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马尾藻海 -- 语迟

共:💬6 🌺2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马尾藻海

      望美人正在百慕大度假,说起当年,也是神秘现象的忠实信徒,《奥秘》以及《飞碟探索》这两本扯蛋杂志的铁杆粉丝。正好我当年也爱读这两本杂志,似乎是同道似的。其实,因为当年的杂志太少了,全国人民就那么几本月刊季刊。。。《大众电影》,《人民文学》,《莽原》,《十月》,《中篇小说选刊》,《奥秘》,《飞碟探索》。。给学生看的,《少年科学画报》,《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就这么多吧?差不多说全了吧?这是我们70后的记忆。。《读者文摘》那都是后来的事了。。还有《故事会》,但这本杂志太垃圾了。比《读者》还垃圾。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咒骂这些垃圾的。

      望美人提起《奥秘》,《飞碟探索》中说到的外星人,百慕大魔鬼三角,大西洲,复活节岛,通古斯大爆炸,等等,在当年,同样引起了多少少年怅惘的神秘情怀。我记的还是在小学的时候,暑假某个闲适的午后,读了哪本杂志中关于复活节岛的文章,而发生的那种铭刻在心的神秘感,至今留下清晰的记忆。。。望美人相信存在超自然的力量,但不认为这种力量与宗教有关。而我对宗教是比较熟悉的,这个问题也许是这样,宗教并不是在鼓吹超自然的力量,相反,宗教在很多时候是反对神秘的,宗教甚至企图使那些神坛上的事物平凡化。伟人,神秘现象,等等,宗教也许都能给出一个平凡的解释。。让人脚着不过如此。。所以“超自然力量”这个说法,跟宗教也许没什么关系。比如佛陀,在他那儿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神秘”,因为佛十分清楚的知道宇宙中的一切事情。。。

      复活节岛上最早的居民,西方人到达之前的原住民,把这个岛称为“世界的肚脐”。。这本身就很神秘。。利用google地球来俯瞰这个三角形的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会发现它的确很像一个肚脐眼儿。这也许说明,早在西方科技出现不知道多久以前,复活节岛上最古老的居民,就已经在近地轨道上观察过这个岛。他们不但看到这岛象个肚脐,还看到它在大海中是那么孤单,距离最近的岛屿两千多公里,距离南美大陆三千公里以上,恰恰就象一大片白肚皮中的肚脐眼儿那么独特。。。岛上那些眼神忧郁的巨型石像,虽然至今人们都搞不清楚怎么回事,但至少,这些石像的存在,说明荒芜贫瘠的复活节岛,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如果换一种世界观来思考这个问题,比如中国古人认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生物,和我们人类很类似,中国古人把人类称作“地虱”,就是长在地球身上的寄生虫。。那么地球也许真的有它的肚脐。。这就是说,复活节岛也许是通向地球内部的一个重要入口,这些石像的意义,也许正仿佛中国大墓墓道旁那些石人石马一样,是标志、纪念、守卫的意思。。

      人类至今对地球内部还很无知,中国古人认为地下是个丰富的世界,存在智慧生物。。我们所谓的外星人,一部分就是来自地下。。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以及地壳,这些是地球的皮肤。石油就是地球的血液。。这些事情我以前谈过,比如说癌症这个病在中医里叫做“岩”。现在台湾还是把胃癌什么的叫做胃yan。为什么这么称呼呢,因为恶性肿瘤就象岩石那样坚硬质脆,高低不平,肿瘤内部的结构非常混乱,血管乱七八糟。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生物,从地球的角度来看,纽约、东京、上海,这些巨型城市,象不象恶性肿瘤?。。很早以前,人类就地取材,以泥巴草木建立居住区,这时候人类的集中活动区域还属于地球的正常生理组织,后来人类聚集区规模越来越大,可是城市基础建设,建筑本身,取材基本上还是天然的,但是这个时候人类城市已经明显区别于地球的原始风貌,属于“组织增生”了。接着出现了砖混结构的房屋,出现了水泥,玻璃。这个时候的城市,就是“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到了现在,超级大城市爆炸性地扩张,这就是恶性肿瘤的生长与转移扩散。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 “城市化进程”,与恶性肿瘤的发展过程居然一模一样。  

      中国自古是文理不分家的,“不为良相,则为名医”,这是读书人的追求。这说明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政治与医道在原理上是相通的。世相虽然纷繁复杂,但是其中的哲学规律是简洁和统一的。西方把学科分那么细,这是一种人为的割裂。就比如说把这个地学与人体解剖学统一起来,把微观物理与天文学统一起来,基本粒子运动应该与宇宙空间天体的运动类似,这是一种起码的直觉。。这样至少为很多研究提供了方向。现在自然科学的地学研究有什么方向?什么地核地幔,有什么证据?地球半径6000多公里,现在中美苏才能打1万多米的竖井,凭这能研究什么?

      可惜我们不是佛陀,不能洞察一切,而且在今世有生之年,我们也没有成为佛陀的可能。。不要做梦。。但是我们如果愿意去积极的思考的话,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基本的哲学规律,来作为分析问题的工具。。。现代数学中说的“悖论”,在自然科学体系中是很麻烦很头疼的事情,很早以前,西方的数学家们就开始孜孜以求对数学的“无矛盾性”的证明。这个所谓的“悖论”其实中国人太熟悉了。自然科学中的“悖论”,就是辩证法中说的“矛盾”。这个东西与自然科学是格格不入的,爱因斯坦说辩证法对他的研究毫无用处,这是必然的。矛盾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东西,它即是黑的,同时又是白的,对立统一。用辩证法来看“罗素悖论”,“A属于集合P”,与“A不属于集合P”,同时发生,这再正常不过了,这就是辩证法。但是自然科学对此无法容忍。。承认了悖论的客观性与公理性,自然科学整个就要倒台,自然科学不容忍矛盾。。。这个自然科学哲学本质上的残疾,也就导致了很多“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的说法。。

      我们利用辩证法这个工具可以知道,宇宙中存在一种现象,则必然也存在相反的另一种现象。比如黑天鹅与白乌鸦。。比如异性恋与同性恋,比如单性恋与双性恋,甚至还有二椅子雌雄同体双性人,这些现象都是辩证法的体现,是辩证法这个规律作用于宇宙的结果。。所以庄子说,“言必悖”,不论语言,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悖论。悖论才是这个宇宙的基础。。。你压根儿无法以肯定的语气来表述某个观点。。。你说“乌鸦是黑的”,那边就有白乌鸦给你看。。那么同样,牛顿说,“G=mg” ,“在地面附近物体所受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且是恒力”,在牛顿的世界观中,“地面附近物体”都受到重力这个“恒力”的作用,而有向地心方向直线运动的趋势。。但是根据辨证法,“反物理定律”的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就是说,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区,某些时刻,“地面附近物体”也许会向离开地心的方向运动。。就是说在这些地方,“地面附近物体”也许是会向着天空方向运动的。。。比如世界各地的“怪坡”,。。还有就是传说中的百慕大。。

      其实根据保险公司的报告,在百慕大三角地区,失事失踪的舰船和飞机也不是那么多,不比地球上其他海域多的明显。我要说的是,海洋中那么多失事失踪的舰船飞机,某些也许就是因为“反物理定律”现象,而导致的失踪。。就好比异性恋与同性恋,异性恋是大多数,同性恋是极少数。。牛顿说的重力定律是大多数现象,普遍现象,是必然的,反重力定律则是极少数,罕见现象,是偶然的。。某时某地,突然发生,遇到的舰船飞机则受到与重力相反的力的作用,“掉”到深空去了,你要说“飞”也可以。。我记的某次在百慕大失踪的飞机,飞行员与场站通讯,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天空裂开了”。。。假设我这个推测是真实的,在那么一瞬间,所有的物理定律可能都是反的,那种情形我们是想象不出来的。。

      。。。。。。

      这几天墙里又在谈三年前(有那么久远吗?)关于太阳光是否平行的问题,其实我到现在也不是太明白。有些光线明明看着就不是平行的,几个肘子愣说是。有什么办法。我倒不是要说这个,意思就是没有科学以前,谁会闲的蛋疼去说这些事?一个问题你完全懂或者完全不懂,都不会去说它,凡是拿着一个问题说来说去的,都是半瓶子醋。好象懂那么一点,其实还是不懂。这就是《老子》中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件事你越想搞明白,你越搞不明白。你只会越来越糊涂。。如果遇到一件事,不理它,不管你懂不懂,看着你都象真懂一样,高人。“以无事取天下”。。难得糊涂。。中国人的这个哲学观也就可以解释中国古人为什么没发明自然科学。。。因为中国人不蠢。。

      (完)

    • 家园 有科学就有反科学,这也是辩证

      牛顿有对的地方,那么就有牛顿不对的地方。

      问题是,这套辩证哲学,如果可以称作哲学的话,对于人的认知有什么意义呢,人这种动物天生有精神分裂的倾向,这么钻牛角尖的话会不会引发精神分裂症呢。

    • 家园 在西方,文理也不分家

      但当家的学科是engineering,专门干脏活累活的。

      缺乏现实数据支持就去思考哲学,确实容易把人搞成神棍。

    • 家园 那么多年了,语迟兄对科学理性的认识还是令人遗憾

      而且上升到文明的门户之见实在令人扼腕

    • 家园 有些话真是说不得啊,我有一段时间常看些神神道道的文字,

      当然,只是属于好奇,看过了,也说不上来看懂,只是偶尔碰到事情的时候,会回想起来看过的内容。

      你最后一段里面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你写这么一通是知还是不知呢?

      你有大段的内容说科学的,但是看得出你不是了解得很仔细,科学的前沿应该说也很深邃,你这样似是而非地谈论,曲解了它的本意。

      建议你看一下BBC 《数学的故事》第四集,网上有的,有中文字幕的,里面说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还有“连续统假设”之类的,对应你谈论的悖论部分。

      你解说对立统一就有点可笑的感觉,既是黑又是白,那只有随时颠倒黑白或者混淆黑白才办得到了。

      据说六祖慧能悟道以后还跑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修行了十多年,可见不是悟道了就什么都懂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