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鹳雀楼 -- 大西洋14

共:💬4 🌺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鹳雀楼

    楼、台、亭、阁是中国古代建筑四大精典形式。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九五之尊,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其目的,或为纪念当年所发生大事,或用来歌功颂德,当然也有为了镇妖伏魔、求神拜佛的。

    在我有限的中国古典文化知识里,印象比较深的有三大名楼。能记住这三大名楼,均与诗词有关。因为既然楼有名,自然就有文人墨客登楼舞文弄墨,这三大名楼均因名人的诗词曲赋而闻名遐迩。记住了诗词中的名句顺便也就记住了名楼。

    在这里说句实话,背下一首五律或是七绝尚不是难事,但要记住一长篇的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天才除外),我也就是知道那么一两句名句与这些个名楼有关系而已。再悄悄说句实话,哪句诗句与哪座楼阁有关也是懵懵懂懂,说不清楚的。还是这次回来补课才弄明白的。

    按照我的记忆顺序,首推湖北武汉黄鹤楼,这是因为黄鹤楼有两位诗人的典故。第一位是唐代诗人崔颢,他登上黄鹤楼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悉。如果仅仅是崔颢的诗也就算了,架不住李白又上去了,只写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正是李白这两句,使我彻底记住了黄鹤楼。

    其次就是湖南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大文豪范仲淹曾写《岳阳楼记》,虽记不住全部内容,但全篇四字一句,加之五言七言感叹,气势磅礴,最后一段表明心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千古。

    再次就是江西南昌的腾王阁了。记住腾王阁得益于唐代诗人王勃的《腾王阁序》,实际上也就是文中的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升天一色印象深刻。当时感觉真是美极了,也就记住了。实际上可以说,楼因诗而闻名,诗因楼而传世。

    三大楼的历史也值得一书,都可谓命运多舛。

    黄鹤楼相传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可考证的就达30余次。其最后一次被毁是清光绪十年(2884年),因附近居民房屋失火,殃及城楼。现在的黄鹤楼建于改革开放后,1986年竣工。

    岳阳楼的历史和黄鹤楼差不多,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也有1700多年历史,同样是屡毁屡修。不过,岳阳楼最后的经历比黄鹤楼要强。我们今天看到的岳阳楼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的。在三大楼中,岳阳楼是唯一一个不是建国后重修,并且保留完好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的楼阁。

    腾王阁历史短些,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只有不到1300年历史。历史虽短,但毁修的次数却不少,据史记载,腾王阁在历史上重修28次。最后一次毁于现代,1926年军阀混战时期,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现在我们看到的腾王阁重建于1989年。

    好了,说了半天三大名楼,貌似和主题鹳雀楼没关系,现在说说为什么主题是鹳雀楼楼却扯了那么多三大楼阁。上面所说三大楼阁都在华南地区,北方人可能有些不服气,有人提出了四大名楼之说。不过这又出现了问题,因地域问题(这也很正常,国人是很喜欢地域之争的),山东人称蓬莱阁应入选,山西人则认为鹳雀楼应位列其中。不管怎么说,反正没有五大名楼之说。这次游历的是鹳雀楼,权且把鹳雀楼纳入其位吧。顺便说一句,这几大名楼只远远观看过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尚无缘得见,蓬莱阁到是去过二次了(本人山东籍)。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的黄河东岸,其历史比腾王阁稍早,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蒲州符地》载“鹳雀楼旧在城西河洲渚上,周宇文护造”),命运也比较简单,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至元初成吉思汗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乱。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故址随之难以寻觅(旧志云“明初时,故址尚可按,后尽泯灭”)。现在的鹳雀楼选新址,复建于2002年,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采用唐代彩画艺术的仿唐建筑。

    据史记载,初,该楼本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因其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之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又因其紧靠黄河,有一种食鱼鸟类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但顶不丹,嘴尖腿长,人称其“鹳雀”,故又称“鹳雀楼”。

    与其他三大楼一样,鹳雀楼因气势宏伟、风景秀丽而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唐代诗者甚多。诗中名气最大的当属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现在想起来,这可能是我儿时背诵的第一首唐诗了。五言绝句,简单明了,琅琅上口,好记好背。

    1.鹳雀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高74米,外观四檐三层,内六层,说是唐代风格,咱这平头百姓也是不懂的,感觉就是应该比当年的鹳雀楼高大。

    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门进口处的这个建筑到是有点儿唐代风格,不知道从哪得来的印象。

    3.启功老题的匾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4.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层,远望黄河只是一条线

    5.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到顶层,还真有点儿穷目千里的味道

    6.伟人手书王之涣登楼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可以搞背诗免票游...

      以前滕王阁和岳阳楼就搞过,今年儿童节好象那三大名楼都要搞,14岁以下儿童,能背完《滕王阁序》,《岳阳楼记》或者黄鹤楼诗四首就免票,还有纪念册。

      孔庙是背三十句论语,还有江西的道教名山背道德经的...这都是文化底蕴啊!

      • 家园 那还是免费得了

        王之涣的几首诗都在小学课本里,背不出来的中国人屈指可数。

      • 家园 润物细无声啊

        这些年旅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可以挖掘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优化交通、宾馆和餐饮,改善景点的配套设施。不过想要有更大的进步,一定要在文化这个主题上下功夫。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满足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式的旅游了,感受风情、领略文化才是好的发展方向。三大名楼这么做就对了,就是感觉实际操作可能困难点,人才可能还是有缺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