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瓦森纳协定和中等收入陷阱 -- 陈王奋起

共:💬81 🌺1605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再说“VCD”的故事。

          中国第一个VCD品牌就是叫“万燕”,这是取两个安徽企业创造者姓名的中间字组成的。这东西放在21、24、甚至29英寸电视机上都是“相当”清晰的。它足以让中国跳过录影机普及的时代直接进入数字影像普及的时代。

          可惜的是,当时的“万燕”定价在3-4000左右人民币,让平常人家望而却步。随即,广东的万利达、爱多等没有前期投入的企业抓住机会,砍利润降价,随着卡拉OK的助势,让VCD在中国星火燎原。

          不过,真正因此赚大钱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一家叫做C-CUBE公司。当年日本人在制定数字影像压缩标准的时候,漠视了MPGII的格式,因为它和日本录影机的清晰度差不多。于是美国公司把它捡起来开发出了芯片,“万燕”利用它开启了中国市场。

    • 家园 转一篇关于楼继伟的评论

      是红德智库一个名叫“喜鹊”的大侠,所发表的公开评论:

      5、楼继伟:工资刚性上涨 劳动法对企业保护不足

        中国留美学生绑架案:罪犯章鑫磊父亲称官司已让他倾家荡产

        点评:这次特意留意楼继伟了,上次楼继伟说让退休人员缴纳保费是什么时候,求是杂志今年第一期,一月初,大概4日吧,然后5日在美留学生绑架案出庭受审,这次我特意留意了这两个新闻的时间,又是几乎相同,楼继伟说要在劳动法保护企业的利益,啥意思呢,就是企业想辞退你就辞退你,没有赔偿,企业不给你上保险也没有关系,你活该,就是这个意思呗。从楼继伟说出这种不把劳动者当人的话与在美留学生绑架案的时间重合可以知道,楼继伟的孩子就在美国,要么摊上了别的官司,要么这几个犯绑架罪的留学生中就有楼继伟家的孩子。

      • 家园 楼继伟说的综合税制倒是好事。

        例如,退休人员买交医保不如加税。现在在中国退休金免税,在有些人得到的退休金已经相当高时,不征税是不公平的。

        • 家园 国外,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很早就是这样做了。

          譬如,马来西亚,每年的4月份就是报税(income tax)的月份。税虽然是根据薪水高低扣,若缴多了,会退给你。

          报税表格,有考虑太太的工作情况、小孩个数。你买了商业保险,也扣税。你买了书本、健身器材、电脑、第一年买房也扣税。父母生病时候的花费也扣税。

          中国的管理其实还很原始。我们还在路上。

    • 家园 国家领导人的讲话

      现在,比较正常的技术引进也受到种种限制,过去你弱的时候谁都想卖技术给你,今天你发展了,谁都不愿卖技术给你,因为怕你做大做强。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 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人家把核心技术当“定海神针”、“不二法器”,怎么可能提供给你呢?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 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当然,我们不能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要积极开展对外技术交 流,努力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

        ——《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2013年3月4日)

    • 家园 中等收入陷阱和瓦森纳的关系没那么大

      中等收入陷阱和瓦森纳的关系没那么大

      拉美化的根源是什么?买办阶级勾结欧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权力最大化,一般民众赤贫化、碎片化。

      中国如果出现中等收入陷阱,不会是因为技术升级失败,更有可能因为分配制度。

      过去30年,中国持续8%以上速度高速增长,那么部分地区,部分产业的增长速度能达到两位数。资本周转越快,资源越富集,生产率越高,市盈率越高,整个社会的马太效应越明显,三大差距的鸿沟越大。

      为什么需要高速增长?既是为了稳定就业,更是为了资本增值。增长速度下降,普通人可能会失业,但掌握政经大权的人们,会怎样?

      这个增长数字是那么重要。前30年,太祖为了防止僵化、固化,可以不惜牺牲经济增长,因为那个时候的政治经济是建立在实物生产分配体系上面的。

      现在的政治经济是建立在信用体系上面的,账面数字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陈王把中等收入陷阱和瓦森纳联系起来,恐怕是混淆了内外因。

      内因和外因哪个重要?我觉得,有内因的时候,外因更重要。

      远在朝堂的人们会给欧美日梦寐以求的机会吗?

      通宝推:迷途笨狼,普鲁托,老老狐狸,hullo,
      • 家园 分配问题解决不好,产业升级后问题更大

        美国最近十几年面临的高科技条件下的财富更加集中,贫富分化加大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美国本来也是应该进入(退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但是依靠全球化与控制金融,尤其中国的的工业化吃撑了美国拖延了问题的恶化。但是问题仍然会恶化,产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并没有让美国避开中等收入陷阱,只不过隐形了,被跨国大公司的发展掩盖了。

        其它国家没有美国这个条件。比起巴西,日韩等不只是因为是前线国家而得到狗粮的问题,还有因为前线国家在社会分配上更注意的结果,不把中产喂饱,不把社会分配问题解决好,狗粮再多,也挡不住边界对面的人心所向。

        这里日韩的儒家秩序等应该是次要条件,日本本来基础也比较好,当然狗粮作用也不小,但是主要的是在对抗红色潮流的过程中,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反而走出了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

      • 家园 拉美买办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走产业升级,和韩国新加坡一样的道路;

        还有一条是低层次鱼肉底层人民的道路。

        谁不想风风光光地做人上人,留名青史呢? 就算有点难,拉美买办也是愿意的啊, 有民族主义精神的买办到处都是。巴西的飞机,马来西亚的汽车,南非的半导体,这些国家也曾经付出过努力,有的行业也占据一定的地位。

        不过等一等,你们产业升级,就是抢我碗里的饭食。在高附加值市场上,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韩国台湾新加坡都是处于冷战的前线,养狗需要喂狗食。其次是儒家文化熏陶下的重教育重节俭重秩序,这三点特别适配资本主义社会, 外部环境和内部文化相适应,这才有了东亚经济的起飞。

        经济增长一般的模型是雁行模式, 顶端企业高技术高毛利,广告投入高,教育用户,同时研发投入也高,他们前进的同时带来整个行业的技术提升和扩散。中国的情况则是,大量企业挤在一个相近的水平线上,一个重要标志是行业集中度很低。一个行业欧美企业前十强往往占据80%以上的市场,中国的大部分市场,前十强往往只有40~50%, 雷军曾经开玩笑说,最牛逼的品牌是“Others”, 市场份额第一。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中国领先企业不能通过资本的方式获取领先技术,纯粹的内部研发要想确保获得业界领先是强人所难,Intel, 苹果,三星技术领先很多都是靠收购来的,高通的看家本领CDMA就是买来的,续命的LTE专利也是买来的。 中国企业也不能通过挖人得到领先技术,因为那些个人也是受到瓦森纳协定限制的。即使中国公司牛逼,他还必须在全产业链上击败西方对手。中国汽车品牌就遭受国外变速箱厂的事实上的集体抵制,十几年前乃至几年前绝大部分国产车都只有手动挡。 直到最近BYD,吉利先后收购几家离合器厂,国产离合器变速箱逐渐成熟,这才改变局面。

        中国企业不能通过获取高科技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建立自己的高研发投入--高毛利--高回报--再高研发这一良性循环,政府再多的钱砸在里面,也就保持能够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被拉开。过去10多年展讯,中芯国际诠释了我的这一观点。

        没有高毛利,资本能做的就是压榨员工。高毛利的外企一般对员工非常慷慨,中毛利的国企对员工勉强过得去,低毛利的港台本地血汗工厂,员工就像奴隶。道理很简单,管理人员都怕麻烦,有钱了谁愿意压榨员工,惹上很多麻烦?

        外因内因的作用,孰占上风孰占下风,要看具体情况。一片土地上你撒下黄豆,再搬来大石头压下,有的地方黄豆永远长不起来,因为石头太重了,边缘地方能长起来,但一定是斜向外的。不是这些豆芽菜的内因--基因有问题,他们的基因纯正,而是外部环境不允许。只有斜生长才能生存。

        瓦森纳协定就是那个大石头。

        通宝推:明心灵竹,柴门夜归,石狼,浣花岛主,尚儒,zen,花大熊,普鲁托,老老狐狸,决不倒戈,梓童,bluestarry,盲人摸象,柏林墙,empire2007,秦波仁者,海峰,向前向前,吴用,李根,脊梁硬,
        • 家园 发展的桎梏

          首先,十分赞同陈王兄所言的【产业升级,就是抢我碗里的饭食。在高附加值市场上,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当然,这个观点应该进一步细化,如果是开创性升级,填补性升级,并不会与别人抢饭碗,只有进口替代性升级,才是搏杀性的。所谓开创性升级,更可以说是升华,也就是创造出从未有过的新产品,但这对后发国家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所谓填补性升级,也就是因为外国限制禁运,自己不得已的产业升级,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军工产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感谢西方的禁运,中国的在军事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进步,很大程度是西方被迫造成的。

          其次,对于陈王兄【大石头】的比喻,十分喜欢,但这个大石头,绝对不是【瓦森纳协定】,而是国内的【特权寄生和资产食利集团】。

          【特权寄生与资产食利】是人类社会内部一切悲剧的根源,也是人类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现在世界的问题的根源,还是寄生食利集团造成的,美国主要是金融资产食利和吃福利的特权阶层造成,而中国主要是垄断权力和垄断资产的既得利益集团造成的。

          很多伟大思想家和科学家都说,他们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前人的基础上,但是,在教育普及的现在,每个人都能广泛地接触前人的知识财富,为什么成功的只是很少数的人呢?

          成功的产业升级也是如此,内生与嫁接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真正决定性的因素,不是嫁接,而是内生,而决定内生的最大关键,就是有没有特权寄生和资产食利阶层的压榨。

          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没有实现土改的国家和地区,很难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和社会的城市化,但是土改有两大部分,一是在农村提供一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二是在城市提供一块土地,实现【居者有其屋】。

          中国在这两大土改方面,农村的【耕者有其田】实现的特别好,而城镇的【居者有其屋】则只能算是实现了一半,能否彻底实现【居者有其屋】,怎样实现【居者有其屋】,将决定中国将来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总的来说,在农村提供实现耕者有其田,不过是实现基本保障,而在城市实现居者有其屋,才是决定发展的关键,日本韩国,新加坡都主要是在后者执行的特别好,即使是被地产商垄断的香港,政府提供的保障房也占总体住房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中国大陆的保障房的比例又是多少呢?又真正保障了什么人?

          当然,中国与日韩,新加坡和香港地区,不能简单类比,因为,中国太大了,区域发展太失衡了,本地人的住房保障容易实现,对外地人的住房保障却困难的多,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外来人口,甚至已经是本地人口的几倍,另一方面,现在城市里的就业并不稳定,也难长久化,基建和出口加工是就业的主要部分,但都是很不稳定,甚至将来会基本消失的,因此,没有稳定就业也不能让打工的外地人都长期留下来,否则,一旦这些就业机会消失,大量的失业人口,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最大原因。

          成功的垫脚石,往往也会成为失败的绊脚石。

          土地财政,曾经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最大推力,而现在,却成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主要的问题,土地财政已经变成了土地乱政,这个问题与居者有其屋的基本保障是连在一起的,不能解决土地财政的问题,就不能解决基本住房保障的问题。

          可以说,寄生食利阶层是极为难以解决的,跟的原因是他们站在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的背后,民主普选反而会加剧区域发展的失衡,阶级斗争最后只能沦为群众斗群众,他们最怕的就是中央集权,和毛主席的思想精神。

          寄生食利阶层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与不劳而获,与生产脱节,生活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国家的生产水平。

          总体而言,寄生食利阶层一方面压制了生产,另一方面又压制了正常的消费,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造成了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断裂,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能动,经济发展必然停滞。

          【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能动】,是经济持续发展,产业升级的核心内因。

          其实,产业升级对中国这样的庞大国家而言,就是个【伪命题】,就如中国必须坚持粮食基本自给自足一样,中国在服装,玩具等方面,也必须要基本自给自足,不能像美国那样大部分外包,一方面,中国的就业压力一直巨大,另一方面,中国对任何商品的需要都是巨量的,其他国家都无法承接大部分,对中国也不安全。

          中国真正需要的是【健全产业链】,形成全产业链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像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一样爬产业链。

          粗略总结了一下美国,日本,韩国的产业整合与升级的情况,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是任何国家的根本,但在形式上却各有不同。

          美国是托拉斯模式,日本是产经联模式,韩国是综合大企业模式。

          在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的产业也是十分散乱,在金融寡头的支持下,实现了产业整合,各个行业都基本实现了寡头垄断。而日本在产后,利用产经联实现了交叉持股,实现了产业的基本整合,韩国却是将很多行业整合到几个企业,通过超大企业实现产业整合。

          产业整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现同类企业的整合,实现规模效应,降低研发设计费用,和其他各种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肥水不流外人田,可以用高利润的环节,补贴亏损的环节,而韩国的综合大企业模式,更是利用完全不同行业的利润,补贴需要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

          中国现在很多行业也没有实现整合,特别是汽车行业,规模既分散,上下游产业链又残缺不全。

          有人说,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先培育零部件巨头,但其他国家的零部件产业都是原本依附于整车企业的,没有整车企业的规模整合,就不可能产生独立的零部件巨头。

          中国汽车产业,一方面依附于各个跨国巨头,另一方面的受制于地方政府,不解决这两大问题,实现真正的独立,中国汽车产业的两种整合都难以实。

          产业实现了两种整合之后,如果造成了市场垄断,那么,产业健全和升级,还是会沦为一场空,开放性的竞争市场,就是产业整合之后的关键因素。

          总结一下,内生因素,也就是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才是产业健全或升级的根本,在这个前提下,产业整合则是第二大决定因素,第三则是开放性的竞争市场。

          产业整合造成的规模效应,已经形成了企业规模,甚至远大于一个国家市场规模的情况,例如丰田,大众,通用的年产量都基本达到了一千万辆,而只有中国与美国的市场规模超过了一千万辆,第三名的日本还在500万辆打转转。

          如果不是全球化的开放市场,很多跨国企业都会受制于本国市场规模,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跨国企业摆脱了本国市场规模的束缚,但这些跨国企业母国,特别是依赖出口的母国,就会受制于主要出口所在地的国家,如日本队美国的依赖,这是相对和平的全球化时代,很多国家还致力于发展军事的重要原因。

          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既可以【唯大不败】,又可以【挟市场以令他国】,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只有中国和美国,因此,中国崛起的根本就在于中国的市场规模能有多大,是美国的一到两倍,还是三到四倍。

          只要将中国的市场规模做大,将一部分市场选择性让给外资,另一部分市场用来产业整合,和产业健全,中国就能实现人类从未有过的【和平崛起】,俺称这种依靠更大市场,更全产业链的包容性崛起,为【载体崛起】。

          又罗嗦多了,最后做一下总结——

          人类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核心,又有外围,但根本上还是内因与核心决定的,这个内因的根本就在于【寄生食利阶层的压榨】的压榨是否严重,在这个基础上,是否能够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产业整合,以及开放性的竞争。

          因此,大石头的确是存在的,但主要不是外在的【瓦森纳协定】,而是内在的【寄生食利集团】。

          只是一家之言,希望能与陈王兄做进一步的探讨,没有谁对谁错,而是彼此尊重的反对性意见,能够有利于国家社会,或他人更好,不能就算是自己整理思绪,在玩演绎归纳的文字游戏吧。

          通宝推:微笑问天,石狼,本嘉明,决不倒戈,川宏,zen,普鲁托,老老狐狸,rentg,关中农民,
          • 家园 为什么

            总是喜欢拿一个小孩去跟大人比呢?有些事情,別人做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我们很多事情真正开始,不过是2000年甚至2008年才开始。我们的目标可以超英赶美,但我们的政策必须以自身现实为基础。倒是以別人的现实来制订自已的政策,令人担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