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张成泽事件和中国地缘政治悲剧 -- 经济学家吴迪

共:💬74 🌺246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朝鲜崩溃与否,决定权在朝鲜人民的手里。

      不知道半岛上南北方人民实际怎么想,在我看来朝鲜比韩国更像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起码朝鲜的领土上没有外国驻军。朝鲜可以自己决定对内对外的政策,韩国敢对美国的命令说个不字吗?你要是朝鲜族人会怎么选?

      • 家园 话是这么说,但一个小国的民众对他们自己的命运到底能有多大

        掌控力始终是个疑问。否则朝鲜怎么会先臣服于明清后亡国于日本呢?

        • 家园 此一时,彼一时

          臣服于明清是因为当时朝鲜人信奉儒家“华夷秩序”——文明的国家就应该给中国皇帝磕头纳贡,不这么干就是蛮夷跟禽兽没多大差别。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不是中国逼的。日本不听这套,中国不也没能怎么样吗

          亡国于日本,是在转型期混乱时被趁虚而入,朝鲜人心不认同,也没停止过反抗,就算日本后来自己不作死,它也没法统治朝鲜太久,早晚会独立的,二战后全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可以证明这一点。

          • 家园 你过于拔高小国的能力了,事实上小国没有你说的那么伟大

            你看今天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埃及、格鲁吉亚、车臣等等国家的民众,哪一个能主导自己的命运?还不是大国主导的?朝鲜虽然号称独立国家,如果没有中国始终不渝地罩着,不早就被境外势力给拿下了?

      • 家园 朝鲜给我唯一的不理解就是既然你不屑走中国的路,你就干脆不

        要中国的输血。这才是最令人敬佩的。现在这种一边骂中国、另一边又拿中国好处的做法也不够硬气。

    • 家园 朝鲜会威胁中国?

      朝鲜就算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也威胁不到中国。中国东北居然会科索沃化。耸人听闻也太过了。美国都怕中国的导弹。朝鲜就更不用说了。第一波十万发。先把半个朝鲜夷平了再说。

      • 家园 并非耸人听闻,外部干涉势力围绕藏疆蒙朝台做功课一直没停过

        只有投入资源精力多寡大小之分。

        虽然这篇文章的推导过程和结论都显生硬,但文章所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就这个问题,敌对势力无论是理论还是实操上,从没有停止过谋划企图之心。试图在各少住民族地区推行“科索沃模式”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些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 家园 什么什么就导弹,还十万发,哪来的十万发

        搞差两个数量级了

        • 家园 尊驾的导弹知识要更新了

          中国方面没说什么。是美国给透露出去的。美国佬在兵棋推演中国占领第一岛链的作战中,就是模拟中国动用导弹摧毁日本本土所有机场,交通枢纽,通讯指挥中心,海港。于是美国不得不从第一岛链撤退。然后从第二岛链的关岛出发,夺回被中国占领的第一岛链主要是冲绳一带岛屿。为此2013年还拉着日本搞夺岛演习。

          时至今日,对于中国来说,导弹已经沦为低技术含量的武器。属于人力密集型材料密集型产品。需要的精度不高。只要给图纸和材料,中国随便哪一个中型机械工厂都可以生产。就是制导系统比较精密需要军工系统生产。2003年中国战术导弹制导精度“与美国相比不低”,是美国佬自己的间谍捅出来的消息。五角大楼不予采信。直到中国神舟飞船对接,才恍然大悟。与此同时冲绳美国海军陆战队从八千人立马减少为四千七。其余的去了后方的关岛。

          所以说,未来的战争是战术导弹占优势的一方获胜。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产业空心化,没有能力批生产战术导弹。因此,第一波打击十万发导弹,根本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由于中国航空工业落后,因此刻意地发展第二炮兵作为补充。歪打正着地主导了未来战争的新模式。四百千米以内,制导火箭可以覆盖对方的武装直升机基地和装甲集群。四百千米到一千五百千米直到三千千米范围内,是中国第二炮兵炮火准备的区域。

          像使用身管炮兵一样使用第二炮兵。是未来战争的新战法。

          世界上如今没有哪一个国家敢于同中国对飙战术导弹。这是以中国世界第一钢铝煤炭硫酸的生产能力做后盾。以中国世界工厂的制造能力做后盾。

          新的生产力和生产规模,必然催生新的战争模式。

          这就是中国目前主导的战术导弹打击模式。

          与两千年前秦国的弓弩大军打击模式本质上是一样的。

          所以,才有美国拼命策反中国高层的“巧实力”战略。

          • 家园 三纸无驴

            我问你哪来十万发导弹,你扯了这么大一篇,回答这个问题了吗?你能分清第二炮兵导弹和陆军火箭炮之间的区别吗?你知道导弹和航空兵器的效费比对比如何吗?

            退回到前面的问题,你能说说为什么要打击朝鲜吗?你能分清朝鲜和日本军力结构的区别吗?你能解释解释为什么一打击朝鲜就要十万发导弹吗?你是不是三国演义看多了想起草船借箭来了?你不觉得你对射战术导弹决定战争的思维方式比赫鲁晓夫还不如吗?

            • 家园 十万发导弹哪里来的我已经告诉你了

              十万发导弹哪里来?你不理解。是中国工厂制造出来。你认为中国的工厂做不出十万发导弹吗?一百万发都不在话下。这是以中国制造业的能力为基础。你知道不知道现在中国有多少个工作站可以焊接坦克车体?而美国又有多少?那已经是一百比一都不止了。

              如今被美国舆论洗脑的人实在太多了。跟着信息化战争的后面跑。殊不知战争模式早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未来战争谁的战术导弹多谁赢。说的够清楚了。理解不了是你的问题。

              • 家园 战争模式的确早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那就是局部高科技战争,你还在这鼓吹世界大战全国总动员哪?都世界大战了还用什么战术导弹?你这不就是想做赫鲁晓夫的徒子徒孙吗,还标榜什么未来,明明是过去好么

                一方面鼓吹战术导弹,一方面又否认信息化。战术导弹难道是和信息化相矛盾的吗?真是无法吐槽了,您真是能颠覆一切知识

                • 家园 所谓高科技局部战争是西方的洗脑说法

                  尊驾实在是西方的说教听的太多了。当然也不能怪你。连军方高官甚至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员都被策反,何况你呢。如今不时兴读毛泽东的著作,那么,被西方说教所迷惑是正常的。

                  我再说一遍中国军队未来作战模式。由于中国导弹的射击精度已经与美国至少是不相上下,而且,中国又有美国所不具备的大批量制造战术导弹的能力,所以一旦中国与西方开战,并不需要动用核弹,也不是空中突击,或者所谓的电磁对抗,而是首先“像使用身管炮兵一样使用第二炮兵对四百千米以外,一千五百千米到三千千米之内的敌方军事目标特别是飞机场,交通枢纽,大型雷达站,通讯指挥中心,……进行覆盖射击。”第一波十万发导弹过后,第一岛链以内,美日澳再加上新马飞驴宾的军事力量还能剩下什么吗?尊驾以为导弹=核弹,看来尊驾的思维定势很难改哇。时至今日,战术导弹甚至制导火箭的射击精度已经达到几十米的精度,与身管炮兵的射击精度不差分毫,射击距离却大大增加。导弹携带常规弹头的毁伤威力已经足够。战争模式因此而改变。

                  美国空军厉害吗?打掉你的机场。美国电子对抗厉害吗?打掉你的雷达站。美国航母厉害吗?东风21D打航母早就不是新闻。美国阿帕奇厉害吗?我坦克集群冲击之前先动用制导火箭覆盖。

                  跟着中国海军航渡部队突进第一岛链的,还有二百个改装过的石油钻井平台,可以凑成二十个近岸飞机场。我空军歼二十歼十歼十一歼轰七进驻。我们的陆基飞机跟美军舰载机对抗,我空军陆基预警机跟小个头的美国海军舰载预警机对抗。美军无论从性能数量哪一方面说,都没有优势。

                  正是因为此战无解,所以美国才给共军洗脑,要共军跟他们一道打一场空军对空军,海军对海军的电磁对抗条件下的局部高科技信息化战争。把中国军队引诱到美军所擅长的海空一体战的格局中来。无奈中国军队高层也有明白人,也知道海空军要想能与美国对等还需追赶很长时间。而海湾战争中,导弹战所表现出来的威慑力,是对美军获得压倒性优势的捷径。

                  如果说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像一支打一发子弹上一次膛的步枪的话,那么中国二炮的集群射击就像连发的炮群。今后无论地面战或者海战,又螺旋式地回到一战模式,双方突击之前首先炮火准备,只不过如今的炮火准备不是身管炮兵而是火箭炮兵或者导弹兵。玩不起导弹的国家必然战败。

                  战术导弹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中国如今回收一个铝制易拉罐才给二分钱,而美国回收一个给三毛五。这样的材料成本,双方如果对飙战术导弹的话,且不说美国没有那么多工厂来制造导弹,即便造的起,也会被巨大的亏空给拖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