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吴清源的政治问题-- 下河以来从来没这么困惑过 -- 香山居士

共:💬209 🌺790 🌵3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反问你一句

        美国人会为培养了钱学森而觉得骄傲吗?

        真不明白一个日本人怎么给中国争光?

        • 家园 这个类比不大合适

          钱学森作为中国人去美国求学,但最大的成果是在中国做出的。吴清源作为中国人去日本学棋,最大的成就是在日本取得的。美国人对钱学森什么态度和吴清源类比有点不伦不类,无论从中日哪个立场看。棋手做类比倒是吴的师弟曹熏铉比较合适。

          • 家园 而且我回的帖子说的是吴代表了中国棋艺

            用钱学森代表美国的科技做类比也算马马虎虎吧

            • 家园 围棋本身吴清源还真不能简单地算中国围棋

              我自己的理解,他长年在日本,大大打破并发展了传统日本围棋,这种创新后面有中国围棋的精髓为后盾,但不是简单的中国围棋。吴的棋在中日两国传统上都是没有的,你要说更偏向哪一种,坦率地说我无法回答你,估计把中日两国的高手放一起做个研讨都不会有定论。

              至于钱学森算美国科技,科学家有祖国但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不知道你所谓的美国科技是什么。钱的老师冯卡门,匈牙利人,卡门的学生不少是其他国家的,仅中国人就有钱伟长,钱学森和郭永怀三个。还不要说美国的科技多少是搜罗其他国家科学家回来后发展的,连爱因斯坦不都是从德国来的。钱学森,包括其他一些早年留学他国的学者能在中国作出卓越成就,一方面是他留学美国打了扎实底子,一方面是新中国建立后方方面面的进步提供了可能。钱学森在50年代接受研制导弹任务时就提到过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航空工业,除了制造工厂之外,还应该有一个强大的为设计而服务的研究及试验单位,应该有一个做长远及基本研究的单位。这几个部门应该有一个统一领导的机构,做全面规划及安排的工作。钱学森还提出,应该调派高校毕业生到苏联去学习导弹火箭制造工艺,同时请苏联专家为我国设计制造导弹火箭的一系列工厂等等。这些基本都被实现,钱学森的学识才有用武之地,而他也能以这样的成就进一步成为泰斗。简单地把钱学森回国后的成就归于美国科技,我坚决反对。

              顺便说一句,这你可以看到为什么小国可以出现卓越的科学家,但却很少率先出现卓越的科学成果。因为科研成为成果需要投入,有些时候是大规模和必须不计代价的。美国曼哈顿计划中投入的电力相当于当时纽约市的耗电量,仅此一项其他国家就难以匹敌,德国有最好的原子物理学者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先搞出原子弹。

          • 家园 但是吴的战绩绝大部分是以日本国籍的身份取得的吧
            • 家园 吴清源战后三十年都算中华民国籍

              东渡前的战绩不算了,从东渡后开始(以下引用的部分均来自WIKI百科):

              1930年,16岁开始参加升段赛,春季7胜1负,夏季8胜0负升为四段。

              1931年,春季6胜2负,夏季8胜0负。

              1932年,春季8胜0负,夏季7胜1负,升为五段。

              1933年,木谷10番对局,因木谷中途升为六段而以3胜3负告终。之后与木谷实共同开创了重视速度与实利的新布局时代。

              1933年,获得日本选手权战冠军,9月与本因坊秀哉名人进行纪念性对局“三三、星、天元”。

              以上时期可认定为中华民国籍

              1936年,加入日本籍

              1941年,6胜4负胜木谷实。

              1941年 雁金准一 八段 4胜1败 休战

              1943年 藤泽库之助 六段(定先) 4胜6败

              以上十番棋毫无疑问为日籍。

              重点来了——

              1947年,失去日本国籍

              1947年 桥本宇太郎 八段 6胜3败1和 6:2时降级为先相先

              1948年 岩本薰 八段 7胜2败1和 5:1时降级为先相先

              1949年 吴清源对新鋭三番棋 吴清源八段 2-1 (○藤泽秀行五段、○小泉重郎五段、×杉内雅男五段)

              1949年,恢复中国国籍

              根据《中的精神》46年-49年三年间都是“无国籍”。然后——

              1950年 桥本宇太郎 八段 5胜3败2和

              1951年 藤泽朋斋(库之助改名) 九段 7胜2败1和 6:2时降级为先相先

              1951年 吴清源 3-0 本因坊昭宇

              1951年 对藤泽库之助四番棋 吴清源九段 4-0 藤沢库之助九段(互先)

              1952年,会见台湾围棋协会理事长、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台湾银行副总裁应昌期;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被授予“大国手”称号。

              1952年 对六段三番棋 吴清源九段 1-2 (先二先、×山部俊郎(先)、×中村勇太郎(2子)、○曲励起(先))

              1952年 藤泽朋斋 九段 5胜1败 降级为定先

              1952年 吴清源 3-0 本因坊秀格

              1953年 坂田荣男 八段(先相先) 6胜2败 降级为定先

              1955年 高川格 八段(黑贴4目半,为唯一有贴目之十番棋) 6胜4败 6:2时降级为先相先

              1955年 吴清源 3-0 本因坊秀格

              1956年 吴清源 3-0 本因坊秀格

              1958年,第1期日本最强决定战冠军。

              1958年 吴清源 2-1 本因坊秀格

              1959年 吴清源 0-3 本因坊秀格

              1960年 吴清源 1-2 本因坊秀格

              1961年 吴清源 2-1 本因坊秀格

              1961年 吴清源 1-2 本因坊荣寿

              1961年,第3期日本最强决定战冠军。

              1965年,会见蒋介石。

              1979年,再次加入日本籍。

              战后吴清源十番棋巅峰时理论上都算是中华民国籍。主观断定“吴清源认为自己是日本人”的说法就算了,那样的话,上述事实都可以无视了。

              再引用一下聂圣的话:

              海都讯 日前,谈到因故无法赴日本参加吴清源告别仪式,聂卫平表示:“(送不了吴老)终是一桩憾事。”在谈到吴老两度加入日本国籍的经历时,聂卫平认为,“他入日本籍,我想很多中国人可能会有意见,(会)不同意。但我觉得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当年他生活在日本,他在日本下棋,条件是非常苦的,可以想象的,苦啊。而且日本当时军国主义(思想)那么严重,严重的排华、反华。他在那个时候能生存在日本,本身就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我觉得他加入日本籍是件非常可以理解(的事)。”

              • 家园 这句我说错了,认错【这三十年吴不知道自己失去了日本国籍】
                • 家园 所以说你们怎么就喜欢把主观臆断的帽子给扣到别人的头上呢?

                  《中的精神》

                  后来,拿到正式护照已经是1949年以后了。那一年,中国的国民党在内战中战败,去了台湾。我去了在横滨的中华民国领事馆办手续,终于拿到了护照。在此之前,我三年没有国籍。

                  本人申领的中华民国护照,能称为“不知道自己失去了日本国籍”?还是说,你认为自传不足信,有足以推翻此说的反证?

                  • 家园 抱歉,是我弄错了,我会修改之前的帖子

                    之前误以为吴是后来七几年去日本下棋被拒,才知道自己没有了日本国籍,才去找他的日本围棋老师理论。看你贴的这段才知道他早在1946就知道自己没有日本国籍了。

                    不过这段时间由日本籍变成中华民国籍是被迫的,总归没有异议吧

                    • 家园 可以继续讨论

                      46年失去日本籍,那个确实是被强迫的,吴本人也如此认为。47年吴清源对桥本十番棋先负一局之后

                      那些华侨又来了,说“输得这么难看,像你这样的人要了也是没用的”,结果他们又把临时护照从我手上拿走了。

                      如同46年强迫改国籍一样,实属闹剧。上述闹剧无论对于谁而言都会心中留下芥蒂,若吴此时(或在此后)重新申请或确认日籍,则其心属日本当可为定论。但吴于1949年申领的却是败逃至台湾的中华民国护照(当然,这个时候他不可能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籍)——这若说是“被迫”的话,是否也嫌证据不足呢?52年台湾政府邀请吴赴台,吴清源也欣然前往,并不在乎可能有被秋后算账的危险,是否也可推断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吴的妻子)拿到了护照,决定去台湾。这时周围有人开始担心我会不会是一去不复返,不再回日本了。因为在战时,加入日本国籍的我是曾被人贴出了悬赏告示的,所以这次如果去台湾,很有可能会和我算旧账。

                      在东京举行了饯别会,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和村松逍风先生都来了。席间,川端先生还对我说:“吴君,还是不要卷入政治的好。”看得出他很为我担心。

                      (1960年)濑越老师一行在北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周恩来总理说:"下次请一定要带着吴清源一起来中国。我保证让他回日本。"回国后,濑越老师跟我说了这番话。但那番话在我听起来却很不是滋味。我本来就是中国人,根本没有回或不回的问题。不过,能够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我还是非常高兴的。

                      再说吴清源1979年的重新入日籍。事实上很少会有人注意一个细节,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台断绝外交关系——这个时候,持中华民国护照居日的吴清源,该是一个什么身份?

                      9月29日,(中日)雙方發表「聯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同日,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宣佈對日絕交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9年,直到吴清源第二子在学业上遇到了身份定位的麻烦,吴清源才去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作出了留日的最终决定——此时距其东渡日本已经50多年,娶妻,生子,落地,生根,无论吴清源怎么想,他的家庭都已经是一个日本的家庭,他的子女都已经是纯粹的日本人,他无法再要求他们与自己一起面对国籍的困扰。而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身处日本的他如果想要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籍,在文革十年里几乎不可能。那么再入日籍也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 家园 感谢你的热心回复

                        但是我觉得真的没有讨论的必要,他死的时候是日本籍,穷其一生,日本籍的时间过半吧,如果不是被迫失去日本籍,日本籍的时间还会更多。你认他是中国人也好,我认他是日本人也罢,都不过是诛心之论,你说服不了我,我也不想说服你。但是一句话日本棋圣吴清源就可以避免汉奸的口水之争。

                        其实我并不认为吴是汉奸,我也承认吴下棋很厉害,作为人类感叹吴的棋艺,把吴作为人类的骄傲,无可厚非

                        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中国人为什么要为他骄傲,一个日本侵华期间(的确换国籍是在全面侵华之前,但那个时候东北满洲不算被日本侵略吗?),为了个人或者家庭利益加入日本国籍的人,一个代表自己下棋,主观上应该没有为了中国国家荣誉下棋的人(貌似没有任何说法提到他是为了国家荣誉下棋),作为中国人把吴作为骄傲,那么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仁人志士情何以堪。

                        说什么第一次加入日本籍是生活所迫是为了下棋,说穿了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小我的利益,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错,并不可耻,承认就好了,非要用生活所迫这样的话把吴洗白就没有意思了。

                        你说呢?

                      • 家园 这里的解读很有意思

                        周恩来总理说:"下次请一定要带着吴清源一起来中国。我保证让他回日本。"回国后,濑越老师跟我说了这番话。但那番话在我听起来却很不是滋味。我本来就是中国人,根本没有回或不回的问题。不过,能够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我还是非常高兴的。

                        我理解,周总理说的是:你来去自由

                        吴似乎理解成 你可以回来,才会觉得我本来中国人,当然可以回国;但他可曾考虑,他可能回不了日本?

                        • 家园 他明显没有考虑过"回不了日本"的问题

                          就如同他去台湾一样,得旁人提醒他,才意识到可能会有回不了日本的问题(即使意识到了也根本不放在心上)。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其政治上的“钝感”与棋盘上的敏锐根本就是两个次元的区别。

        • 家园 奇怪,你为什么在意美国人怎么看?

          提升民族自信,光是抗美援朝的效果么?其他领域的任何成绩,在当年对提升民族自信都是有正面意义的。

          当年那个时代,被作为弱智民族的你,很可能落个被扔进焚尸炉被砍头被消灭的下场。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激起中国人的反抗,另一部分中国人其实是被吓破了胆,比如汪精卫之流。

          那是一个黑暗的年代,黑的伸出手都见不到手指头的年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