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01:赵衰——冬日之日 -- 桥上

共:💬89 🌺38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申生真是可怜啊

        天下之大,无处可去。

        • 家园 申生就是被那些腐儒给害死的

          当然他自己也毫无决断能力,其实献公本不想杀他,就是逼他走,可是这小子挡了别人的路还不自知。也不盘算反击,整天一副引颈就戮的贱模样,最终陷君父于不义,大不孝呀。

          • 家园 光走解决不了问题的

            骊姬为了自己儿子的继承权绝对会斩草除根,炮制各种理由进一步行动,出奔的重耳和夷吾或被刺杀未遂,或被直接带兵攻打,都没有安宁日子,朝中诸臣也会打着他的幌子发动政变。东周列国志里头引用周平王的例子来对比申生,我觉得很贴切。

            • 家园 没有万全之策的,总比坐以待毙好

              他就三条路

              1。什么也不做

              申生已经证明了这条是死路

              2.组织人反击,做掉晋献公

              其实有一定可能性,申生主掌军队好几次时间也不短,就是他太文气,而且晋献公实力很强,根本不是昏君,政变或暗杀成功的可能不大。即使能成功,他也不愿背着弑父的名声过的。

              3.逃跑

              重耳和夷吾虽然历尽千辛万苦还是活了呀。

              实际上出逃在春秋还不是常有的事。

              • 家园 问题军方的里克保持中立

                文官的首脑狐突则在打酱油,在这种严酷现实下拼死一搏他胜算太低了。慑于晋献公的余威,群臣虽然对骊姬不满,但最多就是辞官或者病退,也没有军事政变的打算,甚至没有一个拼死力保的。骊姬在整个阴谋过程始终控制着晋献公的大义名分,掌握着军队的调动权,这是最有利的王牌,投鼠忌器,只有等晋献公死去群臣才能发动政变杀掉支持者并不多的骊姬。说句难听的,如果骊姬以献公病重为由召申生入国,这个道德陷阱申生跳是不跳?

    • 家园 由“赵“说赢政与赵高

      史书里经常称秦始皇赢政为赵政,与此同时,他身边还有一个神秘人物也姓赵,那就是著名的赵高。

      关于赵高身世的所有推测,几乎都发源于太史公写的那句话上——《蒙恬列传》说:“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那么,“诸赵疏属”到底是什些么人呢?

      首先,“诸赵”可以指赵国宗室,原因显而易见,就不多阐述了。但有些人说是“诸赵”指的赵国人,这就不对了,先秦书籍中没有这种用法,如果涉及到具体的人,比如“诸赵”这种情况,那么“赵”不是指这人的氏就是指这人的姓,不可能指这人的国家。

      其次,“诸赵”同样也可以指秦国宗室,因为《史记》的《秦本纪》有云:“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就是说秦国宗室的氏是“赵”,而按照先秦的规矩,男子以氏来分别,女子以姓来分别,“赵高”这个名字是非常合理的。

      就此想到,史书中经常将秦始皇的名字写做“赵政”,有人借题发挥说这是暗讽秦始皇不是老赢家的人,因为“秦之先为嬴姓”嘛,甚至又扯到他老妈和吕不韦的关系上云云,就有点儿八卦过头了。要知道秦始皇其实是“赢”姓“赵”氏,无论叫赢政还是赵政都说得过去,甚至赵政按当时的规矩还要更合理一些。

      当然,赵氏很可能不止赵国和秦国两家,而即使这两家赵氏,其成因也不一样,秦是因为封为赵城而得氏,而赵则是因为其祖先长期担任“御”(司机的干活?),而古时赵、肖、御这三个字同义互通,故而为赵氏。

      也有说,赵的先祖也是嬴姓,那么秦赵五百年前很可能便是一家了。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01附:晋献骊姬2/5

      《庄二十八年传》:

      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归,生奚齐,其娣生卓子。骊姬嬖,欲立其子,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使言于公曰:“曲沃,君之宗也;蒲与二屈,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埸无主,则启戎心;戎之生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大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使俱曰:“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晋侯说之。夏,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群公子皆鄙。唯二姬之子在绛。二五卒与骊姬谮群公子而立奚齐,晋人谓之二五耦。((p 0238)(03280201))(036)

      我的粗译:

      晋献公的夫人来自贾国,但这位夫人没儿子。晋献公和其父(晋武公)的妾齐姜私通,生下了秦穆夫人和大子申生。晋献公又从戎人那里娶来了两位女子(据下面所给两位的名号,这两位还不同“姓”),其中的大戎狐姬(姬“姓”)生下了重耳,小戎子(子“姓”)生下了夷吾。

      晋国讨伐骊戎,骊戎男(骊戎的首领,属于姬“姓”,同时是周室的“男”,因此说不定是周室派去当首领的)就把骊姬(也是姬“姓”)献给了晋献公。后来生下了奚齐,她妹妹也生下了卓子。

      骊姬得宠,就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大子,她贿赂了晋献公的宠臣梁五和东关嬖五,让他们对晋献公建议说:“曲沃,是主上的老家,有主上的祖庙,‘蒲’和那两个‘屈’,是主上的边界。都不能没人坐镇。老家和祖庙没人坐镇,则‘民’就不会敬畏主上。边界上没人坐镇,那些戎人就会觉得有空子可钻。戎人想要钻空子,‘民’又不肯好好听从命令,我们这个‘国’就危险了。要是让大子坐镇曲沃,再派重耳和夷吾分别坐镇蒲和屈,就能提高我们在‘民’那里的威信,同时也威慑了戎人,而且还彰显了主上的功业。”

      骊姬又让那两个人一块在晋献公的耳边反复鼓噪说:“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狄人那里的土地多得很,我们都可以在那里建立我们的城邑,我们晋国向那个方向开疆拓土,正是好时机!)”晋侯(晋献公)高兴了,到这年(我们庄公二十八年)夏天,让大子出居曲沃,派重耳和夷吾分别出居蒲城和屈。把群公子都分发到都城以外(除大子、重耳、夷吾、奚齐和卓子之外还有四位,这四位大概因年幼而且舅家不强,早死),只有骊姬和她妹妹的儿子留在了“绛”。

      那两个“五”就和骊姬互相配合,一起说群公子的坏话,鼓动要立奚齐为大子,晋人管那两个家伙叫“二五耦”。

      一些补充:

      晋人已经把今山西西南部的各家诸侯全都消灭了,于是开始向东、向北扩张,对付狄人和戎人。而那些狄人或戎人,由于是游牧族,所以大多不立都邑,正给了晋人代表的农耕族扩张蚕食的机会。

      杨伯峻先生注“烝于齐姜”曰:

      杜《注》云:“齐姜,武公妾。”然《晋世家》云:“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似不以为武公妾。然《传》云“烝”,上淫曰烝,杜《注》盖本此。齐桓立于鲁庄九年,晋武死于鲁庄十七年,似不及娶齐桓女,《史记》说不可信。顾栋高《大事表》卷五十《卫夷姜齐姜辩》疑之,谓齐姜为献公未即位时所娶之適夫人;章炳麟《左传读》卷八又谓齐姜非哀侯之妾,则小子侯之妾,皆臆说不足据。存疑可也。

      杨伯峻先生注“大戎狐姬生重耳”曰:

      大戎狐姬,昭十三年《传》又谓之为狐季姬。阎若璩《四书释地》谓大戎地在今山西省-交城县。张澍《姓氏辨误》卷六谓言狐姬者,明此姬出于王子狐之后,有居于戎者,此说较胜。

      杨伯峻先生注“小戎子生夷吾”曰:

      《晋世家》云:“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则大戎狐姬与小戎子为姐妹,小戎子盖以娣为媵者也。杜《注》谓大戎狐姬与小戎子为两国之女,盖本于《晋语三》,以虢射为夷吾之舅,狐偃为重耳之舅。《缀遗斋》卷二十七页七有春秋时鬲,铭有 [孤/曰]姬,当即狐姬。《晋语四》云:“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韦《注》:“伯行,狐突字。”)之子也,實生重耳。”《晋世家》云:“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然据《晋语四》“晉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史公说不可信。

      杨伯峻先生注“曲沃,君之宗也”曰:

      襄二十七年《传》云:“崔,宗邑也。”哀十四年《传》亦云:“薄,宗邑也。”则此“君之宗也”即“君之宗邑也”之意。曲沃为桓叔之封。桓叔,晋献公之始祖,晋宗庙所在,故为宗邑。故下文云“宗邑无主”。

      “骊戎”(杨注:骊戎,旧注俱以为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之骊戎城,顾颉刚疑之,谓当在今山西省-析城、王屋两山之间,详《史林杂识骊戎不在骊山》。),推测位置为:东经112.22,北纬35.31(析城山);东经112.27,北纬35.20(王屋山)。

      “曲沃”(邹衡先生曾指出:据《地理志》所言,东周时之曲沃,应在今闻喜县境。近年来在闻喜西(东?)南约5公里的上郭村至邱家庄一带,曾发现大范围的周代遗址,包括城址与墓葬。其年代最早者属于西周早期,与昭侯封桓叔始居曲沃的年代大体相当,而与成侯(约相当于西周中期)迁曲沃的年代不合。(《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邹衡(p 302)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翼城曲沃考古勘查记》结语——关于晋国早期都城遗址的探索》)),推测位置为:东经111.24,北纬35.31(闻喜县-上郭村东偏南,上郭古城址)。

      “贾”(杨注:贾,姬姓国,《元和姓纂》三十五马韵谓周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此。当在今山西省-襄汾县东。顾栋高《大事表》本《通志》,以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南之贾城当之,恐不确。贾亦为晋所灭,赐狐射姑为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1.35,北纬35.8(贾山)。

      “蒲”(杨注:蒲,晋邑,在今山西省-隰县西北,其地俗名斩祛垣,相传为寺人披斩晋文公祛处。),推测位置为:东经111.21,北纬36.91(交口县-蒲依村)。

      “屈”(杨注:二屈,北屈、南屈,两屈盖毗邻,故夷吾一人镇之。北屈在今吉县东北,南屈当在其南。),推测位置为:东经110.69,北纬36.19(吉县-麦城,北屈)。

      ————————————————————

      《闵元年传》:

      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p 0258)(04010601))(036)

      士蒍曰:“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且谚曰:‘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天若祚大子,其无晋乎!”((p 0258)(04010602))(036)

      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启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名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p 0259)(04010603))(036)

      初,毕万筮仕于晋,遇《屯》 (100010)之《比》 (000010)。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为土,车从马,足居之,兄长之,母覆之,众归之,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殺,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p 0259)(04010604))(036)

      我的粗译:

      到我们的闵公元年(公元前六六一年,周惠王十六年,晋献公十六年),晋侯(晋献公)把晋国的军队扩编成两个“军”,他自己统领上军,由大子申生统领下军。指定赵夙驾驭自己的指挥车,指定毕万当自己指挥车上的“右”。然后这两个“军”出动,攻灭了耿国、霍国、魏国。回来之后,就为大子翻修了曲沃的城墙,把“耿”赐给了赵夙,把“魏”赐给了毕万,提升他们两个为大夫。

      士蒍听说了这样的安排,评论说:“大子不得立矣。现在已经分封给他一个都城,又任命他担任了卿,先让他位极人臣,以后还能继位吗?不如他现在赶紧逃走,别等着罪名落到脑袋上。就算当个吴大伯,不亦可乎?而且还有好名声,总比被加罪强。而且有谚语说:‘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只要无愧于心,还怕没有家么?)’上天要是保佑大子,哪里没有晋国呢?(这里家是指“国”,“国”就是家。)”

      卜偃则说:“毕万的后代肯定会发达,万是完满的数;魏又是宏大的名称(杨注:魏,据古玺及《说文》本作“巍”,巍,高大也。)。一开始就被封赏到这样一个地方,是上天在为他开路。天子号称有兆民,诸侯号称有万民。现在他有宏大的名称,配合他自身带的完满的数,他手下一定会聚集更多的人。”

      当初,毕万曾为是否到晋国来任职占筮(或与赵衰之占筮类似),得到了《屯》 (100010)之《比》 (000010)的卦象。辛廖解释这个卦象说:“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为土,车从马,足居之,兄长之,母覆之,众归之,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殺,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辛廖是说:

      这是吉卦。

      《屯》代表牢固,《比》代表可以进入(杨注:屯,险难,所以为坚固;比,亲密,所以得入。),

      《震》变为土,(杨注:还有比这更吉利的吗?以后一定会繁衍昌盛。《震》变为土(杨注:《震》为土者,《震》卦变为《坤》卦(土)也。),

      车跟随马(杨注:《震》为车,《坤》为马。凡卦,变而之他曰从,此《震》变为《坤》,故曰车从马。),

      立足于其上(杨注:《震》为足。),

      像哥哥那样统领(杨注:长,上声。《震》为长男。),

      像母亲那样庇护(杨注:《坤》为母。),

      大家就都会聚集到手下(杨注:《晋语四》云:“《坎》,众也。”以上解释卦象。),

      而且排第六的《坎》是不变的(杨注:尚秉和《周易尚氏学附录》谓“《坎》数六,遇卦、之卦皆有《坎》。不易者,《坎》卦不变也。”),

      这样,既能集合起来又能巩固(杨注:《比》合而《屯》固,合集众民而能固守之。),

      既能安抚又能慑服(杨注:《坤》为地,故言安;《震》有威武之象,故言殺。安为惠,殺为威,有惠有威,能生能殺。),

      这是公侯之卦,公侯之子孙,必定能恢复原来的地位。

      一些补充:

      这里的“军”我认为是由一百乘战车组成的可以独立完成战役行动的分队,我在前面曾对此有详细些的讨论,如有兴趣请移步《春秋左传注读后 补充与修正 军制臆想上、兵车百乘》《春秋左传注读后 补充与修正 军制臆想 下、军师旅卒行伍》

      下面是《屯》之《比》卦象的示意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伯峻先生注“毕万为右”曰:

      据僖二十四年《传》,毕国之始祖为周文王之子。《魏世家》云:“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据《尚书顾命正义》引《世本》,始封君为文王庶子。

      杨伯峻先生注“为吴大伯”曰:

      《吴世家》云:“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犇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杨伯峻先生注“卜偃”曰:

      卜偃,晋掌卜大夫。以其职曰卜偃,以其姓氏则曰郭偃(《晋语》)。《吕氏春秋当染篇》云“文公染于咎犯、郄偃”,“郄”为“郭”之形近误。《太平御览治道部》引正作“郭”。《墨子所染篇》作高偃,高乃郭音之转耳。参梁履绳《补释》。《商君书更法篇》引有《郭偃之法》,《韩非子南面篇》亦云:“管仲毋易齐,郭偃毋更晋,则桓、文不霸矣。”参以《墨子》、《吕览》,则卜偃之于晋文公,实变法称霸之功臣。

      “耿”(杨注:耿,姬姓侯国,或云嬴姓国。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南有耿乡城,当为其故城。),推测其位置为:东经110.77,北纬35.53(河津市-山王村、北张村、柴家中学)。

      “霍”(杨注:霍,姬姓国,文王子叔处所封。故城在今霍县西南十六里。彝器有霍壶、霍作己公鼎等。文五年《传》称先且居为霍伯,则晋尝以霍为先且居采邑。),推测其位置为:东经111.69,北纬36.54(周武王封其弟叔处于霍,称为霍国。因境内有彘水,故又名彘。都城在今汾河西岸白龙镇-陈村一带)。

      “魏”(杨注:魏亦古国名,闵公元年晋献公灭魏者是也。据《方舆纪要》,山西省-芮城县东北七里有河北城,一名魏城,故魏国城也。魏,据《毛诗魏谱》,“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孔《疏》亦引《汾沮洳》“彼汾一曲”及《伐檀》“寘诸河之干兮”以证之,则其地当在汾水之南,黄河之北,大概当今山西-芮城县至万荣县之间。),推测位置为:东经110.69,北纬34.72(芮城-永乐宫周围古魏城。有遗址,近方形城,周长4500。春秋至战国早期:晋)。

    •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01附:晋献骊姬1/5

      《庄二十三年传》:

      晋-桓、庄之族偪(逼),献公患之。士蒍曰:“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已。”公曰:“尔试其事。”士蒍与群公子谋,谮富子而去之。((p 0225)(03230201))(036)

      我的粗译:

      我们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六七一年,周惠王六年,晋献公六年)那时,晋国前面的国君——晋桓公、晋庄公的遗族(主要是晋桓公、晋庄公的儿子,即下面所谓“群公子”,但不包括现在的国君晋献公及其公子)势力很大,威胁到现任国君的权位,现任国君晋献公很烦恼。于是晋国的一位大夫士蒍建议说:“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已。(只要除掉富子,那群公子就好对付了。)”晋献公说:“尔试其事。(你去办办看。)”

      士蒍就打入了群公子内部,参加他们的谋划,借机说富子的坏话,把他除掉了。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士蒍”曰:

      士蒍,晋大夫。《通志氏族略四》云:“士氏,陶唐之苗裔,历虞、夏、商、周,至成王迁之杜,为伯。宣王杀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故为士氏。其子孙居随及范,故又为随氏、范氏,有三族焉。隰叔生士蒍,字子舆,故亦谓之士舆。”《晋语八》云:“昔隰叔子违周难于晋国,生子舆,为理。”理与士皆今之司法官。

      杨伯峻先生注“富子”曰:

      富子为桓、庄之族中多智术能为谋画者。彝器有富子豋,方濬益《缀遗斋彝器考释》卷二十五引此文,又引昭二十六年《传》郑之富子,谓富为氏族之称,是也。但豋则不知何国器。

      《庄二十四年传》:

      晋-士蒍又与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之二子。士蒍告晋侯曰:“可矣。不过二年,君必无患。”((p 0230)(03240301))(036)

      我的粗译:

      下一年,士蒍又在参与谋划时鼓动群公子,让他们杀掉了游家的两个儿子。然后士蒍告诉晋献公说:“可矣。不过二年,君必无患。(行了。用不了两年,主上肯定就没啥可担心的了。)”

      《庄二十五年传》:

      晋-士蒍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乃城聚而处之。((p 0232)(03250401))(036)

      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p 0232)(03250402))(036)

      我的粗译:

      再下一年,士蒍又一次鼓动群公子,让他们把游家一族的成员都杀了。随后就新筑了“聚”那个城,把群公子都迁到了那里。

      这年冬天,晋侯(晋献公)包围了“聚”,尽杀群公子。

      一些补充:

      “聚”(杨注:聚,晋邑。据《方舆纪要》,即今山西省-绛县东南十里之车厢城。沈钦韩《地名补注》谓聚非邑名,乃乡落之通名。聚固可为乡落之通名,但以此《传》文观之,仍宜解为都邑之专名。处之,使之居于聚。#僖五年《传》云:“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逼)乎?”即此事也。《晋世家》云:“献公八年,士蒍说公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绛都为今之翼城县,聚在今绛县东南,两地非一;城聚在今年,城绛在明年,其时亦不同,而太史公合而一之,不合《传》意。说见顾栋高《大事表》。),推测位置为:东经111.59,北纬35.45(绛县-车厢城)。

      下面是车厢城的GoogleEarth卫星影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庄二十六年传》:

      二十六年春,晋-士蒍为大司空。((p 0234)(03260101))(036)

      夏,士蒍城绛,以深其宫。((p 0234)(03260201))(036)

      我的粗译:

      我们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六六八年,晋献公九年),春天,晋国的士蒍升任大司空。

      这年夏天,士蒍主持加高“绛”都的城墙,顺便也加高了自家的围墙。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士蒍为大司空”曰:

      士蒍新有功,由大夫升为卿。说详沈钦韩《补注》。

      杨伯峻先生又注“士蒍城绛,以深其宫”曰:

      士蒍为大司空,主司土木,《仪礼觐礼》,“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杜《注》:“深,高也。”文十二年《传》“深垒”,犹高垒也。绛本晋国都城,在今翼城县东南十五里,详隐五年《传注》,而《年表》云:“晋献公九年,始城绛都。”似绛都本无城郭者,恐太史公误会《传》意。《传》意仅谓士蒍为高其宫而城绛,则所谓城者,加高加大而已。自成六年徙新田后,谓之故绛。宫,墙垣也。

      “绛”应就在所谓“曲村——天马遗址”范围内,吉琨璋先生曾提出:“今天的曲村是一个有1286户、5206居民、占地95万平方米的大村子,我们这些年的工作一直在村北、东进行,而村落下面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古城就在我们的脚下。”(《关于天马曲村遗址的几点思考》)。如此,则其推测位置为:东经111.55,北纬35.73(曲村)。

      通宝推:楚庄王,
      • 家园 几个晋朝很有意思

        曲沃大叔篡了侄子的位,自然心怀鬼胎,怕别人依样画葫芦,所以尽灭公族,结果亡在了权臣手里;

        西晋司马家本是曹魏的权臣,篡了天下以后,吸取曹丕的教训,大封诸子,结果八王之乱,让胡人得了利;

        东晋是被权臣虐完了再虐,一直虐到死;

        后晋石敬瑭本身就是个军阀,抢了后唐的江山,结果被杜重威这个军阀搞垮了台,被刘知远那个军阀抢了江山。

        谁说没有因果,谁说没有报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