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储备4万亿美元外汇的损失,仅仅是铸币税吗? -- hwd99

共:💬45 🌺244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储备4万亿美元外汇的损失,仅仅是铸币税吗?

    储备4万亿美元外汇的损失,仅仅是铸币税吗?

    摘要:采用几种不同方法估算了我国储备4万亿美元外汇带来的损失, 从200到5100亿美元等不同结果。根据铸币税定义,损失仅有200亿美元。更严重的问题是等于将货币增发主权交给外国政府,市场经济下,等同于丧失经济主权,带来的损失远多于铸币税损失,是无法估算的,造成我国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极大地消耗了中华民族生存的物质基础。

    ―――――――――――――――――――――――――――――――――――――

    铸币税是指政府拥有印制货币的垄断权而能获得的收入。由于印制货币需要花费的成本极低, 而印出的钞票本身具有购买力, 政府可以用它来换取商品与服务,从而等于征收了老百姓的财物,是政府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等同收税。一国政府能否成功征收铸币税, 取决于政权的稳定性和统治能力。只有在有效统治的地区才能推行纸币,从而征收铸币税。自1994年以来,我国依据外汇储备增发人民币,增发的人民币都拿去换外汇,作为人民币增发依据储备起来,等于将铸币税都交给了外国政府。

    据估计,我国外汇储备中约70%是美元。考虑到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以及各国政府为了防止经济崩溃,必须储备美元从国际市场购买重要物资,我国储备的几种货币,主要是欧元,日元和英镑,都承诺了经常贸易项目下不干涉货币市场上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等于政府承诺了其货币可兑换为美元,本文分析时假设我国的外汇储备都是美元,仅根据中美两国金融状况来分析。

    在美国金融学教科书中,一般将铸币税定义为中央银行和其他政府机构通过发行货币带来的收入。最近几年,美联储每年上交美国财政部的收入约800亿美元,这是美联储使用货币购买债券等有收益资产,实现货币投放市场带来的。考虑到中国持有的外汇大都属于广义货币,仅占世界市场上流通的广义货币中一部分。美联储公布的最新M2数据是2013年9月10.818亿美元,但美联储M2数据不包括海外市场上的美元。自从2006年以后,美国就不在公布包括海外市场上美元货币的M3了,根据以前公布的M3与M2比值约1.5,考虑到自2006年以后,美元在海外流动增加了,可以粗略估计全球广义美元货币约16万亿美元,我国4万亿美元仅占约四分之一,按照这个比例估算,美联储从中国外汇储备中收取的铸币税约为200亿美元。

    这种估算方法仅计算了美国央行获得的收益,没有考虑美国其他机构的收益,我们至少应计算美国商业银行使用我国的外汇储备获得的收入。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储备在美国的货币系统中,它们为美国的金融系统提供了资金,给它们带来了收益。根据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公布的数据,2013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商业银行净收入为3880亿美元,按照同一时间我国外汇储备占美国国内市场上的广义货币M2的比例为3.6627/10.818,估计美国商业银行从我国外汇储备中取得的收益约1314亿美元。两项加起来,共约1500亿美元。

    还有一种简单办法是根据中美两国利率来估算。央行储备4万亿美元,是央行在不同时期先后增印人民币28万亿换来的,假设中美两国政府直接兑换,我们拿到美元投资到美国金融市场,美国拿到人民币投入中国金融市场。中国的美元主要投资到美国国债市场,这是因为投资到其他债券市场或银行基金,有血本无归的风险。假设美国拿人民币也主要投资到中国的国债,获得没有风险的稳定收入。我国一年期国债利率为4%,根据美联储公布数据,美国债一年期利率仅0.1%,按人民币汇率6.2估算,可以得到因中美两国利差带来的损失28*4%/6.2-4*0.1%=1805.5亿美元。实际上美国人拿到人民币,主要购买工厂和商品,投资利润率远比我国国债利率高,我国也有一部分美元资金投入到美国投资市场,多年总体计算,仍然是亏本的。这与我们采用优惠引进外资,而美国实际执行的是对外资的歧视政策有关。美国的州,原是经济上相对独立的邦,各州对美国的其他州都实施歧视的经济政策,更不用说外国了。

    中美两国国债利率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低价贱卖产品换美元,使得美国市场物价上涨速率年年趋向下降。只要物价稳定,美国就可以增印货币解决美国的经济问题。美国央行增发货币是根据物价上涨速率来决定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而这个利率决定了国债和企业债券利率。自从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接近0,等于美国的商业银行借钱基本没有成本。相反,中国增发人民币,主要用来购买外汇。根据央行公布的资产负债表,2014年2 月,我国市场上的基础货币总数是27.4万亿元, 而外汇占款及外汇资产达到了27.7万亿元。所谓外汇占款和国外资产,都是对应央行印钞换外汇所投放市场的人民币。等于增印的货币都交给了美国精英,导致国内企业和银行十分缺钱,借钱成本高企。去年我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增高达13%,是美国市场相同利率200倍。

    还有一种计算方法是根据货币贬值速率来估算。应根据我国进口物资的上涨速度来估算,这方面所涉及的基础工作很多,而且各种物资价格变化较快,不同年份情况是不同的,在某些年份也可能物价降低。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剑桥大学圣体学院和牛津经济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先生曾估计我国每年储备的外汇贬值率约为7-8%,按照4万亿美元计算,每年因贬值损失高达3000亿美元左右。

    自1994年以来,我国一直依据外汇储备增发货币,外汇储备成了市场上流通货币的依据,按照央行官方说法,是不能花的,如果花了,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就没有依据了。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我国的外汇储备就只能永远放在手里了,等于换这些外汇储备的财富永远奉送给外国政府了。自08年以来,我国每年增加外汇储备5000亿美元左右,去年我国增加了5100亿美元外汇储备,如不改变这种荒诞的货币制度,考虑到美国付给我们的美元大都是广义货币,是银行计算机上的数字,几乎没有成本,等于美国一年获利5100亿美元,也就是说依据外汇储备增发人民币,去年给我们带来的损失5100亿美元。如果我们改变了依据美元增发货币政策,是可以收回部分损失的。

    更大的损失发生在贸易过程中。由于国内流行一种经济学观点,就是工厂生产的商品,如果卖不掉积压造成倒闭,就会危害我们的经济,所以应该低价贱卖换成钞票,能出口换成具有国际购买力的美元,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于是政府就通过出口导向政策,让商品出口 降价贱卖,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出口退税补贴,最高达到17%;第二是降低人民币汇率,例如,本来国内价值100元的商品,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2比1的 时候,出口至少换来50美元,等人民币汇率降低到8比1的时候,换来12.5美元也出口了。此外,就是优惠引进外资,实际就是低价贱卖工厂给外国资本家。 由于低价贱卖和贱卖贵买,我们估算,近年来每年损失约1万亿美元(黄卫东, 2010),最多一年损失高达2.9万亿美元,30年总共损失近30万亿美元。换来的4万亿外汇储备,本质上不过是外国政府开出的不兑现的不断自动贬值的赖帐欠条,而且大都还在对方手里。

    以美元为人民币增发依据,问题是美元的增发依据是什么?以前美元主要依据美国国债,也就是说,美国央行增印美元,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了。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的大银行都十分缺钱,于是美国央行拿增发的美元 购买美国商业银行手里持有的债券,主要是房地产债券,包括美国穷人购房时从美国银行借钱的欠条,国内外媒体称之为垃圾债券。根据美国央行公布的资产负债表, 2014年5月1日美国央行手里还持有1.63万亿美元的房地产债券,约占投放基础货币的40%,超过市场上流通的现金(仅有1.23万亿美 元)。也就是说,我们依据美元增发货币,而美国精英依据垃圾债券增发美元,等于我们依据美国穷人开出的欠条增发人民币,这岂不是太荒谬了?

    在这种增发模式下,我国的贸易顺差必然导致增发基础货币。这等于物资出口了,国内市场上商品减少,反而增发货币,从而在两方面增加物价上涨速率。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稳定物价,这种增发模式,本身就会自动引起我国物价增长。从而是物价难以控制。最近10年来物价猛涨,其内在原因之一就是依据外汇储备增发货币。

    更大的问题是我们搞依据外汇储备增发货币,储备大量外汇。现在储备4万亿美元外汇,对应28万亿人民币基础货币。依据美元增发人民币,人民币等于是美元的代用券,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基础货币,每一元都对应和代表了央行手里储备的美元外汇。美国人增印美元,到中国就可以让央行增发人民币换走,等于拿走了中国的货币增发主权,而我们的中央银行法反而禁止央行自行增发货币,等于将货币增发主权交给了美国人。在自由市场经济下,经济资源都是有货币来控制和调配的,我们增发的货币都首先交给了外国资本家才进入国内市场,等于经济让外国控制,带来的损失远大于铸币税和其他各种损失,例如,美国人在中国生产和销售苹果手机,获取了利润一年就超过100亿美元,等于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手机是免费从中国拿走的。现在美国人基本不从事工业消费品生产,靠印美元到中国”投资”,形成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局面,等于中国人给美国免费生产。我们的资源和劳动形成的产品,免费提供给美国,造成资源走向枯竭,环境严重恶化,其明显的指标,就是国内各种资源价格猛涨,仅10年时间,煤炭上涨幅度超过500%,极大地消耗了中华民族生存的物质基础。

    作者:黄卫东 hwd.caogen.com

    致谢:感谢余永定先生对本文提出的建设性建议和提供的相关材料而做。

    相关文章:

    黄卫东:导致我国亿万财富流失的四大经济政策 外链出处

    黄卫东. (2010, 2010-01-24). "低人民币汇率使我们每年损失超万亿美元." from 外链出处.

    关键词(Tags): #货币#主权#经济#美国通宝推:天天向上A,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今后几年美元非常紧俏,会大涨

      因为:

      1.由于页岩气的开采,美国的贸易逆差逐年减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QE正在逐步退出,FED正在收紧货币投放量。

      所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无论是其自身的投放量,还是其对外的投放量(通过贸易逆差),与常态相比都在显著减少。因此,今后几年,美元会变得非常紧俏,会大涨。这个涨势要持续到页岩气泡沫破灭以后(这个还要好几年)。

      这些个,TG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是一般的小国大概都没有意识到,到时候看他们吃亏。

      通宝推:陈王奋起,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吃春药的坚挺难以持续,美元趋势取决于美元外贸比重
      • 家园 联邦基金利率是决定美元货币量的关键

        1、美联储控制货币量的目标是物价每年上涨1-3%。这个目标是金融界的共识,与其他因素无关。只有战争等因素才会突破这个指标。08年以来的逆差下降是美国消费因赖帐的“金融危机”而下降。

        2、货币需求量是无法统计的,美联储是根据利率调节投放量。现在美联储仍然实行低利率,到五月9日还低于0.1%的利率,美元就不会紧张的。

        • 家园 利率低就不会涨吗?

          那黄金怎么说?

          所以什么利率之类的,都是间接的因素,供需关系才是根本。

          另外,美联储考虑的可不止是通胀,美联储要考虑的是整个宏观经济,包括通胀,也包括就业率,包括经济发展。

          至于你说:

          08年以来的逆差下降是美国消费因赖帐的“金融危机”而下降。
          这个有点想当然了。请您仔细看看我发的两张图。其实一目了然,所谓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11年以后就基本消失了。

    • 家园 余先生可是老早就提出外汇储备有过高的问题,

      建议设法扭转了。

    • 家园 这智商看着闹心

      槽点太多,喷到哪算哪吧

      1.存储货币还是脑子烧了?

      由于货币承担了一般等价物的角色,所以商品交换形式主要是:商品-货币-商品。货币之于经济运行就如水流之于船舶,没了水流,船舶再多也开不走运不动。

      古代人民喜欢把充当货币的金银贮藏起来,相当于把水流从船舶运行的航道中取走,必然导致船舶运行速度和运行量的降低,表现在经济上就是“通缩-减产”的循环。结果就是大规模社会协作减少,让无货币需求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是社会生产力和组织形式的倒退。

      现代经济引入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以利息为诱饵使得货币贮藏者愿意把货币的使用权交给它们,这些金融机构再以高于揽储利率的贷出利率将货币使用权借给货币需求者。

      换句话说,金融机构将航道中减少的水流又补充回航道,客观上维持了航道水量。合格的金融从业者还能发现一些有待开发的新航道(新产业),通过注入流水让新的船舶流动进来。

      so.中国的外汇并没有挖个坑埋起来从市场上消失,购买外国国债的动作本质就是将水流从新输入航道中。外国政府借到钱也不会挖个坑埋起来,而是会立即流向市场。所以没有“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我国的外汇储备就只能永远放在手里了,等于换这些外汇储备的财富永远奉送给外国政府了”

      既然大家都知道如果自己没有直接投资的能力,钱就要借出去生钱,存在银行等于借给银行再让银行借给别人。那中国政府的外汇投资策略有什么不对呢?

      2.美元,更多的美元?

      人们获取货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美元作为事实上的国际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最高的购买力和信誉,换句话说就是认可美元的商品拥有者数量最多。比如沙特和TG关系再好,石油交易仍然需要美元。人民币?10年后或许可以,但现在请先付美元。

      获取美元有两个途径:①向美元拥有者出口商品。谁的美元多?自然是美国,美元就是他家印的。

      ②向美元拥有者借贷美元。以支付一定利息为代价从金融机构融得美元用以交易。但借钱不仅有利息,而且总归是要还的,除非能说服对方接受等额的己方货币,否则必须要靠变卖资产来还债。

      对于一个有巨大贸易量的国家而言,靠借贷来完成交易不仅成本高昂,量也不够。因此出口导向型经济是后发国家的必然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美联储能打着“以美国政府信誉为担保”的幌子肆无忌惮的增发美元,而美国国内通胀率却很低。因为世界各国互不信任对方货币,为了完成相互贸易就需求大量美元,商品换美元的策略事实上就是所谓的铸币税。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美国国债率很低,特别是一年期国债。因为美国国债信誉好流动性高可以随时变现,美元拥有者既需要美元来完成交易,又不想偶尔多余的美元躺在手里浪费货币价值。因此流动性好,规模巨大的美国国债市场之于美元的国外持有者,就相当于中国工商银行之于我们,“爱存不存”--别咋呼活期利率低,有种不要存。

      就算哪天中国的进出口呈现逆差,只要中国的经济前景好,仍然会有大量的美元持有者到中国投资,只要美元还被世界承认,被中国需求,人民币还没有取代美元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那么外汇储备一往无前的形式就仍然会继续。

      3.经济发展是什么意思?

      一个社会如果商品增加而货币减少,通缩就是必然现象。没人会增加生产价格下跌的商品,个别商家可以通过价格战挤死对手,但从长远和宏观角度来看,驱使人们增加商品生产的本质动力永远是价格上涨。

      所以“商品增加永远伴随通胀”-->“经济发展永远伴随通胀”-->“无通胀不经济”

      歪一下,所以说比特币天生不是货币。

      毛主席教导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商品和货币的同步增多”

      4.非得是外资?

      既然发展经济需要货币,干嘛不让人民银行直接印得了,非得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来发行货币?

      航道里光有水是没用的,关键是让水流流过的地方生产出新的船来。

      资金、技术、原料、市场是商品生产的四大要素。中国改革开放时穷得叮当响,理论上只有原料。

      人民银行可以作为资金提供者,但人民银行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市场,换句话说人民银行发再大的洪水也造不出新的船来,倒是会把现有的船都冲毁。

      只有外资,外资能提供资本、技术、市场(国外市场),能确保水流增加的同时新的船也造出来。

      难道中国人活该一辈子打工?当然不是,中国人从给外国打工的过程中学习技术、积累资本、开发市场,随着中国人的富裕属于自己国内的市场也发展起来,很快就可以融入国际资本家的行列,作为外资进入其他国家。

      5.巨额外汇储备是损失?

      中国国内资本项目收益率高是因为投资中国国内资本项目的资金少,美国国债率低是因为投资美国国债的资金多。

      这说明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国外的绝大部分都没有流回中国国内资本市场。没有投资就没有收益,请不要再举什么“美债0.1,中国国债4%”的无稽例子。连文章作者这样的智商都看到赚钱机会了,别人会看不到?

      PS.补充

      有人说中国外汇多得烧手,投资美国国债效益也不好,是不是应该减少?

      这里再说一下,绝大多数普通人不是经济学专业出身,加上媒体中一些“叫兽”不知道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真糊涂的乱讲,使得人们对很多经济学的基本问题都似似而非。

      1.人们参与市场经济互动的根本原因是大规模协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资本主义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其本质“不断扩大的人类协作秩序”,市场经济有不断吸收遵守游戏规则的玩家的能力。

      2.参与市场经济的人必须拥有上述四者之一:资金、技术、原料和市场,人类任何的商业协作都是四者的结合,缺一不可。

      任何市场参与者的本质目的就是扩大自己在上述四项资本中的拥有量,没有哪一个正常人会嫌自己上述四项资本太多。

      3.美元作为事实上的“世界元”,拥有美元者就拥有四要素之一的资金。前面说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需要美元来完成交易,为了获得美元他们要么向美国出口商品,要么向金融机构借贷美元。无论走哪种形式,获得美元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中国政府目前的巨额外汇储备给了中国一个天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成立有美元借贷能力的银行或者注资主要国际金融机构。中国不生产美元,但能贷出美元。

      大家要知道,2013年中国银行业利润占社会全部利润50%左右。可见四要素之一的资金提供者往往能在最终利润分配上占据优势。

      4.中国购买巨额美国国债是由于外汇储备中的绝大多数都不属于中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提现风险,不适宜做长期投资。所以容量大、流动性好的美国国债成了这部分资金的最好去处,好歹还能赚一点。

      5.人民银行如何控制货币量的增加?

      举个例子,政府需要建个钢铁厂,有技术有原料有市场,就是没资金。这时候找到人民银行借款10亿,人民银行印制10亿钞票给政府同时取得对政府10亿债权。

      政府用10亿资金配合已有的技术、原料、市场顺利把钢铁厂建了起来,盈利后逐步将欠款归还给人民银行。

      此时社会流通商品增多,但货币量却在减少,岂不是会引发通缩并导致减产?

      这就看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目的。

      如果是要保生产抗通缩,人民银行就会通过逆回购用货币购买金融机构的债券或者其他资产,达到向社会投放货币的目的。

      如果是要降温经济热度抗通胀,人民银行就会通过正回购或者央票形式从金融机构抽走货币。

      所以,每一分货币都是人民银行的负债,以政府信誉为担保。每一分货币又是人民银行的资产,可以在法定范围内实施货币的功能。

      打个比喻,央行控制货币量就像大家家里和面,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货币量的合适值永远是在动态变化之中的,不仅取决于经济状况,而且取决于政治目的。

      通宝推:红军迷,为中华之崛起,文化体制,springisok,Juventus,本嘉明,trilfe,shyukyo,雨落幽燕x,被明月兮佩宝璐,常识主义者,nighter,呆头呆脑,啰嗦,曾自洲,flux,snark,原手,明心灵竹,
      • 家园 书生之见,基本走教科书的套路
      • 家园 好帖,简单清楚,争鸣一下,补充段落中第4点,

        “由于外汇储备中的绝大多数都不属于中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提现风险”,,,实际上应该是政府取得美元后,已经向国内企业支付了对价人民币,政府拿美元去做投资,并不用担心什么提现风险,对吧?

        • 家园 资本没有国界

          国内流通的人民币不存在什么中国的、外国的区别,说得好像属于中国人的部分人民币就不会拿去兑换外汇一样。好好想想吧,这是不可能的,资本没有国界,市场经济运行靠的是规则而不是归属感。一旦形势发生变化,你觉得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愿意持有美元还是人民币?

          提高人民币信誉一方面要加大人民币对应的商品数量,另一方面在没有成为世界元之前就应该死死钉住当前的“世界元”,甘当代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始终维持可信的外汇储备数量。

          既然是要吸引国际资本来提高本国生产力,也要让国内资本走向世界,那就必须让所有资本都有个可信的参照物,无论国际资本还是国内资本才能流畅运作。否则一个对美元汇率大幅波动,甚至许换不许兑的货币(比如朝鲜那样)只会让国外投资者不敢贸然踏足,国内投资者争相逃离。

      • 家园 好贴,能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平实的语言解释清楚,让外行都能

        理解。

      • 家园 主流经济学的观点

        标准的资本主义世界观,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今后发展的方向。

        看看这个就知道,资本论早就已经被中共扔到垃圾桶里面了。

      • 家园 看过的关于天量外汇储备最明白的解释,谢谢
      • 家园 巨额外汇储备的损失是客观存在的

        兄台做了若干解释,说明外汇储备是必需的; 也做了许多解释,说明外汇储备买美国国债是有利的。

        以上讲得都是对的,我也要上一枝花。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同意你的观点。

        我的观点很简单:

        1. 外汇储备是必需的, 如此之多的外汇储备是不必的;就好象你去美国旅游一个月,只准备花2000美元,你太太一下子兑换了1万美元,直觉就会告诉你太多了;以一年的贸易额为上限,超过的纯属多余。

        2. 外汇储备的投资在美国债确实比存在爱存不存的银行要强,但是比起存余额宝就亏多了。 比起买联合利华这类蓝筹股, 每年稳定10%收益的, 更是亏多了。

        所以比较这个东西看起来硬邦邦的,但也最容易忽悠人,关键看对象。损失多少,等下我们再计算。

        但我也要批评一下楼主。老黄多年呼吁巨额外汇储备的危害,拳拳爱国之心,天可鉴之,但是批评得有点太用力, 大众接受度有限。

        其实中国的这个外汇其实不全是中国人或中国政府的。4万亿外储,有1万亿是多年的外汇投资形成的本金,至少还有5000亿可以看成是外企投资在中国的资金增值,有5000亿是出口流动,因为中国利息高,故滞留在中国的, 有5000亿是热钱, 真正可以看成是中国资金的,我估计也就1万5000亿上下,有多年的顺差累积,有国内资源的出卖,说实话蛮心酸的,说多也没有多多少。

        这个资金, 每年损失2%的话, 大概是300亿美元,但如果以美国蓝筹股的收益计算的话,大概是每年1500亿美元,这一笔数字说小不小了,我们需要尽量减少损失,说大也没有多大,作为新的国际秩序下的收益者,付出一定的代价, 获得稳定的环境发展是可以接受的。

        我很好奇,老美老是压中国开放金融市场,老中也半推半就开放了一些。现在还在扩大之中,近两个月更是气势汹汹, 中石化中石油都在筹划进一步私有化,其中老外企业是主要潜在买方。既然老美如此坚决,为什么李克强管理团队不提对等开放要求, 让中国资金大举进入美国股市呢?

        如果美国开放股市给中国资金,以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做被动投资,以5%为持股上限,对既有管理控制团队没有冲击,中国企业也可以享受到美国的高发展,这不是多赢的结局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