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架空历史小说砸砖篇 -- 沉睡的天空

共:💬87 🌺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架空历史小说砸砖篇

    架空历史小说砸砖篇

    本人本来一向对于小说只是表扬而不批评,一来深知作者写的辛苦,尤其是网络作者,基本上没有稿酬,运气好的时候才会出版;二来废一事易,成一事难,初写作者往往自信不足,要是一个砖头砸过去,只怕就不上来了,只有不停表扬鼓励才行;三来我看书挑着看,假如不好的书看几章就丢在一边了,怎么会花这么多力气去批评。

    只是现在形势不同,这年头VIP出版盛行,作者不再是白写书给别人看了,有了权利就要承担责任义务,这作者自信满满,个个要求大家砖头砸,不需要鲜花了,还想要最大最狠的砖头,既然作者如此要求,那实在就不好不批评一下了,自然,为了保护视力,只砸自己看的,还行的,那些看不下去的,实在就懒得砸了。

    最近架空历史小说大兴其道,那我们就先说架空历史小说。

    现在流行把那种回到过去改造未来的小说称为架空小说,其实有些偏颇。原来意义上的架空历史小说一般指如银英这样构造一个全新或者没出现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发生史诗一般的事件故事。自然,这个范围比较广,象奇幻玄幻科幻都可以算进去架空历史的范畴了,一般狭义些的架空历史则是不以超越人类常识为基准的故事,比如说,可以出现魔法师宇宙战舰甚至非人类,但是不是以这些为描述主线,只是为主题(往往是大陆争霸之类)服务。如魔戒龙枪我们就把他当作奇幻,而黄易的那些大剑师传奇之类我们只能把他算为玄幻,绝对不能称之科幻或者架空,而田中芳树的亚尔斯兰战记虽然有妖魔,但是却是正经的架空历史小说。而最近流行的回到过去的那些小说,确实也属于架空历史的范畴,当然,这也很难说,比如寻秦记就是典型的回到过去小说类的鼻祖,那我们称之为架空历史还是玄幻呢?那些回到过去的小说,可以被认为是架空历史小说,但是绝对不能等同于架空历史小说,只能称之为回到过去类小说。

    架空历史小说是最难写的,因为要虚构一个世界,那就要做一个相当完善的设定,这个设定不是很简单很草率就能完成的,毕竟要考虑到各种平衡,既要符合现实,又要带有新意,还要和故事结构吻合,这是相当庞大的工程。此外,架空历史因为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要让读者接受并喜欢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远不如那些建构在现实历史或者其他出名作品或世界设定的小说能吸引眼球。自然,架空历史小说也有其优点,他是一张白纸,能由自己的想象力不受束缚,随意的挥洒,创造出一个自己的世界。

    而回到过去类的小说在吸引眼球和设定上却是占了大便宜,历史都是大家熟悉的,至少能让那些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首先注意,设定上更加是免去了大麻烦,直接用历史上的设定就好了,自然对于历史就要下工夫考证了。其实回到过去类的小说极大的满足了读者的欲望,读者看小说常有一种代入感,架空历史小说往往是争霸战争,读者就是代入其中的一个角色,但是,架空历史小说毕竟是个虚构的世界,而历史却是现实存在的,读者往往对于历史上的某一阶段有种感觉,会设想假如我回到那时会如何如何,那回到过去类的小说就是在这点上满足了大家。其实回到过去的故事很常见,不单是中国,各国都有,一些还上了荧幕成为经典,比如重返中世纪,回到未来。但是这些故事大都是以时空不可逆或者同一时空为基础,就是要不历史是无法改变,要不历史改变后会对后世产生影响(一般主角就是要改回正确的历史。)就好象黄易的寻秦记,最终的结局还是走回到历史正源。(大唐双龙传也是如此)而现在流行的回到过去则是以不同时空为基础,完完全全的改变历史。

    而这类小说最大的几个问题通常是:1.轻视古人,古人往往就好象白痴一般,被主角任意摆布,或者说几句话就马上投靠,美女一说就投怀送抱,这基本不现实;2.拔高主角的现代知识,这和前面基本一个道理,总是以主角或者说作者的观点为绝对正确,古人完全落于下风,实际上除了科技和能预知外,现代人并不比古人出色多少,尤其只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而且往往是学生);3.把历史搞错,那主要是考据不认真了,也可以用蝴蝶原理解释这比起前面两点,到是小问题,只要不闹出太大的问题就可以了;4.当回到那个时代的历史,就要为那个时代的历史决定,不能任意改造之。就一句话,YY可以,但是不能太YY。

    最后再说说三国类小说吧,这应该说是从回到过去的小说里又分出的一个小类,也是因为三国尤其是近几十年三国游戏带来的三国热的影响吧,所以这优点和缺点都等于是回到过去的加强版本。三国比之其他的朝代自然更能让大家注意,更吸引眼球,但是缺点更加明显,除了之前说的回到过去小说的毛病外。三国类小说还往往犯有四大毛病1.有收集癖好,就是喜欢招募那些武将文臣,巴不得天下英豪都来主角手中,这是玩游戏玩太多了;2.对历史人物以自己的判断乱写一气,往往重一方而轻视其他,能真正写出三国人物真实性格的不多;3.历史和演义混在一起,游戏和历史混在一起,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抓什么,一会情节按历史来,一会情节按演义来,乱套了,这是演义爱好者常犯的通病;4.为了实现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趋势,刻意为之,比如为了实现三英战吕布,或者三国鼎立,作者往往刻意让主角做某些桥段,甚至是不合情理的行为出来。(在之后大家还是会常看到不合情理这个词,我在批评小说中着重在小说是不是合乎情理,因为小说大都有YY的毛病,只是轻重之分,比如回到过去,就是根本不合情理的事,但是抛开这些,作为架空历史小说来说,要以合乎情理逻辑为先,因为你在创作小说的时候就在创作这个世界的规则,而且这个规则又受到现实历史的影响。除非你是被外星人送回去,又给你无数法宝的例外,只是那样就不能算架空历史小说而是玄幻了。)

    好了,下面就一本本谈吧,先从三国类小说谈起:

    1. 商业三国:

    商业三国在回到三国类的作品里也算很早的了,而且在目前看来,确实还没几本回到三国类小说能超过商业三国的,自然,三国类小说的优缺点也集中体现在这本上了。因为是批评篇,优点就不多说了,以前也说过,主要就缺点说。

    a. 不明确到底是争霸还是改变社会,一般来说,回到过去的历史小说基本是选择争霸天下和改变古代社会为主线,一般来说是两者并重,一方的进行不能妨碍另一方的发展,很少有为了改造社会而放弃争霸,商业三国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改造社会,这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而放弃争霸或暂缓争霸实在是太不合情理的故事。(故事虽然是作者写的,但是故事有自己的生命力,有自己的逻辑,假如作者写了前半部一种情形,而后半部却放弃了前半部的环境完全跳出一个思维,那就是前后不对板,让人觉得乱套,思维混乱。

    b. 开始设定的实力过强,商业三国创业时期给主角配备了强大的科技实力,这虽然不现实,但是也不是极端的过分,但是有了强大的实力,而且作者也极端渲染主角的实力,却什么都不做,静观甚至鼓励对手的强大,那就是刻意的乱写了,这也是大多数三国小说的大问题,就是为了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刻意培养对手的实力,这也是大多数三国小说前后脱节的大问题。

    c. 作者夹了太多自己的思想私货,回到过去的小说作者大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也是常事,所以即便不合情理,比如文中照搬古代西方的重骑兵,宗教,骑士武士贵族制度,这些比起古代东方的制度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但是作为小说,写了也无所谓。但是正所谓过多则滥,而且后期太多描述制度或者体制如何如何优越或者和其他学者争论获胜,那就毫无趣味,流于说教了,毕竟你写的是小说,别人也是看你的小说,而不是看你的论点。假如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不如写篇论文。(世界上有太多的以文学来宣传自己思想的例子,但是也有优劣之分,真正的小说并无通篇的说教,而是用故事将自己的观点潜移默化影响人,如金庸便是如此。)

    d. 其他的如主角太强大,漠视古人什么都是三国小说的通病,就不多说了。

    问题:商业三国要改就必须明确选择主线,并迎合主线将前文做大幅度的改变才行。

    2. 新三国策

    新三国策原本也是回到三国类的小说,但是后期做了大幅度的修改,成为了以三国为背景的架空历史小说,从目前看,这次修改还是很成功的。该主线基本是以主角取代孙策在江东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把主角替代为孙策在三国时的角色,再加些许新改进如科举制度,再进一步争霸。现在情节是进展到主角基本一统江东,准备进军中原。从还没结束的情节看,三国类的许多毛病都有所解决,而且相比较而言,是比较符合历史上三国人物的形象,比如刘备,曹操,吕布,孙策等人的形象刻画的还是相当精彩,对刘备的坚韧,曹操的枭雄本色,孙策的豪气,都有极其精彩的描写。除了少数几人,没有放入太多的个人感情色彩进去。从目前来看,是属于最好的三国类小说。(还有一些如真髓,三国志不是成了太监就是太短。)

    但是也不是没有值得批评的地方,毕竟是三国类的小说,三国类小说的通病几乎没办法解决,总要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收集武将的癖好,刻意实现三英战吕布的场景,这几乎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因为这就是三国同人的通病,几乎无法根除。目前看新三国策还为时过早,太多起初出色的作品虎头蛇尾或者无疾而终。

    问题:看日后如何发展。

    回到过去

    1. 新宋

    新宋有旧版和新版之分,两者差距可说有云泥之别。看看新三国策和新宋的例子,由此可见,大多数作者只要潜下心修改,必然有出头之日,但是绝大多数作者都没有这个决心。新宋开始就写到主角回到过去,而没有详写如何回去,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开头,毕竟太多的回到过去的描写场景大都极其累赘,读者是来看主角在过去是如何生活创业的,而不是研究回到过去的科技,即便你写的再清楚再接近科技,也是胡说八道,还不如说直接回到过去更加简单一些。(当然,假如主角还是要回来现代,那这些描写还是必要的。)

    新宋抛开制度历史,单纯从情节上来说是出色的。但是,从合乎情理这个角度看,新宋并不算很合格。首先一个装束古怪的陌生人出现在现代城市就够奇怪了,凭借几句诗就博得他人信任,甚至支持其著书立说,实在有些匪夷所思,现代人对古代人有如此高的思想上的优势可信度实在太低,即便是现代社会,要想说服一个在山区生活的农民都不是易事,要不用科技产物使其相信,要不就用迷信来欺骗之,断没有写几本新书发表些新思想就能成为大儒的,至于登堂入室没有科举也没有实际经验成为地方大员或者朝中权臣那更是难以想象。即便是宋朝也不可能起用毫无经验只有理论的学者,(王安石是在地方经历多年才有日后的地位,要是这般简单,那朱熹就不单是以大儒闻名于天下了,综观历史,只怕只有百日维新的康有为有那样的经历,但是那更多的是因为清末之乱,而且结局如何大家也知道。)

    世间万物都是相辅相成,没有架在沙滩上的思想,新宋想以超越几百年的思想为几百年前的经济社会服务,自然不免有漏洞,比如过于夸大贸易的力量,这也几乎是这类小说的通病,赚钱太容易了。

    问题:新宋在主角成长的阶段要比起步阶段出色的多,而起步阶段太不合常理,也太快,假如是迎合网络快餐要求尚可,但是要想成为精品,起步阶段要做大量的修改,节奏一定要放慢。而之后争霸与辽夏对抗更是要牵扯到更大范围的改革,那更要合情合理了。

    2. 明

    其实明作为回到过去的小说,选择的时代和主题相当的到位,首先没有对于如何回到过去做太多的类似鸡肋一般的描写,而且回到的是不算发达地区的北平农村,有利于主角的发展。而且主角是设计院,又拥有不错的体格,对于日后故事发展自然做了极好的铺垫。选择的年代也相当不错。

    (其实写回到过去的小说,选择年代是很重要的一点,太远的古代科技太落后,虽然低水平容易发展,但是一些现代的科技是需要大量的配套技术,到时候回去只怕想发展科技都没有材料可寻。而且太远的古代很多习惯风俗作物和近代差别太大,到时候说话都不明白,吃饭也不一定对胃口,一般来说,明清之后大部分情况和现代相似,而民国离的太近,回去基本没什么优势。清朝尤其是清末是大部分人选择回去的年代,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喜欢争霸的可以打满清,也可以打洋鬼子,甚至太平天国,一统天下,要改造社会也简单的多,毕竟历史在哪摆着,还有外国可以学习。至于明大多数人选择明末争霸。)

    《明》选择明初则走的是改造社会的路子,这点上就比商业三国有优势,商业三国也走的是科技为驱动力的例子,但是又牵扯到要统一争霸,或者实现三国鼎立的任务,所以就走的不伦不类。而《明》可以看出,基本上是走的改造社会的路子,战争只是点缀,比如开始与元军的作战,更多的是为了让主角能被朝廷所用,之后的战争则是为了表现各种人物或制度的问题。

    当然,明最大的优点还是走的思路比较对头,先发展科技,再发展经济,推动了一把后,让其他的比如思想的改变自己动起来,而不是自己什么都插手,而是让那个时代的人自己走上那条路,这比较其他的商业或者思想改造社会可信度要大得多。而且文中的主角虽然理想主义,(对于这点也是一大问题,好象回到过去都是一些正人君子,救万民于水火的大英雄,这不是没有,但是也太多了些……)但是并不万能,在一些方面远远不如那些明代人,如朱元璋,李善长,李善平,北平商人们。这是比较现实的写法。在回到过去的对科技,经济,商业,政治,思想的平衡发展看,《明》是最现实的。

    但是也不是没有问题,不然我也不批评了,一就是科技发展有些过速,虽然明朝科技还有一定底子,但是还是有些过于超越时代;二是主角起家的那一仗,虽然是为了让主角引起朝廷的注意力,但是如此的大胜,也有些夸张,对手太弱智,战果太大了些。三就是目前更多的是社会改造的描写,但是这却是大问题,假如不和某些事件结合起来,那就成了单纯的说教,无趣的很了。

    3. 新中华春秋

    新中华春秋以前有过表扬,那这次就主要说缺点。

    a. 起初的外星人什么回到过去太俗,不如不写,假如学习新三国策抛开现代人回到过去的思路,就以崇祯太子的身份参与争霸可能效果还要好些。

    b. 对一些称谓的现代化实在太别扭,比如一定要称为近卫师,设立旅长之类的现代称呼,这对于作者读者固然方便,但是却完全没有考虑到古代人的习惯,而且换名毫无效果,反而会引起误解。新宋这点就比较好,虽然走的是思想改造的路子,但是在官职名称上却不做改变。

    c. 新中华春秋优点是他对古代政治军事战争的描写,那些现代化的改造少得可怜,即没有科技基础,也没有思想基础,而且目前看根本不可能指望在没有空隙的争霸战争中做翻天覆地的变化,则与其如此,不如完全抛开这些现代想法,就以明末的条件资源,以明太子的身份,打一次正宗的古代战争。

    问题:根本没必要用到现代的知识,而且看文章着重点也不在此,还是抛开那些刻意为之的现代称呼,好好写一篇古代争霸战争小说。或者干脆重起炉灶,做一番大大的改动,改成普通的架空历史小说。

    架空历史

    1. 天行健

    之前也说过优点了,所以还是着重看缺点。

    a. 太详尽的细节描写,天行健是以第一人称写文,所以心理描写极多,细节描写,但是事无巨细,都详尽描写,面面俱到,就没必要了。

    b. 天行健行文风格急促,燕垒生文笔朴实,但是制造情节的能力一流,擅长制造氛围,让人看下去,但是感觉处处是高潮,情绪一直被拉高,看多了就感觉累,而且目前还在连载中,有些中途停下,过几天再看连载,就感觉一种情绪接不上去。

    c. 太多阴谋和脸谱,天行健的情节是以一连串的阴谋,谜团串联在一起的,但是过犹不及。太多的阴谋,人人有阴谋就显得脸谱化,看到后来大家只想知道结局如何,阴谋是什么,但是对于人物却反而不重视了。

    d. 科技发展太快,即便是架空世界的历史,几年工夫从冷兵器时代到了飞行机飞艇时代是不是太快了些,文侯的倒台从设定看也太戏剧性。

    e. 夹带了太多私货,本来天行健就夹带了一些思想私货进来,这很正常,但是写到现在越来越多,甚至赤裸裸的表现出来,近乎说教,而且连铺垫缓冲也无,突然由主角涌现出比如共和什么的想法,(如外传)让读者看了莫名其妙,也影响故事的可读性。

    2. 神洲狂澜

    神洲狂澜已经结尾,这好评论得多,以前也说了优点,所以还是说缺点,

    a. 开头太草率,这是因为作者本来要写玄幻,后来转变为架空大陆争霸有关系,之前的那段杀龙与整体关系不大,到是影响进入主题的节奏,不如删除,保留相识的那些人即可。

    b. 太多太明显的熟悉的桥段,比如送女人衣物那段,虽然此种事常有,比如韩信背水一战的情节就被无数的日本卡通和小说借用到他们的主人公身上。但是都做了大量的掩饰,至少不是照搬,而神洲里面的太过明显,这固然也有如三国类小说那般吸引熟悉眼球的目的,但是太明显毕竟不好,最好还是做修订。

    c. 设定有些失衡,虽然有法术,而且看情节中描写威力尚可,但是在战争中几乎没有太多的影响,就好象消失一般,这要不在文中加强对此的描述,要不干脆去掉。

    沉睡的心

    首发www.jzsy.net

    元宝推荐:雪个,
    • 家园 任老师?恐怕是还没能真读懂人生和曲线救国这书的愤清..........

      在任某的眼里,呵呵,谁能把中国历史上的敌人干掉谁就爱国了,当然,是说在小说里.

      其实曲线的作者能混到娇妻美职,30年人生阅历哪里是小屁孩能懂的?最妙在他还能把他的思想通过文学传达出来.看了人舒坦啊!

    • 家园 花你!我一直不太敢对这些文章做评论,

      正好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对于这些文章,我一般不看。因为我半上眼都能弄清楚他们写了点什么。不外乎是中国受到侵略,然后反击,最终称霸于世界。期间还不忘记了打台湾,打日本,打印度,打美国。这样的文章有什么可看的?!

      你正好是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 家园 最近的两本<大汉龙腾><甲申风云>可以看看

      新宋和曲线还基本保持着原来的水准,可明早已经看不下去了,人物性格\作为以及事态发展完全是作者大神神力一手操纵的.

    • 家园 说一下《商业三国》《新宋》《明》《二鬼子李富贵》这几本书

      《商业三国》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看。写到后来,各种老兄说的毛病都出来了。我就不看了。这本书最大的毛病其实就是赞美丛林法则。整本书写到后来不停得在宣扬丛林法则。而且充满了一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偏见。简言之,大汉族主义。而且作者本人在书中不加修改的大肆抄录网上的历史类帖子,好像有点不太用心的样子。总之,不值一读了。

      《新宋》《明》这两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而且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明》的作者有意把文章写成一个悲剧性的结尾。这在主人公无所不能的“回到过去”的这类题材中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另外说一下老萨以前推荐过的《二鬼子李富贵》。这本书我以前和作者辩论过一次。挑了一堆毛病。当时认为比之《新宋》远远不如。不过,这本书写到现在,作者开头有点难以为继,后来接着写了,就完全暴露了作者的买办思想。例如现在写到签署北京条约了,主人公手握中国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又有来自未来的知识科技,居然仍然是个软骨头,只敢暗中派部下组织老百姓骚扰英法联军。呵呵,真是先总统蒋公的嫡系传人。最要命的,是这位主人公最后还是签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这还不如另一部更加粗糙的《特工回到清朝》来得好呢。至少人家还是有脊梁骨的。呵呵,写 YY 小说么,至少也在梦里有点阳气好不好?

      • 家园 呵呵,主角没那么牛呢

        李富贵当年来的时候才是高考刚结束,按他的说法是,爱好军事跟历史

        等他后面土法上马搞工业的时候,我还想着他平时看报还真注意了,不过我不记得报纸上详细介绍过怎么土法炼钢、土法炼油、小煤窑等等,更别提他还画了个AK结构图呢。呵呵,我还在想,钻地真深啊

        说到来自未来的知识科技——有多少呢,又有多少可用呢,好多也只是知道个名字罢了,《明》里面还造了个水车,要李富贵肯定不知道

        至于买办么,富贵同志有点怨言啊,反正不知道自己所在的那个时代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无语中好象是不想一场暴风雨的革命,而是想慢慢改造社会,慢慢改变社会气息

      • 家园 纠正任老师的一个误解

        我们的那次辩论我可不认为是我输了,只不过你把共产主义搬出来我不想再继续深谈了而已。

        • 家园 我就爱看李富贵在现实的条件下做出现实选择,不喜欢无限YY。

          谁不想天下第一无敌手,谁不想脑门一拍什么都会造。李富贵最让我喜欢看的地方就是他没有塑造高大全的英雄,而是和我们一样有弱点有人性的小人物。

        • 家园 什么地方误解了?

          我好像没说过您辩论输了的这种话啊?

          说实在,您这本《二鬼子》能不能把主人公至少写的比历史上的李鸿章好那么一点啊?当然,如果您认为李富贵国难当头的时候保存实力当缩头乌龟甚至资敌是值得正面描写的,我也无话说。

          另外,造机器,铺铁路等等不就是洋务运动的翻版么。您的确说到了洋务运动的一个毛病就是以封建官办为主。但是您的小说里却认为只要招商就万事大吉?可是您想到过官僚资本的介入吗?您真的认为李富贵自己放了手,别的官僚就不介入了?

          在这一点上,《明》和《新宋》可比您的小说处理的高明的多。《明》重点描写了各种势力之间的斗争。《新宋》虽然在前几卷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但是随着情节的深入,终于也谈到了招标中吕惠卿的侄子在主人公石越的默许下获得军工合同的事。虽然不知道作者下一步会如何处理。但是作者已经开始让石越从理想主义者向现实主义者转变了。而这个转折可算写的非常高明。

          呵呵,多有得罪。

          • 家园 其他官僚资本会介入?这也太难以想象了。

            官僚资本介入李富贵地盘的可能性不大,李富贵虽然不能说是在和整个官僚阶层对抗,但是他的态度放在那里,有几个官敢把钱放到他那里去办洋务,要知道那时候还是五十年代,就是后来也没看到过李鸿章拿出钱来给张之洞用,要是真有这样的胆量、眼光和胸襟也算是人才了,倒是可以好好合作一下。

            至于本书的立意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就不谈了,一句话,这本书不是拿来做梦用的。

            • 家园 看来老兄是文以载道派啊

              不过,照您现在这个写法,恐怕李富贵恐怕还不如蒋介石呢。

              举例来说,您写的李富贵在签订了北京条约后回到自己的地盘上派出舆论制造者去向老百姓解释为什么按兵不动那一节,怎么看都像是抗战前不抵抗政策的直接翻版啊。

              老兄啊,写小说宣传您的思想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如果您的小说主人公整个就是一个对外卑躬屈膝的买办,恐怕未必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啊。

              另外,顺便说一句您在文中把共产主义社会和蚂蚁社会作类比的那个诡辩。您文中的那几个“共产主义积极分子”好像辩论的能力也给写的太差劲一些了吧。您这个比喻其实并不新鲜。反驳也早就有人给出过。就连等而下之的轻轻一句“蚂蚁还有这种见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难道还能不如蚂蚁?”也不让您文中的人物说,也未免太一边倒了吧。

              写小说么,总不能老是一边倒啊。您文章的主要缺点之一,我早就说了,整篇文章就只有一个人物。李富贵总是百战百胜。一点起伏跌宕都没有。

              呵呵,多有得罪。

              • 家园 能否引起大家的共鸣就不劳老兄操心了

                起码在这个帖子里是买办派人多势众,就一边倒的问题我做过解释,不记得是不是跟你说的了,李富贵最大的优势在于战略,战略高手是不能输的,甚至赢的惊险漂亮都不可以,只有那种很丑很丑一点悬念都没有的胜利才是战略高手追求的。

                就拿你说的那两个“共产主义积极分子”来说吧,他们不过是出去呆了几年,学到了一些皮毛回来,热情是有的,但是水平有多高就不一定了,再加上双方地位相差如此悬殊,如果他们和李富贵唇枪舌剑辩论的精彩纷呈,书是好看了,可是并不见得很真实吧。

                • 家园 我个人是有共产主义倾向的

                  但是以当时清朝的条件来说,共产主义太超前了。我同意你所说的超前越多,死得越快。还有就是我不认为李富贵算是买办阶级,他有足够的产业基础,不同于近代的那种软弱的、只会依靠外国的家伙。我想他应该算为中国独立的资产阶级,不知道您本人是否是这样看的?

                • 家园 何止这里所谓买办派人多势众啊,起点的订阅数远超那几个YY流

                  才是真正的民意基础啊

                  至于共产主义,按我老师的说法就是 等可控核聚变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无限能源以后再讨论可能性吧

                  再次支持赤军大人

        • 家园 挺好的

          我经常看,最近更新好快.问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