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No Zuo No Die之一战爆发的因果报应 -- 须弥一芥

共:💬143 🌺531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谁先动手谁先死(1)

      一战前正是科学昌明的时代,社会科学各种思潮,各种理论蓬勃发展。军事科学也是如此。

      一战前占统治地位的军事理论就是进攻是最好的防御,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著名论断,通俗的讲叫“先下手为强”。

      所以,按照逻辑的三段论就可以清楚的推理出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一、如想获胜,就要先下手为强;

      二、为了能实现先下手为强,就必须抢先发起进攻,就是要先军事动员,做好战争准备工作;

      三、谁先军事动员,谁就是想要战争。

      下面是一战开战时各国动员时间表,年份都是1914年。

      7月25日下午3点,塞尔维亚针对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发布总动员令。注意下午3点时还没有到奥匈帝国最后通牒的截至时间,截至时间是下午6点,塞尔维亚明确知道其实所谓的回复就是拒绝了最后通牒。

      7月25日晚,奥匈帝国发布了局部动员令。注意这个局部动员令是奥匈的B计划,只针对塞尔维亚的动员。

      7月26日零时,俄罗斯帝国进入“战前准备期”,覆盖俄罗斯的整个欧洲部分。陆上包括面对德国的华沙、维尔纽斯两个军区;面对奥匈的喀山、基辅、莫斯科和敖德萨4个军区。海上动员了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这两个舰队都跟奥匈八杆子打不着)。

      7月27日,法国驻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部队局部动员,准备坐船登陆法国本土。俄国的“战前准备期”扩展到鄂木斯克、伊尔库茨克、土耳其斯坦和高加索军区,覆盖了整个俄罗斯帝国。

      7月28日上午11时,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用电报的形式宣战。晚上11时至次日凌晨,炮击贝尔格莱德。

      7月29日晚9时,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了总动员令,后应德皇威廉二世的恳求在晚10时收回了总动员令。

      7月29日,英国舰队进入备战状态。

      7月30日下午4时,沙皇重新发布总动员令(总动员从7月31日零时开始),下午5时(俄国时间下午7时)法国调动军队守护德法边境。

      7月31日下午3时,德国启动“临战状态”。德国的“临战状态”约等于俄国的“战前准备期”。奥匈帝国发布总动员令。德国向俄国提出停止总动员的12小时最后通牒(8月1日零时-12时),向法国提出要求法国中立的12小时最后通牒(8月1日零时-12时)。

      英国强行收缴了应该交付给奥斯曼土耳其的两艘战列舰。

      没人理会奥匈帝国下午宣布了总动员,实际启动要到8月4日。

      8月1日凌晨3点,俄国向法国通告:“俄国不能满足德国的要求...预计战争就要来临”。法国回复俄国:“法国....下定决心参战。”

      下午3时法国总动员。

      下午5时整,德国总动员。

      下午5时30分德国对俄国宣战。

      8月2日晚德国向比利时提出借道的12小时最后通牒(8月2日晚8时-8月3日早8时),被比利时断然拒绝。

      8月3日晚7时德国对法国宣战。

      8月4日早8时,德军入侵比利时。下午2时,英国向德国发出5小时最后通牒,停止侵略行为,保证比利时中立。被德国拒绝。

      8月4日晚11时(英国时间,德国时间是12时),英国和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to be continue...

      • 家园 貌似俄国的开战责任比德国更大一些

        奥匈帝国的皇储被刺杀,对塞尔维亚开战也可以理解,但它只是发布了局部动员令,并非想打欧洲大战

        即使俄国必须为塞尔维亚这个斯拉夫小弟动员,那针对奥匈即可,也不至于在全欧洲部分动员吧

        再看看威廉二世要求沙皇收回总动员令的恳求

        可以说最渴望打起欧洲大战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没有俄国的支持,塞尔维亚在奥匈面前也不敢那么硬气,根本成不了火药桶)

      • 家园 互相结盟使两边势均力敌,才被拖进泥潭

        欧洲上次大战,普法戰爭(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不过十个月。法军主力被围,战争就结束了。双方损失还都在可承受范围。而一战起因从俄国角度来看,不过是俄土战争(1877年–1878年)的翻版。用解救帝国淫威下的斯拉夫人为借口,支持小国独立,扩张势力范围。对象换了而已。参与国家都完全没有指挥百万兵力,长期作战的准备。西线法德还好点,东线完全就是比烂一样的胡闹。所以说,二流的军队都是为上次战争作的准备。

    • 家园 其实,全部的逻辑不过是重新瓜分世界而已

      对中国的教训就是如何避免重蹈德国的覆辙

    • 家园 【原创】一战的直接发动者塞尔维亚(3)

      塞尔维亚激进的军官团在1903年弑君后,新君即位,国内恢复平静后做出了隐退的明智抉择。团体停止了公开活动,作为一个组织明面解散了,分散隐入地下。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悍然宣布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爆发了波斯尼亚危机(详情将会在奥匈责任部分展开,这里按下不表)。

      隐入地下的军官团在波斯尼亚危机后先后成立了两个主要针对奥匈帝国的组织:一是1908年10月8日成立的Narodna Odbrana翻译成国防会,或民族自卫组织 ,俗称“白手”。这是一个以宣传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思想,推广教育、体育锻炼或反酗酒为掩护,实际招募志愿人员,训练军事技能、间谍活动的准军事组织,目的是为了跟奥匈开战后在波黑进行游击战。“白手”组织是公开的,活动是秘密的,在波黑建立了许多地下通道,偷运各种反奥匈宣传品和军火。

      另一个是1911年5月9日成立的Ujedinjenje ili Smrt,翻译成不统一毋宁死,俗称“黑手”。

      “黑手”的头名叫Dragutin Dimitrijevi,德拉古丁 迪米特里耶维奇,在“黑手”的代号“公牛Apis----其实翻译成牛魔王比较好,Apis是牛神”1903年弑君时是带头冲进王宫的上尉,身上还挨了警卫一枪;他的副手是坦科维奇,1903年是带队屠杀国王羽翼的中尉。“黑手”以当时流行的革命行动---恐怖暗杀为手段实现其奋斗目标“实现民族的思想,统一所有塞尔维亚民族”。 组织的标志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上绘着一把匕首、一颗炸弹和一瓶毒药,以及Ujedinjenje ili Smrt。

      因为是暴恐组织,所以行事极为隐蔽,除了10人的中央委员会议,一般单线联系,秘密活动。每个人自己发展自己的下线,要求绝对服从,勇于牺牲。一旦加入组织,只有死亡才能离开。

      这两个组织的人相互是交叉的,有明面是“白手”暗中加入“黑手”的,也有“黑手”的其实是“白手”的卧底,塞尔维亚无间道。

      在萨拉热窝事件中,开枪击杀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普林西普在刺杀前2个月还只是国防会的外围,他是波黑塞族人,受到激进宣传影响,无心学习和工作,侨居在贝尔格莱德,混在波斯尼亚青年圈里。圈里有个朋友叫加布里诺维奇,收到波黑朋友寄来的斐迪南大公夫妇要访问萨拉热窝的新闻剪报,两人一商量,就定下要行刺斐迪南大公的决心。后来,又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波黑青年格拉培奇也加入进来,去找格拉培奇认识的“黑手”成员齐家诺维奇购买武器。

      齐家诺维奇有炸弹没枪,找到他的上线坦科维奇。坦科维奇这时候已经是少校了,觉得这事比较大,就汇报给“公牛”,德拉古丁 迪米特里耶维奇这时候已经是上校,官方身份是塞尔维亚总参军情局主任。

      在“公牛”的主持下,哥仨加布里诺维奇、普林西普和格拉培奇庄严宣誓加入“黑手”,每人都拿到了一支手枪和一枚炸弹。齐家诺维奇安排他们在贝尔格莱德附近大山里进行了使用武器的培训。

      一切准备停当,在国防会的地下通道掩护下,人和武器越境来到了波黑。为了防范风险,人和武器分开进入萨拉热窝。

      这一切虽然隐秘,但风声还是“白手”的卧底报告给了当时塞尔维亚的首相帕希奇。帕希奇两头坐蜡,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最后想了折中方案。找人含含糊糊告诉了奥匈方,因为信息很不明确,最终没有引起奥匈方的警觉,采取必要的措施。

      萨拉热窝事件在奥匈篇还会以奥匈的角度涉及,简单将结局说一下。

      “黑手”其实并没有把普林西普他们当成唯一的选择,加上哥仨共安排了七人参加刺杀,但只有热血的加布里诺维奇投出了炸弹,普林西普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打出致命的两枪,从而名垂千古。其他人要么是害怕,要么是没机会。七人之中六人当场或在其后的大搜捕中被抓,只有一个为掩人耳目而找来的波黑穆族人跑掉并在“黑手”的渠道协助下逃掉并隐姓埋名藏在了塞尔维亚。

      哥仨加布里诺维奇、普林西普和格拉培奇在随后的审判中因为未成年逃脱了死刑,都被处以20年徒刑,先后在一战中病死狱中,其中活得最长是普林西普,因肺结核死于1918年4月28日,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疾病,普林西普死时仅重40公斤。

      1917年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秘密和谈,作为和谈条件的一部分,“黑手”被流亡的塞尔维亚政府清算, “公牛”德拉古丁 迪米特里耶维奇以谋反、意图行刺王储等莫须有罪名于1917年6月26日被行刑队枪决。

      普林西普死后虽被秘密无名安葬,战后凭借参加葬礼的捷克士兵的回忆找到了墓地,1920年普林西普被以盛大仪式迁葬于萨拉热窝圣马可荣誉冢。1953年在铁托时代的南斯拉夫“公牛”德拉古丁 迪米特里耶维奇被平反昭雪。

      塞尔维亚在一战开始英勇抵抗,奥匈帝国损兵折将却奈何不得,最后在保加利亚参战后,德、奥、保三国合力一举扫平了塞尔维亚,塞尔维亚经历了近3年的占领期,最后在大战末期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先后崩溃后一路光复国土,合并了原属奥匈帝国的波黑、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吞并了黑山,形成了后来南斯拉夫的前身。

      整个一战,塞尔维亚损失了100万人,占战前全部人口的1/6,是一战中人口损失比例最惨重的国家。

      在一战和二战之间以塞尔维亚为核心的形成了南斯拉夫王国,因为“大塞尔维亚”的统治搞得其他民族怨声载道、离心离德,在二战中被德军轻而易举地扫平,在铁托的领导下南斯拉夫人民在敌后积极抵抗占领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南斯拉夫也是和苏联、中国并列的特殊的3个靠自己打下的江山,共产主义世界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但塞尔维亚的抵抗力量“切特尼克”在敌后斗争中最终站在了法西斯一边,战后被清算。在铁托的领导下南斯拉夫对“大塞尔维亚”等民族主义特别压制,铁托死后,“大塞尔维亚”、“大克罗地亚”等民族主义反弹,苏东巨变后,引发南斯拉夫分裂,从1991年起直到2006年黑山独立,塞尔维亚象本篇开头所述百年倒退,现在仍被欧洲的统一进程所排斥。

      一战的直接责任者塞尔维亚前因后果简单讲完了,那么发动一战的最大的责任者是谁呢?它又种了什么瓜接了什么果呢?

      To be continue…

      通宝推:独草,菜菜丛,
    • 家园 【原创】一战的直接发动者塞尔维亚(2)

      我也不想骗花的,只是原来准备了很多图,onedrive上不去了,纯文字的长篇在现在移动的时代没人看的。

      废话少说,回归正题。

      100年前,塞尔维亚的政治一句话很难讲清楚。如果比喻恰当的话,有点象1930年代的日本,有各政党构成的文官体系,也有势力很大军人干政。

      比1930年代的日本更纯粹的是,没有日本军队里的陆海矛盾。塞尔维亚当时是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军队只有陆军。

      塞尔维亚的陆军里主要势力是军官团。因为塞尔维亚经济不发达,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构不成有组织的势力,大部分群众是农民。

      所以组织力最强的军队,基于正义、爱国主义和拯救国家、民族的信念,毅然决然地成为决定国家政治的核心力量。

      比如,导致塞尔维亚倒向协约国的决定性事件,其实只发生在一战爆发的11年前。

      1903年6月11日凌晨,军官团的一批少壮派军官在里应外合之下,冲进王宫,把当时的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和王后乱枪打死,尸体扒光从楼上扔到王宫花园里,另一批人几乎同时冲到国王的亲信大臣们家中,将其就地处决。看着很熟悉吧,跟日本的“二 二六”事变过程有点象是吧。

      可结果不一样的,日本陆军皇道派政变失败,就此一蹶不振,塞尔维亚的这批军官们没人受到追究,人民欢天喜地地接受了这次改朝换代。统治塞尔维亚86年的奥布雷诺维奇王朝被铲除,换了卡拉乔治维奇王朝。

      国家政治为之一新,全面倒向法、俄,塞尔维亚军队接受法、俄军援和培训,战斗力有了很大改观。

      可塞尔维亚的周边环境因此有了很大不同。因为没图,只能简单用文字介绍一下。

      1903年塞尔维亚还很小,东临保加利亚,南接奥斯曼土耳其。北边和西部被奥匈帝国控制,首都贝尔格莱德就直接跟奥匈帝国隔河相望(萨瓦河和多瑙河,这两条河是被奥匈多瑙河舰队控制的,相当于枪口直接顶脑门上,一战的第一炮就是多瑙河舰队bodrog浅水重炮舰于1914年7月28日深夜打响的)。

      1903年政变直接的后果是恶化了同最大邻国奥匈帝国的关系,因为奥布雷诺维奇王朝是奥匈罩着的,如果奥匈帝国立刻发兵平乱,当时国际社会肯定是赞许的(英国撤销了对塞尔维亚政府的承认,俄国外交部向奥匈建议不妨出兵贝尔格莱德恢复那里的秩序),或许一战就不会发生了。

      可历史是没有假设的,当断不断必留祸患,1904年从“生猪战争”开始,两国关系一步步恶化,好几次都离战争的一步之遥,生生悬崖勒马。

      塞尔维亚把奥匈帝国视为假想敌的理论基础是“大塞尔维亚主义”,跟很多类似的极端民族主义一样,把历史上曾经短暂辉煌的杜尚帝国作为国家未来的疆域,或者是把现在散布在各国的塞尔维亚民族居住地视为塞尔维亚国家理所当然的领土。

      所以把奥匈当时托管的波黑,奥斯曼帝国管辖的马其顿、科索沃甚至阿尔巴尼亚的一部分视为被占领土,因为没有出海口,当时归奥斯曼帝国管辖现在希腊的萨洛尼卡也被规划在未来的“大塞尔维亚”里。

      因为大家理论基础一样,只是内容不一样,马其顿也被保加利亚、希腊视为“大保加利亚”、“大希腊”的天然组成部分。

      这样,塞尔维亚其实跟周边国家、或未来的周边国家都有领土纠纷。

      to be continued...

      通宝推:金口玉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