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关于崇祯南迁的另一种说法 -- mynoodles

共:💬2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关于崇祯南迁的另一种说法

    关于崇祯南迁的另一种说法

    疯行烈

    之前曾有朋友贴出<崇祯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南迁>一文,有很多论坛里的朋友也回贴加以讨论,总之是各有说辞.但我与诸位却持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崇祯帝是根本无意南迁!南迁不成并非为朝臣所阻.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于西安称王,建国大顺,改元”永昌”.立李双喜为太子,改名洪基(1).并下书大明兵部尚书,约于三月十日决战,胜者拥有江山!(2)

    二月,贼自龙门渡河,破汾州,进陷太原.所下郡府,即置伪官.(3)李自成兵分两路,一路由刘宗敏率领,自大名真定入;一路由李自成亲领,自大同代州直入.兵锋所指,势如破竹.丁丑,贼别将陷固关,犯畿南.(4)

    此时,大明朝形势已到了最为危急的时刻了,二月二十八日,崇祯召开了最后一次庭议,商议战守事宜.在这之前,李建泰李明睿曾多次上疏劝崇祯南迁.但崇祯不听.在这次最后的庭议上,有人坚持御驾亲征,鼓舞天下士气,令四方忠臣义士响应;有人认为应固守北京,弃直隶辽东,集天下兵力勤王;亦有人主张南迁,以江东图复中原. 崇祯干脆逐个询问,在场的27位大臣竟有19位表示反对皇帝南迁,最后一刻,崇祯目视大学士范文景,这是一位刚提拔入内阁,当下颇为崇祯器重的前任兵部尚书。然范文景的回答是:“团结人心,坚守待援而已,此外非臣所知。”(5)崇祯听闻,“色甚怒,稍间渐平”(6),“示 建 泰 疏 ,曰 : 「 ??君 死 社 稷 , 朕 ?? 焉 往 ? 」 李 邦 攘 等 ?? ?? 太 子 ?彳? 南 京 , 不 ??”(7)。怒曰: :“诸臣平日所言若何?今国家至此,无一忠臣义士为朝廷分忧,而谋乃若此!夫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复多言。”(8)至此,大明朝和崇祯帝的命运便这样决定了下来.

    很多朋友把崇祯在庭议之时发怒推测为因南迁为朝臣所阻而已,并就此臆断崇祯早有此意,但死要脸子不肯亲下决断之类云云.这是很表面的理解,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事实是如此吗?

    前些天我看了杨士聪所写的<甲申核真略>,书里头说及了崇祯庭议时发火的原因.杨士聪在甲申之时在北京,经历了整个甲申之难,他的说辞应该说有极高的可信度.

    那么崇祯发火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二月二十八日庭议之时,崇祯令“内阁传五府六部詹翰科道各官入,授以手答(原字为答+刂,下文一律以答字代替),俾条具战守事宜。”(9)这些人并没有直接参与庭议,只是书写应策,崇祯则与重臣于文华殿议事。然而,这些官员所写的认为应该南迁的应策竟给兵部给事中光时享所阻!呈上去的大多为不南迁的应策,“诸答亦竟未发而罢,邦华等未尝具疏,亦未尝奉有明旨,他人何由而阻之?"(10)崇祯得知勃然大怒,差点就立即杀了光时享。其实崇祯并无南迁之意,只是将南迁作为一种后备的对策而已,杨士聪说道:“盖上意不在南迁,故聚见之而怒,既思贼势披猖,则以为可备一说。”“先帝果意在必行,岂一给事中(指光时享)所能阻乎?”(11)

    这说明了崇祯当时发火的原因是一个小小的给事中竟敢阻扣官员呈上的贴折,并非是为了南迁被阻而发怒的。这也折射出明末君权之弱,连一个小官也敢私扣奏折。

    为何崇祯不肯南迁呢?因为他有充足的信心认为北京是守得住的,尽管这个信心是建在虚构之上的……

    让我们来看看崇祯信心的来源吧!按照当时大明兵部的建制,京营之兵应该是有“十五万四千有奇”(12),再加上皇城的厂卫万余人,那么能守城的正规军应有近十七万,然全再招些义士协助守城,那么凑足二十万人也不困难。吴三桂,刘泽清,唐通三镇之兵共约十余万,都是离北京不远,十余日可至。依户部的帐本,北京城中的粮仓也应该是满的。北京城高濠深,火器齐备,兵员粮草充足,外又有三镇援兵,还有天下勤王之师,崇祯为什么要逃?北京怎么可能会失守?当年满人几次入关还不是望坚城而无奈?!李自成再凶也凶不过满人的吧?所以崇祯连太子也不想南派,因为他紧信北京城是无虞的!

    只可惜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崇祯这个可怜的皇帝至死也不清楚自己国家的真实情况……

    “京师内外城堞凡十五万四千有奇,京营兵疫,其精锐又太监选去,登陴诀羸弱五六万人,内阉数千人,守陴不充”(13)。京营兵士在遭受鼠疫侵袭之后,元气大伤。以至于北京城墙上,平均每三个垛口才有一个羸弱的士兵守卫。杨士聪亦说道:“每八垛仅一人”(14)由此算,守城的兵力连三万也不到……事实上,真正守了北京一日一夜的是历史上恶名最为昭著的厂卫,国难之际,厂卫还是尽了自己的职责。

    这么一点兵力是无法守得住偌大的北京城的,更无法挡得了李闯的几十万大军。至于城内的粮仓,纵然是不空也是存粮无几的了。另外崇祯所寄与厚望的三镇援兵,唉~那根本就是海市蜃楼……

    如果崇祯清楚下面的情况,知道无兵无粮无援军,那么他会不会逃呢?我认为他也不会逃,但他可能会送太子到南方。<甲申核真略>上说在三月十八日外城陷之时,有两股千余厂卫杀出了重围,逃到了南方的。 崇祯若真的要突围,机会虽是甚微,但也并不是没有机会的。

    崇祯这个可怜的皇帝,他死前说“群臣误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1)<罪惟录>

    (2)(12)(13)<明纪记事本末>

    (3)<鹿樵纪闻>

    (4)(7)<庄烈帝本纪 二>

    (5)<范景文列传>

    (6)(9)(10)(11)(14)<甲申核真略>

    (8)<明史>

    • 家园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

      崇祯执政来杀掉的官员太多,导致下面都不敢跟他说真话了。想想看,明代的十三帝灵柩都在北京,一旦放弃给李自成的部队,后果有多么危险,崇祯到时肯定不会自己承担责任的,那么提建议的官员不成为替罪羊才怪,除非头脑发晕的家伙才去送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