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古代不能进入资本主义的几点思考 -- 删ID走人

共:💬55 🌺17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理也无理

      只看中国和西欧,那眼光也太局限了,实际几百年前的全世界的文明地区里,从中国开始,印度,波斯,土耳其,北非,欧洲主要地区都没有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处于文明世界边缘地带的英国。所以,产生资本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中国没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太正常了。

      其实资本主义式生产并不稀奇,宋元明清的东南沿海,各种纺织品,陶瓷,行画等就以资本主义式生产生产出来出口海外,印度沿海地区的纺织,工艺品也是资本主义式的生产向伊斯兰地区出口。但是,中,印都属于过于庞大的国家/地区,部分区域的资本主义式生产是很难推广到全国/全地区的,就算现在,甚至是东部象广东梅州,湛江,福建龙岩,浙江衢州这些内陆山区都还是很“农民”的地区。相比英国是个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伦敦,曼彻斯特等几个点推行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以很容易影响全国。欧洲大陆形势盘根错节,法国,西班牙等等的转型就难了些,中欧,东欧的德国,奥地利,波兰,沙俄的转型要更慢。

      另外,中,印长期是世界主要的财富拥有者,搞资本主义式生产,那必须得向拥有财富的市场倾销啊。英国就那么个小国,加上法荷等等,可以向中,印,伊斯兰地区出口。中,印向谁倾销? 你看看现在中国还要去产能,中国真是全力开动,整个地球的市场都不够。

      我的看法,资本主义式生产并不稀奇,也不是西欧唯一拥有的,但是当时西欧的形势最利于资本主义式生产推广到一整个政治实体的,最后的历史也就是英国一国走通了这条路,大点的法国转型就难不少,离开远点的大国,象德奥俄就更难了。中国是宋明两次被野蛮人重创,自然进化被打断,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 家园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荷兰关系很大

        资本主义起源于意大利,而发展于荷兰,股票和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荷兰人发明的。十七世纪尼德兰革命才是世界上第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教科书上都有写),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当时叫联省共和国)从西班牙独立后,迅速取代西班牙的航海霸权,并夺取了葡萄牙人在亚洲的殖民地,以后一段时间就是英国和荷兰争霸。

        在17世纪的荷兰经济中,造船业是荷兰最发达的工业部门,造船技术的能力也居世界第一。在造船业全盛时期,荷兰同时开工造船达几百艘,仅阿姆斯特丹一处就有几十家造船厂。到17世纪中期荷兰已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商船队,拥有16,000只商船,它的船舶总吨数相当于当时英、法、葡、西四国的总和。③《海洋争霸史话》,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1页。

        英国人的海军和海盗实力强,曾打败过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但玩商船的本事不如荷兰人,甚至北海贸易和英国殖民地间的贸易也被荷兰人垄断。英国内战后,走上武力夺取海上霸权的路,颁布《航海条例》,禁止外国船只参与英国和英属殖民地的贸易,这导致了第一次英荷战争。但荷兰人很快发展了海军实力,第二次和第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海军都取得了大胜。

        特别是1672年,英法同时对荷作战,即法荷战争和第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人连续四次击败英法联合舰队,迫使英国停战,断绝和法国的同盟。而法国人虽然歼灭了荷兰陆军,直逼阿姆斯特丹,但荷兰执政威廉临危受命,决开海堤,倒灌海水,召集爱国民众,击退了法军,与欧洲各国结盟。1677年,他和英国联姻,迫使法荷战争也结束,这是以出卖荷兰盟友利益换来的。法国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从此成为欧洲陆上强权,并开始争夺海上霸权。要知道,当时法国无论从人口、国力还是政治体制上,都强于英国。

        意想不到的是,1688年由于宗教斗争(英国国教和新教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而天主教受法国等外国势力支持),英国爆发“光荣革命”:接到七个英国贵族的密信后,威廉和妻子玛丽二世率领荷兰军队和雇佣军武装登陆英国,迅速平定叛乱,当上了英国国王,即威廉三世,他不但带来了荷兰的先进军事技术,也把荷兰的金融家和更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带到了英国,如1694年成立了英格兰银行。光荣革命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光荣革命后荷兰成为英国的附庸,向法国宣战。英国和荷兰的海上力量联合起来,使英国在英法争霸时取得制海权,而荷兰成为英国对抗法国陆上霸权的桥头堡,迅速衰落了。到了1702年威廉三世死后没有子嗣,前任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儿安妮成为英国女王,英格兰和苏格兰就是在安妮女王时期合并成为了大不列颠。而荷兰则进入了四十年没有执政的时期,海上霸权彻底让给了英国,荷兰全面转型世界金融中心,继续当英国最大的债主,而手工业迅速萎缩,转向英国发展。后来,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借机发动第四次英荷战争,从此荷兰金融业一蹶不振,英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通宝推:秦波仁者,
        • 家园 这种东西吧

          标准都是人定的。

          为什么把1644年定为明朝灭亡,清朝开始的时间?难道明朝不是还维持了很久,清朝早就开始了吗?没什么,就是最终的失败者明朝丢掉北京了,而最终的胜利者清军打进北京了。标准很明确,同时也很不精确。

          资本主义式生产方式并不是意大利最先产生的,早很多,世界各地都有一些地方产生了这种生产方式,至于说什么股份公司,起码南宋就有了,福建浙江沿海就有很多人凑股出海做生意,只不过不叫股份公司这种名字,但实质没差别。

          所谓荷兰是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定义是说荷兰独立战争中,资产阶级作为领导之一,战后也登上统治舞台了,这个定义很明确,但是也就适合教科书,真实的历史是渐变的。荷兰的资产阶级确实上台了,但是统治阶级主要还是旧贵族,革命后,荷兰仍旧存在大量封建式生产,整个经济生活里商业成分很大,真正的资本主义式生产并不占主导。

        • 家园 简单说:英国是资本主义的后发国家,工业革命的先发国家

          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后期,19世纪在英国普及,主要是两件事:

          1.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机械化

          英国传统上是毛纺织业大国(英国是羊毛原料产地,14世纪由尼德兰工人引进毛纺织业,从此英国不再出口羊毛,呢绒成为主要出口商品)。英国的棉纺织业则是1585年尼德兰革命时,移民引进的。英国的棉纺织业并不发达,以曼彻斯特为中心,质量也差。到17世纪末,印度棉纺织品占据了英国的纺织品市场。18世纪初,英国政府禁止印度棉布输入,但英国殖民地又能大量输入廉价的棉花,使英国的棉纺织业拥有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水力纺纱机的发明,和法国传教士带回的中国水转大纺车技术有很大关系。在中国元代,水转大纺车曾相当普及,但它不能加工棉纱,明代后被淘汰。

          2.蒸汽机的改进

          蒸汽机早在17世纪甚至16世纪,就有人发明,但和现代蒸汽机相差很大。真正意义上的实用蒸汽机是英国铁匠纽科门在1712年发明的,结合了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潘的蒸汽汽缸活塞,和英国工程师萨弗里的蒸汽抽水机。萨弗里的抽水机有很多致命缺点(如抽水高度受限于大气压),并不实用。1699年,他在皇家科学院展出了这种机器,同时申请了专利。萨弗里曾雇用纽科门帮他制造蒸汽抽水机,并给予了专利许可。纽科门的蒸汽机,用于煤矿排水,很快畅销,到1733年专利到期后,迅速普及全国。但是纽科门的蒸汽机非常耗煤,只能用于煤矿排水。

          真正推动工业革命的是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不但提高了效率,还使其成为通用机器。瓦特是苏格兰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和作坊主,母亲是贵族。瓦特为了成为仪器制造工,离开家先后到格拉斯哥和伦敦当学徒。1763年,瓦特受格拉斯哥大学支持开设工作室,负责制造科学仪器。在修理学校的纽科门蒸汽机模型时,提出了改进方案,并申请了专利。1775年,他和机械制造商马修·博尔顿合伙,开始生产和改进蒸汽机。同年,威尔金森建成用水车驱动的卧式镗床(约翰·威尔金森是镗床的发明人,原本是用它来制造炮筒的),用于加工瓦特式蒸汽机的铁制汽缸部件。1781年,瓦特公司的雇员威廉·默多克发明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使蒸汽机的往复运动转为旋转运动。到1788年瓦特发明调速器,1790年制成汽缸示动器,现代蒸汽机终于成形,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前述的棉纺织业也使用它代替水力,工业革命自然就一发不可收了。

          现代蒸汽机在中国(确切说是大清)不可能被发明。当时的中国钢铁业、钟表制造业都不发达,主要是因为没有军事和航海的需要,特别是钟表,仅仅作为奢侈品制造(苏钟、广钟)。当时也没有科学机构(如大学和科学院)和专利制度。数理化方面的科学著作,明亡后不再引进,也没有发展就停滞了一百多年,基本上处于牛顿以前的水平。

          通宝推:秦波仁者,
          • 家园 康熙还是大量引进的西方知识的

            元次根这些方程名词是康熙亲自翻译的。

            但康熙不理解代数的意义,有上谕为证:

            “谕王道化。朕自起身以来每日同阿哥等察阿尔热巴拉新法。最难明白他说比旧法易。看来比旧法愈难,错处亦甚多,鹘突处也不少。前者朕偶尔传与在京西洋人开数表之根,写得极明白。尔将此上谕抄出并此书发到京里,去着西洋人共同细察,将不通的文章一概删去,还有言者甲乘甲、乙乘乙总无数目,即乘出来亦不知多少,看起来此人算法平平尔,太少二字即可笑也。特谕。”

            也不知道是哪位阿哥这么倒霉陪着他爹学代数(阿尔热巴拉即Algebra代数一词的音译)。“甲乘甲、乙乘乙总无数目,出来亦不知多少”,康熙认为数学就是要有数字,用甲乙代替数字他就蒙圈了。康熙的数学水平初中毕不了业(知道三角函数和几何,如何开根号,会查对数表,但不理解代数)。

            莱布尼茨还给康熙写信建议他成立科学院,康熙还真采纳了。但他不理解科学院的作用,设立的算学馆成了学校,如意馆则聚集了一堆能工巧匠给皇帝造工艺品,后来干脆并入造办处。。。

            • 家园 康熙是自己关起门来学,不让老百姓接触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有的学者研究表明,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请了西方传教士给他讲西学,内容包括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动物学、解剖学、音乐,甚至包括哲学,光听讲解天文学的书就有100多本。是什么时候呢?学了多长时间呢?早期大概是1670年至1682年间,曾经连续两年零5个月不间断学习西学。时间不谓不早,学的不谓不多,但问题是当时虽然有人对西学感兴趣,也学了不少,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1708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4页

              • 家园 数学方面康熙还是作出普及的努力的

                出了本书叫数理精蕴,介绍了大量西方初等数学知识,所以清代数学家们普遍对西方的初等数学有所了解。

                明代传统的筹算法失传,对于古数学书不理解也不传承,很多都失传,历法也弄不清楚,出现了巨大的断层。清代从朝鲜重新学到了筹算算法,并从朝鲜和永乐大典找到不少古数学书,通过对比西方数学知识,终于把宋元古书写的东西弄明白了,宋元历法也大致搞明白了,对中国传统数学的总结基本是清代完成的。

                不过清代鸦片战争以前对西方数学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康熙的水平,只做了承上的工作没能启下,仍是不及格。。。

            • 家园 整个社会没有需要这些东西的驱动力,正常!
              • 家园 其实数学在明清两代还是逐渐普及的

                因为初等数学用途太广。只是普及速度太慢,而跟不上西方的脚步了。19世纪出生的数学家李善兰,在重新发明幂级数的基础上,重新发明了微积分。

                中国本来有自己的代数,算筹利用空间关系就能表示未知数和变数,但明代以后,算筹失传,数学家看不懂前代人的著作。宋代、元代先进的线性代数方法被遗忘。而阿拉伯数字等便捷计数法也没有普及(其实江南一带流行的苏州码子也有类似作用,它脱胎于筹算,非常适合中国传统竖式写法,但在明清两代却没有用于数学和工程,仅仅用于记账等商业用途,可见当时的数学已经很不接地气了)。到了清代笔算法有所变化,但也只是把西方的笔算法替换成汉字,书写繁琐,也不易普及,仅限于数学家使用。

            • 家园 这个真不能怪康熙

              现在的很多中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突然接触各种变量字母也是一脸懵圈的。说实话对农耕社会的中国来说,代数几何只能是奢侈品。

          • 家园 注意英国在蒸汽机发明前已经非常强大

            18世纪,西班牙彻底衰落,成为了法国的附庸国。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等陆上强权崛起,当时奥斯曼帝国依然强大。但能竞争海上霸权的,只有英法两大强国。法国国力强于英国,但英国地理环境优越,通过强大的海军和外交手段仍能和法国对抗。在1754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后,英国夺取了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地,这是英国能建立日不落帝国的基础。

            在蒸汽机发明后不久,18世纪末,发生了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紧接着就是拿破仑战争。应该说在这个时期英国仅仅是刚享受到工业革命的甜头。导致拿破仑帝国失败的,是1812年俄法战争,而俄法战争的导火索是拿破仑为了遏制英国商品出口,实行大陆封锁政策的失败。但如果拿破仑不进攻俄国,英国的硬实力不足以击败法国。

          • 家园 蒸汽机的发明意味着一切都不同了

            蒸汽机需要煤和铁,使用蒸汽机的机器也需要用钢铁制造,这彻底带动了煤和铁需求。蒸汽机又彻底改变了煤和铁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产出。形成了循环。

            英国的冶铁业一向不发达,英国有丰富的煤矿,但都属于深层煤矿,需要蒸汽机抽水。另外,英国铁矿储量大,但是他的铁矿石含磷、硫等杂质太多,所以要把生铁变成熟铁就不行。当时英国生产机器的生铁大都从瑞典、俄国进口,他们要用大量原料把生铁换回来。英国靠蒸汽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冶铁过程中,鼓风机由蒸汽机带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两个重要发明,一个叫‘搅炼法’,一个叫‘碾压法’,这两个环节都需要蒸汽机,可以去除杂质,这样炼出来的铁就可以做机器部件了。从此,他们基本上摆脱了对瑞典、俄国生铁的依赖,这一点对英国的贸易来说很重要。

            1800年左右,英国的煤和铁的产量比世界上其他地区产量的总和还要多,19世纪中叶之后,产量达到了世界总产量的2/3,当时英国是世界上唯一的钢铁出口国。

            蒸汽机的结构相当复杂,在1800年瓦特的专利到期前,普及程度较低,但之后就完全不同了。

            1826年,英国已经拥有1500台蒸汽机,到19世纪中后期,蒸汽机在英国已经完全代替了水力。杨教授说:“到19世纪20年代以前,英国蒸汽机的生产还是个别订货。比如你需要一台蒸汽机,就可以到瓦特的公司订购,然后他们会去工厂实地考察,造好了之后运过去。20年代以后才开始批量生产。这时欧洲大陆也看到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发展,这样就开始从英国订货。英国就以机器制造业这个行业占领欧洲市场。”

            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全欧洲都开始迅速应用起蒸汽机,增长速度远超过英国。而美国由于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但能购买,还能仿制设计,普及蒸汽机早的多。在1840年,美国蒸汽机总数早已超过了英国。第一艘轮船也是美国人在1807年发明的。

            通宝推:秦波仁者,
            • 家园 蒸汽机的出现最早就和煤矿开采有关

              英国当时森林基本砍完,冶铁炼钢需要新的燃料,所以转向了煤矿,实际开采中需要把矿山中的地下水抽出去,由此出现了最早的蒸汽机。中国由于有比较多的森林资源,对于燃料短缺这个问题并没有迫切的压力,即使蒸汽机当时运到中国在哪个方面使用恐怕也是值得考虑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