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为梁警官捐款的呼吁 -- 关中农民

共:💬429 🌺1873 🌵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口头支持一下

      支持农民的倡议。看了下面的一些回复,质疑本案判决没有不公正。没太关心过案子细节,也许只针对本案,判决是公正的,专业的,但放在大环境下,和其他警察枪击案对比,此案判决就是不公正的!什么是公正,公正就是一碗水端平,要活大家一起活,要死大家一起死。白人可以无罪,华裔就有罪,这就是不公正,是种族歧视!

      看过些梁的照片和视频,看面相感觉这小伙不像是个大智大勇,敢为华人出头的硬汉,倒像是个被知音体,读者体洗脑的文艺青年,也许他做警察的初衷不是为华人谋福利。但他毕竟是个华人,这次的判决,牺牲的不止是他自己,损害的是所有华人。

      很多华人还要长期,甚至终身生活在美国,不管最后有用与否,声音还是要发的,态度还是要表明的。自己不做就算了,脑袋插回到沙子里就是了,还冷嘲热讽就没意思了。

      通宝推:关中农民,
      • 家园 我说句真不好听的:

        公知们天天在网上骂国内的赵家人,如果有人真信了他们移了民,才会发现,外国也有赵家人,而且比中国的更强横,更不讲理,逻辑更奇怪。

        如果大家认为中国的赵家人是罔故民生民意,那有什么理由认为外国的赵家人不会这样?你们在这里纠结这个案子的细节有什么用?白皮杀了这么多黑人,这次抓着个黄皮的来给黑人泄泄愤,有什么问题吗?

        也好,很多事情,总要有人要去吃螃蟹的。

    • 家园 醒醒吧,要用历史长河的眼光看问题

      比毛主席时期已经好多了

    • 家园 《世界日报》的关于陪审团裁决的报道:

        针对纽约华裔警员梁彼得(Peter Liang)误杀非裔青年格利(Akai Gurley)案,陪审团11日做出一致裁议梁彼得误杀罪名成立,他最高面临15年的徒刑。该结果引起粱彼得支持者的愤怒和失望。

        梁彼得案11日进入第二个全天审议,经长达近17个小时的仔细审议证据,陪审团终于在约晚7时30分作出裁定,梁彼得二级误杀、二级攻击、二级疏忽致险、刑事疏忽杀人及渎职五项罪名全部成立,其代表律师表示将再上诉。

        梁预定4月14日接受判决,面临15年监禁。梁已经被纽约市警察局开除,该局也正在对他的伙伴Shaun Landau警察进行内部纪律程序。

        这次令人震惊的裁决是陪审团对警察杀人案发出的强烈信息,由于时机正值加纳(Eric Garner)、斯哥特(Walter Scott)、迈克?布朗(Michael Brown)等一系列警察与非裔民众对立浪潮的巅峰,公众舆论急剧变化。因此该案的判决不仅被舆论赋予了一定的政治意义,也颇具风向标的性质。

        梁是纽约市十多年来第一个警察致命枪击案被定罪的人。除了支持粱彼得的警方各团体对此表示失望以外,华裔维权团体对此也表示愤慨。

        2014年11月20日,梁彼得和一名伙伴在东纽约的Pink Houses巡逻。他们进入一个黑暗、没有灯光的楼梯时,梁掏出武器。受到噪音的惊吓,梁开了一枪。格利被击中胸部。那名28岁男子在医院死亡。

        梁随后作证那是事故,是惊慌时的直觉反应。“我很恐慌。我当时震惊了,不相信有人被击中。”

        但检察官说,那名有着18个月经验的警察新手当时“没有理由”对着黑暗的楼梯开枪,随后又同伙伴争论寻求帮助而浪费时间。

        助理地区检察官弗雷德纳(Marc Fliedner)告诉陪审团说,“事实上,他只是站在那里哭嚎,担心自己会被开除,而不是寻求帮助。”

        梁的律师争辩说,格利的致命伤是“百万分之一可能性”,说子弹下行,撞上煤渣砖墙,然后弹射,击中在两名警察的一层楼下、完全看不到的格雷。

        辩护律师Rae Koshetz说,那是一场悲剧。是可怕的悲剧,但不是犯罪。

        检察官阿列克斯(Joe Alexis)称,梁表现出判断力差,那次枪击不是超出警察控制的事故。他敦促陪审员对梁追责。

      -

      关键词(Tags): #梁彼得#Peter Liang#格利#Akai Gurley
      • 家园 他的搭当当时的表现如何很重要

        这就是个对比实验:掏了枪么,开了枪么?警察掏枪的操作条例呢?一点点死扣. 这个PETE问题是有个拍当,他的表现很重要。判断是否有必要掏枪开枪。如果扒当连枪都没有掏的话,他开了枪就不好解释了。

        其实判决挺简单的:那就是PETE开枪有没有错。这个支持他走火的证据是在太不足了。他的例子可以和去年FLORIDA的协警开枪打死黑人的例子做个对比。那个是和被杀者扭打在一起,在生命可能被危及的条件下开枪的。而且喊了就援。如果开枪有错了,其他的罪名都是顺理下来的。这跟他训练多少没关系。他训练不足就上岗,那是警察属的错。

        协警开枪的例子警察内部都没有什么负面意见,局长都人为这个不值得起诉。现实是过庭也判协警无罪。那天的情况只有PETE和他的排挡最清楚。所以他拍挡讲的东西就非常重要了。

        三个华裔陪审退出,可不可以这么理解:我不愿意投PETER有罪的票,采取的回避策略。华裔裁定华裔有罪,这总没什么可说的了吧?不能说法庭偏见。

        美国的确是无处不在的有歧视。但是这件事情不是个好例子。如果用这件事求权那是

        fight a wrong battle!

        • 家园 梁的搭档在庭上插的刀

          这事恶心就在这里,之前的案子就靠着警察扯皮给扯过去了。这次这事,有足够支持的话辩护走火本来问题不大,结果警方自己把梁卖了讨好公众关系和DA了。

          倒是给这帮华裔2、3代们提了个醒,送死的时候你是自己人,真要出事了别真指望。

          • 家园 最坏的话恐怕是I AM FIRED吧

            走火的说法,其实也帮不了PETER啥。况且他的搭档证明不了PETER是走火的。律师和警察属的人都不傻。他搭档透露了他们四分钟的谈话内容,这是对PETER最不利的。但是他其实也没有办法。这件事情有个证人。

            这事情,搭当要庇护一点PETER,四分钟的内容可以选择性地说。但是他们实在没有串供的时间机会,也许友谊基础。而且PETER还打了个电话给警察工会啥的。

            搭挡当心的还有,如果他说对PETER有利的话,但是跟PETER说的对不上号的话,他自己的麻烦也来了。

            • 家园 你可以去搜搜Jon Woffinden的证词

              比较一下就能看出来梁的搭档插刀插的多给力了。话都是人说的,奥克兰警方当时为了保Mehserle是花了大功夫的。

              华裔社团这次活动做得挺失败的,不过在一边冷着眼看笑话的高等华人也是够让人反胃的。

              • 家园 那个案例作弊空间大

                双方扭在一起了。说摸错了枪,难道不可能呢?再说时代不一样了,现在不是严打呢。而且,最不利的是,死者是同女朋友同行的。这很难让陪审相信死者的恶意。前者的例子,死者还是有可能拘捕逃跑的。说摸电棍摸错了,也不能完全算吓说。格斗的时候人可能脑子不清醒。再说扒党时间长短,友谊深厚都不一样。不能寄希望于别人的对你的庇护来赢官司。这些指控材料律师事先都知道的。

                重要的是他也不是被认定有罪了么?

                • 家园 都差不多,空间都很大

                  Fruitvale的搭档作证Mehserle在2人把小哥按倒在地的情况下感到不安全,起身喊“我要电击了”,说实在的我是不信的,但是这证词基本把Mehserle撇清了。此外还有各种“这是他职业生涯最危险的状况”之类的BS,虽然他俩之前连emergency都没报。

                  我理解这案子DA要证明梁是有意开枪的,梁的搭档基本是给棺材上钉钉子的角色。

                  梁的搭档直接拿作证换了自己安全,警察工会基本都没出来帮忙,卖掉梁的态度简直不能再明确了。简而言之,梁不值得他们努力帮助。

                  这些事拿上台面来说都政治不正确,说到底就是华人政治影响力不够,这次运作的也是够糟,唉...

                  • 家园 问题是搭挡怎么证明PETER是无意开枪的呢?

                    让一个人去证明人的主观性,警察属的人信么?律师们信么?趴当能做的只是还原那天他看到的情况,或者他人为他看到的情况。跟PETER串供只有四分钟的时间。

                    警察属的人有足够多的时间分析他们能不能保PETER, 保不住就卖掉。就算搭党不说四分钟的内容,你觉得警方能做到无罪开释PETER?

                    除非枪在PETER枪套里响了,然后跳弹伤了死者。

                    • 家园 他那怕别出来指证梁,这案子有得搞啊

                      这哥们当了控方证人保自己平安

                      "Did you see a threat", asked the prosecutor. "No", Landau answered.

                      "Did you hear a threat?". "No".

                      "Did you take your gun out of your holster?" "No", said Landau.

                      他的证词说完基本上梁的辩护就碎成一地了。再看看Jon Woffinden,换了你你希望谁是你的搭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