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徐向前与西路军事件 -- 温相

共:💬48 🌺3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徐向前与西路军事件

    当西路军到达大靖时,中央给陈昌浩、徐向前发来电报:“由于河东还未能战胜胡毛王各军,妨碍宁夏计划之执行,我们正考虑新计划,但河东主力将与西路军暂时的隔离着。”电报还征求陈、徐意见:进入新疆和退回河东哪一个更有把握。电报收到后,徐向前主张西进,陈昌浩附和,中央复电同意陈徐的意见。然而,当军队在古浪和马家军交手后,主力部队红九军损失严重,阵亡2000多人(当时全部西路军为2.2万人),九军参谋长陈伯樨、二十五师师长王海清、二十七师政委易汉文均战死,军长孙玉清负伤。这次战败后,徐向前立刻修正了自己的原来看法,主张撤退,他重新估计了马家军的战斗实力和西路军的对比,指出:“九军被搞了这样一家伙,与过去的形势可不同啦。我们究竟怎么个打法,在这带能不能站住脚,这里有没有建立根据地的条件,都是问题。关键是看敌我力量的对比,一厢情愿是不行的。”然而,陈昌浩并没有认真的看待这次失利的背后的复杂原因,仍旧主张继续跟进,他当时的看法是马家军不过尔尔,先头部队受了点挫折,不等于就打不开局面。徐向前不同意他的看法,二人第一次面红耳赤的争论不休,陈其人孤傲、作风专断,对于徐的争论大起反感,第二天召见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要成员准备针对徐向前的“错误言论”展开反右斗争,公开批判徐向前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因为与会者多数人为大敌当年不宜内部分裂,这才作罢,然而,陈的主张却得到贯彻落实,大错就此铸成。所以,后来在检讨西路军战败时,陈昌浩也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在于此。

    西路军首次兵败倪家营子跑到威狄堡后,徐向前再次主张向祁连山撤退,而陈昌浩决定决定连夜回师,继续固守倪家营子,还以右倾威胁徐向前,无奈之下,徐只能服从命令,就是这个固守的决定最终断送了西路军仅存的几千人马。最后的血战到来,徐向前冲在第一线,战场上的幸存者回忆,徐向前站在房屋顶端亲自指挥战斗,比之苏家埠那次还要危险几倍,这一战,西路军青年将领陈海松及其麾下将士悉数阵亡。陈昌浩在战后以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决定,组建西路军工委,陈昌浩、徐向前回中央脱离部队。徐向前反对脱离部队,而陈昌浩则表示“我们回去要和中央斗争去”,中共中央在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的电文强调指出“毛炳文东撤利于你们发展,在你们打破马敌之后,主力应准备东进一步,策应河东。”而后张国焘也来电说“军委对西路军的指示是一贯正确的,对西路军是充分注意到的”,他批评陈徐二人“如果还有因过去认为中央路线不正确而残留着对领导的怀疑,是不应有的”。“应当在部队中,特别在干部中,提高党中央和军委的威信。” 随后,中央军委给西路军电文称:“同意西路军在现地休整一时期,集中全力乘机向东打敌,争取尔后以一部西进条件下,并大大向东扩展甘北根据地。”这一电报最终导致著名的高台血战,五军军长董振堂阵亡,红五军团全部垮掉,这也是陈昌浩所说的要和中央作斗争的理由所在。

    但是,在那种情况下,陈徐脱离部队造成了影响不是一般性的,李先念首先就不同意陈徐都离开部队,因为这等于自杀。徐向前再一次的劝阻陈昌浩:“我们的部队都垮了,孤家寡人回陕北去干什么,我们留下来,至少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这支部队是我们从鄂豫皖带出来的,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回去干什么?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难过来的,要死也死到一块嘛。”然而,陈昌浩还是决定他和徐向前突围,其余部队交给李先念、李卓然率领。至此,出发时的三万人(《陈云传》中说西路军一共21000人)的西路军全面走向覆灭,后来李先念到达新疆时部队还不足400人。徐向前晚年自承“我迁就了陈昌浩的意见,犯了终身抱憾的错误,疚愧良深。”

    西路军的溃败是多方面原因的,这里面,军委的指挥部署朝令夕改也是写到了明处的,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而后,陈昌浩固执己见,没有能够认真听取徐向前、李先念的正确意见也应当负一定的责任。

    元宝推荐:你克我服,
    • 家园 经验哪,你什么时候能上10?
    • 家园 徐向前回忆的陈昌浩

      徐向前的回忆录中,关于肃反,这样说:

      陈昌浩同志就更凶喽,捕杀高级干部,有时连口供都不要。这个人干劲十足,但容易狂热。记得围黄安时,有个农民领袖,红军团长叫黄钢,被当作改组派抓起来。他不服,自杀了。陈昌浩回来说:“你看黄钢反革命多么坚决,他剖腹自杀!”

    • 家园 温相如果有时间,能不能介绍一下同时的东征?

      我的感觉,东征西征差不多同时进行,而且东征部队是林彪的红一军团和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而西征的部队是红四方面军精锐。再考虑到双方此前在草地上的争论,很有双方都同意向外发展,但“各奔东西”暗示了当时毛泽东和张国焘各对应该如何发展的不同看法。

    • 家园 jc有篇贴指出徐向前回忆录中的一个问题。

      就是在西路军的历史上,好像只有一次消灭过二马的青海宪兵团。徐回忆录第一版说是在1937年的2月下旬东进途中发生,并指责陈昌浩被这一胜利冲昏头脑,以此听从了中央“坚守50天”的指示,返回待援。

        而《陈昌浩革命生涯》写消灭宪兵团事是发生于1937年的1月下旬。

      徐回忆录第二版改正了这个问题,不过在回忆录中出现这样重大的失误,实在是有点。

      • 家园 这是记忆上的失误,不算原则问题:

        徐的记忆是1月下旬,实际上是2月下旬,不过相差一个月,而且,这种记忆上的失误几乎每一个人的回忆录中都有。比如新近出版的廖汉生回忆录中还把有关领导的职务搞错了。

        • 家园 关键在于,差了这一个月,就引导不出后面的结论了。

          很有点就观点写事实的味道

        • 家园 但如此一来整个逻辑顺序就全不一样了

          按照原来的顺序,是从倪家营子突围、消灭敌宪兵团、中央来电坚守五十天、重返倪家营子。

          而按照实际的顺序,是消灭敌宪兵团、进入倪家营子、突围到威远堡、重返倪家营子、中央来电坚守五十天。

          这中间的区别不难看出来吧。

    • 家园 先献花,再说说我的看法

      我也觉得徐应负很(更)大责任。

      后来的证据必然会有利于他,毕竟他活的长而且封了帅么。

      无论如何,临阵脱逃的罪名是跑不了的。

      要不是他和中央关系好。。。哼哼,看看115师代师长陈光的下场吧。

      • 家园 陈光事件虽说冤枉:

        可也有他自己的成份在内,这点和徐不同。要说徐和中央关系好,晚年的徐可不是这么认为的,就是在文革中揭露出来的徐的一些话也不能说他和中央的关系好。

    • 家园 别的不提,只指出一点

      西路军的总指挥是徐向前,总政委是陈昌浩,军事上作决定的最后权力是总指挥还是总政委负责呢?

      西路军首次兵败倪家营子跑到威狄堡后,徐向前再次主张向祁连山撤退,而陈昌浩决定决定连夜回师,继续固守倪家营子,还以右倾威胁徐向前,无奈之下,徐只能服从命令,就是这个固守的决定最终断送了西路军仅存的几千人马。

      评:明知是死地还要带领部队往里面跳,这样的总指挥是不是称职?

      但是,在那种情况下,陈徐脱离部队造成了影响不是一般性的,李先念首先就不同意陈徐都离开部队,因为这等于自杀。徐向前再一次的劝阻陈昌浩:“我们的部队都垮了,孤家寡人回陕北去干什么,我们留下来,至少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这支部队是我们从鄂豫皖带出来的,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回去干什么?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难过来的,要死也死到一块嘛。”然而,陈昌浩还是决定他和徐向前突围,其余部队交给李先念、李卓然率领。至此,出发时的三万人(《陈云传》中说西路军一共21000人)的西路军全面走向覆灭,后来李先念到达新疆时部队还不足400人。徐向前晚年自承“我迁就了陈昌浩的意见,犯了终身抱憾的错误,疚愧良深。”

      评:三国言: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耳。徐自己带领部队进入死地,最后时刻一不带领部队坚守,二不带领部队突围,三不能死难于此,而采取临阵脱逃的做法,这样做按军法早就该斩了。赧颜苟活于世,已经是够无耻了,作为第一当事人,还没有为那些受他们牵连的西路军“右倾”分子申辩,包括坚决执行中央决定的陈昌浩。如果不是李先念在查阅了当年的历史档案,于1983年2月25日给中央写了长篇报告《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西路军的冤案什么时候才会平反?他自己是到1983年才开始写这段历史,到1986年才公开这段历史。看看那些西路军被活埋的和被糟蹋的女红军战士,徐帅难道能够问心无愧的去见马克思?老而不死谓之贼,信夫!

      • 家园 西路军当时设有军政委员会,统一指挥一切行动:

        军政委会员的主席就是陈昌浩。而且,陈昌浩本人有同陕北中央联络的密电本子,此外还有李卓然有。徐向前只能建议,不能越过陈指挥。我党的组织程序是十分严格的,下级必须遵守上级的命令,吕正操在回忆录中不是提过吗,政委有否决权,而且是一票否决,何况军政委会员主席的陈昌浩。西路军是以四方面军为主体的,而陈在四方面军中的威信(或者说威权)是仅次于张国焘的。先不要说服从陈昌浩是服从中央的的指令,就说习惯上,人们也知道陈的嘴巴比徐的嘴巴大得多。

        老兄后面一句“老而不死曰贼”来形容徐,我以为有些意气用事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