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放开海禁大规模搞海贸,明朝肯定死的更快 -- forger

共:💬58 🌺17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区域失衡是中国的最大命门

          西方式的民主普选,刚好能够正中这个命门,这便是西方大力推行所谓普世价值的根本原因。

          不普选,权力缺乏基础,现在的中央,首先是官僚的中央,最高领导人,首先是官僚的盟主,这种金字塔型的权利结构,用一层人压一层人,仍能让人透过气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财富的增长,虽然越来越不公,但也能上层吃肉,下层喝汤,另一个则是计划生育,减少了上层的阻碍,也减少了下层的压力。

          不普选不行,要普选,只能普选中央,不能普选地方,富有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都不会答应,结果只能像现在这样硬挺。

          公有制,本来是有利于中央集权的,但地方也有公有制,这便有害中央集权,特别是现在的土地财政,使得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地方财政暴涨,但获利的却只是本地户籍的人口,这种趋势不加以遏制,一旦借助民主的形式成势,将会从根本上断绝中国崛起的希望。

          朱的财税改革,丢掉了最大的一个西瓜,那便是土地,如果土地转让所得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归中央,即使让出更多税收给地方,也是值得的。现在,很多的专家学者,大谈什么新的财税改革,认为中央拿的太多了,这真是祸国殃民,让中央让出一些税收给地方,地方也要将土地转让收入给中央,这样还有利于土地财政的透明化,因为现在的贪腐,很多便集中在黑箱操作的土地财政上。

          大中央,大企业,这便是俺支持的两类主体,大中央,必须依托公有制,而且要逐渐减少地方的公有制,加强中央的公有制;大企业,必须依托市场经济,不论是民资,国资,外资大企业,只有全国性的大企业,甚至全球化的大企业,才能不被地方势力所利用,成为维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力量。

          俺的立场,中央集权和公有制,好像是很左,大企业和市场经济,又好像很右,其实是无论左右,只要向前。

          中国今后的改革,大方向只能自上而下,但宏观上,权力来源难以理清,已经难有作为了,只能从多从微观着手,但上层的很多人都是半吊子,书呆子,或别有用心,多是做出“四万亿”,“合资自主”等等一系列蠢事来,而技术性的金融信用体系,房地产登记系统却一直做不出来。

          改革的刀子,割向中下层,那是无比的锐利,但伸向中上层,要么如春风拂面,要么滚落一边,周围的中下层反而遭殃。

          中国,已经被既得利益集团绑架了,怎么做,都是大多老百姓遭殃,老百姓的选择,只能是坏,和更坏。

          值得幸庆的是,中国赶上了人类比烂的时代,公有制,计划生育,最大工厂,最大市场造就的中国,或许成了最难烂的那个,只要自己别造特别大的孽就行,这就是习总强调的“颠覆性”的事情吧。

          • 家园 把土地收入上收,同时上收一些职能部门
          • 家园 从“官”的差异谈民主

            西方的东西能否用于中国,有哪些能用于中国,又如何去用,大约被讨论了快200年,赛先生如今早已胜券在握,而关于德先生的争论却持续到今日,关于“民主”最常见到的观点大约就是中国应该建立类似西方三权分立的制度,对官员进行监督之类,但是所有进行类似宣传的人似乎都在有意无意的忽视西方的"官"和中国“官”具体差异。

            西方的政客,例如议员,其本质是治理国家的精英集团和百姓之间的掮客,在两者之间起到的是沟通的作用,大抵上商场上的掮客如何做,西方的政客就会如何做。

            而中国的官僚则完全不同,从《全明文.承宣布政使诰》里关于承宣布政使司这一机构的定义就可以看出中国的官僚其本质就是皇权的延伸,他们不过是皇帝力所不及时所要借用的一种工具而已,简单的说和人后背痒痒的时候用的痒痒挠没什么区别,中国官僚缺乏独立人格也在于此。

            了解了这些,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西方的政客既有向着精英集团的,也有向着平民百姓的,而中国的官僚呢,有反人民的,也有反官僚集团本身的,但唯独没有反皇帝的。

            中国官僚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皇权放手,他们才能受到实质性的监督,但是皇权只有在不需要官僚这根痒痒挠的情况下才会放手,既然不需要,还留着受监督做什么?所以我觉得未来的中国未必是像西方一样给官员们带上镣铐,反倒是应该通过在民间的自助式管理消灭官僚存在的基础。

            • 家园 制衡与统一

              西方社会,是先制衡,后统一,中国社会是先统一,后制衡,实质上各有优势。中国现在的被动,一是意识形态上缺少支持,二是中国的发展,主要是被动的发展,是外来力量和下层能量推动的,本来应该作为引领者的中国上层,反而成了寄生阶层,而上行下效,导致在经济繁荣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反而陷入颓废。

              民主只是一种政体而已,柏拉图已经论述的很清楚了,民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只是近几十年才被神圣化,披上了普世的外衣,真正普世的不是民主,而是平等,这与共产主义曾经的高光,是一样的道理。人类到现在,主要有两种广泛平等,一是共产主义的经济平等,二是普选的形式平等。

              人类文明史上,法制与道德只有两大类,一类即来自制衡,主要就是宪法,和熟人社会的道德;另一类则是来自统一,主要是王法神法,和源自宗教的道德。

              中国现在的困境,主要是缺少西方那种法制道德的经济基础,和风俗习惯,而源自统一的道德法制,又缺少意识形态,和现实的引领者,只能硬挺。

              经济基础,和风俗习惯,不是短时间可以造就的,而意识形态的构建,也需要时间,最为要命的是中国上层,让寄生者变成引领者,无疑是异想天开,这才是中国最大的问题。

              好像这些讨论,与楼主的主题有些偏离,其实也没啥好探讨的,认识到问题,但很难解决问题,这种认识也没多少价值,钻石兄那种正能量文章,才应该西西河的主流。

              中国太大了,人口太多了,历史太久了,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策略能够改变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崛起,是载体性,是兼容并蓄后的厚积薄发。

              中国在主体方面,的确较差,但在客体方面,以及作为共同客体的载体方面,则特别具有优势,在这个比拼客体的时代,只要不出现大的混乱,就没多少问题,而能够造成巨大混乱的,只有西方那种教条民主。西方不断的出问题,其他发展中国家更是问题多多,中国很多的人已经警醒,只是在具体的操作方面,比较差而已。

              • 家园 楼主这个贴讨论的就是放大化的区域失衡

                如果明朝开放海禁,其结果就是东南沿海大赚其钱,这样的话王直也不会闹腾了,而东北边疆却要长年累月的顶住蒙古和女真人的掠夺与进攻,如此只会进一步加大地区差异,导致整体失衡。

                说起来改革开放的前10年和这个就很相似,香港和广东人对内地的优越感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如果不是后来俄毛的倒台,矛盾继续扩大激化也未可知啊。

                说到现实的引领者,我想所谓领导大抵应该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的主要责任是找对道路,指明方向,中层则需要凝聚力,会团结人,至于基层更多要考虑的就应该是执行和落实能力了,从这个角度出发看中国过去的60年,应该说高层对目标和方向的把握基本还是没有出过太大的问题的,否则国家早完蛋了,但是中层的凝聚力和基层的执行力却一直都在下降。

                • 家园 大多王朝都亡于社会裂化

                  读中国史,读世界史,这是最基本的结论,而在大一统方面,中国领先欧洲两千多年,这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地方,欧洲诸国,阿拉伯世界,非洲等国,真正明白的人,都羡慕的要死,而中国很多的人,却要自作孽,而且是滔天的大孽,那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已经几乎不可能了,中国如果裂化,即使不变成几个国家,没有多少战乱,中国也只能拉美化,所谓复兴崛起,只能痴人说梦。

                  最坚决的支持中央集权,这是中国的最高政治,但很多人就是不明白,刘志军,薄熙来做了些事,值得支持,但中央要拿下这些人,更要支持,况且,刘搞行业独立王国,薄搞地方独立王国,一旦借助民意成势,将是中国的灾难。

                  西西河,支持刘薄的人很多,俺这些话一直憋着,有一次略微说了点,就被投了一大堆草。

                  西西河是政治水平最高的论坛,怎么也是只见小,而不见大呢?

                  破镜,是难以重圆的,分久必合是自欺欺人,中国即使普选出普京那样的人物,也只能在破镜上粘几块胶布而已,即使中央最高层的那些人是白痴,也要支持,甚至更要支持。

                  中央集权,公有制,国民性,计划生育,这些都是中国的优势,却被西方,和西方的门徒污蔑为糟粕,这些中国的特质,主要是客体和载体性质的,这才是中国六十多年来高速发展的根本,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进三步退两步,永为发展中国家的关键所在,而其中首要的,最为根本的,便是中央集权,而公有制则是中央集权的基石,现在土地财政,已经动摇了这块基石。

                  西方教条的民主,是对中央集权的最大威胁,特别是中国这种区域严重不均衡的国家,将会是中国最大的灾难。

                  人类之间,最残酷的斗争,是同行,同阶层之间的斗争,而这种斗争多是以区域为组织范围的,那些贫富之间,官民之间的上下阶层矛盾,在水平结构的矛盾面前,反而不是主要的,也是经常能够转化的。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兴替,农民起义,最一重要的就是减少了农民,第二重要的,则是通过战争产生了更加严密的上下层组织。

                  通宝推:forger,
                  • 家园 坚持中央集权,坚持团结群众

                    精神上以自力更生的毛泽东思想为指引,行动上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就是中国应该选择的道路。

                    普通的中下层人民是中国最可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把考试分数高低作为评价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今天中国最聪明的一批人中很大一部分都已经出国,即便第二档聪明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国内为洋人们扛活,而在体制内掌握最多资源的一类人则效率极低,肆无忌惮的浪费着手中的资源和机会,只有那些头脑不够聪明只能呆在国内,背景不够深厚以致不能当官的普通百姓才在为自己也是为这个国家辛苦工作,就是这样的屌丝众才是建设这个国家的真正力量,谁最能团结这个力量,谁就能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另外我觉得历史的看,中国的人口是在不断增长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增长速度也应该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否则不可能一直都是排名第一的人口大国,而中国的中央集权组织形式则是逐渐加深的,因此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兴替,农民起义的作用我更愿意把“产生了更加严密的上下层组织”放在第一位。

                    • 家园 结构和制度,重于聪明和能力

                      一个蹩脚的将军,胜过两个精明的将军,为啥?因为对人类群体而言,聪明和能力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客体结构和组织制度。

                      组织,是文明的根本,聪明和能力,也是一种组织,但主要是偏重个体,个体的能力过强,必然个性过强,反而不利于群体组织,纵观人类历史,大多错误,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看看海外华人,个体尽管很成功,团体却很难成功,无论是盈利性企业,还是非盈利性社团,都是如此,这是很值得研究的。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兴替,只是原地打转,没有根本的发展,这方面马克思说的很对,因此,大的王朝,不过是给百姓提供了做太平犬的机会。

                      清朝,是最成功的传统封建中央集权,如果不是工业革命导致新的力量崛起,清朝很可能创造中国王朝的记录。但这种最成功,最严密的上下层统治,对老百姓而言又有多少意义呢?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老百姓日子最好的时期,其根本主要是之前人口大量减少的缘故,当然,只是人口减少也不成,东汉之后的人口减少的更厉害,结果却是中国最黑暗的时期,统一稳定环境下的人口减少,老百姓才可能有好日子过,而大清朝的康乾盛世,只是上层的盛世,老百姓的日子也是很苦的。

                      西方的近现代科学技术大发展,俺一直认为黑死病造成的人口大减,是特别重要的原因。

                      空间是第一位的,缺少是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再强的组织也难有作为。人类只有共生,才能共荣,倘若没了共生的空间,只能相互屠戮,这是人类罪恶的主要根源。

                      人类不限制人口,不计划生育,真的不行了,而这只能来自集权,而集权只能通过共同利益和共同精神进行,最主要的共同利益源自公有制,最主要的共同精神源自宗教,但传统宗教鼓励人口增长,反而是个大麻烦。

                      俺是个载体论者,在野性,人性,个性,天性四类中,最强调天性,曾经也是很唯意志的,但现在正在逐渐改变。

                      • 家园 宗教鼓励人口增长是符合其产生的时代要求的

                        宗教大多产生较早,其时代背景对人的数量要求远高于质量要求,况且人与人的争斗和民族之间的斗争是具有本质区别的,两人相斗,胜方不能损失过大,否则即便赢得胜利也无法享受胜利果实,但是民族作为整体承受损失的能力远远超过个体,在与蛮族对抗的斗争中,罗马人占尽技术优势,但是低下的生育能力还是让他们最终输掉了战争,蛮族一度也曾血流成河,可是当旧文明的血流尽之后,幸存下来的金发野人最终还是彻底恢复了元气,占领了所有的土地。

                        西方人对资源的消耗并没有随着人口的相对减少而降低,反而是人均资源的消耗水平疯狂的增长,因此即便中国早早的施行严格的计划生育,迟早也会因为资源的分配问题和其他民族刀剑相向,到那个时候缺乏人口优势的中国也许会面临更严重的危机,减少人口只能解决人均占有量的问题,但是从整体的角度,应该解决的是总量的问题。

        • 家园 美国,欧洲都没消灭过地域差异, 中国靠什么共产?

          大工业才有吸引人口,改造社会的能力。关键词是改造社会。重商主义大概能成就几个城邦,改变不了整个社会。和慈善组织能拯救几个家庭,救不了一个国家一样。是几个数量级的差距。

          农业人口剥离是大势所趋,农村萧条是历史必然。上麻药吊着也好,快刀割肉也好,精神胜利法也行,数量面前都是苍白的。

          全国县级行政区共2853个,乡级行政区近40466个。能成功转化成以工业化,商品化,服务化财政独立的有一半就不错了。剩下的十分之一可以靠依附中心城市过活,十分之一能靠矿产资源,边贸,特产之类的啃地皮。剩下的上百个县,几千个乡就都要靠扶贫政策开饭了。左右哪种道路,这几千万人口是抹不掉的,相反还是左右极端派的基本面。所以革命也好,民主也好,一出现极端派可以绑架多数的局面,这几千万人的能量就会被释放出来。

          通宝推:forger,
          • 家园 中国的地区差异远甚欧美,但我们只能前进

            如同我给出的链接中讨论的那样,中央政权控制下的土地如果按照功能来分,基本上可以被分为中原核心地带和周边战略缓冲两大部分,两者具有截然不同的环境和功能,却又统一归中央政府指挥,帝国的中央部分是粮食产区,大部分时间安定而富足,而作为战略缓冲地带的边疆地区不但常年刀兵不断,而且荒芜不适于居住,反观西方世界的主要国家,要么如同欧洲诸国,土地狭小,根本没有边疆与内地的分别,要么如同北美和澳洲,国土虽大,然而四面无敌,根本没有防御要求,边疆要么没人居住,即便有人,与内地的差距也不大,因此他们对共产主义的追求也没有中国人这么强烈。

            你说“大工业才有吸引人口,改造社会的能力”,不知道你指的“大工业”是那种类型的工业,但是就眼下的情形看,美欧的“后工业化”社会虽然创造的利润更多,然而实际需要的劳动力反而在减少,只好用赚来的钱养懒汉,另一方面就其社会结构来说,几十年来似乎也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现在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恐怕是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迟迟找不到产业升级的方向导致我们也只好原地踏步;另一方面,高端产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低,无法解决就业问题导致TG现在手上的低端产业也不敢撒手,不能像当初日韩等国一样把夕阳产业甩给TG,即赚了钱又能轻装上阵,最后很可能的结果是高端和发达国家死磕,硬升级,低端也不能放弃,继续搞,如此就会产生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低端全有,上下游通吃的产业怪物,说实话,这简直是和全世界过不去,TG摸着石头过了30年的河,如今前面的石头快没了,接下来只能自己想办法。

    • 家园 明朝是本朝的镜子

      简直是影射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