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又到过年,南昌人桌上不会有炒粉 -- ggyy908

共:💬9 🌺9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又到过年,南昌人桌上不会有炒粉

    南昌人炒粉,用料就是干直粉或鲜湿粉。

    我最初见它是一块块形状的,叫它排粉,要炒时先用水浸散了。后来有了机器做的,一斤一筒用纸裹着,就叫它筒粉,这个记得是80年代初才出现的。

    粉是平民食品,南昌人弄粉吃也没有花架子,非要给南昌粉打上一个标签,我以为就是“简单”二字。

    好些年前喜欢打牌的人有一句话:“九大打得稳,天天牛肉炒粉”,牛肉炒粉成了他们的标杆。用猪肉来炒,我不会打牌也一样不放过它。

    小时候吃炒粉,家里一般是过年过节才有,真的是用牛肉来炒。类似于饺子,亦菜亦饭,恰好这两样我家桌上都有。更多的都是更好吃的,蛋饺、和菜、扣肉、熏鱼、糊羹,单独一样拎出来我可以连盘子一起吞掉。最爱的红烧肉,我可以吃到猪油打头,再跑去后面厨房打开水缸,征月里,水都结了一层薄冰,端筒舀起大半筒凉水,灌进肚里压下油花,再爬上桌来。那时候猪肉的香,我现在哭出来也说不出来。

    牛肉炒粉,还真别怪我顾不上它。

    我吃过最好吃的粉其实是凉拌粉。

    那年热天的一个早上,巷子里来了个叫卖新鲜米粉的乡下人。我是头一次见到粉是湿的;而不是干巴巴一块块的样子。姐姐出来问了下,转身回去舀了一大碗米出来。好像是一斤米换一斤半粉,我不确定,只记得好划算。

    没有煮不需要浸,姐姐找来姜蒜辣椒葱,切碎浇上酱油,油熬熟淋上少许,一人一碗粉浇上料。

    真的,我哪知道粉可以这么好吃!

    我不记得自己吃了几碗,我只知道自己没吃够。

    从那时候起,我惦记上了它,时时的在巷子里注意那个米换粉的乡下人,大人不在家我自己也可以舀米来换。

    但是,这人从此再没有现身过,那一筲箕用米换来的新鲜粉,害我记挂了好几个热天。

    好多年后,我在南京西路立交桥头开了一家面店。

    本来是想做特色面,结果不伦不类,什么炒菜、冷饮都做,意料之外的是炒粉口碑最好。我一直认为自己跟大厨的区别就是不会颠锅,学会它又不要师傅,气化炉喷薄的火焰之上,你想不抛锅都不行,嗯,那一锅锅的炒粉基本都是我抛出来。

    隔壁干洗店胖子认真的对我说:“你去上海吧,就卖炒粉也要发财”。他是上海知青的后人,凡是能跟上海扯上边的他都认为是最好的。

    --------- -------- --------

    这些年,南昌市的街边巷头,一时间出现了很多外地的风味餐饮,我去不去上海,他们都要来。

    云南米线开在彭家桥那一年,我曾慕名而去,生意真的很好,顾客都坐到店外头搭的棚子来了。等到我们这一桌陆续上菜了,我的关注点还是在那道名声遐迩的米线上,感觉只是名堂多一些,有人问好不好吃,那么多花头,我要说不好那是存心提反。

    去的人,可能真的是为了见识下不一样的粉。

    估计还有人记得广场边上的文化宫,我说的是87年,它边上开了家喜来登卖北京烤鸭。南昌人喜欢凑热闹更喜欢吃,一时食客盈门。店大欺客,就算我是常客,某次也因为店家怠慢上菜慢还差点跟他打起来。

    后来不好意思再去了,等再看见酒店喜来登,我还纳闷它怎么改行不卖鸭子了?

    文化宫过去是艺术剧院,差不多前后时间,艺术剧院的边上也开过一家川菜馆,那大概是正宗川菜第一次登陆南昌,装修也好,管理和后厨都是四川当地人,说它正宗,是因为我在四川走过不少地方,也算有过见识。

    直到前不久,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我们还在夸它的“蒜泥白腰”。朋友问我:“它几时就不开了呢”?我哪晓得,跟这两家比,更多曾经来过的,我们连它们的名字都没记住。

    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来是自然,去是必然。

    市场融入,经营管理,说到底还是一个成本问题。

    比如我那家面店,明明两张桌子一个气化灶的路边摊,偏要冒充日本拉面,想不死都难。

    桔子看橘子不顺眼,这就要了命了。

    我是听说布里斯班的披萨寡淡无味,不放盐,南昌的肯德基早就在卖豆浆油条,哪天谁再告诉我它开始供应拌粉、肉饼汤,我是一点不会意外。

    “北京烤鸭vs啤酒烧鸭”,“云南米线vs猪血粉”,三分已先失其二。披萨们如不服水土,终究只是到此一游,太阳出来,早起的还是吃粉群众。

    对我们,好多美食,都是传说。所谓食不厌精,首先要生成精怪在天上飞。

    --------- -------- --------

    从网上了解到,鲜湿米粉仅南昌本地每天就要吃掉一百吨。

    很长时间一直以为粉就应该是干的,我所见过的湿粉都是浸、煮的结果。

    拜资讯发达所赐,我们现在也不难了解到它的一般生产流程。

    我小时候吃过的那次用米换来的湿米粉,可能就是没有经过烘晒,被人偶尔拿到街上交易的,要不为什么,我整个童年,在巷子里也没见到那个人影。

    那个时候,城里的个体业者还没有下放去农村,巷子里常来叫卖小吃的总是那几个熟悉的身影,他们都只卖熟食并不生产半成品。米粉加工作坊即便在乡下,也是属生产队集体所有,把产品直接卖到街头小巷,应该不是一种正常渠道。

    这样一想,好像就解释得通了。

    相对于湿粉,我现在吃得更多的还是干直粉。湿粉保质期短,市场流向也很明确;遍布全市的大小餐馆。所以说,仅仅是南昌人每天吃掉的一百吨湿粉,遑认还有干粉的半壁江山,工业化生产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市场,这个轮不到我来操心。我最多跟大家一样,对网传的,无良厂家滥用添加剂的披露,不免心生疑惑,但实际上又没有什么选择。

    物是人非,我们早就回不去了。

    虽然不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我一年吃过湿粉可能还不到两斤。

    我更多的是见识了不少本省各地的干条粉牌子,无它,因为包装方便,

    我只是一个热心粉客,无力质疑哪些添加剂是工艺上必须的,我只是纳闷,不管牌子叫什么名,它们的生产工艺不会没有个标准,还是像家慈一样每次做酒糟、霉豆饵也是凭手气?要不怎么同一个牌子,粗细相同,上次买的煮浸软化用了三分钟,下次再买用了五分钟还咬不透,叫你不想起“增筋剂”几个字都难。

    更别说不同的品牌之间,差别之大,可以让你怀疑它们都是米做的。

    搞得自己买到一次还算满意的,总像是占了谁的便宜。

    --------- -------- --------

    只要买来的粉不是问题,怎么吃就没有问题,还是说下我怎么弄粉吃的吧。

    炒粉一定要有肉荤,肉提粉香,少则一指宽窄就行,君不见,粉吃完了肉丝还在碗底。

    惟不喜欢用蛋来炒,因为出锅看相不好。

    配料豆芽、芹菜、或切成丝条状的任意蔬菜二、三样,个人喜欢用干黄花,长得就那样。叶子菜五六根是少不了的,还是因为卖相。反正趁手头料就好,我是用过雪里蕻来炒粉,真的别有风味。

    气化炉就别想了,但是炒粉重在猛火,吃到口里烫嘴,别巴了锅就行。

    汤粉用料宽,加一点猪血,它就名动赣江,配上鸡汤鲍鱼,可以走向世界。手边没点料,还是拌了吃吧。

    最好的就是最简单的,拌粉就最简单。

    或炒或拌,煮好的粉应在一小时内食用,久了就胀了,失去了滑爽柔韧,这也是我不喜街上鲜湿粉的主要原因。

    不同于豆制品那些富贵菜缺了肉不行,粉虽亲民,起码的搭头还是要有的,炒粉放点

    肉就提了魂,拌粉有了油就活了。

    本来还想安利一下购粉的经验,算了,靠不住哇!可能误导别人还被怀疑这是一篇软文。

    好了,弄粉吃去。

    2018.2.11

    通宝推:二手大少,旧时月色,mezhan,桥上,camper,方恨少,野芹,故乡在喀什,北纬42度,等明天,疯雨后,ton,
    • 家园 在沙河镇吃过一份河粉,没吃够

      蛋炒粉真没见过。

    • 家园 老表拜年

      去年秋天回南昌,每天早上都洽拌粉,洽不厌。在美国卖的五丰行的江西米粉还行,我一直用它,在美国灶头的火不够大,只能先炒好辣椒和肉丝,然后酱油放多些,最后下粉,半炒半拌,聊解乡愁。

      • 家园 老乡新年好!

        先炒好菜,再煮好粉捞起把菜浇上面,就这样子我吃过好长一段时间。叫它盖浇粉,又省事又好吃。

    • 家园 请教下,炒粉总是沾锅

      在家偶有几次尝试炒粉炒面,结果都总沾锅。无论油多油少,火大火小。能否说下怎么避免呢?

      • 家园 加点水

        家用灶具的火候不适合颠锅翻炒,锅底不离火,一手执铲一手拿筷。炒面时尤其容易粘锅,一是适时加点水,二是粘锅时及时铲净,否则越结越厚,炒粉也是一样。一次加水不能太多,锅铲泼一点就够了,多了就糊了。

    • 家园 南昌米粉!先花一个!!

      终于有米粉行家出现,讨教一下^_^。

      在下不是南昌人,但很喜欢吃炒米粉和汤米粉,经常自己做。拌米粉倒是基本没做过,因为不知道怎么做。看您文中,是把干辣椒、大蒜、小葱、生姜一起切碎,拌入酱油,再用热油爆香,以此为拌料。请问这几种料的用量配比有啥讲究么?哪个多一些?还有做拌米粉时,米粉煮熟后要过凉水吗,还是锅里捞起来就直接放拌料开吃?

      最后还有个问题,我一般买“麻姑”和“春丝”这两个牌子的米粉,这俩牌子的米粉质量算好吗?

      问了一大堆,望不吝赐教,感谢先!

      • 家园 祝您春节快乐!迟复为歉

        您客气了!只是米粉吃得多本地人都这样,

        一般来说拌着吃,辣椒、大蒜、小葱、生姜可以全部有,或者有其中两三样都行,先用酱油味精调和一起可以不必经过热油爆,米粉第一次水开后煮一分钟,闷锅三五分钟,视米粉的质量和您个人口感,没把握用牙咬一下。或炒或煮或拌,都要过凉水滤净捞起既可。

        麻姑”和“春丝”确实是江西本地牌子,但这个我真不好推荐,比如我现在买的是春丝,觉得不错,下次再去买它真的可能又会变。

        祝您春节快乐!迟复为歉。

        通宝推:老树,西物,to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