杀人的方法在热兵器普及之后还值多少钱??

        我觉得,传统武术那些“杀人功夫”的训练,大概在热兵器普及之后商业化擂台赛出现之前的这段时间,就逐渐走向消亡了。

        原因无它---没用。既不能保命杀敌,也不能换成真金白银的收入。花钱,花时间,流血流汗的学来一身“杀人真功夫”,比不上一把枪来的痛快。你学他做甚?

        • 家园 对,训练很重要,目的更重要

          我从其他角度解读一下。

          先说训练,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搏击,熟练程度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体能、力量、速度、柔韧、反应都需要长期专门练习去提高和保持水平。现代搏击的训练体系注重规则下贴近实战而且不断吸收先进的方法和器械,而传统武术的练习者往往跟着师傅在一个小圈子里,用的也是前辈摸索出来的老经验。顶天了,也就是塔沟武校的水平。就单项素质而言,传统武术练习者的平均水平应该比较低。而实战(比赛规则下)经验更是差不少。《远去的武林》一书中说到,传统武术有“练法、演法、打法”三个体系。我个人估计,掌握打法的传统武术练习者现在大概很少了。

          再说目的。根据我从其他武术论坛看来的说法,传统武术的徒手还包含了为兵器打基础的目的。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你看形意拳的三体式,手都压得比较低,对头部防护明显不足。但是如果给他手里塞杆大枪或是单刀,同样姿势不变,防御态势立刻圆满起来。而现代搏击根本就是立足于徒手,所以手的位置更高,更强调对头部的保护。这是小的方面。大的方面来说,从前练武要么从军要么保镖,需要搏命。现在练武,业余的就是强身健体,想吃专业饭的大都被个体育院校收编了。传统武术中的好东西,在现代体育的开放体制下,也有不少逐渐融合进去了。此消彼长,传武式微也不奇怪。

          我大学体育老师自幼练形意出身,北体毕业,全国双刀冠军。但是他很少提自己形意背景,专心搞体育教学。用他的话说,现代训练体系见效快,而且现代年轻人也吃不起从前那些苦。大家首先还是养家糊口,强身健体,现代体系足够快足够好了。

          通宝推:jboyin,
          • 家园 训练体系的变化还和物质条件有关系

            很多锻炼,说白了就是强化肌肉记忆,让人在每次发力的时候,都能用最有效的姿势,达到最好的效果

            现代训练方法,基本就是靠重复,疯狂的重复,像是拳击手捶几百次沙袋,再跳几百次什么的

            但是这么高强度的训练在古代就很不现实。这么高的体力消耗,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消耗速度快的时候还必须有肉食,在古代的生产水平和分配体系下,又有几个人有条件这样训练呢。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高强度的训练很容易受伤,很多看起来小的问题,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说不定就让人彻底废了

            所以就有太极拳这种有趣的路子,虽然真打的时候讲究快,平时训练的时候要用慢的办法,在慢速的移动中,让人去体会每一条肌肉的活动状态,把平时正常速度下容易忽视的问题放大,从而纠正发力方式,慢慢强化正确的肌肉记忆。缺点自然就是耗时间,入门的站桩就要好几年,不过古代人也没有别的选择

            • 家园 这个说得十分在理。

              这样同时也解了为何现在能够速成。

              不过速成据说对身体损伤较大,这个说法应该也是成立的。体育专业运动员一般都有职业损伤。

            • 家园 的确。我那位传统出身的老师特别强调强度和营养

              他开一个兴趣班教自由搏击,每天热身是基础动作,正蹬,侧踹,里合,外摆,弹踢什么的先来个几十遍,操练得一帮学生学员叫苦连天。然后收尾是仰卧起坐跟俯卧撑各一百个。基本没人能照单完成。老师就是指出方向,对这帮业余爱好者也不强制要求。

              有的学生提议学器械,他让他们每人买一根白蜡杆,什么时候能抖出花来,什么时候开始。一帮愣娃兴致勃勃折腾了一个星期都歇菜了。乖乖把白蜡杆锯成两截,改学鞭杆了。

              另外就是强调营养必须跟上,保证蛋白质摄入量。

              还有就是运动保护。打沙袋前必须绑绷带什么的。

              通宝推:盲人摸象,武工队,
            • 家园 年轻时有身体没脑子,年纪大了有脑子没身体

              年轻的时候傻练不琢磨,年纪大了能琢磨了,但是身体机能下降了。

              咋办?练点“慢的”,“巧的”,不那么要求“快高强”的项目吧?适可而止的“动一动”总是好的。

              “杀人太极”变成“中老年健身操”---这大概也是必然的吧?

              活到中年/老年的人,同时还想“练点儿东西”的,一般来说就是那些希望活得有点儿质量,有点儿味道的人。

              这样的人,一般来说经济上不很拮据,家庭方面不能说美满但是也没什么危机,人生态度大多已经偏向成熟,很多人的目的就是“活得更好”,而不是“我要打赢你”。

              如果你作为一个同时掌握“杀人太极”和“健身操太极”的太极高手---你教哪个赚钱?

    • 家园 这个就是所谓的整体力了

      这玩意很难练。

      练成了以后,力是从腰背控制发出,但是是从地上起。也就是说以腰和大腿发力,通过腿脚向下传递形成反作用力然后这个反作用力再通过腰腿向上传导,从背和臂发出,整个过程就是通过腰背来控制腿蹬地的反作用力。

      这个原理说出来很简单,但是练习起来极为麻烦。内功的修炼,从来是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活动。

      通宝推:柴门夜归,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