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长篇原创】 日本二战中重巡洋舰队及其覆没 -- landkid

共:💬38 🌺5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续3】 日本重巡洋舰最大的缺陷及应该吸取的教训

日本重巡洋舰的缺陷:防空火力差及体现出的日本战略战术思想僵化,接受新事物慢的特点。

上文谈到,日本重巡洋舰的设计基于二十年代思路,追求凶猛的对舰火力,强大的鱼雷和相当不错的

装甲防护。在对舰作战中,日本重巡是相当出色的王牌,曾经在爪哇海战,萨沃岛夜袭等几次战斗中,

以凶狠的火力,娴熟的夜战技术让盟军损失惨重。但是战争后期,盟军的舰载机慢慢占领了天空,

原本应该以凶猛火力保护自己航母的日本重巡,非但不能完成任务,却被打得抱头鼠窜,而且

很容易受损连逃都逃不掉。

毁于空袭的重巡计有 衣笠号,(舰载机击沉)

青叶号,吴港大空袭

那智号, 舰载机击沉

羽黑号,损于英国舰载机,死于驱逐舰鱼雷攻击

鸟海号,莱特湾大海战,损于护航航母的几架舰载机(无重型攻舰武器),被日本自己击沉

三渭号,中途岛大海战,死于舰载机追击

岭谷号,莱特湾大海战,损于护航航母的几架舰载机(无重型攻舰武器),被日本自己击沉

熊野号,空袭击沉。

利根号,莱特湾大海战,损于护航航母的几架舰载机(无重型攻舰武器),挣扎返航,再未修复

??磨号,莱特湾大海战,损于护航航母的几架舰载机(无重型攻舰武器),沉没

(算上莱特湾大海战中被潜艇击沉和重伤的高雄级三艘,被驱逐舰重创的熊野,被战列舰击毁的

最上,被舰载机击伤的羽黑和妙高,撞伤的那智, 日本重巡一口气折损12艘,莱特湾实在是

日本重巡的地狱之旅。)

连遇上护航航母的舰载机,没有鱼雷只有轻型炸弹甚至是深水炸弹的护航飞机,都能叫

威风八面的日本重巡连损四艘,就不能不让人深思一下,日本的防空火力上到底有什么问题。

我们来看一看日本海军主要的防空武器:

日本海军主要的大口径高炮是 八九式 40 倍口径 127mm 双联装高炮,1935 年日本开始新高炮

研制,37 年完成 65 倍径的九八式 100 mm 双联装高炮。但此新型高炮装备数量始终不大。

不清楚是因为生产困难还是因为日本没有非常重视。只有少量舰只如大凤号航母和大淀级轻巡。

大部分大型水面舰之仍然用 127mm 八九式高炮。

日本主要的轻型小口径高射炮主要是九六式 25 mm 机炮,这种机炮是从法国购买制造权,

于 1935 年制造,被大型舰只大量采用,主要采取三联装方式。

古鹰 级: 古鹰,加古,衣笠,青叶

副  炮 4门4.7英寸火炮

高  炮 42门25mm高炮,8座火箭发射筒

妙高级: 妙高、那智、足柄、羽黑

副  炮 8门5英寸(127mm)火炮

高  炮 52门25mm高炮,8座火箭发射筒

高雄级 高雄、爱宕(音dang)、鸟海、摩耶,

副  炮 8座5英寸(127mm)火炮

高  炮 66座25mm高炮,16座火箭发射筒

最上级 最上(Mogami)、三隈、铃谷、熊野。

副  炮 8座5英寸(127mm)火炮

高  炮 50座25mm高炮,12座火箭发射筒(1944年)

利根级 利根,筑磨

副  炮 8座5英寸(127mm)火炮

高  炮 57座25mm高炮

127 mm 双联装高炮,大和号有六座,后来加装到12 座,25 mm 高炮,武藏号有 130 门,武藏号死。

大和号有142 门,大和号死。

防空火炮密如刺猬的大和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两条坚盔厚甲的艨艟巨舰,百余门高炮依然是挡不住铺天盖地的大空袭。

更别说只有几十门高炮,装甲又轻便得多的重巡了。

为何如此呢??首先,日本 127 mm 的高炮双联装射速只有 14 发/分,而德国著名的 88 无敌高炮 FLAK 18

单联装的射速就有 15-20 发。只有八门 127 mm 火炮,又无近炸引信的日本高炮,根本无力对付四面八方的

小型俯冲轰炸机。对付小型飞机,原本应该依赖于小口径高炮。

但是,其次。日本 25mm 高炮的发射方式颇为古怪。日本三联装炮塔的发射方式是:左边的先打,4秒钟之内

就打光了弹夹,接着的打,四秒钟又打光,改右边的,四秒钟打光后,左边的炮弹夹应该安装好了,于是

又从左边开始。。。。。这样的话,每门炮射速是 220 发/分,三门炮合起来还是 220 发/分,虽然是三联装,

但在任何时候都只有 1/3 的炮在开火,火力密度和一门炮是完全一样的。。。。。

这样的话,假设三四架俯冲轰炸机都从一侧开始攻击一艘重巡,---- 就算是最厉害的 高雄级吧。这一侧

只有 4 座大口径炮,外加 33 门 25 mm 炮,而只有 11 门炮在开火,平均一架飞机只有三四门炮在照顾它。

别忘了飞机本身还有 六挺 12.7mm 枪呢。高速飞行的飞机,靠 三四门炮根本就拦不住,而飞机上的六

挺枪倒是可以狠狠洞穿高雄级高炮上薄弱的装甲,用六挺枪的密集火力覆盖掉高炮,杀死炮手,击毁高炮。

实际上,从重巡到大和号,确实有很多高炮人员都是死于机枪火力的。

均衡全面,防空火力凶猛的巴尔的摩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相比之下,美国的巴尔的摩级重巡拥有 127 mm 高炮 双联装炮塔 * 6 , 其中一座向前一座向后,任一侧都有

四座双联装炮塔可以覆盖。----- 并且它们都有可变定时引信炮弹(VT引信,英文是variable time fuse)

小口径炮则是著名的博福斯 40 毫米炮 * 48,20mm×24, 任一侧都有 127 mm 高炮 *8 ,40 毫米高炮 *24 ,和 20 mm * 12 ,

这个火力密度要比日本贫弱的 25mm 炮 *11 强的太多了。(注意 40 mm 炮的威力远不是 25mm 炮能望其项背的。)

甚至连大和号的防空火力,都不能与此相比。(任一侧只有大口径火炮 12 门,小口径火炮 142/2/3 = 36 门。)

可见,日本从战列舰到重巡洋舰,普遍都有防空火力太弱,高炮射速太慢,杀伤力太烂的问题。

日本人难道不知道他们自己的防空火力实在太弱??中途岛海战日本航母在重重保卫中被击沉,日本人就

应该发现自己的主力舰防空火力太弱的问题,更何况巨大的武藏号在 4艘战列舰,

七八条重巡的庞大舰队中被击沉,居然让单舰防空火力只加强了 10%

的大和号又一次走向死路。真不知道日本人在想什么。

日本人难道没有更好的机炮??不是的。日本零式战斗机的 20 mm 机炮和美国的 20 mm 炮都是从瑞士

购买的专利,而这种机炮的杀伤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能够大量采用,凭空就能叫每艘战舰

的防空火力加强三倍!

而因循保守的日本海军,既没有加紧研制高效的高炮,也没有充分利用手中已经有的高效机炮,

只是眼睁睁看着自己一艘艘巨舰走向不归路,一艘艘白白丧身于美国的俯冲轰炸机下,直到战争结束,

没有任何改进,只是盲目的增加一点数量,---- 直到最终的末日,不能不说,日本帝国军队的战略头脑

和捕捉瞬息万变的战场信息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

(当然并非采取新型机炮就能挽救日本帝国的覆没,但至少不至于如此灰头土面的一败涂地而

毫无还手之力,此时的日本海军,体制僵化,头脑迟钝,只有当初的手下败将沙俄帝国海军可以相比了。)

由此可以看出,任何武器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昨天的明星明天可能就会

葬身大海,作为军人一定要敏锐捕捉曾经的错误,曾经的缺陷,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才能避免下一次

惨败。因循守旧,犹豫不决,裹足不前,付出的将是血淋淋的代价。犯错误并非不可原谅,但抱住错误死不放手,

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蹈覆辙,才是真正的犯罪。这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和应该避免的错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