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长篇原创】 日本二战中重巡洋舰队及其覆没 -- landkid

共:💬38 🌺5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送花

      日本的舰船普遍都有这种问题。说白了,就是老思维太严重,始终只想着舰队对轰这种落后的作战方式,没发现时代已经不同了。

    • 家园 还不够长啊,需要再加10篇。
    • 家园 【原创续2】 日本重巡洋舰水平的综合分析

      3。日本重巡洋舰水平的综合分析

      一条战舰被限制在 10000 吨上下,就必须要考虑优先什么,牺牲什么。火力,装甲,

      航速,航程,适航性,居住条件,总要有所侧重。西方的巡洋舰,比如英国,常常

      牺牲了火力,有时候甚至装甲,美国巡洋舰有时候牺牲装甲,而日本最后采取了欺骗。

      谎报吨位,用大型战舰来获取对西方巡洋舰的全面优势。

      1)。对舰火力

      从上面可以看出,日本从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国力毕竟是比不过美国,早晚要以少打多,所以

      他们的战舰一直就要求单舰威力巨大,几乎每级重巡洋舰都是当时火力最强大的单舰。

      除了弱些的古鹰级,后三级 12艘重巡不但超过了 10000 吨的排水量限制,而且都装载

      10门 203 毫米口径主炮,成为世界上单论火力最强大的 12 条重巡。相比之下,英国

      不少重巡不但装甲弱,而且火力只有 6 门主炮,德国 14000 吨的希佩尔级是8 门主炮,

      美国很多都是 8 门主炮,到了威奇塔级才把9 门 203 毫米主炮作为标配。之后的

      巴尔的摩级也是9门主炮。直到 1945 年服役的 “德梅因”级终极火炮巡洋舰,

      拥有2.5 倍于一般主炮射速的全自动主炮,美国巡洋舰才真正从火力上压倒了这 12

      条重巡。---- 不过当时它们早已都或死或伤,已经没有一条能出来单挑了。

      所以单论对舰火力,日本重巡的火力是相当强大的。在开战之初的好几次战斗中,盟军舰队都对

      火力凶猛的日本重巡心有余悸。

      2。装甲:

      最初的日本战舰牺牲了不少舰身的坚固性来保证火力。最初的两条重巡是有缺陷的,曾经发生过

      恶劣天气下的舰身结构扭曲。而且也不能避免对一侧目标齐射时的结构损伤。它们的稳定性

      只是勉强及格。后来这些缺点被弥补,但导致了排水量的上升。

      但在后期的型号中,由于放大排水量,日本战舰的很多装甲缺陷都得到弥补和加强,

      后期型号如最上和利根,都被认为是建造的相当相当好(近似于最优秀的)的重巡洋舰。

      他们的装甲保护都很出色,在战斗中能够承受更多的打击。

      列几个数据吧:

      英国埃克塞特级:弹药库 4 英寸-1英寸,水平装甲2英寸。侧装甲 2- 3 英寸,炮塔 和剑桥 1英寸,

      德国希佩尔级: 装甲覆盖带 3.5-1.5 英寸 ,水平装甲 1.3- 3.2 英寸,炮塔 6.25 英寸

      日本最上级:装甲覆盖带 3.9-4.9 英寸,水平装甲 2.4-1.4 英寸,炮塔 1 英寸。(我怀疑这个数据是最上级

      轻型炮塔的装甲而非后来的 203 毫米炮塔的装甲,因为它和希佩尔比较的时候,没道理其他差不多而炮塔装甲

      巨薄的。)

      比如说和欧根亲王号-- 欧洲近乎最优秀的重巡洋舰相比较,最上号整整多了两门炮,而装甲还要略胜。

      虽然欧根亲王号更大,航海性更嘉,有更好的水下防御性能,和更好的火控系统,但从纸面上看,最上号

      在火力和装甲防护上要胜出。至于英国的嬴弱的重巡,就更不能相比了。

      3。航速,--- 大家都比较接近。日本重巡略快,但没有很大优势。

      4。日本重巡拥有可怕的鱼雷,93 长矛式鱼雷,远远优于其他的竞争对手。这种大型鱼雷

      由液态氧来驱动,此种燃料可以产生更高的热效率,致使鱼雷有更大的续航力和速度。

      常规的533毫米鱼雷在30~32节航速时,航程是 8000~10000米,而“长矛”I型鱼雷,

      以慢速36节速度可航行40000米;以42节可行驶30000米,即使以49节的高速也可运行22000 米。

      93型的直径增加到610毫米,其雷头的重量也增到500公斤,而同时代的美国和英国的鱼雷雷头

      只有300~320公斤。“长矛”鱼雷具有非常大的破坏力;命中一枚鱼雷能够击沉一艘巡洋舰,

      这些鱼雷在作战中使日本驱逐舰具有巨大的攻击优势。最后一个优点则是“长矛”鱼雷的

      氧气泡可以容易地在海水中溶解,所以它没有尾流航迹,使敌舰难以躲避鱼雷攻击。

      该鱼雷Mode3 型装药量为800公斤,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和最长的鱼雷,重量达2.7吨、长 9米。

      这种一击毙命的武器仿佛在 CS 中,大家拿着刀子互相划,慢慢损血,日本这位不守规矩的

      同学不但违规穿了重甲,而且还拿了把沙鹰手枪,可以一击爆头的,这就未免太不公平了。

      举个例子,(摘自二战论坛)盟军悲惨的42年初爪哇海战。在2.27、2.28、3.1三次海战中,日舰队发射了大量

      鱼雷,据统计分别为151条、85条和18条。

      2月27日的战斗中

      CA爱克塞特被30分钟前发射的鱼雷击中,鱼雷航距32000米

      DD科顿那尔被21分钟前发射的鱼雷击沉,鱼雷航距23000米

      以上是傍晚的战斗

      CL爪哇被9分钟前发射的鱼雷击沉,鱼雷航距13500米或者9700米

      CL德鲁伊特被12分钟前发射的鱼雷击沉,鱼雷航距18000米或者13000米

      以上是深夜的战斗

      2月28日深夜的战斗中

      CA佩斯被16分钟前发射的鱼雷击沉,鱼雷航距17000米

      CA休斯敦被20分钟前发射的鱼雷击沉,鱼雷航距21000米

      在这几次战斗中,盟军的休斯敦号重巡,埃克塞特号重巡(曾经率队击沉过德国袖珍战列舰

      斯佩号。)近乎毫无还手之力。

      附注93 鱼雷的技术数据:

      93式鱼雷 (长矛)

      设计: 1933年

      服役: 1935年

      直径: 61cm(24.016英寸)

      长: 9米

      总重: 2.7吨

      战斗部重: 490kg

      载重百分比: 18.148

      爆炸物: 60%TNT和40%的hexanitrodiphenylamine(比纯TNT的威力提高了7%)

      最大航速/最大航速时航程: 50节/20千米

      舰用

      93式鱼雷mod3型

      设计: 1943年

      服役: 1944年

      直径: 61cm(24.016英寸)

      长: 9米

      总重: 2.7吨

      战斗部重: 780kg

      载重百分比: 27.857

      爆炸物: 60%TNT和40%的hexanitrodiphenylamine

      最大航速/最大航速时航程: 50节/15千米

      舰用

      翻译自http://navalhistory.flixco.info/

      不过注释一笔,古鹰号和岭谷号重巡的覆没都和自己的 93 式鱼雷被引爆不无关系。

      5。居住条件是日本战舰最常常牺牲的,尤其是这几条重巡。

      6。主要问题,装甲分布尚不完全合理,水下防御不如精谨的德国人,装甲板的水平也不如

      德国和美国。--- 日本在很长时间内不能掌握焊接装甲的技术,导致技术不完善的几条 DD

      在风浪中沉没,(日本称第四舰队事件。)。最大的问题在于,日本人对新战术新思路的反应

      太过迟钝,重巡洋舰的防空火力太弱,并且在整个二战中没有得到加强,导致大批重巡洋舰

      在俯冲轰炸机面前近乎裸奔。和美国的巡洋舰在防空保护航母任务上战功彪赫相比,日本的

      重巡洋舰基本上都是丧于俯冲轰炸机。下文将重点谈谈这个问题。

      • 家园 【疑问】液态氧作燃料?
      • 家园 【原创续3】 日本重巡洋舰最大的缺陷及应该吸取的教训

        日本重巡洋舰的缺陷:防空火力差及体现出的日本战略战术思想僵化,接受新事物慢的特点。

        上文谈到,日本重巡洋舰的设计基于二十年代思路,追求凶猛的对舰火力,强大的鱼雷和相当不错的

        装甲防护。在对舰作战中,日本重巡是相当出色的王牌,曾经在爪哇海战,萨沃岛夜袭等几次战斗中,

        以凶狠的火力,娴熟的夜战技术让盟军损失惨重。但是战争后期,盟军的舰载机慢慢占领了天空,

        原本应该以凶猛火力保护自己航母的日本重巡,非但不能完成任务,却被打得抱头鼠窜,而且

        很容易受损连逃都逃不掉。

        毁于空袭的重巡计有 衣笠号,(舰载机击沉)

        青叶号,吴港大空袭

        那智号, 舰载机击沉

        羽黑号,损于英国舰载机,死于驱逐舰鱼雷攻击

        鸟海号,莱特湾大海战,损于护航航母的几架舰载机(无重型攻舰武器),被日本自己击沉

        三渭号,中途岛大海战,死于舰载机追击

        岭谷号,莱特湾大海战,损于护航航母的几架舰载机(无重型攻舰武器),被日本自己击沉

        熊野号,空袭击沉。

        利根号,莱特湾大海战,损于护航航母的几架舰载机(无重型攻舰武器),挣扎返航,再未修复

        ??磨号,莱特湾大海战,损于护航航母的几架舰载机(无重型攻舰武器),沉没

        (算上莱特湾大海战中被潜艇击沉和重伤的高雄级三艘,被驱逐舰重创的熊野,被战列舰击毁的

        最上,被舰载机击伤的羽黑和妙高,撞伤的那智, 日本重巡一口气折损12艘,莱特湾实在是

        日本重巡的地狱之旅。)

        连遇上护航航母的舰载机,没有鱼雷只有轻型炸弹甚至是深水炸弹的护航飞机,都能叫

        威风八面的日本重巡连损四艘,就不能不让人深思一下,日本的防空火力上到底有什么问题。

        我们来看一看日本海军主要的防空武器:

        日本海军主要的大口径高炮是 八九式 40 倍口径 127mm 双联装高炮,1935 年日本开始新高炮

        研制,37 年完成 65 倍径的九八式 100 mm 双联装高炮。但此新型高炮装备数量始终不大。

        不清楚是因为生产困难还是因为日本没有非常重视。只有少量舰只如大凤号航母和大淀级轻巡。

        大部分大型水面舰之仍然用 127mm 八九式高炮。

        日本主要的轻型小口径高射炮主要是九六式 25 mm 机炮,这种机炮是从法国购买制造权,

        于 1935 年制造,被大型舰只大量采用,主要采取三联装方式。

        古鹰 级: 古鹰,加古,衣笠,青叶

        副  炮 4门4.7英寸火炮

        高  炮 42门25mm高炮,8座火箭发射筒

        妙高级: 妙高、那智、足柄、羽黑

        副  炮 8门5英寸(127mm)火炮

        高  炮 52门25mm高炮,8座火箭发射筒

        高雄级 高雄、爱宕(音dang)、鸟海、摩耶,

        副  炮 8座5英寸(127mm)火炮

        高  炮 66座25mm高炮,16座火箭发射筒

        最上级 最上(Mogami)、三隈、铃谷、熊野。

        副  炮 8座5英寸(127mm)火炮

        高  炮 50座25mm高炮,12座火箭发射筒(1944年)

        利根级 利根,筑磨

        副  炮 8座5英寸(127mm)火炮

        高  炮 57座25mm高炮

        127 mm 双联装高炮,大和号有六座,后来加装到12 座,25 mm 高炮,武藏号有 130 门,武藏号死。

        大和号有142 门,大和号死。

        防空火炮密如刺猬的大和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两条坚盔厚甲的艨艟巨舰,百余门高炮依然是挡不住铺天盖地的大空袭。

        更别说只有几十门高炮,装甲又轻便得多的重巡了。

        为何如此呢??首先,日本 127 mm 的高炮双联装射速只有 14 发/分,而德国著名的 88 无敌高炮 FLAK 18

        单联装的射速就有 15-20 发。只有八门 127 mm 火炮,又无近炸引信的日本高炮,根本无力对付四面八方的

        小型俯冲轰炸机。对付小型飞机,原本应该依赖于小口径高炮。

        但是,其次。日本 25mm 高炮的发射方式颇为古怪。日本三联装炮塔的发射方式是:左边的先打,4秒钟之内

        就打光了弹夹,接着的打,四秒钟又打光,改右边的,四秒钟打光后,左边的炮弹夹应该安装好了,于是

        又从左边开始。。。。。这样的话,每门炮射速是 220 发/分,三门炮合起来还是 220 发/分,虽然是三联装,

        但在任何时候都只有 1/3 的炮在开火,火力密度和一门炮是完全一样的。。。。。

        这样的话,假设三四架俯冲轰炸机都从一侧开始攻击一艘重巡,---- 就算是最厉害的 高雄级吧。这一侧

        只有 4 座大口径炮,外加 33 门 25 mm 炮,而只有 11 门炮在开火,平均一架飞机只有三四门炮在照顾它。

        别忘了飞机本身还有 六挺 12.7mm 枪呢。高速飞行的飞机,靠 三四门炮根本就拦不住,而飞机上的六

        挺枪倒是可以狠狠洞穿高雄级高炮上薄弱的装甲,用六挺枪的密集火力覆盖掉高炮,杀死炮手,击毁高炮。

        实际上,从重巡到大和号,确实有很多高炮人员都是死于机枪火力的。

        均衡全面,防空火力凶猛的巴尔的摩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相比之下,美国的巴尔的摩级重巡拥有 127 mm 高炮 双联装炮塔 * 6 , 其中一座向前一座向后,任一侧都有

        四座双联装炮塔可以覆盖。----- 并且它们都有可变定时引信炮弹(VT引信,英文是variable time fuse)

        小口径炮则是著名的博福斯 40 毫米炮 * 48,20mm×24, 任一侧都有 127 mm 高炮 *8 ,40 毫米高炮 *24 ,和 20 mm * 12 ,

        这个火力密度要比日本贫弱的 25mm 炮 *11 强的太多了。(注意 40 mm 炮的威力远不是 25mm 炮能望其项背的。)

        甚至连大和号的防空火力,都不能与此相比。(任一侧只有大口径火炮 12 门,小口径火炮 142/2/3 = 36 门。)

        可见,日本从战列舰到重巡洋舰,普遍都有防空火力太弱,高炮射速太慢,杀伤力太烂的问题。

        日本人难道不知道他们自己的防空火力实在太弱??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在重重保卫中被击沉,日本人就

        应该发现自己的主力舰防空火力太弱的问题,更何况巨大的武藏号在 4艘战列舰,

        七八条重巡的庞大舰队中被击沉,居然让单舰防空火力只加强了 10%

        的大和号又一次走向死路。真不知道日本人在想什么。

        日本人难道没有更好的机炮??不是的。日本零式战斗机的 20 mm 机炮和美国的 20 mm 炮都是从瑞士

        购买的专利,而这种机炮的杀伤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能够大量采用,凭空就能叫每艘战舰

        的防空火力加强三倍!

        而因循保守的日本海军,既没有加紧研制高效的高炮,也没有充分利用手中已经有的高效机炮,

        只是眼睁睁看着自己一艘艘巨舰走向不归路,一艘艘白白丧身于美国的俯冲轰炸机下,直到战争结束,

        没有任何改进,只是盲目的增加一点数量,---- 直到最终的末日,不能不说,日本帝国军队的战略头脑

        和捕捉瞬息万变的战场信息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

        (当然并非采取新型机炮就能挽救日本帝国的覆没,但至少不至于如此灰头土面的一败涂地而

        毫无还手之力,此时的日本海军,体制僵化,头脑迟钝,只有当初的手下败将沙俄帝国海军可以相比了。)

        由此可以看出,任何武器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昨天的明星明天可能就会

        葬身大海,作为军人一定要敏锐捕捉曾经的错误,曾经的缺陷,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才能避免下一次

        惨败。因循守旧,犹豫不决,裹足不前,付出的将是血淋淋的代价。犯错误并非不可原谅,但抱住错误死不放手,

        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蹈覆辙,才是真正的犯罪。这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和应该避免的错误。

        • 家园 关于高射炮的两点探讨

          1。日本海军的20炮是来自厄利空L/FFL型,使用的是20X101RB弹,初速只有675,动能只有28900J,这是机炮的水平,当高射炮肯定不行。陆军到是有使用20X125弹的98式,但没有用在船上。

          2。就算日本给自己的军舰装满了性能比较出色的20炮也解决不了防空问题。20炮的摧毁距离太近,无法有效阻止敌机实施攻击。当时美国的舰炮对空战果比例中,20炮只有10%上下,剩下的40炮和127炮各一半(127带VT引信的结果)。可见好的中口径高炮实在很重要,而这正好是日本舰艇没有的。而大口径高炮上,日军又没有VT引信。自然只能吃哑巴亏了~

        • 家园 结尾说得好,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武器

          有的只是能最好地配合已方战略战术运用的武器。

          美军虽然也犯很多低级错误,但是他们有一套相对而言行之有效的体系,每场战争之后都会及时总结一下武器装备的效用缺陷等,从而避免犯大的错误。

          健全的制度才是最终也是最有效的保证...

        • 家园 主要是日本军舰没有一个比较均衡全面的防空武器

          25太小射程近 火力密度低 127太大 射速慢 没有近炸引信 几乎没有多少意义

          美国的40 差不多正合适

          (德国的坦克也有这个问题 不是3号 4号太轻 就是老虎 豹子太重 甚至没有一个类似于t34 m4的一个比较合适比较均衡 全面的重量级的)

        • 家园 【结束,附注】 日本重巡洋舰的结局

          附注:日本重巡洋舰及最后结局: 摘自燃烧的岛群。

          古鹰 级: 古鹰,加古,衣笠,青叶

          1942 萨沃岛海战,舰队司令三川军一中将率由鸟海、古鹰、加古、衣笠、青叶、天龙、夕张、夕风组成的

          特混舰队偷袭伦加岛的美澳舰队。8月8日午夜,以鸟海受轻伤的代价击沉美澳军阿斯图里亚号、昆西号、文生斯号和坎培拉号,

          芝加哥号受重创,可谓完胜,但于翌日回程途中,加古号在新爱尔兰岛北方遭美国潜艇S-44的鱼雷攻击沉没。

          1942年11月11日午夜,两军在萨沃岛海域再次交锋,古鹰号遭到美舰的雷达控制主炮的集中射击,于12日凌晨40分被击沉。

          青叶号遭到美舰雷达控制火力射击,受损严重。衣笠号11月14日,在萨沃岛外海遭美国航空母舰企业号舰载机和海军陆战队战机炸沉。

          1944年4月,青叶号于马尼拉触雷受损。1945年7月24日及28日,在吴县军港遭到二次空袭,大毁沉船,战后被打捞解体。

          妙高级: 妙高、那智、足柄、羽黑

          1942年3月1日,妙高与友舰击沉泗水海战中败逃的英国重巡洋舰埃克塞特号及两艘驱逐舰。1944年12月12日,于西贡西南方遭美国潜艇攻击,

          之后一直逗留在新加坡修理直到投降。1946年7月8日,同伊-501(U-181)、伊-502(U-862)一起被英国海军自沉于马六甲海峡。

          那智号 1944年10月25日,参加莱特湾海战,于苏里高海峡和先进入而被炮击严重损毁的最上号相撞,严重损害后回到马尼拉湾。

          1944年11月20日,于马尼拉遭美机攻击受损,3天后在同一地遭列克星敦号舰载机攻击沉没。

          羽黑号:1942年2月17日,参加泗水海战,与那智号共同击沉荷兰巡洋舰狄罗特号、爪哇号及英国和荷兰各一艘驱逐舰。

          1944年10月25日,参加莱特湾海战,于萨马尔外海炮击美国护航航空母舰舰群,本身也遭到攻击,幸亏抢救得宜而避免弹药库爆炸。

          1945年5月16日,于培南外海遭英国航空母舰波斯王号舰载机轰炸,又遭5艘驱逐舰的鱼雷攻击而沉没。

          足柄号:1945年6月8日,于班加岛北岸遭英国潜艇特伦强特号鱼雷攻击沉没。

          高雄级 高雄、爱宕(音dang)、鸟海、摩耶,

          1944年10月,莱特湾大海战,23日早晨,遭到两艘美国潜艇“飞鱼”号和“鲦鱼”号的攻击,凑巧的是倒霉竟然刚好是三艘高雄级巡洋舰。

          “摩耶”号被命中四枚鱼雷,当场解体;“高雄”号被重创,由长波、朝霜两艘驱逐舰护送返回汶莱;粟田的旗舰“爱宕”号也被命中

          四枚鱼雷沉没。粟田本人跳海逃生。2天后,双方在萨马岛海域交战,仅存的“鸟海”号遭到6 架美机和“琼斯敦”号驱逐舰的攻击,

          大损脱队,由日本驱逐舰“惶波”予以击沉。

          1945年7月31日,停泊在新加坡的“高雄”号又遭到英国袖珍潜艇“XE3号”的攻击,到日本投降时仍未修复。

          1946年10月29日,由英军拖曳航至马六甲海峡自沉。

          最上级 最上(Mogami)、三隈、铃谷、熊野。

          三隈”号: 1942年6月,中途岛大海战,最上号撞上 三隈”号,后美军俯冲轰炸机队长R?E?费雷明上尉在

          被日舰炮火击中后,英勇地驾机撞击“三隈”号的后炮塔,引起大火和汽油爆炸。6日,遭到美国航空母舰

          编队的追击,“三隈”号中十余枚炸弹沉没,

          最上号, 1944年10月莱特湾大海战, “最上”号中了无数美国战列舰的大口径炮弹后,全舰大火,

          正副舰长均被击毙,“那智”被浑身是火的“最上”号迎面撞上,(真 TNND 的背运透了)。后被日本驱逐舰

          用鱼雷击沉。

          同一战役中, “铃谷”号被美护航航母飞机重创,严重损毁后,被己方驱逐舰击沉。“熊野”号遭美舰“琼斯敦”号

          鱼雷攻击,命中一条重创。 1944 年 11 月 25 日被美机击沉。

          利根级 利根,筑磨

          利根号,莱特湾大海战,损于护航航母的几架舰载机(无重型攻舰武器),挣扎返航,再未修复

          ??磨号,莱特湾大海战,损于护航航母的几架舰载机(无重型攻舰武器),沉没。

          • 家园 补充一些

            莱特湾大海战日军损失惨重还有原因。没有广泛使用舰载雷达。该海战在夜间作战多,美国船都有雷达,所以准啊。

            有一次,晚上开战,打得差不多了,美国人撤了,那边还在打炮。美国人一清点,自己人没少啊。可也没跟日人说一声,自己心里偷着乐去了。整个一平原游击队的李向阳。

            • 家园 日本人对自己的夜战能力太自信,而当时的雷达也还不能直接引导炮击

              雷达只能告诉美国人日本舰艇大致的方位,美国炮手也是靠肉眼瞄着打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