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38)五谈航空军:双截棍 -- 本嘉明

共:💬9 🌺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茗谈(138)五谈航空军:双截棍

    此前,我们设想了以中小推力涡扇发动机为动力,建立航空军“空勤旅”。但喷气发动机确实比较费油,使用中也费钱。如果局限在一定的飞行高度和速度要求下,涡桨/活塞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推动(拉动)固定翼飞机飞行,仍然是不错的选择。

    以下一到六节主要取材于丝翼航空Bobby Todd先生的一篇文章。

    (一)

    一些短距起降(STOL)螺旋桨推进固定翼小飞机,是为野外起降设计的,外号叫“越野飞机”,能够在未经铺设的地表表面,包括田野、草地、沙滩、停机坪、道路、冰川、湖泊和浅河床(结冰或未结冰)、甚至高尔夫球场起降。因此,没有必要专门为“越野飞机”修建机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为了进一步了解短距起降飞机的特殊性能,以下我们简单回顾飞机性能的一些基本概念。

    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包括两个阶段:

    1)地面滑跑,

    2)要求飞机在特定的高度爬升(或下降)以飞越(或穿越)障碍物。(爬升飞跃的是楼房等,低飞钻过的可以是电缆线)

    当一架飞机在某个没有障碍物的地点起飞或降落时,飞行员主要关心的是地面滑行距离。当起飞地域有树木、电线、建筑物或高地等障碍物时,飞行员必须考虑“飞机起飞或下降到障碍物最高点,并越过障碍物”的额外距离。飞机每一次起飞(也可以是降落中)的这两个阶段合并距离决定了总起飞距离(总降落距离)。

    一般而言,起飞和降落距离都分别等于或小于450米(假设15米高障碍物)的飞机都可以统称为“短距起降小飞机”。

    (二)技术因素

    “越野飞机”优越的起飞和降落性能来源于精心设计。为了获得最短的起降距离,飞机必须能够以缓慢速度飞行,还能在飞行过程中突然加速或突然减速。此外,飞机的驾驶舱内各设备的设计要保证在缓慢飞行时容易操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机翼的设计。短距离起降要求机翼在低速飞行时(甚至低至45公里/小时)能够产生有效升力。这样就会导致机翼的厚度相对增加,因为翼面的曲度增加让飞机在慢速飞行中获得比较高的升阻力系数。这种厚翼在飞起来后却会产生过强的风阻,这会拖累飞机的巡航速度和燃油经济性。为了保证不牺牲巡航速度和航油效率,同时又能低速飞行,设计者经常会给机翼装上辅助升力装置,包括襟翼,缝翼和凹槽------这些增加了飞机的重量/设计的复杂性和加工成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强大的发动机。这使飞机缩短起飞滑跑距离,飞机以高倾斜的角度和尽可能短的距离飞越障碍物,“越野飞机”强大的发动机性能使飞机产生相对高的“推重比”。但是,随着发动机功率的增加,飞机重量、油料消耗和飞行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此外,设计者还必须考虑由于发动机体积过大而导致的其它因素对飞机产生的不良影响,诸如螺旋桨尺寸限制、庞大发动机产生的重心不稳定和操控性差。

    3)起落架。高性能刹车和高牵引力轮胎能缩短飞机的着陆距离;同时由于起落架的作用,可使飞行员最大限度地利用制动力以控制飞机在不平坦的地面或大风中平稳起飞。

    平衡上面所提到的飞机起降的3种因素,同时又能为飞机提供一个适用的有效载荷、低维护要求和合理的成本,这就是短场起降飞机最好的设计标准。

    (三)越野飞机的适飞区域和普及原因

    越野飞机是专为短跑道机场------甚至是没有跑道的起降点------而设计的。所以,越野飞机适用于公路、机场、铁路稀缺的偏远地区。

    越野飞机的飞行作业往往都涉及到”丛林飞行作业”。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小村庄零星分布在大片荒野,越野飞机就像汽车一样普及。许多城镇在冬天的时候只能通过飞机和雪地车进出城镇。厚厚的积雪把狭窄的小路深埋数米,春天的时候,泥泞的小路又无法通行,只有小飞机能进出。

    同时, 阿拉斯加的荒野也吸引着猎人、渔民、远足者和各国的滑雪爱好者。越野飞机常常要接待这些冒险家们,因为真正的荒野地区只有越野飞机可以进入(要么徒步)。

    但是阿拉斯加并不仅仅是越野飞机唯一普及的地区。越野飞机还承担着美国全境数万公里纵横交错的管道线和电线,数百万公顷森林的巡视任务。在世界上许多的国家(如非洲),越野飞机扮演着同样的角色。越野飞机低速飞行的能力在执行诸如电线/管线巡逻,边境巡逻,警察监管、野生动物管理,空中摄影,测绘,火情观测等空中巡逻和空中观察任务时,都是非常理想的。

    另外,它也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于军事,例如空中观察、轻型运输、医疗救护以及航运,经常穿梭于没有飞行跑道的战地前沿。

    越野飞机在民间紧急救援和医疗救护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它们能够迅速到达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均不完善的边疆地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全世界,越野飞机还受到许多纯爷儿们飞行员的青睐------他们热衷于享受飞行品质、低廉的飞机运营和维护费用,以及能在偏远地区野蛮起降的乐趣。许多拥有公务机的富有的飞行员也拥有自己的越野飞机。他们纯粹为了乐趣和冒险而飞行,目的地就选那些土豪公务机不能到达的地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四)越野飞机 vs 直升飞机:价值的选择

    涉及“无机场起降”的一个理所当然的问题是:为什么不直接用直升飞机?

    直升飞机,能够垂直(或接近垂直)起飞和降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事实上,在边长不到150 米空间的飞机运营的封闭区内,直升机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但是如果能修建大于160米的跑道的话,比起直升机,相同载荷的“越野飞机”有更多的优点。图表2展示了两种飞机的对比数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越野飞机的购买与运营成本要比直升机低,并且具有飞行速度快,飞行地域广,飞行海拔高的优点。此外,越野飞机需要的地勤维护较少,比起直升机减少了整备时间,出动率更高。综合看,“越野飞机”在执行任何不是“只能垂直起降”的任务时,性价比要比直升机好得多。

    越野飞机的性能结合了不同种类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优点,可根据不同客户的需要、不同地于条件执行多种类别的任务。越野飞机的实用性强,比如在中国西部,如西藏/新疆/云南/贵州/ 内蒙古/东北的边远地区。由于中国目前正规机场少,越野飞机在其他地区也可拾遗补缺。电线、管线巡逻,边境巡逻,警察监管、野生动物管理,空中摄影,测绘,火情点消防观测等空中巡逻和空中观察任务都是非常理想的。另外轻型运输、医疗救护以及速递业务也很适用。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2种优秀的短场起降轻型飞机:

    1)美国CubCrafters飞机公司制造的2座的“顶级小熊”飞机,

    2) Maule Air的4座M ━ 7系列飞机。

    (五)CubCrafters的“顶级小熊”飞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ubCrafters的“顶级小熊”飞机是双(串)座(客座在飞行员座的后面)。她的前身是Piper 公司 J-3小熊飞机,一直是倍受广大小飞机爱好者喜爱的机型之一, 在70年代前, 美国60% 的飞行员是在小熊飞机或类似飞机上获取的飞行驾照。J-3小熊的前身是Taylor E-2。 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它是只有65马力的单引擎飞机,曾在二战中服役。

    二战结束后,Piper公司对小熊飞机进行了一连串改进,最后研制出了发动机为150马力的“超级小熊”飞机。“超级小熊”能够在崎岖的地区短场起降,并且运营费用低廉。“超级小熊”飞机良好的飞行性能成为衡量轻型越野飞机性能的业界标准。改进后的“超级小熊USA35(B)”使用180马力的莱康明O-360发动机,加强了机翼的承载能力,从而增加了机翼低速性能,能携带更多载荷。主起落架增长7.6厘米,便于加大的螺旋桨能保持安全的离地距离。强大的飞机制动和较大的轮胎使飞机适应在粗糙的场面起降并缩短飞机着陆滑跑距离。数以千计的“超级小熊”被广泛应用于丛林飞行、滑翔机牵引作业、空中广告、政府机构飞行作业、林业服务以及个人冒险飞行等领域。

    1981年,Piper公司减少了小熊飞机的产量,CubCrafters公司接手对“超级小熊”继续改进,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FAR 23部认证。改进后的机型命名为“顶级小熊”飞机(Top Cub)。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顶级小熊”飞机承载超过500公斤的载荷量,能在160米内的滑跑距离(在终端飞跃15米的障碍物)实现飞机的起飞和降落。该飞机配有超大型‘苔原轮胎’(最大直径可达35”),使之能够在条件恶劣的野外起降地点起降。

    “顶级小熊”还可装浮筒,也能装上雪橇在雪地上滑行和起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六)M-7 系列飞机 :高速度的短距离起降飞机

    当飞行员讨论起“丛林飞行”时,M-7飞机会被称为最受信赖的机型之一。 Maule Air是一家小型飞机制造商,位于美国佐治亚州,每架飞机都是根据客户的个性需要而手工制做,该飞机制造商已生产了近3,000架单引擎飞机,以飞机的高性能、速度、可靠性和难以置信的短场起降能力而闻名, 远销东南亚/南美/非洲。2010 年7月的EAA大会, 一位飞行员从南美洲自驾M-7-235型飞机飞行5000 多公里(历时近10天)来到一年一度的飞行盛会。M-7-235最大起飞重量1140KGs,载人1+4,发动机235马力,巡航速度达到260公里/小时,起飞/着陆滑跑距离却只有180米。其驾驶舱的大型化、巡航速度和短场起降能力在该类飞机中是独一无二的。

    喜欢 Maule Air的客户可以从180马力到260马力范围内选择7种不同引擎的机型。有趣的是,M-7飞机可以在“前三点式起落架(鼻轮起落架)”和“后三点(尾轮)起落架”之间随意切换。虽然M-7飞机配有的尾轮着陆架有利于短场起降飞行或是丛林飞行,但是它的前三点式起落架则适合飞行俱乐部机队(因为有跑道伺候)。

    总之, 多用途,价格低廉,在全球最困难的野外环境中皮实耐用,“顶级小熊”飞机和M ━ 7飞机使飞行员享受“驾驶顶级越野SUV的快感”。 在商业运作上,她们的经营成本只是直升机的30-50%。

    (七)

    越野飞机能不依赖跑道,我想是几个原因:

    1)飞机自重小,因此加于起落架轮胎的压力就小。这在土质松软的草地就很重要了。

    2)特殊的轮胎。

    以我个人的喜好,我觉得“double-ender”是比较好的设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架越野飞机的设计者本身是长期在阿拉斯加和非洲开小飞机的,对于各种小飞机的优缺点一清二楚,所以索性就自己搞了一款最理想的越野飞机。

    这架飞机于2010年首飞,目前正在阿拉斯加野外试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它的特点是:

    1)动力强大,两台发动机共260马力,即便一台失灵,也能安全飞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发动机前后串联,一拉一推,正面迎风阻力比常规2台正面发动机小了很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3)驾驶舱是玻璃地板,景观绝美,当然胆儿小点的也坐不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如果考虑军用或警用,它也有缺点:

    1)载荷太小。它的油箱在机翼里,能装48加仑(180升)。在机腹下能再挂一个副油箱(200升)。飞机空重68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140公斤,外挂载荷撑死了就是这200公斤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发动机在飞行员头顶,影响对后上方的观察。

    • 家园 微软的ONEDRIVE图床

      最近几周来,老是掉链子,任何图片贴出来后,能维持几个小时,然后就看不见了。相同的图片再贴一次,新图片看得见,同样文件名(仍然在ONEDRIVE里)的旧图片还是看不见。而新图片可能在几小时后再次挂掉。

      微软图库用起来比较繁琐,但几年来一直非常稳定,最近不知道怎么了。

      现在我努力恢复图片,但未来会较少贴图了,反正现在写帖子也少了。

    • 家园 图都看不到啊
      • 家园 我一直用微软的图床

        以前一直很稳定,几周前开始出问题,估计是改版之类的后遗症。

        刚出现看不到图的情况时,我都立刻进去修改,把图全部重贴一遍,现在也懒了,因为过一阵它又会自动恢复正常,大家仍然看得到图。

        如果这种事情持续发生,我就只好改用其他图库。

        (一)

        “航空军”的提法,本质上就是“能飞的(解放军陆军传统概念里的)侦察兵”,既侦察也偷袭,不携带重火力,不怕牺牲不娇气,能在艰苦的前沿潜伏待机。这种一身匪气的“空中游骑兵”确实不能编在空军里,所以美国空军排斥FAC。

        而这支部队也不适合编在陆航编制里,因为海航,海军都可以临时借用,把一些“搜救,反潜,岛礁支援,水面小舰艇支援”的任务“外包”给“双截棍”们。况且这类固定翼小飞机的地勤作业同陆航的直升机群也很不一样。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把它提上来,至少成立一个与陆航并列的新兵种,甚至是新军种。

        (二)

        美军在“新COIN”飞机招标中,强调只考虑涡桨(或桨扇)动力+螺旋桨,这是比较狭隘的,限制了小推力涡扇在这个机种上的潜力,可以说,“超级巨嘴鸟”的发展潜力是不大的。而使用螺旋桨的话,为了“解放机头”,西方现在又注重(单一动力)机尾推进的革新,这我也不大认同,因为螺旋桨在机头转动的话,可以搅动空气,形成气流吹向机翼,帮助产生升力,而单单在机尾的话,就没有这个效果,因此(尾部螺旋桨推进)有“推进效率低,操控难度大,飞行员跳伞危险”三大难题。即便是脑洞很开的DO-335,也只进化到了“机头机尾双桨”,没有跳跃到“(单靠)尾部推进”。

        那么,使用涡扇的K-8之类中级教练机,能否担当重任呢?看来不行,因为这类教练机内部空间狭小,气动外形已经固定,没有升级(安装较大直径雷达天线)的潜力。双尾撑布局有3个好处:第一是假如有2台小推力涡扇发动机的话,可以尽量贴近并列。第二,是机翼可以放宽,从而使机身内部空间比传统布局飞机要大。第三,主舱是相对独立的一个舱段,可以加长/加宽而不影响气动布局,发展为“机族”的潜力很大。

        “双截棍”的自重虽轻,机身正面狭窄(风阻小),但机身细长,前后装2台涡桨-9后,仍有挺大的内部冗余空间,尤其是“万用方舱”的长度达5米,远大于任何(翼下)电子吊舱所能达到的尺寸,可以内装大尺寸设备。只是涡桨-9功率太小,限制了飞机的载荷重量,如果将来用功率更大的涡桨发动机,加装设备的余地很大。

        “双截棍”的缺点,是无处安装雷达(不一定要装,但空间要预留),航炮的射界也不好。所以未来的升级款,可能是类似于1950年代英国“吸血鬼”系列双尾撑喷气攻击机的缩小版,两侧进气,解放机头,留出机鼻装雷达。

    • 家园 茗谈(138)-2

      (八)

      “double-ender”的发动机一推一拉,其实在二战中就有了,就是德国的DO-335: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和荷兰的FOKKER-D2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DO-335为例,它在机头以常规方式设置一台发动机驱动拉动螺旋桨,在后机身以第二发动机驱动机尾的推进螺旋桨,一拉一推,迎风阻力则比2台发动机在左右机翼要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于第二台发动机必须在飞机重心附近,而机尾螺旋桨离第二发动机较远,所以在后机身内装有专门设计的加长传动轴。这种一推一拉的布局效果显著,加上使用两台高性能的(单机1,305 千瓦)戴姆勒·奔驰 DB603A-2 型 12 缸液冷发动机,1943年第四次试飞就突破600公里时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这款飞机有先天的弱点。首先是飞行员跳伞逃生很麻烦,必须先炸毁后螺旋桨,然后用弹射座椅高速离开飞机(为此还设计了世上首座弹射座椅);其次是为防止起降时后螺旋桨触地,必须加装下垂尾,而下垂尾又妨碍飞机受伤时以机腹迫降;第三是向后视野受阻;第四是起落架强度不足;第五是制造工艺比同类常规战斗机复杂,大轴的加工工艺要求也高。由于希特勒垂青更具革命性的喷气式ME-262,加上德国本土备受轰炸,DO-335仅生产了数十架,没能在二战中一显身手。

      Do-335是当时飞得最快的活塞发动机+螺旋桨战机,加上航程远、火力强,不愧为盟军轰炸机群的冷酷杀手,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只可惜没有发挥的机会了。

      我们这里设想的一款飞机,就是以现有的国产运-12E各个子系统为技术基础,借鉴DO-335的前后双发双桨,以及OV-10的双尾撑布局,搭配出一个新机型(前沿攻击侦察机),就叫”双截棍”吧。洪都是家很有创造力的飞机制造公司,练-15也熬出头了(L-15绝不是简单的教练机,大家将来会知道),那么试试“双尾撑布局”应该也是很好玩的事情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双截棍”多数为串列双座,少量为单座,使用2台涡桨-9发动机,单机功率460KW(巡航功率),这个功率比DO-335的单机1305KW小太多,动力甚至比OV-10A还不如(单机533KW)。所以补救的办法,是尽量减轻自重,瘦身,做减法。OV-10A的空重3.1吨,最大起飞重量6.6吨。 “双截棍” 机身长11米(比DO-335短3米),最宽处0.9米(涡桨-9发动机本身长1.8米,直径0.6米,自重180公斤),没有OV-10那样的后部货舱。整机空重约2.2吨,加上内油1吨,载荷1吨,飞行员2人和2门20MM航炮及其炮弹,最大起飞重量接近5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它的载弹量和火力烈度,略优于武直-19,但航电设备简单,不配火控雷达,单价约2600万人民币,每小时运营费用低于4000元人民币。航空军的“空勤旅”已经有微型机“红蝙蝠-2”,不需要“双截棍”,所以另设立航空军“独立营”,每营配置12架“双截棍”,平时集中管理,海军或陆军需要时,配属给作战旅或海军陆战队。

      “双截棍”的特色,是在飞机后半身的下半部,有一个可拆换的“万用方舱”,长5.1米,前部宽0.8米,顶面为平面,底面和两侧为光滑曲面,内体积近2立方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于前后2个螺旋桨阻挡(没有射界),前起落架又比较长(前起落架舱门比较占地方),因此机腹下不挂武器外挂。

      “万用方舱”主要有几种:

      1)电子战方舱,自带光电探头。

      2)空中加油舱:袖珍加油机吊舱+加油油罐,可带油1吨。油罐与飞机主油箱之间有管路相连。在飞机自身依靠机翼外挂的2个250公斤副油箱的情况下,共可为其他飞机供油2吨(加油油罐1吨,主油箱1吨)。供油对象为无人机,直升机,歼-10系列。使用加油吊舱时,机尾螺旋桨停转。

      3)导弹方舱:携带6枚天燕-90或反坦克导弹。发射前,导弹挂架伸出机腹,向前下方发射,避开前部螺旋桨(但此时一边机翼要卸下副油箱,换挂火控吊舱)。也可携带集束末敏弹。

      4)反潜方舱: 自带声纳浮标和深水炸弹。

      5)空投方舱:对岛礁空投补给。给遇难船民空投橡皮舟。

      6)其他设备舱:空中侦察,通信信号中继,携带大型探照灯夜间搜救。

      7)携带无人机,在接近敌阵地时释放,执行危险侦察任务,以弥补无人机航程短的缺陷。

      8)水罐:空中灭火。

      9) 伤员急救:可运载2副担架。前线抓了“舌头”,也可以用此方法快速后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每架飞机出厂时,配套有近十个不同功能/不同外壳质地/不同形状的方舱,平战功能齐全。这些“万用方舱”就像冲锋枪的弹夹一样,十几分钟内可以整个拆换,飞机在上面作战,机场的地勤人员已经在准备下一个“万用方舱”,飞机落地加油,换方舱换飞行员,就又起飞了,跟F-1赛车换轮胎差不多。因此飞机的出动率高,多用性强,转换角色灵活,一架能顶几架用。

      我们选择双尾撑的原因是:

      1)相同(机翼)升力面积下,双尾撑的飞机,主机翼的翼展更小,适合在两栖攻击舰的窄跑道上起降。

      2)美国OV-10已有先例,在两栖攻击舰上不借助弹射和阻拦索,即可起降。

      3)结构强,被击中后不容易解体(低飞的小飞机容易被地面枪弹击中)。

      其缺点是不易收拢机翼,占地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九)

      美军在长期实战中得出一条经验,近距空中(对地)支援之成败,90%取决于发现和识别地面目标是否迅速与准确。这就是FAC(Forward Air Controller,“前沿空袭指挥官”)的源起。FAC的出现,是空军近距战术支援的延伸和改革,也是我们提出建设“航空军”的一个主要原因。事实上,美军在越战结束后,立刻在空军里清洗“支持FAC派”,把痕迹擦得干干净净。因为空军只能有一种风格,既然高大上了,就不能容忍FAC这种牛仔(土八路)作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OV-10野马”是北美公司专为所谓“反游击战(COIN)”研制的多座双发多用途战术侦察攻击机。又称“万能COIN机”,也是美军FAC升空指挥时乘用过的最大机型。飞这类飞机的飞行员,由于低空慢飞,在越战中的危险性远大于飞战斗机和轰炸机的飞行员,但这批勇敢者绝少能升到上校以上军衔;加上研发小飞机的油水太小,大军火公司看不上,所以在空军顶层从没有人为这个兵种说说好话。

      总的说,“双截棍”这类“前沿攻击侦察机”的主要任务不是自己作战,而是先侦察,然后指挥地面(水面)炮兵和其他作战单位(攻击机/轰炸机/无人机),让它们去轰轰隆隆作战。由于“双截棍”多数是双座型,前座飞行员专心驾驶,后座FAC负责协调整个数字化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单位作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中国军队里,我觉得FAC称为“前沿空袭参谋”比较合适,因为第一,这个职位有自己的专业技术;第二,作战方案的大决策仍是由地面步兵指挥官做出,“空袭参谋”对作战计划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添加细节指令,起一个参谋的作用。

      轮到“双截棍”自己赤膊上阵时,它的主要作战模式是:

      1)"炸弹皮卡”: 机翼上挂250公斤级激光制导滑翔炸弹2枚(左右各1枚,就是副油箱挂点),100公斤级滑翔炸弹2枚。由地面步兵用激光器照射敌目标,投放炸弹攻击敌地面阵地和车辆。有时候对付小股恐怖分子,出动2架“双截棍”足够了,呼叫“飞豹”就太奢侈了。

      2)用航炮打地面的运动软目标,如汽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3)驱逐/击落敌方无人机,为我方无人机护航。

      4)狙击敌重型武装直升机,干扰其活动。

      5)驱逐敌低空轻型攻击机。

      总之,这个机型,就好比是梁山好汉里的“鼓上蚤时迁”或者“浪子燕青”,冲锋陷阵不如霹雳火他们战将,侦察反侦察却是好手,整一个“空中李向阳”,揣把盒子炮走四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十)

      “双截棍”有一个难题,就是飞行员跳伞问题。由于飞行员弹射离机后,很可能被第二螺旋桨擦到,非常危险。DO-335的做法,是先用爆炸螺栓炸飞第二螺旋桨和尾翼,然后飞行员弹射出来。

      这里我们解决的办法是:两次弹射。

      就是把第二发动机装在一个底盘(滑块)上,滑块则装在滑轨上。平时大修拆第二发动机时,就是拆除螺旋桨叶片后,发动机顺着滑轨从飞机尾部移下来,战时只要30分钟就可以拆换第二发动机。作战中,飞行员要跳伞时,一旦拉动手柄,第二发动机滑块上的定向爆炸螺栓先炸,瞬间产生猛烈推力,把整个第二发动机顺着滑轨“炸”出去,这就是“第一次弹射”------把发动机向机尾弹射出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此时由于油路被炸断,第二发动机已经停转,但机尾螺旋桨由于惯性仍在旋转,发动机后退,旋转中的螺旋桨就砍入飞机的水平尾翼。水平尾翼经过特殊设计,能咬住螺旋桨桨叶,迫使桨叶停转。此时,前面2名飞行员弹射离开(第二次弹射),就很安全了。

      (十一)

      “双截棍”的主要作用,就是3个:

      1)侦察和空中指挥。

      2)教练机

      3)越野飞机(彻底轻载,换装苔原轮胎),不需要跑道即可前沿起降。

      现在我们说空军飞行员,有一种稀有感神秘感,因为中国只有一种“学院派培养法”,培养飞行员太费钱:先航校,再训练基地,最后到部队,是黄金堆出来的飞行技术。

      而在国外,不是这样的,民间自有民间的“散养法”,一边是专业飞院,一边是民间传帮带(美国电影《珍珠港》开始,就是小屁孩偷开农场飞机),两条腿走路。因为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差异很大,那些民用小飞机水平的飞行员,根本没必要到专业飞行学院去培训,就好比普通人学点钢琴,不一定去音乐学院,自己找个老师学,学完报名考级就得了。而中国以前几乎没有民用小飞机,因此对这种“民间散养”没感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双截棍”本身就是一架螺旋桨初级教练机,由于这种飞机廉价轻巧,大量装备,因此飞行员的培养,并不走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正规路子,而是在“航空军”里,主要按“师徒制”培养。

      就是说,凡是现役军人,不论在何军种,都可以申请报考“双截棍”飞行员,到“航空军飞行学校”去集体面试。一旦“海选”通过,就展示给各“独立营”的教官来自由挑选,挑中后办调动手续,直接划拨到该营当兵,跟着师傅,从地勤干起,逐步培养成优秀的“双截棍”飞行员,再回到“航空军飞行学校”统一考级拿证。这样培养的好处,是一师一徒,按统一的教学大纲,因材施教,哪里该快哪里该慢,专门开小灶,能发掘出很多奇才------而这类奇才,在大班制的空军飞院里,容易被淘汰埋没。而且师傅之间要争强比拼,能激励徒弟们的好胜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美国空军里,拿命博的FAC最后落得“卸磨杀驴”,在航空军就不会。“双截棍”飞行员最后有三条上升之路:一,改飞喷气式战斗机,进入航空军或空军/海航的TOP GUN行列。二,留在独立营当教官,自立门派,成为江湖上响当当的一派,虽然军衔不高,但在整个航空军里横着走。三,回陆军,优秀FAC的陆军分队指挥能力,要比地面上的连长营长还“高”,如果当初就是陆军里出来的,老部队当然欢迎你回去,就当“公派留学”几年嘛,以后升到旅参谋长的机会很大。

      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篇美军老飞行员的文章<战术C4ISR飞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冲突中的作用及其革新意义>,和一篇傅前哨先生文章的链接,以为借鉴(重点部分我已标出,请点击放大阅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外链出处

      • 家园 这样的任务为什么不能用无人机承担?

        既然只需要带眼镜,为什么要把整个人暴露在危险中?

      • 家园 无人机会取代所有的有人驾驶飞机、

        方向错误。路越走越窄,军事上不宜往有人驾驶飞机上投资了

        • 家园 这涉及2个问题

          一,技术上讲,无人机有先天的优势,也有先天的不足。如我最后附文里的注释里所说(我已经标出了,估计你没有看注释,注释的字体太小了),美军保持一架无人机在站位值班24小时,必须120人次轮番,这还不包括未计入的卫星通信等大批后勤支援设备和人力。而且无人机必须与“主人”保持密集联络,既容易被发现被定位,也容易被劫持。伊朗能劫走美国无人机,别国呢?

          二,哲学上讲,只有你的士兵在战场上,才能保证你对战场有最终的影响力。是,人在弹雨里,就可能死掉,但既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怎么敢相信会有“不死人的胜利”?不死(自己)人的,是真胜利还是假胜利?

          13亿人的国家,打仗只学3亿人的国家,不敢扬长避短,这不是邯郸学步,又是什么?主席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中国的优势是什么?某军不敢深入战场,不敢接地气,不敢置之死地却幻想打赢,连这个都要学?

          最后一点,“双截棍”这种10吨以下小飞机,改成无人机很简单的。只要无人机目前的很多缺点被技术突破了,我们立刻“改邪归正”,还是来得及的

          我认为中国军队,最终需要大约100个“航空军独立营”,不过螺旋桨飞机的飞行噪音太大,仍然是个致命伤,所以升级款式的“超轻型前沿侦察机”应该是喷气式,而不再用涡桨和活塞发动机。

          • 家园 无人机+机器学习

            谷歌的 机器学习算法已经可以利用输入的视频流在游戏中战胜人类玩家了,可以说无人机,无人坦克,无人航母才是军事的未来

            注意是视频流。。。这个是革命性的突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