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们都是机器人 -- 给我打钱87405

共:💬215 🌺13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买家垄断未受足够重视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并不是中国自创的,理论起源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其实是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下,新自由主义崛起的产物。

              英美各国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实践证明是有问题的,次贷危机、欧债危机背后都有它的影子。当然,成因是多元的,理论方面的问题是:我认为支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忽略了买家垄断市场会发生的情况,更是忘记了为何当初会有福利国家制度的出现。

              就算政府没有渎职的故意,也存在着技术性难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际上是政府以公众代理人的角色参与交易,而政府所代理的最终消费者数量庞大,情况复杂,政府就算想当一个精明的“买手”,也力不从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中国试点了大概十年,实践结果也差不多,只有极少数地方政府做得好一点。本届政府力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治因素居多。

              理论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极好的(指在市场框架内做到最好),可前提是政府能力极强,既专业又敬业,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其实对于市场而言,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甭管是谁垄断,就一定会造成供需失衡,原理都是相通的。

              • 家园 我从事很多年的政府采购甲方

                政府采购法是设计得比较好的操作规范,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几位评委,在很不规范的多年前,我参加的7人评委小组否定了甲方与监委试图干预评标过程--是吵架形式的,现在当然规范多了。

                作为专家评委,谁也不会为半天的评标工资而丧失立场,除非你认为抽取评委也是操作的,那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操作环节。

                在预算必须公开后,高利润的很少了,唯一的难点是如何避免围标,新的办法已经出来了,听起来不错。

                很难理解你的“买家垄断”,你举的例子是市场只有一个卖家,如此有利可图的产品或服务,做卖家的自然蜂拥而入。

                新股改革前可是屡屡跌破发行价的,现在是“强制”让承销商低价发行的,否则没有打新的了。

                • 家园 一字之差

                  利润和利益只有一个字的差别,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也只有一个字的差别,可是这就区别大了。政府采购当中政府是最终消费者,政府购买当中政府是代理人,是委托——代理机制,相当于全体或部分老百姓的“买手”。我举一个政府购买的实例:北京市发放的养老服务券。

                  最初北京市政府的设想是通过向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券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所以规定只能在指定商家消费,养老服务券也有使用期限。不能说完全没有收效,但是整体情况并不理想,大部分(符合规定的)老年人并不满意。比较突出的是多数老年人的消费倾向还是购买商品,而不是服务,另外就是许多指定的商家提供的服务水平比较低。结果就是有些商家以低价收购养老服务券,然后去政府那原价兑换,还有一些商家趁机涨机。严格的说,这个项目是失败的,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而且一部分公共资金流入了私人腰包。后来北京市政府调整了政策,把购买范围从养老服务扩大到为老服务,所谓为老服务说白了就是可以购买米面粮油等生产用品,默认了养老服务券变成购物券的事实。成因有这么几条:第一、政府不了解民情,一厢情愿的认为老年人有很大的服务需求;第二、政府监督严重滞后;第三、评估机制几乎谈不上,第三方机构、社会监督也无从谈起。

                  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未来的养老服务市场有3万亿元。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出这个数据的,我只知道今年全国8000万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基本养老金不过2200元,大部分人低于这个平均数,这还没说数以亿计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仅为70元。

                  我在前面说,从理论上讲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可以推动市场发展,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但是对政府的能力要求极高。北京市这个案例恰好说明,政府的能力距离理论值太远,谈不上专业,更谈不上敬业。用句大俗话来说,用自己的钱给自己买东西是一种态度,用别人的钱给别人买东西那就是另一种态度。

                  • 家园 这个例子纯粹就是干预市场

                    发养老券,规定只能在指定商家消费,严格讲是违法的,反垄断法。

                    和当前政府简政放权,以及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是相抵触的。

                    养老金11年连续调高,就是直接发钱,老人自主决定使用。对为养老服务的商家,应该是税收优惠为主。

                  • 家园 花!

                    那个数似乎在同一数量级上,0.8*0.22*12=2.152

    • 家园 有点小钱后,人们开始心气高了

      人类在认知社会和自然知识的道路上走了几千年,很多东西不是可以简单批判的。比如概念灌输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说是在以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教育方法的目的是教育众人,而不是教育某人,这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的,现在大家很多人因为生活压力的原因,都只有一个多的两个小孩了,所以看待后代的态度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以前三五个小孩,不可能所有人都指望自己的后代个个成龙成凤,有那么一个两个有出息就可以接受了,而现在只有一个两个小孩,这种思想就变了,因为一个两个如果不成才,那就是都不成才了。因此开始学会要精耕细作了,要有一个算一个,坏了一个就基本上是绝后了一样的感觉。这种思想的改变造成了中国教育的现在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专职教育是非常消耗人类资源的一种社会活动,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这几千年来,职业教育者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人类历史上优秀的教育家曲指可数。虽然随着社会发展,能接受专业教育者的人群越来越广,但人类为此也付了了很高的代价。现在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并不算很高,可以提供的公共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即使在最发达的国家,他们提供的公共教育资源也仅够粗放式的基础教育,你要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只能自己付费,通过市场解决。

      但现在中国市场的教育资源没起来,也不敢太放开,因为放开会导致教育资源严重的不均衡,从而导致社会两极分化更严重,因此是政治并不正确。

      但因为不敢太放开,所以精细教育资源投入就存在巨大风险,于是市场上存在的精细教育资源都是搞一票就走的想法,质次价高你还没太多可选的。

      而家长们由于只有一个两个小孩,怕绝后,加上手里有点小钱了,心气高了,于是开始不满足粗放教育了,但又找不到靠谱的精细教育的实施者,于是气没地出,只好吐槽了。的低级的就直接黑教师了,高级点的就黑教育方法。其实都是吐槽。

      说实在话,人的先天条件不如机器人,人不过是上帝扔色子扔出来的,没有目的性的,纯运气,机器人是人类有明显目的性的创造出来的,给人类几十E年的时间发展机器人,那么机器人绝对比上帝扔几十E年色子扔出来的人类要强很多。所以不要看不起机器人!

    • 家园 怪不得文革要失败

      主席说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而实际上每个人内心都有不做机器人的潜意识,人的追求异化其实就是进化,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人人都幸福其实就是人人都不幸福。

    • 家园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兄台的见解,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很接近。

      马克思认为,由于物质财富稀缺,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人只能被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劳动所异化,因此,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是人类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如兄台所说的,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从原始的人走向机器人,再从机器人走向更高级原始人。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高度发达以后,人完全摆脱了物质财富的稀缺,因此,共产主义就是上午打猎,下午钓鱼,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其实就是另一种的天堂,完全是白日做梦。

      在俺看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是一种能动的主动,认为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使人成为上帝,却没想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需要材料和能源的,而人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主要原材料和原动力,人固然是科学技术的主人,但也是科学技术的奴隶,因为人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平等,因此,有些人就成了科学技术的主人,有些人成了科学技术的奴隶,将科学技术这个媒介去掉,就是有些人成了有些人的主人,有些人则成了另一些人的奴隶。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而生产力的提高,又大大丰富了物质财富,物质财富的丰富,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却需要更专业,更职业的人才,因此,人与人之间在科学技术方面,差距却更大了,专业化,职业化的所谓劳动异化,没有减缓,反而越来越厉害。因此,精英与平民之间,不需要身份和语言的壁垒,只需要专业和职业的技能,就能产生新的等级差别。

      在俺看来,知性和理性为用,感性和悟性才是人的根本,知性与理性就如建设楼房,是为了人活得更安心,更开心,而不是为了楼更高,更华丽,因此,知性和理性是主动性,而感性和悟性是能动性,主动的能动性,才应是人的根本追求,无需天堂,不需彼岸,只要此时此地,活得更能动,能主动就好。

    • 家园 有个难题请教

      “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问题,我一天要回答几百遍。给四岁的孩子解释什么是空气,什么是细胞,什么是牛顿三大定律,天为什么会黑,什么是公转自转,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人为什么要活着(晕),人为什么要死。。。这还都挺好的,也可以看出效果。孩子的思维的确比较有逻辑性,也很擅长独立思考,可以说是超出了我们对他的预期。

      问题是,这种能力也常常被用来质疑我们给他的规定和命令。如果你跟他说:路上有车,回来。他肯定不是立刻跑回来,而是东张西望地要自己做出判断。我都做过几次噩梦,都是他为什么为什么。。。然后就被撞飞了。同理,在我可以想象的很多事情上,恐怕他都会是人群里那个最不喜欢接受常规的人,也会因此遇到很多别的孩子遇不到的危险。

      现在这个事情正式进入了恶性循环:他因为喜欢问为什么也总是得到答案,所以不能做到机械地听话,而为了保证他老人家的人身安全,让他能够亲自预见到各种危险,我们不得不给他解释受伤、死亡、罪犯和人口买卖等等本来不打算跟四岁小孩儿探讨的问题。然后他知道得更多,对自己更加有自信,更加不喜欢听从我们的简单命令。。。要养一个人格独立的小孩儿要费多少口舌啊。

      好吧,虽然现在事情已经不受我控制了,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想探讨一下,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是让孩子安安全全地做一个机器人,还是让他去冒各种风险,但是保有精神上的独立呢?作为一个已经受到太多思想束缚的成年人,我为自己选择后者。但是如果我为孩子选择前者,他会受到多少磋磨?也许最好的途径,其实是像您自己这样,先被框进一个比较安全的框框,然后在思想比较成熟之后,再逐步解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让一个小人儿,在没有经验也没有框框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危险动作,来探索一个安全的界限。

      • 家园 要成为一个理性的人,需要走很长的路

        我想说说我自己是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的。我认为孩子是一步一步从感性走向理性的,也就说明,孩子有讲理的一面,也有不讲理的一面,而越是年龄小,不讲理的时候也就有越多。和不怎么讲理的孩子一味讲理,如同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孩子不讲理时,我比孩子更不讲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向孩子提一个问题:如果你看到一个婴儿正爬向一口水井,你会怎么办?是跟这孩子讲道理,还是先把孩子抱起来?我以为,培养孩子有点像放风筝,最开始线不能松得太快。

        同时,我也和孩子谈,是服理,而不是服人,服从命令并不是服从那个发布命令的人,而是服从命令背后的道理。

        另外,也许我可以给您提一个建议,当父母的有情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事后要和孩子谈自己的感受。比如像我的孩子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战胜惰性,讲理无效之后我会先采取强制手段,然后跟孩子谈,“看到你被惰性打败,我一方面表示理解,因为人的惰性就像地心引力一样无处不在,但另一方面我很难过,有时候会着急而生气,因为我已经知道,一个被惰性控制的人永远无法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 家园 强制手段是指什么呢?

          情绪上面还好,我本身不太容易生气。所以觉得吼人很累么,因为一半是装的。其实孩子最怕我哭,但是装哭就更累了。有情绪很累的,可是平静地讲道理他不听么。

          • 家园 我有一个答非所问的回答

            我相信于社会是有规则可言的,但我并不认同由某些人来制订规则,因为这么一来难免就会生出对于强制的反感,又难免会出现不假思索全盘接受的“拿来”,有人管这个叫奴性。

            我曾经和女儿有过一次闲聊,内容是人为什么不能随地大小便。女儿说,幼儿园老师说,随地大小便不文明。我说,我不这么看,以前人就是随地大小便的,是后来发现这样光顾着自己痛快,别人就没法痛快,反过来一样,所以大家就商量,看看能不能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我女儿那,不能干什么的原因是有人规定了,而不是先有矛盾后达成共识解决矛盾,这共识并不是某某所规定,而是大家讨价还价的结果。

            众人不明其理就接受规则,本质就是强制,法家的弊端也就在于此了。好比现在总说法制社会,可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面对浩瀚的法律文件,说是法盲也并不夸张,如何守法?

            因此,我以为法家需和儒家结合起来才行,立法和教育要并行才行。有些问题有些人认识到了,便立了法,但光是这样还不行,还得去帮助那些没有认识到的人,这就需要教育,而教育并不是居高临下的训斥,而是有引导的思辨活动。

            但很遗憾,事情并没有这样发生或者说做得还很不够,因此所立之法往往是在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这也就是法家必败的原因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身为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是不是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呢?我是指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