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口腹系列】再谈一次酒 -- 萨苏

共:💬5 🌺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口腹系列】再谈一次酒

    和几个朋友谈酒,谈自己酿酒,人家不信,说着说着,不知不觉手就痒痒起来了。。。

    说起酒来,老萨并非酒鬼,但是在青岛呆了一年习惯了,弄得每天晚上睡觉前总要喝一点儿,所谓无酒不欢。

    在青岛和山东朋友喝啤酒,在洛阳和河南朋友喝白酒,在呼伦和内蒙朋友喝布特哈刚酿出来的新酒,在新疆和哈族朋友喝草原白和蜂蜜酒,各有各的风味。

    喝的最惊天动地的一次是和蒙古摄影家恩和布仁到扎兰屯北,冬天啊,听说我们带了酒去,附近的蒙古朋友就骑着马来了。 -- 这位恩和大叔枪法如神,是当年全国小口径步枪射击纪录保持者和有名的猎手,后来是林业厅的处长,然后作跨国公司的董事,然后又是国际知名的摄影家,是金子到处发光的奇人。

    褡裢里带的疙瘩肉干,现杀羊做的手把肉,热气腾腾,奶饼子,奶豆腐,达赉湖的白条鱼,那都是摆设,真正的,就是一个字 -- 喝! 那是为喝而喝,没有目的,没有业务,喝多了就唱,蒙古朋友高兴啊。再喝多了呢,出去上厕所就倒在雪地里,要两三个人才能搬回来,醒了,出去,把皮帽子摘了,脑袋顶到雪堆里。过了一会儿就醒酒了,回来,接茬儿喝啊!

    一通酒从上午喝到第二天上午,五个人吃光了一只两岁羊,还有一盆的大蒜。马拴在外头没人管,也没人喂,咴咴直叫。恩和大叔对我说:“看见了吧,这年头有马路蒙古,有草原蒙古,这,才是真正的老蒙古。”

    不过从本心来说,老萨不好白酒。最喜欢的是自家的酒 -- 您不要以为某开玩笑,某家里是我太太按日本方法制的“梅酒”,其实也不难。做法是初夏杏子未熟的时候收落下来的青杏,洗净,加威士忌,或者白兰地,看口味,加砂糖。分量是青杏,威士忌,砂糖等重,封好坛子,至少要放一年。喝的时候用白色带青花磁小杯,威士忌做的酒碧绿,白兰地做得酒澄黄。味道醇厚甜美,存的越久,酒就越稠。某喝过的极品是太太的老爷所存十六年老梅酒,几乎呈半凝固状,须一滴一滴慢慢品来,方可体味其美味。

    这梅子酒可以加冰,镇过之后味道更佳,最好是碎冰桶,把杯子半埋在冰里,慢慢的品。

    或者是酪农的新鲜酸奶,里面加入四分之一梅酒,自我感觉那才是心目中马奶子酒的味道。新疆人的真马奶子酒,虽然也是酸酸的,但是喝不惯。或许,已经散失了祖先的燕赵秉性,消受不了那种入口如刀如烧的刚烈之气。

    嘿嘿,不能再说了,钩馋虫。

    [完]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老铁弄的这个“值得一看”还是相当不错的说

      这么久的帖子都让我看到了。

      某也是好酒之人啊,看了这帖,怎能不花?

      青杏+白兰地,这不是堪比当年曹刘煮酒么?又仿佛杨提督重生。

      袁枚《随园食单》里说,烧酒是人中之光棍,县中之酷吏,驱风寒、消积滞。烧酒者,山西汾酒,河北白干是也。有阵子没喝了,yy一把。

      • 家园 我对马奶子的感觉好些

        而且第一次因为贪新鲜喝的比较多,弄得当地的朋友倒有些吃惊,惊异于我的好口胃和对味道的适应能力。

        那次还让民族朋友吃惊的是吃烤羊,因为从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羊肉 -- 当地土壤含碱,羊肉肥美而毫无膻味,结果几个人把一头羊吃的干干净净,人家吓坏了,送来大蒜让我们烤着吃 -- 不要钱。从此知道了大蒜有助消化的好处。

        无独有偶,到奥马哈,INN的厨子是个墨西哥人,弄出一大盘烤仙人掌来,卷卷的蘸着肉酱别有风味。兄弟足足干了一斤多,吓得那厨子从后边跟头把式的出来连连喊停,说再吃就中毒了!

        所以,到了日本,再吃日本人请客的生鱼片刺身吃的鬼子脸色发绿就不觉得新鲜了。后来才知道,那鬼子脸色发绿自有别的道理,兄弟一个人吃了五份日本人的量,一份呢?2000日元,敢情我一个人就干进他五位数的饭钱阿!

        但是也不长肉,一米七六的个头,几乎永远是一百三十斤。萨爹外号“狼积德”,意思是夜里狼见了都不好意思吃 -- 怕硌牙。所以我觉得自己够胖的。人长不长肉主要在遗传,和吃多少东西也许关系不大,您信不?

        可是看《阅微草堂笔记》,有个曹尚书,皇上赏了胙肉,回家路上,这位就在轿子扶手上用刀剁着吃,到家就吃得干净,赏十斤是这样,赏二十斤,还是这样。肚皮打褶,用布带勒着,吃到一定程度就放开一褶,从来没有放全的...

        佩服阿佩服

          • 家园 跟贴汇总

            @ www.cchere.com 西西河 中文文化网

            1排 【口腹系列】再谈一次酒 点击:450--萨苏 发表: 2003-08-12 17:54:49 楼主

            和几个朋友谈酒,谈自己酿酒,人家不信,说着说着,不知不觉手就痒痒起来了。。。

            说起酒来,老萨并非酒鬼,但是在青岛呆了一年习惯了,弄得每天晚上睡觉前总要喝一点儿,所谓无酒不欢。

            在青岛和山东朋友喝啤酒,在洛阳和河南朋友喝白酒,在呼伦和内蒙朋友喝布特哈刚酿出来的新酒,在新疆和哈族朋友喝草原白和蜂蜜酒,各有各的风味。

            喝的最惊天动地的一次是和蒙古摄影家恩和布仁到扎兰屯北,冬天啊,听说我们带了酒去,附近的蒙古朋友就骑着马来了。 -- 这位恩和大叔枪法如神,是当年全国小口径步枪射击纪录保持者和有名的猎手,后来是林业厅的处长,然后作跨国公司的董事,然后又是国际知名的摄影家,是金子到处发光的奇人。

            褡裢里带的疙瘩肉干,现杀羊做的手把肉,热气腾腾,奶饼子,奶豆腐,达赉湖的白条鱼,那都是摆设,真正的,就是一个字 -- 喝! 那是为喝而喝,没有目的,没有业务,喝多了就唱,蒙古朋友高兴啊。再喝多了呢,出去上厕所就倒在雪地里,要两三个人才能搬回来,醒了,出去,把皮帽子摘了,脑袋顶到雪堆里。过了一会儿就醒酒了,回来,接茬儿喝啊!

            一通酒从上午喝到第二天上午,五个人吃光了一只两岁羊,还有一盆的大蒜。马拴在外头没人管,也没人喂,咴咴直叫。恩和大叔对我说:“看见了吧,这年头有马路蒙古,有草原蒙古,这,才是真正的老蒙古。”

            不过从本心来说,老萨不好白酒。最喜欢的是自家的酒 -- 您不要以为某开玩笑,某家里是我太太按日本方法制的“梅酒”,其实也不难。做法是初夏杏子未熟的时候收落下来的青杏,洗净,加威士忌,或者白兰地,看口味,加砂糖。分量是青杏,威士忌,砂糖等重,封好坛子,至少要放一年。喝的时候用白色带青花磁小杯,威士忌做的酒碧绿,白兰地做得酒澄黄。味道醇厚甜美,存的越久,酒就越稠。某喝过的极品是太太的老爷所存十六年老梅酒,几乎呈半凝固状,须一滴一滴慢慢品来,方可体味其美味。

            这梅子酒可以加冰,镇过之后味道更佳,最好是碎冰桶,把杯子半埋在冰里,慢慢的品。

            或者是酪农的新鲜酸奶,里面加入四分之一梅酒,自我感觉那才是心目中马奶子酒的味道。新疆人的真马奶子酒,虽然也是酸酸的,但是喝不惯。或许,已经散失了祖先的燕赵秉性,消受不了那种入口如刀如烧的刚烈之气。

            嘿嘿,不能再说了,钩馋虫。

            [完]

            ――――――――

            2排 萨太中国人否,好象很贤慧呀--梦晓半生 发表: 第2

            生男孩叫萨太郎,女孩。。。萨太子。

            很向往蒙古人喝酒的豪迈。

            ――――――――

            3排 我的相面铺子要关张了--萨苏 发表: 第3

            ――――――――

            2排 好嘛,老萨是连吃带喝的,成心吧你--温相 发表: 第4

            知道我们这些人目前不能享用这些好东西。

            ――――――――

            3排 廉洁自律,真是一代贤相也--萨苏 发表: 第5

            要侃政史,咱还是香椿炒鸡蛋加熘肉段吧。

            ――――――――

            4排 溜肉段我最拿手了!--温相 发表: 第6

            ――――――――

            3排 萨苏提到的吃喝我绝多数经历过,怕都怕S了, 根本不是享受.--马鹿 发表: 第7

            ――――――――

            2排 精致--侵略如火 发表: 第8

            老萨,你做梅酒的这通功夫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宝钗按癞头和尚方法备药是 “收着梅花上的雪 ..."哈哈,精致之至。

            ――――――――

            2排 奶酒和马奶子是两种东西--自向荒郊寂寞红 发表: 第9

            奶酒是牛奶发酵酿的,马奶子是不用发酵自然就会醉的

            ――――――――

            3排 我对马奶子的感觉好些--萨苏 发表: 第10

            而且第一次因为贪新鲜喝的比较多,弄得当地的朋友倒有些吃惊,惊异于我的好口胃和对味道的适应能力。

            那次还让民族朋友吃惊的是吃烤羊,因为从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羊肉 -- 当地土壤含碱,羊肉肥美而毫无膻味,结果几个人把一头羊吃的干干净净,人家吓坏了,送来大蒜让我们烤着吃 -- 不要钱。从此知道了大蒜有助消化的好处。

            无独有偶,到奥马哈,INN的厨子是个墨西哥人,弄出一大盘烤仙人掌来,卷卷的蘸着肉酱别有风味。兄弟足足干了一斤多,吓得那厨子从后边跟头把式的出来连连喊停,说再吃就中毒了!

            所以,到了日本,再吃日本人请客的生鱼片刺身吃的鬼子脸色发绿就不觉得新鲜了。后来才知道,那鬼子脸色发绿自有别的道理,兄弟一个人吃了五份日本人的量,一份呢?2000日元,敢情我一个人就干进他五位数的饭钱阿!

            但是也不长肉,一米七六的个头,几乎永远是一百三十斤。萨爹外号“狼积德”,意思是夜里狼见了都不好意思吃 -- 怕硌牙。所以我觉得自己够胖的。人长不长肉主要在遗传,和吃多少东西也许关系不大,您信不?

            可是看《阅微草堂笔记》,有个曹尚书,皇上赏了胙肉,回家路上,这位就在轿子扶手上用刀剁着吃,到家就吃得干净,赏十斤是这样,赏二十斤,还是这样。肚皮打褶,用布带勒着,吃到一定程度就放开一褶,从来没有放全的...

            佩服阿佩服

            ――――――――

            4排 听那个中南海御医洪大夫说--裙裾飘飘 发表: 第11

            吃大蒜最好切成一片片,先搁置十几分钟后再吃,就能让里面的大蒜素得到有效发挥,起到去菌功效.

            但大蒜烤着吃能帮助消化,还是第一次听说.

            真长知识呀!

            ――――――――

            4排 哈哈哈,看得好笑。--雪个 发表: 第12

            我在新疆吃烤羊的经历就没有你这么舒服了。

            那是在喀纳斯,靠近塔吉克斯坦边境了。八月的夏天 ,没想到那里还下雪,到晚上冷得直打哆嗦。这就杀了一头羊吃。等主人给弄熟了端上来,我是抓起一块大的就开啃。没想到羊肉下面还带着羊筋,嚼也嚼不烂,当然我也顾不上细细嚼,就使劲往下吞。结果咬的块太大了,嗓子眼不够粗,活活卡在那里动弹不得,把我憋得差点一口气喘不上来。直着脖子用了好半天力才生给吞了下去,眼泪可是就汪汪的了,嗓子也撑得一碰东西就疼,可是这也没耽误我接着再吃---实在是太冷了,不吃不行。呵呵,吃这顿羊肉,直了两次脖子,流了两次眼泪,现在我是见羊肉就害怕呀。

            ――――――――

            5排 哈哈,雪个MM颇有天棚元帅吃人参果的豪迈阿--机会主义者 发表: 第13

            ――――――――

            6排 切!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你你你。。。--雪个 发表: 第14

            ――――――――

            7排 没有没有,我也很想吃烤全羊啊,可惜这儿连羊肉都没有--机会主义者 发表: 第15

            羡慕你啊,我连涮羊肉都吃不上

            ――――――――

            2排 看到马奶子酒,倒是想起马奶来了--雪个 发表: 第16

            奇怪的是,马奶为什么会那么酸,小马驹居然也受得了?

            新疆人吃的东西几乎全荤,也不见有什么病,是不是跟喝马奶、吃那种奶疙瘩什么的有关?

            ――――――――

            3排 会不会和他们的游牧习惯也有关系?--萨苏 发表: 第17

            整天在马上车上晃阿晃的,肯定促进消化。

            ――――――――

            4排 冷,蔬菜也贵。到了青海,俺也成了肉食兽。手抓羊肉很好吃呀。--chong 发表: 第18

            ――――――――

            2排 俺也爱梅酒。再问老萨一个傻问题,有没有试过梅酒加绿茶呀?--杨不过 发表: 第19

            ――――――――

            3排 没有,回去可以试验一下。--萨苏 发表: 第20

            ――――――――

            2排 Admire!--Jerry 发表: 第21

            ――――――――

            2排 请萨苏看进来, 自制的酒--马鹿 发表: 第2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国内时最怕去内蒙出差,怕人家灌我酒,现在一提内蒙和酒我的胃都感觉不舒服.哈哈.

            ――――――――

            3排 马鹿真是会享受啊--萨苏 发表: 第23

            我对灌酒也是心有戚戚焉,这个东西讲究兴之所至,变成竞赛,就毫无趣味了。

            看来不止梅子可以酿酒啊,原来马鹿这方面道行很深哦,记得有一个什么纪录片上说秋天平国熟了,气候干爽,落到地上外壳风干而里面渐渐发酵,贪嘴的马鹿梅花鹿来吃了,便舞之蹈之,千姿百态,称为野生动物的节日...

            ――――――――

            4排 马鹿承认贪吃, 不过对饮酒还是节制的.--马鹿 发表: 第24

            大学里就经常买草莓来做梅酒, 用米饭做米酒.

            这里高人太多, 单单是吃, 我也不是高手, 滥竽充数罢了.

            ――――――――

            5排 马鹿居然还饮酒?--温相 发表: 第25

            ――――――――

            5排 马鹿的品酒风雅,用饮酒都嫌疏狂--萨苏 发表: 第26

            非我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土匪可比也。

            ――――――――

            6排 萨苏既然是土匪,来我们斧头帮把.--不爱吱声 发表: 第27

            我们缺个站岗放哨的.多少好酒都有,管够!

            ――――――――

            7排 放哨让恩和大叔吧,他枪法好--萨苏 发表: 第28

            那位恩和大叔确是奇人,不说说他简直对不起电脑。

            此人身材极其魁梧,方形脸,眼角捎直指鬓边,典型的蒙古人相貌。祖上是鹰匠 -- 就是驯鹰捕狐的猎手,热情豪爽而又从不上当。困难时期仗着一手好枪法进山打猎,每次都满载而归,兔子鸟儿这种小玩意儿根本不打,专打一种 -- 狍子。他夫人汤女士祖上是满洲红笔师爷(能断人生死啊),形容他出去一天,回来一般要带回三个狍子,两边肩膀上搭着,后边还拖着一个,但是家里吃不到好肉,因为腿,胸这类好肉早就预定给各位亲友了。

            工作能力极强,汤女士虽然当年学习震老公一头,工作上就没有他的魄力。在林业厅深受厅长提拔,但他却对厅长的浮夸大不以为然:“照你的数字,咱们的房上都是树了。”结果被厅长骂作“刨祖坟的”,有一个一年的外语培训班就让他去了 -- 那个时候当官的离开岗位就如同没了奶的孩子,怕去培训,所以没人报名。这位恩和倒很喜欢,-- 他喜欢新鲜东西。结果,他带出一批外语人才,出国后,一来二去混成了日本中部最大的家具公司 -- 友爱社的董事,他的部下,被称为“恩和军团”。

            困难时期过后,忽然立地成佛,再也不肯动枪,再舍不得打猎。转而用照相机代替了。他拍的照片多采自然,尤其是大漠和飞鸟最好。他说:我的眼力还是没跑的。恩和布仁现在是内蒙数一数二的沙漠摄影家,呼和浩特有一半照相馆的招牌照是他的宝贝。他在黑城(居延)拍摄的照片,现在就在广岛办展览呢。某到日本后经常去访他,是很好的忘年交,其实他儿子也是了不起的人物,自己在日本拉起一支中国人的足球队“熊猫”,在关西地区闻名遐迩,但是却交不起朋友来。兴许是觉得这位蒙古二世身上少了他祖先的魅力。

            其实老萨酒量不高,在扎兰屯喝酒时候,咱担“酒司令” -- 就是群英会上太史慈那个角色,真正下去的并不多。若是应酬,某两瓶啤酒而已,再多会吐,而高兴的时候记录是在河南作安阳EDI保税,合同签下来高兴,宴上干了整一瓶全兴大曲,外加数杯鳌溪,全无醉意,回来继续作网络设计。 -- 河南的朋友也没事,他们说河南电信的规矩是入门先干一大碗白酒,然后面试...

            ――――――――

            8排 【注意】老萨的回贴也各个是精品呀.请加精--不爱吱声 发表: 第29

            ――――――――

            8排 太牛乐!--chong 发表: 第30

            www。cchere。com @西西河 中文网@

              • 家园 放哨让恩和大叔吧,他枪法好

                那位恩和大叔确是奇人,不说说他简直对不起电脑。

                此人身材极其魁梧,方形脸,眼角捎直指鬓边,典型的蒙古人相貌。祖上是鹰匠 -- 就是驯鹰捕狐的猎手,热情豪爽而又从不上当。困难时期仗着一手好枪法进山打猎,每次都满载而归,兔子鸟儿这种小玩意儿根本不打,专打一种 -- 狍子。他夫人汤女士祖上是满洲红笔师爷(能断人生死啊),形容他出去一天,回来一般要带回三个狍子,两边肩膀上搭着,后边还拖着一个,但是家里吃不到好肉,因为腿,胸这类好肉早就预定给各位亲友了。

                工作能力极强,汤女士虽然当年学习震老公一头,工作上就没有他的魄力。在林业厅深受厅长提拔,但他却对厅长的浮夸大不以为然:“照你的数字,咱们的房上都是树了。”结果被厅长骂作“刨祖坟的”,有一个一年的外语培训班就让他去了 -- 那个时候当官的离开岗位就如同没了奶的孩子,怕去培训,所以没人报名。这位恩和倒很喜欢,-- 他喜欢新鲜东西。结果,他带出一批外语人才,出国后,一来二去混成了日本中部最大的家具公司 -- 友爱社的董事,他的部下,被称为“恩和军团”。

                困难时期过后,忽然立地成佛,再也不肯动枪,再舍不得打猎。转而用照相机代替了。他拍的照片多采自然,尤其是大漠和飞鸟最好。他说:我的眼力还是没跑的。恩和布仁现在是内蒙数一数二的沙漠摄影家,呼和浩特有一半照相馆的招牌照是他的宝贝。他在黑城(居延)拍摄的照片,现在就在广岛办展览呢。某到日本后经常去访他,是很好的忘年交,其实他儿子也是了不起的人物,自己在日本拉起一支中国人的足球队“熊猫”,在关西地区闻名遐迩,但是却交不起朋友来。兴许是觉得这位蒙古二世身上少了他祖先的魅力。

                其实老萨酒量不高,在扎兰屯喝酒时候,咱担“酒司令” -- 就是群英会上太史慈那个角色,真正下去的并不多。若是应酬,某两瓶啤酒而已,再多会吐,而高兴的时候记录是在河南作安阳EDI保税,合同签下来高兴,宴上干了整一瓶全兴大曲,外加数杯鳌溪,全无醉意,回来继续作网络设计。 -- 河南的朋友也没事,他们说河南电信的规矩是入门先干一大碗白酒,然后面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