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也谈“中国梦”——分析、建议、抛砖引玉 -- 稷下醉翁

共:💬8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也谈“中国梦”——分析、建议、抛砖引玉

    经过半年,中国梦这个词已经家喻户晓,对于其的讨论、思考甚至争论一直在持续。前几天关于石毓智的两篇文章的对比,更是引起了公众的讨论,不乏对石毓智个人甚至中国梦的质疑。对于中国梦,国人有赞扬、有疑问、有期望、有担忧。在此,我也谈谈我的看法吧。

    一言以概,我认为中国梦的提出正当其时,但却稍欠成熟。我就为何欠成熟、以及如何走向成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因时因智,醉翁只能言其一角,但愿抛砖引玉。做事得有动机,我们就从谈梦想的动机或者说目的出发吧。

    有一句关于梦想的说法很是有意思。“梦想就像是内裤,要有,但不是逢人就证明你有”。想想确实是这样。任何人或者集体的任何行为都必然有其动机,如果一个人公开地解析自己的梦想——比如“I have a dream”,那么他无非以下几个目的:一则团结力量结交同道,二则标榜自己驳斥异己,再不然就是迷茫之中借谈论梦想来征求他人意见——这种事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也做得不少吧。

    国之梦与个人之梦固然有所不同。但也无外乎这几个方向。最主要是举两面旗。一面对内号召,凝聚一国人民的力量,确定共同的精神指引;一面对外呐喊,树立国际形象,发出自己的利益诉求。至于上述的“大学生迷茫”,一个负责的国家应该是不会提一个空洞的概念来玩文字游戏的,因此在此我们就不再赘述这种情况。

    那么“中国梦”是否能担负起这两项使命呢?

    先看对内。中国梦比起美国梦更具有集体属性,这样的集体属性意味着他比美国梦更依赖于集体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只有当集体的状态符合一定条件时,这样的集体属性才会凸显其作用。然而目前中国尚无显性外患(尽管国际关系上摩擦不断,但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却没有抗战时的“亡国亡族”等的切身利益触碰),因此尚没有达到“一致对外”的程度;内部矛盾的加深却使得人们必然从自己或小集体而非民族和国家整体角度处事。没有外压的挤压,内部却有一些斥力,很难想象何如能抱紧成铁板一块。因此,即便中国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内不同利益群体的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就如汶川地震那样),但是在真正的外压到来之前,或者是内部斥力减弱之前,凝聚是难以成功的。

    再看对外。中国越来越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那么中国梦就不应仅仅是中国的梦。从孔子学院到孔子和平奖到中国梦,我们看笑话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自身觉醒的过程。政府对于塑造软实力的重视,对于民族自我价值认同回归的努力,虽然还欠火候,但这种努力本身就是让人期待的。相比美国梦的国际化外延,中国梦显得还需成长。美国梦由于其主体并不是集体,因此,美国梦在国际层面可以展现为“平等自由民主”——这就是美国的“普世价值”。但是中国梦的国际形象却似乎难以达到这种程度了。世界上的“中国威胁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谈“中华民族复兴”无疑对于成为中国威胁论者的又一话题,而中华民族的复兴又能为世界——甚至仅仅是你的盟友、潜在盟友带来什么好处呢?这才是世界希望看到的。复兴对于中国来说自然是正当的好事,但世界关心的是你的复兴对世界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没有世界观的梦,世界又怎能接受呢?

    尽管个人对中国梦能够达成的效果表示怀疑,但是,我却对于中国梦的提出却实实在在地感到高兴和鼓舞。正如前面所言,对内,这将形成一个新的关注点,对于促进国内事务有一定用处;对外,中国梦发出了中国的声音,标志着中国自信和新时代的序章。因此个人认为,尽管每届领导上台都会提出新的概念,但是“中国梦”显然更具有挖掘价值和利用价值一点。一个刚提出来的新概念当然不会比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概念更成熟和完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中国梦的内涵、外延以及实际作用都必将产生巨大变化。为了让这个概念不会“人走茶凉”,其必须在10年内做到深入人心。对此,我想提一些推广中国梦的建议。注意,这里仅仅是谈针对中国梦本身的建议,而至于更为实质和根本的——比如国内社会问题问题的解决等,在这个篇幅里就不再展开了。

    1.梦想不过一种需求,应该说是需求的顶峰,因此应该按照现实需求、按层次、按阶段来规划梦想。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分别是人的从低到高的需求。既然社会是个人组成的,这种层次在群体需求上也会有一定的痕迹。我认为目前的“中国梦”应该属于尊重的层次。然而显而易见的,当今中国大多数人却对“安全”更有需求。现在这样的梦仅仅对于心怀天下的志士或是已经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有用,对于大多数还在担心你强拆、食品安全、权益无法保障等的人来说,谈这么高层次的需求还不是时候。、

    2.中国梦应该是下层心声的提炼,而非上层目标的下达。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这时常成为一个提案是否有群众基础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于任何信息的交流,必然需要不断地传达、反馈,而不是单方面传达。因此,中国梦的内涵不应是专家们的闭门造车,而应是人民的普遍共识——如果考虑到官方形象因素,顶多再加以言辞修饰,但即使是这样的修饰也不该掩盖人民共识的本质。

    3.人民不是专家,因此要人民参与的事必须要用易于人民能理解的方式来说。具体、形象、浅显的词语更容易凝聚人。“打土豪,分田地”一句话比“革命”或者是“废除封建制度”更容易让人接受,“东西涨价了”也比“CPI上涨”更能让老太太乐于谈论。也许大多数人都能理解“成功不用拼爹”,但是“复兴”是啥,很多人说不清,也觉得不用说清。遗憾的是,对于中国梦的纷繁的解读(而不是指分析),已经说明,这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概念了。花5分钟来学习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尚是许多人都不愿做的事,又怎能奢求人们花费很长时间来理解一个更加深奥的理论呢?

    4.正如上条讲的,要用人民接受的方式。这样,文化娱乐产业就是一个必须把握的阵地。(这绝不是要求广电总局进行管控,后面会谈到)。对内对外,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关于“软实力”的研究很多,在此也即点到即止,不再详述。

    5.梦是关于未来的,而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少年。因此,如果中国梦不是一个10年的理论而要承担起两面旗帜的作用,那么她必须要得到青少年的认可与接收,同时也要经受得了青少年的质疑和思考。青少年必须是中国梦理念生长的最重要土壤。不是灌输、不应千人一面地认识,而应当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让他们赋予、总结、拓展中国梦,让中国梦在历史中成长、成熟。我想顺带一提的是,当下网络上和其他媒体上的诸多论战,其实不仅是利益方的舆论战,也是中国梦的成长过程。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争鸣的环境,这种争鸣也必将会渐渐形成一个体系(而非一个观点)。将这种体系加以升华,这就是一个较为成熟的中国梦了。

    6.正确的判断来源于正确的信息,中国梦的发展需要提供自由、真实的信息环境。要让中国梦深入人心,媒体、教育、文化产业无疑将成为重要的窗口,对其必须进行大力投资和规范。但是规范不是意为着监控。自由、真实的信息环境是需要营造的,只有在真实的信息环境下进行的思考和判断才是最有价值的。但是,出于现实的权衡,任何政府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提供绝对自由的信息环境(如果对此有疑问可参见《大数据》相关章节)。但是毫无疑问,一个政府自身问题越少,他能够接受的信息透明度和自由度就越大。因此,要确保在稳定与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自由真实的信息环境又不得不要求政府的内政水平提高以及对外信息安全水平的提高。

    7.中国梦不仅是中国的利益述求(复兴),也应是中国价值观的体现。中国梦对外是一面旗帜。要吸引人、引人赞同。中国梦必须有一些能够被广泛接受的理念,但同时,中国梦不能少了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如中国一直强调和平崛起。然而和平崛起是个什么样子?对于西方世界,未必有大家能够直观感受的例子。那么,“存邢救卫”的齐桓公算不算是和平崛起呢?亦或者明朝“花钱赚吆喝”的外交策略算不算和平崛起呢?如果能将这些史实与中国梦之世界观一脉相承地联系起来,中国梦将成为有渊源的梦,也将成为世界的梦。

    8.旗帜要鲜明,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如果为每个国家帖一些标签(这里仅仅指形容国家理念的),让人一提到这些词就想起该国家,那么美国一定是“民主”,德国一定是“专注”“严谨”。那么中国呢?这就是要有鲜明的、具有特色的旗帜。这些标签是中国价值观和述求最简单的表述,需要深入地挖掘与思考。这里就个人理解,提几个方向。至于词汇,需要包装,在此并不追求考究,达意即可。(1)互信互助。这即可以是内部的理念,也可以作为外交的理念,而且凸显集体性,与美国梦形成反差;(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同样适用于内外,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3)和谐、中庸。和谐这个词也许受到过太多嘲笑,但是实际这确是中国文化中有别外族的重要之处。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阴阳调和是事物两面性的和谐、顺势而为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宽容谦卑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谐不是一团和气,而是一种平衡(而非平均),一种动态的稳定。这不仅是个人的养生之道、也是人际交往之道,国际关系之道。

    总结一下,对于中国梦,我的希望是:明确目标、广泛动员、贴近现实、放眼未来、定位全球、植根国内。对于过去十年,人们说是改革的关键十年,至于成效褒贬不一;对于未来十年,则是中国梦成型和发挥作用的关键十年,是中国的国内形式和国外地位面临巨大挑战和机遇的十年,人们拭目以待。中国梦提得恰到其时,犹如逐渐成熟的少年心中信念的越发坚定,又如睡狮初醒将重返森林的昭告天下。华夏儿女,翘首以盼,群阴慑服、百灵来朝。

    关键词(Tags): #中国梦 草根观点通宝推:舞动人生,adrupal,
    • 家园 中国梦的结局是啥

      你看现在的三代表八荣八耻啥的不就知道了么,需要等十年么?

      • 家园 赞同ls

        赞同ls的看法。

        “中国梦”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三个代表八荣八耻之类的。要不然这个词语不会就这样突然出现,然后热成这样,背后是国家的宣传机器在运作。

        这个提法很巧妙,戳中了很多人的关注点,除了遍布的宣传性话语之外,也有人在质疑,“中国梦就是美国人醒了的时候咱们在做梦”等等,也有很多人在一条条驳斥媒体宣扬中国梦所引用的数据或观点。但不管是宣传也好,驳斥也好,“中国梦”成功成为舆论的讨论焦点,这个议程设置成功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梦”的提出比三个代表八荣八耻高明多了。但是,他的本质仍然是一样的,仍然是提出一个不存在的理论性的东西然后去宣扬,最终都没有意义。而与此相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有实际内涵的,都是现有的实践再提炼出来的。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它确有一定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人多的是这样的做法:提出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去争论,少脚踏实地去实践了再总结。比如民主,西方是生活中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民主这东西在他们生活里面,有好处也有坏处,但大致是符合他们生活的要求的。而我们拿来以后生搬硬套,好处很少,反作用不少。

        对现在中国梦的话题,最好就是不搀和,冷眼旁观。这样关于政绩而非民众福祉的话题,搀和没有太大意义。等到中国各方面进步、完善,不用我们总结也自然有个“中国梦”出来,就像“美国梦”一样。而这样话题的讨论对社会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比如人们忙于争论它而忘记了更重要的议程。

      • 家园 一个正确的东西以错误的形式出现并不能否定这个东西的正确性

        一个正确的东西以错误的形式出现并不能否定这个东西的正确性,这道理并不难理解。然而到一家挂羊头卖狗肉的店吃肉,然后说羊肉难吃,这正是许多人的做法。

        时、势决定着中国必须在此阶段有这么一个精神旗帜——对外对内都产生作用(文中有写)。但是请想一下,同样是旗帜,在战场上就是集结号,一呼百应,摆在办公室就是装饰、陪衬。我的意思就是,这面旗我们必须有,同时我们必须将其扛上战场。

        一个该有的东西也未必就真能有。如果中国未来10年不能完善"中国梦"而步“八荣八耻”的后尘,那么意味着中国的全面崛起(而非某些单方面崛起)将再延后数十年。

    • 家园 大方向同意,但是感觉论述还是显空洞,建议继续具体化。
      • 家园 谢谢,有时间会细化的。

        谢谢,有时间会细化的,有什么好的想法也请一起来完善。作为战略,中国梦必须存在——尽管不是现在的样子。我们不是要口号式的中国梦,而是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可行的路径。位卑未敢忘忧国,如果能够为这条路的探索作出一点自己的努力,幸甚至哉。

        • 家园 中国梦其实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可惜宣传机器不会涉及的

          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比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