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佛,本原的思考 -- 达萨

共:💬5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佛,本原的思考

    佛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先说清楚意识是什么。因为佛是一个概念,是人脑中的产物,是意识的产物。但是,按照我的观点,佛却是先于意识存在,或者称之为元意识。

    意识是人脑思维的产物。佛是意识的产物。怎么可能佛是先于意识存在?这岂不是犯了逻辑循环错误?

    简单做一个思辨就很容易发现意识这个概念有问题。我们知道,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中一个基本定律。

    按照这个规律的表述,世界的本原是二元论,一切都是又互为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组成。双方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不存在。这个表述和我们平时的感觉差不多。比如,美是相对于丑存在,没有丑就没有美;善相对于恶存在,没有恶就无所谓善。物质和意识也是一对矛盾体。双方互为表里而互相依存。但是,稍微动动脑筋,我们发现,人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命进化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即使是生命,也不是出来就有。是宇宙膨胀到一定阶段,随着温度降低,能级下降,纯能量发生分化,产生了粒子,进一步演化为天体,恒星与行星。最终才出现了生命。这就意味着,在没有意识之前,物质就已经存在。这无疑破坏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规律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简单。只要修正意识的定义即可。真正与物质向对应的不是人脑中的意识,而是元意识。这个就是所谓的本原,我们可以称之为佛,道,真主,神等等。不过深究起来,东方的文明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较西方要深远。西方文明中的神,包括伊斯兰文明中的真主,已经是具象的元意识,多少有点变味。而东方文明中的佛(如来,真如),道(大道)等在文字的表述上更接近本原的味道。

    元意识的确不可说。用人类的语言很难做清晰的表述。但是却真实存在。我们可以理解为元意识即为一个更博大的生命。人类,包括万物,都是这个巨大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我们忽然理解了这个巨大生命与我们的关系,理解了他的真实存在和状态,那么,我们就顿悟成佛了,或者说得道成仙了。

    好像是黑格尔说得:当我们清楚的观察到宇宙那清晰的有序结构,我们应该震惊。因为有序是生命的表现之一。宇宙以这种简单的方式向我们表明宇宙是一个生命体,是一个意识体。

    一旦我们真的顿悟,就能够唤醒我们自身的意识,与这个庞大的意识体连接融为一体。那时候就是我们得到绝对自由的时候。

    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东方文明的高明:佛教道教都强调人在得道时要抛弃肉身。将纯意识解放。然后就可以实现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自由转换。可以不生不灭,不垢不尘。

    胡说几句,大家不要见笑。

    • 家园 用西方逻辑解释佛学很有难度

      佛学有自己的逻辑体系,也就是因明。貌似和西方逻辑学是不兼容的。佛学中的一部分,即禅宗,貌似就不是二元论的。《集异璧》里好像也提到了元意识,但还有元元意识,元元元意识...,最后不幸遇到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总之,这个问题太复杂,超出俺大脑容量了,放弃。

      ————————

      上面的元意识应该是元语言,时间太久记不清了。

    • 家园 怎么看

      佛本身为非语言(广义的语言包括思维)范畴,不能表示.为让大家追求,佛经(教)给出趋向的方法.不同方法美其名曰法门.

    • 家园 道教好像不是这样

      佛教讲究“一副臭皮囊”,对自身并不看重。而讲究长生的道教对人身又称“炉鼎”,是修仙参道的基础,在这方面意义与佛教相差较大。

      • 家园 佛道的相通之处

        在于对肉身的舍弃。

        道教也是讲羽化,尸解的。

        不同之处在于修行的途径有差异。

        一个走的是峭壁,一个爬的是缓坡。峰顶都是一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