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MBA和中国里应外合联手搞垮北美制造业 -- 脑袋

共:💬287 🌺4172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MBA和中国里应外合联手搞垮北美制造业

    昨天听到一个坏消息,一个兄弟失业了。我们来加拿大的时间差不多,曾一起经历过许多新移民的快乐和忧伤。不过我不太为他担心,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他早就金刚不坏,这次失业对他而言只是被迫再换一家公司工作而已。

    他给我讲起他们公司的情况,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典型的北美制造业的缩影,所以转述给大家。

    这家公司曾经非常辉煌,是美国的机械制造和军工领域很有名气,现在手上握得专利仍然是北美几百年来,制造领域积累的精华。据我朋友说,曾经北美的90%的子弹生产线都用的是他们公司的设备,其高速冲床是这个领域类的number 1. 子弹生产设备只是这个公司业务领域的一个小块,它在其它更多更大的地方,到现在都还是执行业牛耳。

    但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产业空心化开始甚至波及到军工领域。机械制造算不上其核心高科技,于是也渐渐开始外包。这个企业业务开始出现困难,到90年代末就维持不下去,在2000年初卖给了一个加拿大私人公司。这个私人公司也很庞大,owner是伊朗的前皇族。他们在大多的Brampton(一个印度移民集中的城市)建立一个巨大的工厂,把美国的生产设施都搬了过来。不幸的是,这个公司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个巨大错误的决定:老板聘用了一个印度裔的MBA作总经理。

    这个印度人的许多决定让人匪夷所思,但MBA的训练,让他熟练的使用excel做出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报表,老板都采纳并坚定地执行。这个公司从虽然奄奄一息,但还手握那么多重量级的专利的情况下,迅速走到了万劫不复。

    刚搬到加拿大时,这个经理不愿意花高价继续挽留美国的核心技术人才,许多技术专家在公司搬迁时跳槽走了。少数当时留下的人,也在待遇下降的情况下,很快都离开了公司。这个经理不太在乎,因为他认为专利 和技术资料都在手上,技术就在,只是在加拿大再找一帮人来干就行了。所以在技术上的衔接没做好,许多工作出现了技术断层,许多业务接不下来。这对公司的头几年的业务的影响很大,老客户会因为这几年的不稳定,开始寻找其它渠道。

    但幸运的是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这个国家可能缺民工,但技术经验丰富的各行业工程师却是极大丰富。经过几里挣扎,新雇的工程师慢慢开始熟悉业务,虽然还不能完全恢复到公司最初的程度,但有的项目已经可以开始做了。这时又发生一件事,工厂的工人罢工,要求提高待遇。这个经理的应对是,干脆乘机关了工厂,只保留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甚至工程师部门也以临时雇佣居多,只保留几个核心工程师。他的算盘是,这样可以极大地缩减开支。只要管理和业务部门在,公司的支柱就在。找到了项目,再去现雇工程师,给他们图纸,让他们看懂后,再派到印度和中国找工厂,指导中国和印度工厂生产。这个打算在财务上算是完美方案,老板很坚定地支持他。

    我的这个朋友就是在各种情况下被雇佣的。中国的大飞机项目中有许多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子技术项目。湖南的中南大学的国家试验室就接到了一个这样的项目,大飞机中有几种高级铝合金材料,我们还不能制造,这个实验室承担了其中的几个填补空白的任务。恰恰,这个公司就握有这些材料制造设备的专利,于是他们也就接到了一个大合同。这个朋友接到工作offer后,就被要求先看图纸和资料,然后派回湖南作设备的调试安装任务,设备制造也由一家中国公司代工。朋友刚接到工作后,了解了一些情况后,很兴奋地告诉我,这次去了一家好公司,看他们的技术和设备太棒了,不管能干多久,肯定能学到很多先进有用的技术。唯一的苦恼就是没有老 工程师带,根据项目,被给了一大堆技术资料,让自己学习,然后就派到中国去作项目。东西是好,但自己新学,又没人指导,没有多大把握能做好。我这朋友是自动控制业内资深工程师,技术上水平很高的,在上一家公司也是出差去全世界调试设备。但由于工业领域不一样,上一家是一般的轻工业类设备,这次是军工,业务上差别还是很大,没有有经验的 人带,纯靠自己看资料来摸索,困难很大。

    我朋友工作期间,公司还接了韩国国防部和泰国国防部的项目。虽然现在公司的能力不如以前了,但公司的老招牌还在,还能接到一些订单,日子就这么不好不坏地混着。我这个朋友也抱着学习先进技术的心思,在这个公司能多呆一天就多呆一天,没有说公司危险了就jump ship,所以一直没有去跳槽。

    让这个公司走入最后窘境的是这个经理的业务转型项目。估计看到搞军工的设备制造没前途了,他和奥巴马选到了一个方向:太阳能。安省的省长也推出了产业帮助计划,对搞太阳能的企业进行产业扶持。这个公司于是贷巨款从德国进口设备,准备生产太阳能的什么东东。结果从订货到建设生产线,到设备调试完成的 2年时间后,太阳能市场上出现惊天逆转,市场上的中国货的价格已经低于他们的成本价,生产没有任何商业意义。这个公司只好和德国设备公司达成协议,德国公司把全部设备拆回德国,然后返还他们一半的钱。耗时2年,安装了然后拆除,损失一半的投资,杀死了公司的现金流。

    以后的日子,这个公司靠有时接东亚的某国防部的一两个项目,苟延残喘。直到现在,我朋友这个部门整个砍掉。但奇迹般的,这个印度MBA还担任着总经理,搞得我很想问问他是在哪个学校上的MBA。不管怎么说,这个学校在教学生怎么不被老板开除这点上,是极度成功的。

    朋友有时开玩笑说:“如果这个总经理是中国裔的MBA, 我会有点怀疑这家伙会不会国安派去的卧底,故意搞垮这家公司。”我想,造成这个公司的悲剧的大环境是北美的去制造业化。本地的人才都去了整大钱、整热钱的行业,制造业这种挣辛苦小钱的行业,没有充足的本地人才。而中国来的人才,虽然具有完整的工业经验,但由于语言还有忠诚度的怀疑,他们很难走上这种公司的总经理职位。于是不多的选择就给了印度的人才。印度国内不存在有效运作的大工业,印度人才具备大工业经验的不多,但他们的教育背景和语言能力更和这边合拍,思维模式,工作习惯也更适合去制造业后的北美氛围。结果整出了这个极品,把制造业顶尖公司快操作成了贸易公司(不要生产和技术部门,只抓管理 和业务部)。中国公司在外部环境中逼得北美制造业生存困难,印度人从内部把北美的制造业印度化,所以我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哗众取宠的标题。

    关键词(Tags): #北美 制造业 印度 中国 mba通宝推:黄序,nettman,pendagun,途人,格瑞斯华尔德,如果我能晚安,遥仰凤华,夜郎国主,岳阳,柴门夜归,daharry,小李药师,大众河蟹,韦孝宽,李根,okcgb,实事求是,轻弹浅唱,入江云,紧箍奏,履虎尾,小瀚,十八子,彬格莱,神仙驴,每周虎,all4fun,飞过星空的流星,jboyin,为什么不可以,山海马甲,朝之阳,西瓜子,梓童,小晨,南风,本嘉明,熊茂成,Leono1,ljsqt,西伊,沾花富翁,联储主席,海豹形态,舒拔,jellobean,大漠老兔,天涯睡客,goo111,黄世仁,kk,大厨,奥森,朝雨,大水,渡泸,晨枫,滴滴涕,大胖子,吹西门的雪,潮起潮落,老树,az09,heraclus,伏波将军,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996是福报-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才适应现在的生产力

      马云这回被骂惨了。其实我挺相信马云说这句话是真心这么认为,也相信所有支持他言论的大老板也是这个思想境界。不然他们也拼不出这番事业。这种工作态度,非常正能量。可以想见,如果全中国人都在内心深处热望996的生活模式,在感激有996的机会,川普先生现在在白宫应该不是在怎么琢磨收拾中国,而是在祈祷习总别收拾得太狠。

      这是非常好的,值得提倡的工作态度,也是现阶段在试图赶超的后进国_中国能追上人家的好办法。勤奋拼搏永远值得赞扬。如果我们都像法国人.意大利人一样享受悠闲生活,和美国的差距就不会是缩小,而是加大。

      只是这句话,任正菲来说,华为来说,大家意见不会太大。马云来说,问题就大了。因为凭啥我996为你的事业拼搏?为别人的财富事业,拼命奋斗的人是被洗脑的奴隶。阿里巴巴所有权,和那些996的人有多大关系?反倒和日本人,和华尔街关系不小。马云你既然看重这种拼搏精神,看重这种事业心,就别只灌鸡汤,来点实在的,像任正非一样,把股权稀释开来,让996的员工持股,让他们为自己的事业奋斗,就算10107都没人会说三道四。

      马克思的许多理论,其实很经得起时间考验。比如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特别是智慧力是高科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仍然习惯性接受企业所有权为资本所有,其实是一个不适应现在生产力的落后生产关系。我一直觉得华为这个公司,伟大的地方不仅仅是为中国占领了一块高科技阵地,而是为世界探索出一种全新先进的企业模式:用股权实现的劳动者集体所有企业。它的无敌竞争力,也许更多来自于这种先进的生产关系。

      中国作为一个追赶国家,就算把美国的资本主义学个十足,也最多做成美国一样,谈何超越?而历史上的超越国,大都在社会生产组织模式上有创新,才会产生代差型差距,甩开老霸主,不然很难应付先发的霸主卡位打压挑战。

      其它的中国企业,说实在的,组织效率其实不如美国一流企业。所以才大都在低质低技术领域内生存。只有华为,在高质量,高技术领域甚至超越美国一流公司,这是其组织模式已经超越了美国公司。苹果工程师只是领用高薪的为华尔街打工的打工仔。他们如何比得过华为那些为自己奋斗的996?

      一个打下江山的皇帝,把管理国家的权力和对国家所有的权利终身持有,死后传给儿子。在以前是天经地义的。现在叫封建落后思想。现代国家政治共识是国家是属于所有在其中生活的公民的,大家投票选择一个首脑来组建个管理层,在任期内管理国家。这时国家作为公共财富,为所有公民共有共管,管理层有个任期。这样的公民国家,在近代的国家竞争中是把所有的皇权国甩在了后面。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规则是为资本定制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就像皇权社会中皇权神圣不可侵犯一样,是不可触摸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在经济层面,我们很难看到资本主义国家,把政治上已成常识的原理,用在公司组织模式的改革。仍然沿用着血缘继承,资本终身所有这种落后的皇权模式。

      马云鸡汤的说服力困境来源于此。马云劝说员工按996模式奋斗生活。听起来,就像皇权社会的皇帝,劝国民为他的帝国抛头颅,撒热血。也许封建社会,有许多这种死忠奴才。但现代社会,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是个忽悠,有点邪教的感觉。华为的模式,更像个公民社会。公民对一个国家的归属感,在一个现代国家中激发的创造性和上进心,是一个皇权社会奴才无法想象的。因为一个是自己的组织,一个是主子的组织奋斗。当任正非要求员工发扬华为的床垫子文化时,大家就没那么反感,邪教味道就不算浓。因为这像个现代国家领导人号召人民为国家奋斗一样。

      借用现代国家的组织构建模式,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新公司模式。华为做出了很好的试验。华为坚持不上市,拒绝外资入股。华为的公司所有权结构得以可以不受资本影响,才有可能在这个资本登上皇位的时代,变成属于劳动者按股权集体所有。华为更像现代公民模式的公司,而不是资本皇权模式的公司。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保证资本方的利益,是必须的。不然就会出现古代老财,把金元宝埋在自己后院,也不拿出来投资的情况。那会出现社会经济的大倒退。但3这个理由,绝不够让资本长期处于皇位。特别是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对于一个高科技公司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流水线大生产时代,资本对一个企业的作用已经不是那么起决定性作用时,还那么坚持资本对产权结构的支配地位,利益分配严重倾向资方,我认为也是不适合的。

      其实西方现在面对的问题,很大原因就是这么造成的。比如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财富越来越集中到1%人群,阶层固化,等等。就是财富分配过于倾向资本持有方。西方的另一个问题是产业转移。华为这类企业想转移,是不可能的。因为大股东是它的公司员工。他们不可能做出让自己失业的决定。

      所以我认为,为适应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至少在高科技领域的公司,劳动者重要性高的的公司,可以考虑华为特色的公司改革。中国可以在已经被美国人玩坏的失败公司,中兴公司,做个实验,看看改造效果。方法是现有公司股份,转化为公司债卷,以后资本方就继续获得债卷利息。也可在债卷市场变现。公司股份转为员工按贡献度持股。这个股份不可交易,离职时就变成公司债卷。资本在这个不断量化宽松的金融环境中,不再是稀缺资源。也就不应该享有对公司控制权,只是保留其股息的收益权。

      具体细节,估计还得研究华为搞法,他们探索了很多年。而且看来是行之有效的。

      可以设想,如果中国的大规模高科公司都以这个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建立,对中国社会的好处是巨大的。

      首先解决了中国精神分裂问题。老共一开会就口口声声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等等。但社会执行上,全世界都觉得你比资本主义还资本主义。这下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第二,解决了贫富分化问题。如果中国一线的科技公司都按这个模式组建。至少这千万高科从业人员会帮那几个百亿级的超级富豪分享一些财富。

      第三,解决企业传承问题。第一代创业,第二代玩超跑和明星的富二代,就没多大机会祸害这些其实已经是公众财富的企业。

      第四,这些企业由于持股人是10万人规模,在中国现在的政治空间,也不容易被不良政治家族算计,因为社会影响会太大。比如,如果一个企业就几个大股东。把他们搅入一桩案件,搓揉几下,也许股权就可能易手。但这个过程,权贵分得财富,这个企业也会很快半死不活。在中国的政商环境中,卷入政治纠咯的企业,兴衰就不由己了。他们因为这种原因失败,是国家民族损失。为了抵消强大政治力量的影响,目前发展还算稳定的公司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大股东人不多的情况。这时就得要么和政治力量结盟,和政治家族分享股权。麻烦是政治家族斗争失败,企业也就跟着完了。一个是去外国上市,拉外资入股,拉洋大人对付官老爷。麻烦是缺乏独立性。也容易被外国政府以法律诉讼威胁,让公司缺乏对国家忠诚度。结果是双方都不信任你。有机会洋大人和官老爷都收拾你。中兴就是被它信任的洋大人收拾了。而联想在失去内部市场的信任。另一种情况就是华为模式。对外战斗力强大,抓了创始人的后代也不轻易屈服,还同时可避免国内政治力量的惦记,保证经营发展的一定独立性。

      第五,这种公司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在道义上站住了脚,而且具有规模复制和扩张力。让中国软实力也得以增长。可以想见,这种构建模式的中国跨国公司,到了国外,对当地人会是一种多么不一样的体验。他们和西方公司不同,但一样具有强大竞争力和模式复制扩展能力。

      第六,这类企业数量多到一定程度,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的经济基础就打下了,也许中国真建立出一个全新的更优越的社会。这个社会的经济环境仍然是市场经济环境,充满着活力。避免了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死气沉沉。但它又确实按劳分配,社会财富分配比较均匀,国家长远后劲很足。

      也许,这才是一条有可能超越美国的道路。我觉得我们的改革不走到类似的制度创新上,是很难赶上美国。那是一个占据了太多优越条件的被赐福的国家。

      通宝推:兰州人,逍遥蜀客,桥上,
      • 家园 嗯,劳动者的劳动所得就不是工资,而是股份红利。
        通宝推:nettman,
      • 家园 环境、安全、卫生健康、劳动法等等与社会分配

        在我的工作中,现场的一些小活,在中国两个民工半天就可以干完,在美加就麻烦多了。由于对工人安全健康(WHS)的要求高、执法严,这些小活在美加干起来要大费周章:对工作对象进行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制定PPE(劳保)要求,开会(工人、工头、甲乙方领导、安全官都要参加)强调法律规范、工作对象的潜在危害、保护措施,填一堆checklist,双方领导都要签字,然后工人才能开始干活。干活的时候由于身上装备的PPE多,效率自然低,半天的活要一天、甚至两天才能干完。整个过程要花7、8天,介入的人也不少(取样的工人、实验员等等)。

        效率的确低,但是效率低的另一面是增加就业。现在我觉得通过法律法规强制降低效率、增加就业,其实是改进分配的一种手段。

        还有就是安全规范。举个例子:化工厂的笼式直梯,安全要求爬笼式直梯的时候必须保持三点接触----也就是双手双脚在任何时刻都只能动一个。试一下就知道,对于一个手脚灵便的正常人来说,这是非常别扭的,大大降低了速度。这个规范和其他规范一样,除了是安全措施以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工人慢下来。

        我听很多大公司高管反复强调:Please make sure to slow down. Your safe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your co-workers safety is the second ----安全事故的高成本,是资本家主动要求工人降低效率的动力。

        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产能过剩是大问题,降低效率其实增加就业。通过降低效率增加就业其实就是改进分配。

        在我的经验中,很多法规都间接起到了降低劳动效率的作用。

        当然我的经验仅限于制造业,IT行业我就不懂了。

        -----------------------

        为什么马云说有机会996应该感恩戴德?因为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一边有人加班累死、一边有人没工作,这种现象肯定是不健康的。从这点上说,哪怕有超高的报酬、我也不支持加班,应该多招人,让尽量多的人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另外我不觉得超高的薪水是好事情,原因有二:1、高薪必然推高物价和消费(参照硅谷的房价),生活质量未必能增加多少。而物价和消费上去容易下来难;2、任何行业都有周期。一旦进入下行周期,人工成本在运营成本中比重过大,裁员必然惨烈。高薪人群遭遇大批裁员必然是惨烈的,而此前的高薪已经把物价、消费推上去了。

        以华为的工作强度,过了40岁除非进入管理层,被淘汰的几率很大。就算此前攒下点家底,你敢退休吗?不退休去哪儿呢?习惯了高收入能适应低收入的生活吗?

        所以,我觉得还不如细水长流的好。

        --------------------

        我觉得老弟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我觉得中国目前的主要矛盾不是赶超、而是分配和阶级固化。

        以中国今天的经济体量体量、人口规模和勤奋程度,只要自己不出问题,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妨碍中国的发展,超美国也是必然的。核心是解决分配和阶级固化问题。

        中国过去40年的飞速发展,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很多人忽略的因素是:过去40年来,各行各业的精英,多数是从10亿人中选拔出来的。而随着阶级固化,各个行业、各条战线上人才选拔的范围缩小,必然导致人才质量的下降。

        -------------------

        前几天看了美国各州Top 5%和Top 10%的收入,发现了两个有意思的现象:

        1、Top 5%和Top 10%的门槛相差不大,有的州才相差几百块钱。这说明,美国的Top 10%大多数集中在门槛附近;

        2、Top 5%和中位的差距一般在3~4倍(最低的2.8倍)。

        这说明两个问题:

        1、Top 10%和Top 1%的差距在拉大。

        2、Top 5%和中位,如果扣完税的话,其实差距并不吓人。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脑袋,
        • 家园 之所以没强调分配,是我认为它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

          所以挺同意你的观点。分配很重要。只是调整分配的办法,我更认为是从调整生产关系入手。啥样的生产关系,匹配啥样的分配。如果公司属于资本家,你要求政府让它涨工资,就算成功了,也是一时的解决方案,长远看会促进生产转移。

          当资本对一个企业起决定性作用时,分配偏爱资本家是激励他投入更多资本,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当知识性企业,劳动者的劳动力对企业起决定性作用时,分配就该偏爱劳动者,才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适不适合,会起阻碍和促进作用,最终淘汰使用旧生产关系的企业。我想这是那么厉害的美国企业搞不过华为的原因。马克思早描述了,我们中学也学过。

          通宝推:柴门夜归,
          • 家园 忙总曾说过:复杂的大系统,只能平衡,不能优化,

            系统局部过优、导致资源聚集,可能造成系统崩溃(大致是这个意思)。忙总的导师是中国系统科学的创始人许国志院士,这么高深的理论我不可能懂,但是大致的意思还是能领会的。

            自本届政府上任之初就提出新常态,保就业一直挂在李总的口头上。马云之所以说:“给你996你要感恩公司,这是你的福气”,是因为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一边加班常态化、一边有人找不到工作,这显然不是一个平衡的系统。

            多招人不一定增加公司成本,因为可以降工资。降工资也未必导致人才流失,公务员工资不高,一样有人趋之若鹜,稳定性也是一个考虑因素。在工资和稳定性之间还是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另外,我上个贴子说了,高薪未必总是好事:

            1、高薪会推高物价。薪水增加50%,实际生活质量可能只能提高20%,而且高薪吊高了胃口、推高了消费,由简入奢难,一旦进入下行周期,是非常惨烈的。

            2、高薪会推高行业成本、加速并延长下行周期,石油行业就是一个例子:加拿大有些石油开采项目成本的11年前就被推到140+美元一桶了。

            3、高薪会增加管理层裁人的动机----这是我一位做美国上市公司中国区管理董事的哥们告诉我的:市场下行后,就算复苏,新招的人薪水也低,怎么算都比留老人合算。

            资本主义就是通过公司破产和失业来完成资源配置调整的。这种调整是非常浪费的也是非常惨烈的。

            ------------------

            说到这里,想说说贸易战。GDP增长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其实对中国这种体量的大国来说,拉动内需可以很好地抵消出口下降的影响。而拉动内需则需要改善分配。抑制房价是一个,再就是要改变有人没工作、有人996的状态。

            在生产过剩、去产能的大背景下,通过提高工人健康、安全、劳动权益,来降低单人劳动强度、健康风险,可以增加就业----这是改善分配的有效手段。举两个美加的例子:

            1、有次跟着一个安全官去现场做安全检查,看着手脚利落的青年技工为了保证三点接触笨手笨脚地下笼梯(正常情况应该是左手/右脚、右手/左脚同时动),安全官跟我说:“看见没?就是要让他们慢下来。多少事故都是因为快引起的”。这是我第一次发现降低工作速度,竟然是业主的追求。

            2、美国一个化工厂着火烧毁主反应器导致停产,停产一天的损失是$3M(这还不算不能完成供货合同的罚款),为了修复工厂花大价钱让工人白夜两班倒。就这,厂长在每周例会、其他的大会小会上还是不断强调“慢下来”,而且要求大家“看见任何不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的情况,一定要Interfere”。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旦出现伤亡事故,对于公司和厂长的后果要比经济损失大得多(这是大公司、小公司顾忌会少一些)。

            以安省为例,OH&S除了细则(我上贴的那个例子),在哲学层面上工人还有Right to Work, Right to Know, Right to Refuse。我还没见过敢公开违反这个法律勉强工人的。

            其实只要执法严格、一视同仁,大家都慢,就没有不公平竞争。中国目前有全世界唯一的全产业链,实在不应该再通过残酷压榨工人取得比较优势了。通过提高工人健康、安全、劳动权益,可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增加就业、拉动内需,改善对出口的依赖。

            --------------------

            去年在巴拿马认识了一个做不锈钢铸造的商人,想在巴拿马租个地方规避美国贸易战。由于我是机械工程师,大家算是同行,聊得不错最后加了微信。后来我看到这位老兄在朋友圈里分享生产过程:他们是用包得严严实实的工人抬着钢水往摸具里倒的(厂址:广东)。他们之所以能这样做,我估计原因有二:1、他们铸造的都是小件,每件用不了多少钢水;2、工人比机器便宜。

            底层工人待遇太低,不利于产业升级。另外,工人地位低必然导致百姓不愿做工人。

            -------------------

            中国目前有全世界唯一的全产业链、最大的制造业人口、基本功最扎实的工程师、政府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研究领域,只要自己不犯错误,没有任何国家可以阻止中国的发展。而中国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则是分配。只要解决好分配问题,有完整的产业集群(全世界唯一)、有内需,科研方面有政府的大量持续投入,经济甚至科技赶超美国是时间问题。

            对于那些鼓吹草民应该为了这付出、为了那牺牲的,要我说,不是傻就是坏。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业了,对于中国富豪来说,1个亿n年前就是小目标了,还要求小民牺牲,按老广的话说,是为了给赵家人多攒点家底吗?

            通宝推:唐家山,逍遥蜀客,陈王奋起,ccceee,决不倒戈,明心灵竹,脑袋,迷途笨狼,西安笨老虎,桥上,夜如何其,
      • 家园 也是奇怪,国企改革为何从不尝试华为模式

        老朱那会儿是让工人下岗,然后把企业卖给私人,最近几年搞股改上市,也是经营层等少数人持股,像华为的员工持股模式,员工虽不参与经营,但享受股份带来的分红和增值,很社会主义,偏偏就不提。

        可能最大的问题还是任总这样角色设定的股东,国企整不出来,因为是组织任命,主要对组织负责,对企业和员工负责度差些,那么员工虽持股及享受持股好处,但如果感觉组织任命的老板瞎搞,员工的积极性可能也不会高,最后不可避免走大锅饭。

        马克思说社会主义一定是从资本主义的躯壳中产生,如果全世界的资本家都象任总,全世界的企业都是华为模式的民营企业,那么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关系会消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