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宋朝军队配备的兵器 -- 菜菜丛

共:💬12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宋朝军队配备的兵器

    宋朝军队配备的兵器[转帖]

    军队配宋朝备的兵器

    宋军兵器以弓弩为主,弓弩兵在宋军中占六成以上。

    由于弓弩是主要兵器,所以宋朝时衡量一个人的武艺,都是以臂力作为第一标准的,即看能挽开多少斗的弓,当时士卒挽弓的最高记录是270宋斤(一宋斤约合 1.2市斤),这是春秋时代士卒挽弓力的几倍。而一些勇将则更加惊人,岳飞和韩世宗都可挽300宋斤的弓,不过战时根本用不到这么重的弓,倒是应该兼顾准确性,这一点宋军非常不重视。

    下面主要谈谈宋军的弩,弓是步骑通用的,而弩只能步兵使用,因为弩一般要用脚力张开弩,故射程也远,但弩的射击频率较低,从敌骑兵进入射程到短兵相接,只能发弩三、四次。所以宋军有时会设张弩人,进弩人,发弩人,来减短发箭间歇。

    宋军的弩种类很多,突出的有两种,一为床子弩,二为神臂弓。床子弩是一种重武器,是依靠几张弓的合力将一支箭射出,往往要几十人拉弓才可拉开,射程可达500米,确实当时的远程武器,檀渊之盟前夕,契丹大将萧达览即是中了床子弩箭阵亡的,使契丹士气大挫。

    神臂弓其实也是一种弩,装有机关,但可由一人发射,射程也可达370多米,且可贯穿重甲,令金军胆寒。恩格斯说,14、15世纪英国步兵使用的大弓可射200码远,是当时“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然而它的射程贯穿力和床子弩和神臂弓比起来还差的远。

    临敌时,宋军一般都是刀枪居前,弓弩在后,这是接近实战要求的。当敌接近至300米时,令一神臂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敌阵,则神臂弓手俱发。敌接近至200米时,令一平射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敌阵,则平射弓手俱发。当敌至拒马,则枪兵与之肉搏。

    宋朝为制造弓弩,设有专门的机构,官营的兵器工场规模颇大。北宋前期,弓弩院,,造箭院各有有工匠一千多人,平均一人一日可造弓一张,或造箭三十枝。但在腐败的官僚管理下,弓弩质量较差,神宗曾随意抽取三张弓检查,没有一张弓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宋朝的兵器工厂没有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而金朝的兵器工厂制造的兵器上都刻有监造官的姓名,如有质量问题,即可捉拿查办,所以质量较有保证。

    另外,谈谈骑兵,冷兵器时代,没有强大的骑兵就不可能成为军事强国。汉武帝为对抗匈奴,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改变了步兵为主的步兵体制,才得以主动出击,大漠逐鹿。唐太宗则最喜选择敌阵薄弱部位,亲率骑兵冲锋,“敌无不溃败”。一骑飞驰于前,数万骑兵紧随其后的场面,今日想来,尤叫人神往,正是精锐的骑兵使唐帝国威震四方。然而自从中唐以来,汉人失去了西北的产马地,军队又逐渐转为以步兵为主,宋代既是如此。

    宋军中骑兵只占七分之一,骑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无马,最高曾达十之八九无马,如刘光世军五万二千人,仅有三千多战马,可见宋军缺马到何种地步。宋马体形较小,一般约1.36米,按现在的标准也不算大马。韩世忠曾向高宗献马一匹,“高五尺一寸,云非人臣敢骑”,约合1.58米,而这已是宋朝罕见的大马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辽、西夏、金、元的军队都是以骑射见长,平均一人有两匹马,精锐部队可达人均三匹。北方民族的骑兵非常灵活,一次冲锋,一个回合的交战即使失败,“败不至乱”,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优点,退出战斗,重整队列,再次冲锋。当时即使是宋军兵力占优的一些大战,双方仍要激战几十回合,才能分出胜。而宋军只要一次溃败,就会一泻千里。

    面对善骑的劲敌,宋朝也有人主张发展骑兵,但这种主张不占主导地位,宋朝总的对策还是以步制骑。因为组建骑兵需要大量马匹,而宋朝的马匹主要是通过与贸易得来,需要耗费巨大的投资。“计一骑之费,可赡步军五人”,这是许多官员反对发展骑兵的重要理由。甚至曾与西夏交战多年的范仲淹也是反对加强骑兵的,但是没有骑兵,就只能永远处于消极防御的地位,这是宋军的一个致命弱点,其实不善骑射的状况是可以通过训练和战争改变的。

    南宋时,岳飞是非常重视骑兵的。岳家军主要通过战场上缴获大量战马,组成了相当强大的骑兵,在堰城大战中,由岳云率领的岳家骑兵曾于金朝引以为骄傲的主力骑兵搏战。看来岳家骑兵的素质已不见得比女真骑兵差。可是除岳飞之外,宋军其他大将仍然局限于以步制骑的战略,没有以骑制骑的战例。

    辽、西夏、金等举行大规模会战时,往往集中几万至几十万的骑兵,而步兵仅仅负责运输,开挖壕堑。而宋军却不懂的编组骑兵大部队,集中使用的重要性,而是将骑兵分散在各个战场和部队中,作为步兵的附庸,使数量本以很少的骑兵更显劣势。此状况宛如二战初期的英法联军分散使用坦克,结果一败涂地。

    总之,马匹缺乏,再加上作战时分散使用,成为决定宋军武运的重要因素之一。

    • 家园 宋不重视骑兵,因为其战略是防守性的

      人们常说弱宋弱宋,其实宋军战斗力并不是很差,之所以名声不好,一是前有大唐盛世,二是上层非常软弱,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是战略也是以守为主,因此自然不重视骑兵的政策。

      北宋其实还有拥有相当数量的马产地的,神宗朝变法,很快就聚集了大量马匹,但后来五路攻西夏以失败告终,所谓的大量骑兵也就没有取得什么好的战绩。

      到了南宋以后,作战区域多在江淮流域,运用骑兵的积极性就更不高了。加上此时西北、河北的马产地基本丧失,想弄到马就更难了。

    • 家园 一个疑问

      如果宋军在布阵时以刀枪居前,弩箭居后,为何有人说到了明代,明军在与后金对阵时将火器布于阵前?

      • 家园 我想可能是这个原因

        明朝士兵爱用威力大、射程近的火器,因此布于阵前也是比较正常的。他们的计划估计是在敌人冲到面前之前发射火器,之后就与敌人肉搏。

    • 家园 宋军的步兵武器,的确是一绝

      可称科技建军了。但是和英格兰长弓的制作工序相比,显然我们老祖宗注重经验,而不注重科学数据化的特点还是有些问题。

      不过,因为了这些优秀的步兵武器,南宋军守城,确实在当时是极为强韧的,对比被蒙古帝国灭亡的各国,宋军的抵抗持续之久,给蒙古军造成的损失之大,都是“弱宋”所无法铨叙的。

      • 家园 宋在军事科技发展上有贡献的

        在历次战争中,精锐宋军步兵确实发挥了武器的优势,武经总要记载的武器已经是成系统的。但是整体军队结构,和指挥思想还是受到限制。始终没有能建立起如汉唐时代的大建制的骑兵部队,这样,步兵多在山地战和城市保卫战建功,而不易实现长途奔袭这样机动作战。

    • 家园 养马到底需要什么条件

      俺住在德国西北部,这里出产好几种马,看体形有工作用的,还有马术用的,有的马身材高大,估计马驹就赶上韩献的宝马了。但这里根本没什么草原,马都是圈养。说到底德国太小,面积加起来大概才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还有好象英格兰的马更有名,也是个小丘陵国家。

      宋朝面积再小也比这两地方大啊,再说不是宋朝号称农业比重历史最低吗,那说明农业很发达,有余粮和剩余劳动力,弄多点地养马不就行了。至于辽国限制马出口云云其实宋朝想买肯定买得到好种马,俺不信一个辽奸都没有

      • 家园 马能不能适应南方的气候也是个问题

        长江以南唯有云贵出产马匹,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了。

      • 家园 差得远。西欧的骑兵从来没有形成过大兵团

        养几匹贵族子弟重骑兵的马自然就用不着占太大的地。而中国的骑兵作战动辄以万计啊!

        不过你说的“不重视”还是对的。这可以从两点来看:

        一是可以与汉初比比。汉初就地理而言,不比北宋强,一样没地买马。经济上更是差得多,天子出行,都配不出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宰相更是只有牛车得坐。汉朝的皇帝要是有北宋的经济条件和马政基础,也不至于要到汉武一代才北伐匈奴。唯一强过宋的,就是国家重视骑兵建设,重视马政。

        二是宋朝绝不是没钱建设骑兵。原因一是和汉朝比,没理由说是没钱。二是北宋的“冗兵”是出了名的,在当朝就为世人诟病。有钱养那么多兵痞却没钱建设骑兵,只能说是当权者的心思不在这上面,没有什么客观理由可找。

      • 家园 所以问题就是不重视.

        蒙古人后来差点把全中国改成牧场,大家一定要相信蒙古人对养马的见识.事实就是养马不是什么高技术的干活,宋朝骑兵不行就是因为自己不想要,钱都花到别的地方了.比如说,改善人民生活---意思是当官的吃肉,分点汤给大家喝,这就是宋的仁政.

        仁政者,就是说反正老百姓是思考器官为胃的动物(大脑被简化了,所以是简化版的人),吃饱了啥也可以不管了,所以就抓吃饭就可以了,脑袋被金兵蒙古兵砍掉也没问题.你看南渡后的第一代核心,老爸被抓去坐井观天,老妈直接被轮了,自己也成了太监,谁能比他惨,他都简化了老百姓还能怎么样?整体性压低期望值然后宣布太平盛世,不愧姓赵(姓赵的兄弟不要砍我,要砍砍姓周的).

        • 家园 畜牧业和农业不能随便转换

          蒙古作为游牧民族对于环境依赖远远没有农业民族那么重,如果一个草场没有,不过就是换一个草场而已。而中原地区的农业恐怕不是这个样子。

          宋之所以发展到后来武备松懈,原因有很多。我以为一味说赵氏采用的国策糟糕,恐怕有点成见。

        • 家园 见解独到,有意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