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为F-35辩护 -- 晨枫

共:💬193 🌺1779 🌵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人家都是两条腿走路

            只有420彻底把军品项目扔了,而且扔的WP13项目还是个长期饭票,是这30年来的主力发动机,所以420的人后悔死了

        • 家园 420本来底子就弱。

          我原来上学时,有个师兄就是420来的,九十年代,真是工资不够发,职工真到了饭都吃不上的地步。

          我还记得我们打红警时,他拿3DS给德阳电视台做片头动画,做点私活挣钱,就是为了能给老婆买几件衣服。

          唉,俱往矣。

          • 家园 420就是转民那段冰箱洗衣机好卖,自己弃掉发动机

            冰洗后来被打的落花流水,军工这块又放弃了,重新进入非常难(林左鸣还是挺念旧的),所以那段时间非常痛苦。

            他们的内部股票坑了不少人。

          • 家园 再弱也不能跟贵州黎阳比吧
            • 家园 不谈F-35和贵州黎阳比较了,比比鸭子吧

              这个故事是上海老市长徐匡迪前几天讲的:

              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农业由于没有创新,发展受制约。中国的种猪92%要从国外进口,种肉鸡100%,种肉鸭90%,种奶牛95%,以奶牛为例我们比较一下,现在中国单产一年一头奶牛产2900公斤,接近3吨,美国是9590公斤,一头奶牛是我们的3倍,欧盟相当于我们的2倍,6200公斤,所以工程院把动物的种业作为我们国家要主攻的创新点。

              还有更震撼的,英国的樱桃谷鸭击败了北京鸭,占领了我国肉鸭85%的市场。1870年,因为八国联军(估计是英法联军-我的看法)到了北京以后吃北京鸭非常好,所以北京鸭的鸭种就输入到欧洲。1874年进入英国,欧洲世界各国地区,1950年英国开始系统培育这个鸭,培育出樱桃谷鸭,这个鸭不是传统的北京鸭,英国人重新命名了,是樱桃谷培养出来的,生长比北京鸭快一个月,瘦肉率高、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1981年中国刚开放时就销到中国来,当时销路还不是很大,没有解决温饱之前我们喜欢吃北京烤鸭皮下那层油,越油吃下去越解馋,后来慢慢口味变了,1991年大规模到中国来推广,现在樱桃谷鸭一年出栏11亿,而北京鸭是800万。北京烤鸭、南京板鸭原料都已经是樱桃谷鸭,99.9%以上,如果各位到北京烤鸭去吃,烤出来的鸭片下来,是有皮的,但下面没有一层白油,瘦肉就是瘦肉,很符合现在大家的口味。由于樱桃谷鸭不卖给中国纯种,贸易量占全球市场70%,祖代种单价是北京鸭10倍,利润十分可观,因此英国女王两次为他颁奖,表彰他的贡献,他就是技术创新。

              从一只鸭子的变迁上,就可以看出已经日落西山的,不久就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西方国家的能耐了。

              • 家园 哦?这就创新了?

                我怎么看都像是偷了我们的鸭种山寨嘛!只知道偷鸭种不知道偷技术,北京鸭最著名的催肥技术“填鸭”没学去,自然就没有肥肉。至于在中国推广,只要告诉国人是洋鸭就可以了,向来都是人傻钱多的!

              • 家园 说的太好了。

                一个自称世界第一的大过,领土面积超过900万平方公里,连裤子,球鞋这样的日常消耗品都需要进口,甚至连军队的军服都需要从敌对国家进口。可能有人说衣服,鞋子啥的都不算大问题,但是导弹使用的推进剂都搞的要从敌对国家进口,这样的军队在战时如何保卫国家? 再说这个国家的所谓高科技,芯片生产的关键设备还要靠欧洲进口产品。看了这些以后,大家还觉得这个所谓大国有前途么?

      • 家园 梅花香自苦寒来!

        同为岁寒三友的毛竹,刚种在地里的前三年,据说根本看不到它在望高长。那这毛竹就真的不生长了吗?非也非也,这三年,毛竹在地下,无时无刻不在发展着自己的根系,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水源地、探寻并巩固着自己的根据地。三年之后,你就看吧,转瞬之间,你就会发现那一丛丛毛竹,怎地又长高了许多?都快要参天了呢!因为这后三年,毛竹将以每天,是的你没看错,是每天都在以十多厘米的速度在望高长!什么叫做厚积薄发,这毛竹就是,中国军工就是!

        通宝推:老老狐狸,在跋涉,
      • 家园 熊猫省的那个不是军工发展快的证明

        而是军工的悲哀。听说过132的机械修理师被下岗,到处打零工也就勉强糊口,直到多年以后去了南航修飞机,生活才改善。他没有能干到啥都会,但精通的技能却被浪费掉很多年,结果最后便宜到半个资本家(股份制的私人股东)。精英朱的政策,把当时的工业基础打烂了。要不是精英朱看不起的那帮土鳖打下的基础够坚实,恐怕就机会东山再起了。

        通宝推:老老狐狸,暗夜行路,
        • 家园 你又来了,天天想当然

          个人要配合国家的整体形势和困难,也要符合社会的需求,也要符合现实的需求。你这套和当年王明那一套没什么区别,天天想着出大招搞定一切,结果把老本都败了个精光,还不服气呢。

          苏联倒是从来不下岗技师,造了一堆不能吃不能用的东西,但是民生工业又搞不好,结果整个国家都完蛋了。

      • 家园 当年的军工真是惨

        好奇:为什么中国军工走出来了,俄罗斯军工走不出来?中国军工好像在国家大举投资重整军备之前已经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 家园 不是一回事

          其实80年代的中国民生工业也很惨,粮油布等等等等全都不够用,军转民虽然有一部分是浪费,但也是对民生工业的良好补充,不搞好这块,中国的人心就不会齐,就有重蹈苏东的覆辙。如果生活条件长期太落后,老百姓才不管你军工不军工的,迟早要造反,苏联打赢卫国战争也没用。

          后来,不仅中国的民生工业发展起来了,整个民用工业都起来了,须知以民养军才是最佳的方式(早年的美国方式),日本录像机里的陀螺精度超过美国导弹里的陀螺,有这样的基础,中国军工可以开门办军工,而不是基础被局限,思维被局限,被迫像苏联一样,零件不行用系统工程补。我这个外行都知道,早期整个su27的设计都围绕着机头里重达300公斤(还是900公斤)的电子管雷达来设计,西门诺夫不得不壮士断腕重新su27设计说到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性能实在是没法满意。振华港机的龙门吊即可造大型油轮,也可造航母,这不,英国不就专门进口了一台去造航母吗。按原来的条件,中国要造航母是不是要另外安排一笔造龙门吊的预算/人才/时间,还不一定造的出来,这样的子系统千千万万,一艘航母怎么可能包办一切,当然就造不出来了,当然会很惨。

          说到底,中国实行的军队为经济建设让路,是面对实现实事求是的决策,卓有成效,更别说老朱的神来之笔,搞活了工业,搞来了大笔的钱,如此条件下的工业基础和钱的基础,中国军工想好不起来也难,这就是近年来中国军工井喷的原因。

          通宝推:Juventus,远航,忘情,米宝,CaoMeng,XemK,
          • 家园 结合新河友胡里糊涂兄

            和草蜢兄关于人类学的帖子看。

            这倒可能有二代无心插柳的因素。改开初期推恩买人心搞试验田试错,钱从哪里来。大中型国企是主要财源动不得,只能从没有直接产出的军工军队上动刀。二代在改开伊始的三十年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的判断一下子把军工打入冷宫,却也让整个军工体系成为计划经济体系里最早被迫接触市场的部门,使得他们有机会和私企在改开中处于一个相近的起跑线,虽然还是有掣肘但也不至于直接灭绝,有一定的适应的缓冲。就像走出非洲但又陷于伊朗山区的那些cd型智人,最终反而锻炼出更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而96台海和98大使馆又使得他们远早于胡温的国进民退甚至是中国经济,获得了走出谷底重新发展的契机。

            反观东北,因为占比大体系全既得利益(同时也是历史负担)重。最终成为最后一批被推进新经济秩序的旧经济部门。这时私企在实力上羽翼已渐丰,对新经济秩序的了解更是甩开东北几条街。使得东北就像始终留在非洲或者第一批顺利向欧亚美移民的cd型人类一样,一时的安逸或者说裹足使得东北在文明水平上落差太大直接被碾压。

            至于俄罗斯那些,应该算小行星灭绝白垩纪恐龙那种,根本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空间。

            通宝推:暗夜行路,tanhuan,我们的田野,
          • 家园 说是现实决策还行,神来之笔就太过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